回覆列表
  • 1 # 海中巖haha

    當然可以見好就收了,只是沒有一個侵略者能眼光遠大到認識到應該見好就收。侵略者的特點就是慾壑難填,中國的六國論裡就說過,以地事秦,如負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侵略者永遠沒有吃飽的時候,達到一個目標就會有下一個目標永遠不會知足,勝利來的越容易,就越會提高胃口,要求吞下更多,不死不休。

    德國日本都是如此,日本在發動九一八事變後輕易得取得了中國的東北,並沒有讓他們滿足,反而認為這麼容易為什麼不把全中國都佔了,而後戰爭就越打越大,還去進攻了美國,就是不可能見好就收。德國也一樣,很輕易的就佔領了奧地利和捷克後胃口就更大了,佔了波蘭後更大了,滅了法國後又去進攻蘇聯,如果能滅了蘇聯說不定還會去進攻美國的。

    侵略者談判都是在無力進攻時才想起來的,不會在進攻順利時提出談判,這點他們真應該和英國好好學學,英國一向都是見好就收,所以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他們鴉片戰爭勝利的狀態下並沒有想過吞併中國,只要求佔領香港,見好就收,英國打敗過所有的國家,都是見好就收,沒有逼著敵人全力拼命,所以取得了所有的勝利,假如英國打了克里米亞戰爭後要進軍莫斯科,英國也會完的,假如英國打敗大清後要吞併整個中國也會撐死的。不會見好就收的國家最後總會失敗的。

  • 2 # 九品侍衛

    這就是大家一直常說的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發動了戰爭想要結束可是沒那麼容易的。首先對外德國此時已經呲出了戰爭的獠牙,捷克斯洛伐克之前明明是在英美的保護體系之下的,可是德國竟然看然發動攻擊入侵併吞併了一個主權國家。雖然當時英法出於利益把捷克斯洛伐克給放棄了並沒有參與,但此刻英法等國已經清醒,德國又一次呲出了戰爭的獠牙,所以一定要儘早開始做打算。

    其實當時英法等國之所以選擇綏靖政策並不是軟弱,而是國家根本就沒錢打仗,畢竟當時剛剛熬過了經濟大蕭條才沒過幾年,要像打仗真是有心無力。可要是當初德國在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停止了繼續侵略的腳步,那麼只要安心休養幾年時間,英法等國憑藉自身的軍事能力就足以和德國對抗。相反正是因為英法還沒有準備好,德國就已經開始了征服歐洲的步伐,才把歐洲等國打的措手不及。

    說白了並不是當時德國多厲害,而是英法完全沒有準備好而已。畢竟德國相較於英法並沒有跨代的技術代差,德國由BF109?英國也有噴火。德國有虎式坦克?法國的重型坦克出現的比德國還早。說白了要真是在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德國就停止了戰爭侵略,只要不超過三年,英法就有能力組成同盟軍獨自對抗德國,就像是一戰一般再次將德國按在地上摩擦。

  • 3 # 顫動的丹田

    原因很簡單,

    吞併捷克後希特勒就跟英法等國徹底鬧翻了,

    因為《慕尼黑協議》裡規定的是將捷克中德意志族區的蘇臺德這麼一塊地方劃給德國,

    可不是將整個捷克領土歸併德意志,

    但是希特勒就在得到蘇臺德區後不到一年,

    迫不及待的悍然下令入侵捷克本部,

    這已是超出了以張伯倫為代表的“綏靖主義”者的底線了,

    也讓當時世界上對德國同情和幻想的認識潮流終於糾正了過來。

  • 4 # 老劉

    一旦開始就很難停止?為何說德國呑並捷克後根本無法見好就收,相反,更是上了弓的箭只能順勢而發,而一發卻不可停止,進而因此由希特勒納粹德國便挑起了慘絕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根本沒有存在德國吞噬捷克後,見好就收的任何可能。

    既然,希特勒的納粹德國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為什麼首選捷克作為起始導火線呢?德國吞併斯洛伐克並最終挑起二戰,絕不是希特勒的頭腦發熱或一時興起,而是有著極其深刻的內在原因。

    第一,首先呑並捷克,這是納粹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需要。因為捷克對於當時的德國來講,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捷克斯洛伐克及波蘭是德國的鄰國,距離很近,如果佔領了捷克,不僅實力增強,更是打開了歐洲的大門,向東可以直接進攻蘇聯,向西直接進攻法國。並且德國吃掉捷克斯洛伐克更能迷惑高唱綏靖主義的英法,給它們造成禍水東引的假象。

    第二,通過戰爭手段消滅捷克,這是納粹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預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一分為三,其中新成立了一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脫胎於奧匈帝國的捷克是名副其實的強國,工業發達,經濟富裕,是歐洲為數不多的煤鐵資源俱豐富的地區之一,其工業化水平都超過了義大利,可見其實力不凡。德國如能不能將捷克迅速的一舉拿下,這對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很好的預演和檢驗,其侵捷的戰果以便於德國就此對戰爭決策進行戰略調整和定位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作用。而順利的對捷克的戰爭結果是,捷克居然選擇了投降,這對希特勒納粹德國本來澎漲滿滿發動侵略戰爭的野心此時就更加勃勃高漲,因對捷克是不戰即勝之,這更加堅定了德國發動戰爭,衝霸歐洲的意志和決心。

    第三,通過吞併捷克,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希特勒納粹德國的侵略野心的必然結果。眾所周知,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西方國家元氣大傷,也給了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異軍突起的機會。希特勒於1933年登上德國總理之位到1936年,希特勒用短短數年時間便使德國經濟成倍的迅速增長,堪稱是世界的一大奇蹟。但畢竟德國土地面積有限,資源稀缺。最好的出路辦法便是戰爭。因為德國最稀缺的就是土地,就是資源,就是市場,所以希特勒會用一切手段為德國爭取這些利益。而當巧取豪奪的和平手段而達不到目的後,挑起戰火,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成為必然的選擇。所以,希特勒在德國的上臺,就預示著德國法西斯必然會走向侵略戰爭,而戰爭的必然結果就是發起戰爭的罪魁禍首希特勒終究逃脫不了徹底失敗的可恥命運。

  • 5 # 喬加貝

    二戰前夕,德國在吞併捷克過程中順利的就連作為德國元首的阿道夫.希特勒都覺得之太容易。

    在他吞併捷克過程中幾乎就沒有受到任何的軍事打擊,也沒有受到任何的來自英法等強國的強硬措施。

    當阿道夫.希特勒小心翼翼的撕毀一張張不平等條約,當德國的飛機飛滿天,等德國的潛艇下水,當德國的軍工業沒日沒夜的生產,當出兵非軍事區萊茵蘭時,希特勒發現,我操,怎麼都沒事,之後,則是實力步步高昇,任性的野心自然也就一發不可收拾。

    德國的胃口,希特勒的任性野心,就是被英法為首的妥協派政客給寵慣出來的,所以,才有後來的二戰全面開打。

  • 6 # 使用者一個人

    得隴而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有之。歷史事實證明,歷史不會重複,但會驚人的相似。拿破崙也一樣,德國也不能倖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戀被騙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