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絲竹風123
-
2 # 裴振穎
在我的家庭中,我從小到大也一直經歷著,所以我可以說我感同身受!
一切的根源問題,源自於“愛”,因為愛所以彼此一直受傷害!
有人說因為“材米油鹽”
有人說因為“性格不合”
有人說因為“生活壓力”
有人說因為“沒錢”
有人說因為“兩個人膩了”……
其實不盡然,這些只是導火線,真正的原因是:我愛你,但我不知如何開口,我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依舊會害羞於表達情愛的東西!
我愛你,變成了你要聽我的
遇到事首先大部分人,急於解釋,一旦感覺對方不夠尊重時,就急火攻心,憤怒的表達及如何表達我的憤怒,兩者之間均在一念之間!
作為子女切記,一旦我們介入了,只能表達好的,不要說如何改變,夫妻之間能沒有對錯是最好的,因為哪怕我們的初心是為對方好,但是情緒中的人更願意聽到的是:理解,尊重,關心,認可!
一定要記住,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思想觀念,價值觀……幾十年的習慣,不是我們三兩句話就能搞定了,所以如果真的沒辦法避免衝突的時候,給他們一個大大“擁抱”!
-
3 # 超級暖心萌寶小吉吉
對於因為感情問題吵架的長輩,我不知道人家怎麼回答,但是我是過來人,我也有過這樣回答我的父母。
因為以前我父親是個好賭的,而母親因為這一點經常和他吵架,當時我就覺得很煩,每次看到他們吵我就覺得很煩,而且還經常吵到全村人都知道,我就覺得他們越吵越丟人。
我作為一個小輩的,然後我就做出了一個決定,在他們吵的時候我就大聲的說出:“你們這麼老了還在吵丟不丟人吶?在外人聽到的時候,你們覺得丟人嗎?在自己的兒女面前吵,你們覺得丟人嗎?你們不覺得丟人我都覺得丟人啦,再這樣吵下去這個家都不想待了!本來還想指望你們作為父母的教導,我們沒想到天天這樣吵!這個家庭到底還要不要?”當時我就看到我媽媽覺得很丟人的時候一直在那裡哭,然後我就轉頭罵我老爸,“爸你身為一個男人一點都不顧家,就知道賭,你老婆說你,你還跟她吵起來!這個家你到底還想要不要?如果不想要早點說,我們兄妹和老媽一起走!”
然後我再轉回頭對老媽說,“媽為了家庭不要再吵了好嗎?既然這個男人靠不住,就不要指望他,只要我們堅強起來沒有爸的幫忙我們一樣能好起來的,媽,一個家庭你不能只想著老爸你還要想著我們這些兒女呢!讓這個家庭安寧點好嗎?平平淡淡的過多好”
從那以後父母就慢慢的不怎麼吵架了!那時的我才十三四歲。
我在這告訴大家的是,堅強努力不會有錯的,生活上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只要努力都能挺過來的。
現在我家也都能算得上是過上好的生活了,知足常樂,一個家庭不爭不吵,健健康康,這就是一個最大的財富
-
4 # 漂的國
夫妻在一起久了,有時候吵架也是一種需要與被需要,打打鬧鬧早已內化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有天你發現不吵了,反而生活缺點調料。所以,作為晚輩,只要不是鬧離婚這樣的大事,儘量不要去幹涉老兩口的生活。晚輩需要做的,經營好自己的生活,不給老人添堵,孝順父母,用自己的言行感化長輩,日積月累你會發現,天下太平了。
-
5 # 願找到一生所屬
其實長輩都會有天生的優越感,認為小輩都是小屁孩,什麼都不懂,不需要你們教育他們。所以長輩吵架,小輩不好勸架。
如果長輩因為感情問題吵架了,你硬往裡面插話反而會有不好的效果,而且還有可能引火上身,成了出氣筒。
雖然這種辦法不好,但是也能起到一點轉移話題的作用,如果你不介意當這個出氣筒,你就可以去嘗試一下,就是突然打斷長輩的對話,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當然如果你不想當這個出氣筒,你就可以在打斷他們對話的時候,略微帶上一些幽默感,兩個人一笑,之前的事情也就過去了。你也可以想辦法,臨時叫走其中一位長輩,儘快的終止他們的話題。等事情過去,也就沒事了。
長輩們都不傻,他們看得出小輩有沒有在拉架。他們頂多就是固執一些,跟小孩子一樣,不聽勸阻,所以要機智的應對。
一定要及時想辦法終止話題,不要等到長輩互相不理對方,你再去調解,那就會非常麻煩。
回覆列表
長輩因感感情問題吵架,做小輩的為長輩難過的同時,應對其好好開導,使其回到生活的正軌上來。
長輩的吵吵鬧鬧是有遠因的。
有的長輩結婚之初,就沒得為自己、為對方控制情緒的準備。他們認為,既然都結婚了,那就亳無顧忌地不計後果地把對對方不滿的情緒率性地發洩出來吧
殊不知,這恰恰是互相撕破臉皮的開始,也是他們在開吵吵鬧鬧的先河。
曹向陽、李志英是一對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結婚的知識分子夫妻,他們都是中學語文教師。
曹向陽出身地主家庭,原本就氣餒;向志英出身革命幹部家庭,在曹向陽面前總是有些趾高氣揚。
某天,向志英所在共青團支部去參觀劉文彩的收租院回來,對曹向陽說,″我今天才看清了你們家剝削、壓榨勞動人民的醜惡面目呢!″
曹向陽立即反駁,"劉文彩的家,就是劉文彩家,我父母,不過是個小地主,你怎麼能把我家和劉文彩家混為一談呢!″
向志英說,"大地主小地主不都是地主!其剝削丶壓榨人民的本性都是一樣的!所謂天下老鴰一般黑麼!"
從此以後,曹向陽和向志英夫妻,議事每不合,時常吵吵鬧鬧。
曹向陽和向志英育有一兒,叫曹鬆雲。
向志英父母只養了三個女兒。
向志英父母想讓曹鬆雲改姓向,以繼承向家的香火!
曹向陽不樂意,但迫於家庭出身,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只好把兒子曹鬆雲改成向鬆雲!
曹向陽感覺和向志英生活在一起十分壓抑,但在文革結束後,他似乎腰桿硬了,精神也抖起來了。他跟向志英吵起架來,理直了,氣也壯了,吵架的聲音也更洪亮了!
曹向陽和向志英退休後,閒空的時間多了,更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吵吵吵。
向鬆雲勸誰,誰也不聽他的!
向鬆雲結婚那天,曹向陽怪向志英沒把親家公丶親家婆安頓好,當著眾賓客便跟向志英吵了起來!
向鬆雲的新婚妻子鄧瑤瑤對向鬆雲說,“向鬆雲,你媽咋個把你爸爸找到了,你爸咋個把你媽找到了!"
向鬆雲無奈地苦笑。
事後,向鬆雲跟鄧瑤瑤商量,如何能讓兩位已經白髮的老人捐棄前嫌,和諧相處呢?
鄧瑤瑤說,"聽你給我講,老父老母的矛盾,是先由老母親挑起的。我看,應該這樣辦。你去做婆婆的工作,我去做公公的工作。我們在為他們舉行慶銀婚儀式那天,他們定會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你看如何?″
"行!依你。″向鬆雲說。
向鬆雲和鄧瑤瑤分別做好了母親和公公的工作之後,就為兩位老人舉行了慶銀婚慶祝會。
向志英還沒說完,曹向陽就對妻孑說,"志英,那段歷史已翻篇了。我是個男兒漢,卻不大氣…你別往心裡去。至於鬆雲姓什麼,巳無關緊要了。″
兩位老前輩,話明氣散。
曹向陽送給妻子一隻碧玉鐲,說,"志英,你知道,玉,取其堅潤不渝(變),環,取其始終不絕(斷)。你我已蹉跎了青年丶中年,願我們以後把老年過好。″
向志英贈送丈夫一件白生生的羔兒皮,說,"老曹,你怕冷。今年冬天,就穿這件羔兒皮吧。"
夫妻相處,既耍存敬畏之心,若有了不是,還要能作自我批評!
自我批評,是一劑化解雙方不和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