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要了解“果敢族”的來歷,必須首先了解果敢地區的歷史演變。
緬甸果敢地區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鎮康和耿馬兩縣交界。這一地區在清光緒二十三年 (1897年 )中、英《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 》簽訂之前,一直歸屬中國雲南版圖。
果敢又名麻慄壩。關於“果敢”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果敢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英國殖民統治者引用的新名,英文名稱叫“Kokang”,來源於科幹山的音譯;“果敢”二字系由撣語變音而來,“果”是撣語的九,“敢”是戶口,意思是這個地區由九戶人家組成。明末以前,果敢地區為不毛之地,只有少數“老葫人 ”居住,原始森林密佈,毒蛇、猛獸出沒。
清順治十五年 (1658年) ,南明皇帝朱由榔出逃緬甸,在緬人和清朝平西王吳三桂的夾擊與圍剿下,其部分隨從及軍士逃入科幹山深處隱匿避難。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 ,由於中國封建王朝的殘酷統治,民不聊生,邊境居民遂徒步遷往科乾地區開荒謀生,或依籍貫或依民族形成部落,各自為政,互不相屬。
原籍南京應天府上元縣柳樹灣大石板的漢人楊高學,明末遷居大理,後娶順寧 (鳳慶)一商人之女為妻,生子楊映,明末清初遷至科乾落籍,落腳火燒寨,歸屬“興達戶”部落。“興達戶”部落在各部落中發展最快,勢力漸大,成為後來果敢的發展基地。1730年,楊映之子楊猷才被推選為首領。乾隆二十三年 (1758年) ,楊猷才病故,其長子楊維興繼職,此時其轄區範圍已超過“興達戶”三倍。乾隆六十年 (1795年) ,楊維興長子楊有根襲父職,次子楊有泮助理執政。隨著轄區範圍的擴大,鄰近部落紛紛請求保護,楊有根即將“興達戶”改為“果敢”。道光二十年 (1840年) ,在楊有根之子楊國華襲職期間,雲南總督念其捍衛邊防有功,奏封楊國華為“世襲果敢縣令 ”,並頒發封印。
同治十三年 (1874年) ,楊國華之子楊春榮襲職,此時果敢轄境,東至尖山寨,南至滾弄,西至勐汞長箐山,北至慕泰、紅巖。從清朝初期開始,果敢地區漢族逐漸增多。楊姓最終成為地方勢力,並採取鄰近土司的做法,統治了當地的其他少數民族。
雍正八年 (1730年) ,楊猷才即以“誥封奉正大夫 ”之名行使職權。道光年間,楊氏正式受封“世襲果敢縣令 ”,從而取得了合法的漢族土司統治權,果敢地區的獨立性由此形成。原鎮康傣族土司既不放棄這塊一直隸屬於自己的領地,但實際上又管束不了果敢新崛起的楊姓漢族土司。
1885年第三次英緬戰爭後,緬甸錫袍王被英帝國主義者放逐印度西海岸。次年 1月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後被劃為印度的一個省。1887年,英軍北上木邦 (登尼) ,木邦土司降英,英國以緬北的擺夷地區歸其管轄,其治下共設 48個茅扎 (小土司 ) ,轄境幾乎包括整個北撣邦,果敢亦被列入木邦治內。雖然英國委任果敢土司為“世襲果敢訓政布司 ”,但果敢土司仍堅持自己的獨立自治性。
1890年,英軍進逼佧佤山,順道進入果敢,密探邊境,擬向鎮康、耿馬推進,企圖佔領中國邊境領土。英國殖民者利用木邦土司與果敢土司交好的關係,唆使木邦土司困桑董紅拉攏果敢土司投向英國。據光緒十七年 (1891年)隨英國暗探隊至果敢的張成瑜在其所著的《偵探記》中說:“麻慄壩 (果敢)亦是一個土司,因木邦土司與之交好,洋人使之叫來投。兼之 ……凡相連之土司都被木邦土司說來投降。故洋人不費半分彩禮,安享麻慄壩地方。”
在光緒二十年 (1894年)簽訂的《中英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 》中,果敢及北丹尼劃歸中國。後因中國清政府將勐烏和烏德割與法國,英國即藉口清政府違約,力翻前議,威逼清政府重議邊界條款。
光緒二十三年 (1897年 ) ,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並簽訂了《中緬條約附款 》,又將果敢和北丹尼劃入英屬緬甸版圖。至此,世屬中國雲南省鎮康而在清後期曾一度獨立自治的果敢正式成為英屬緬甸的一部分,以漢族為主體的、風俗文化與鎮康相同的果敢各族人民變成了英屬緬甸國民。
1948年 1月 4日,緬甸獲得獨立,當時的果敢土司楊振材被選為緬甸首屆上議員兼撣邦財政部長,楊振聲任果敢地區下議員。二楊從自己的私利出發,在緬甸首屆國會中提出“果敢系緬甸領土,果敢人民應當享受緬甸的合法公民權益”的議案。此議案經國會透過,被載入緬甸憲法。1962年 2月,中、緬兩國劃界,果敢被正式劃入緬甸版圖
66年果敢進入其歷史上最為動盪的年代,反政府武裝日漸增多。1965年,先前被政府軍打敗逃往泰國的楊振業率部回到果敢,與彭家聲聯合反抗緬甸政府。擁有 150多名武裝人員、親政府的羅星漢則與政府軍聯合,圍剿楊、彭二部。於是,果敢逐漸形成分裂、割據局面。
1967年初,楊振勳也率原土司部分武裝從泰國返回果敢,加入彭家聲的反政府行列。與此同時,楊振業則率部向政府軍投降,反戈一擊,同政府軍圍攻楊振勳和彭家聲。結果楊振勳敗走,彭家聲則被迫率部退入中國境內,接受緬共領導。其部隊經過訓練,改編為緬共人民軍果敢一支隊,彭家聲任支隊長。從此,果敢進入了新時期,轉而成為緬共東北軍區果敢縣。此後,彭家聲的部隊成為緬共人民軍東北軍區的主力之一,彭家聲的官也越做越大, 20世紀 80年代初已官至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
20世紀 80年代末期,在國際形勢急劇變化特別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影響下,緬共及其所領導的武裝鬥爭也走到了盡頭。
1989年 3月 11日,時任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的彭家聲夥同彭家富、楊茂良、劉國喜、趙啟源、李忠祥等東北軍區高階軍官率部發動兵變,宣佈脫離緬共,成立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 (簡稱果敢同盟軍 )。彭家聲出任同盟軍司令,楊茂良任副司令兼參謀長。3月 31日,果敢同盟軍與政府和解,成為 1988年以來第一支與政府簽署和平協議的少數民族武裝,其轄區被中央政府劃為撣邦第一特區,彭家聲兼任特區政府主席。為鞏固和發展軍事力量、維持生存,該部大力發展毒品產銷, 20世紀 90年代末期,罌粟種植面積近 20萬畝,年產鴉片約 200噸,先後發現海洛因加工廠達 10個,成為名副其實的種毒、販毒武裝。
1992年 10月,果敢同盟軍發生內訌,楊茂良兄弟打敗彭家聲兄弟,楊茂良出任果敢同盟軍總司令兼特區政府主席,彭家聲率殘部 600餘人投奔其女婿林明賢。1995年 10月 22日,彭家聲在佤邦聯合軍、撣東同盟軍和克欽獨立軍的支援下,對因內部分裂、力量大大削弱了的楊茂良部發動突襲成功,重新入主果敢。經過緬甸政府的協調,果敢被一分為三,彭家聲、楊茂良、孟薩拉三家各霸一方。彭家聲控制老街壩區和清水河一線,重新出任撣邦第一特區政府主席和民族和平民主陣線主席;彭家富任果敢同盟軍司令。
經過兩次彭楊內戰和一次果敢與江西 (楊茂良與孟薩拉)的爭鬥,現在的第一特區僅存有果敢地區,位於中緬邊境南段 92—145號界碑之間,與中國的邊境線長 172. 063公里,平均縱深 40公里,面積 2700平方公里,人口約 18萬。該地區以漢族為主體民族 (佔該地區總人口的80%以上) ,其餘民族有緬、撣、崩龍、傈僳、佤、苗等。該地區的居民絕大多數人操漢語云南方言,仍然保留著“雲南人 ”的風俗習慣,並於 1983年被緬甸政府正式定名為“果敢族”。
綜上所述,筆者有了兩點結論性的認識:第一,所謂“果敢族”,就是現今生活在緬甸果敢地區的漢族;第二,更進一步地講,所謂“果敢族”,事實上就是緬甸華僑、華人中的“雲南幫”
(五)文化教育情況
現今的果敢地區,在文化生活上可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自由之邦,各種文化的影響都可以在這裡大行其道。在廣播方面,整個果敢地區可以收聽美國……音、亞洲……電臺、臺北國際之聲、英國 BBC以及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一些地方電臺的節目。
在電視方面, 1999年,果敢地區先後出現了果敢特區電視臺和老街電視臺,均屬私人辦臺。果敢特區電視臺建在老街澳洲娛樂城,該臺除經營老街有線電視網外,還有兩個頻道的節目採用無線發射,功率分別為 100瓦和 50瓦,臺標為果敢同盟軍軍旗 7個連環加中文“果敢特區電視臺 ”字樣;老街電視臺分別建在老街雙鳳城和南天門山,雙鳳城以 100瓦發射機傳送節目,臺標為果敢同盟軍軍旗 7個連環加中文“老街電視臺 ”字樣,南天門山建有 50瓦和 10瓦發射機,轉播老街臺訊號和香港衛視中文臺節目。
由緬甸政府主辦的緬語電視臺建在老街東城,功率為 100瓦,主要轉播緬甸政府辦的緬語節目。老街電視臺和果敢特區電視臺播出的節目內容主要是特區的政策法規、奇聞軼事、開業慶典、婚喪嫁娶以及港澳臺故事片。
在果敢地區老街市,可以較為清晰地收看 20多個電視臺的節目。除上述果敢特區臺、老街電視臺、緬甸政府辦的緬語電視臺外,還可以收看撣邦電視臺、果敢電視臺、香港衛視中文臺、中國中央電視臺、雲南電視 1臺、湖南衛視、四川衛視、福建東南臺、山東衛視、上海衛視等
果敢屬全民信教的地區,絕大多數人信奉上座部佛教,少數民族中也有信奉基督教和原始宗教的。目前,整個果敢地區共有主要佛塔、寺廟和宗教活動場所 8處
一特區和果敢縣政府辦有《果敢特區報 》、《果敢民族報 》、《果敢法制報 》、《果敢畫報》等政府報刊,均採用中文。辦報的主要技術人員許多系從中國特別是鎮康、耿馬等縣的退休人員中招聘。
第一特區政府鼓勵私人辦文化,發展文化市場。近年來文化娛樂市場發展迅猛,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很快,管理自由化,黃、賭盛行。現有百家樂、歌舞廳、卡拉 OK廳、印刷廠、電子網咖、按摩廳、書店、音像店等上百家。
果敢現有各類學校 130多所,在校學生近 2萬人。所有學校均由特區政府牽頭髮動地方商人和民眾捐資開辦,屬民辦教育。教育經費來源主要靠收取學費 (不同年級採用不同的收費標準,最高的為每學年 700元人民幣,最低的為每學年 150元)、攤派、捐贈等。教師工資有薪給制和食物加現金制兩種,經濟發達地區以薪給製為主,經濟欠發達的山區以食物加現金製為主。
教師有近 95%以上從中國 (主要是臨滄地區)招聘。被聘教師中有退休教師,有近幾年自費畢業的師範類學生,還有部分是來自中國的打工者中有一定學識的人員。教學用語和教材文種基本上為漢語和中文。果敢曾一度使用過南洋版和臺灣版中文教材,現基本上使用雲南省九年義務教育制教材,只是從中國聘請了幾位較有經驗和學識的退休教師進行簡單修編,再重新印製發給各學校使用。
近一兩年來,果敢已開始直接從中國引進教材。學校課程設定為:國語、算術、自然、歷史、地理、尺牘、體育、音樂、美術等。各中、小學還特別重視文藝宣傳教育
果敢地區的漢族主要系由六次大的移民浪潮所帶來:
一是追隨南明皇帝朱由榔逃緬並流落該地的明末官兵的後裔
二是因留戀這片土地而落地生根的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一些馬幫商賈
三是明末遷居大理,清初又由大理遷居果敢併成為果敢第一代土司的南京應天府上元縣柳樹灣大石板人楊高學的後裔
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國民黨遠征軍以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活躍於“金三角”的國民黨殘軍中被打散而流落此地定居的國民黨老兵
五是在緬共統治時期入緬參加緬共的中國知青及其他人員
六是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種種原因來到此地的中國移民。這就使得這一地區的漢人按籍貫來講比較複雜,就老一代移民來講,除人數居多的雲南人外,還有來自四川、貴州、江蘇、湖南、湖北、遼寧、浙江、江西等地的人。例如,生長在果敢並在果敢發跡的一代大毒梟羅星漢的祖籍就是江蘇南京,到羅星漢正好是第十代
“果敢族”(或“果敢人 ”)與毗鄰的中國鎮康、耿馬兩縣山水相連,雙方邊民同居一座山,同飲一江水,同奉一尊佛,形成了婚姻互通、教民同堂、朝夕相伴的人際關係。
其中,鎮康縣有2鎮 (南傘、勐堆)、1鄉 (勐棒)、12個村 (辦)、88個自然村與果敢相連,有 9個民族跨界而居,國境線長 96. 358公里;耿馬縣有 2個鄉鎮與果敢接壤,國境線長 47. 35公里,共有 68個村民小組 11204人生活在邊境沿線,僅河外鄉,姊妹各居一國的,就涉及 400餘戶 3800多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果敢人深受中國歷史、政治、經濟、傳統和現、當代文化的深刻影響。
果敢地區與中國毗鄰的邊境地區有著特殊的密切的互動關係,在這裡,緬甸主流社會的影響遠不及中國的影響。華人身處果敢,很少有身在異國他鄉的感覺。這種關係只要你身臨其境、在作為果敢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老街城內走上一遭,就會深有感觸:絕大多數人的長相是華人的長相,講的是漢話雲南方言,用的貨幣是人民幣,看的主要是中國電視臺的節目,書店裡賣的是中國出版的中文書籍 (其他文種的書倒成了奇貨) ,店鋪的招牌絕大部分是用中文書寫的,學校使用的教材是中國出版的中文教材,甚至其財政的預算和結算也用人民幣。總之,其與中國的聯絡遠勝於其與緬甸的聯絡。可以說,與中國的關係決定著果敢的興衰成敗
緬甸政府將生活在果敢地區的華人定為“果敢族”,這就賦予了其民族學的意義,使其名正言順地成了緬甸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緬甸政府此舉意欲何為?
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層次的原因雖難以揣測,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將特殊地理區域內的這一特殊群體與緬甸其他地區的人數約達 60萬之眾的華僑、華人區別開來,使他們在政治和經濟上失去對母國的依賴以及尋求母國保護的可能,以利於對他們實施管理。
因為他們與緬甸其他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一樣,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從地理、歷史、政治、民族、經濟、社會、文化等眾多方面與中國有著天然的、斬不斷的密切聯絡,既是反政府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又與種毒、製毒、販毒有關,不但常常給政府製造麻煩,而且因其販毒活動,也影響了緬甸的國際聲譽,除去其華僑、華人身份,顯然便於對其實施管理和治理。
但是,這卻在民族學上引起了混亂,使學術界對其民族識別和民族分類的科學性產生了懷疑。事實上,他們與生活在緬甸其他地區的眾多華僑、華人一樣,都是漢族,而將原本是同一個民族的人劃分成兩個民族 (即“華僑、華人 ”和“果敢族”) ,這本身就是不科學的,不符合公認的人種學和民族學的原理。事實上,所謂“果敢族”,只是華僑、華人中的一個按籍貫劃分的幫派,如潮州幫、廣肇幫、福建幫、海南幫等。因此,可以稱他們為緬甸華僑、華人中的“雲南幫 ”(他們中絕大多數屬雲南籍)
引自
《緬甸的“果敢族”:族稱、來歷 、狀況及跨國互動》
王士錄,研究員,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昆明
本文系筆者在臨滄地區 (已於 2003年 12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為地級臨滄市 ———編者注)、耿馬縣、耿馬縣孟定鎮、鎮康縣、鎮康縣南傘鎮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在赴緬甸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撰寫而成。在此,謹對為本次考察提供了直接和間接幫助的相關部門和人員表示衷心感謝
是!
要了解“果敢族”的來歷,必須首先了解果敢地區的歷史演變。
緬甸果敢地區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鎮康和耿馬兩縣交界。這一地區在清光緒二十三年 (1897年 )中、英《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 》簽訂之前,一直歸屬中國雲南版圖。
果敢又名麻慄壩。關於“果敢”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果敢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英國殖民統治者引用的新名,英文名稱叫“Kokang”,來源於科幹山的音譯;“果敢”二字系由撣語變音而來,“果”是撣語的九,“敢”是戶口,意思是這個地區由九戶人家組成。明末以前,果敢地區為不毛之地,只有少數“老葫人 ”居住,原始森林密佈,毒蛇、猛獸出沒。
清順治十五年 (1658年) ,南明皇帝朱由榔出逃緬甸,在緬人和清朝平西王吳三桂的夾擊與圍剿下,其部分隨從及軍士逃入科幹山深處隱匿避難。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 ,由於中國封建王朝的殘酷統治,民不聊生,邊境居民遂徒步遷往科乾地區開荒謀生,或依籍貫或依民族形成部落,各自為政,互不相屬。
原籍南京應天府上元縣柳樹灣大石板的漢人楊高學,明末遷居大理,後娶順寧 (鳳慶)一商人之女為妻,生子楊映,明末清初遷至科乾落籍,落腳火燒寨,歸屬“興達戶”部落。“興達戶”部落在各部落中發展最快,勢力漸大,成為後來果敢的發展基地。1730年,楊映之子楊猷才被推選為首領。乾隆二十三年 (1758年) ,楊猷才病故,其長子楊維興繼職,此時其轄區範圍已超過“興達戶”三倍。乾隆六十年 (1795年) ,楊維興長子楊有根襲父職,次子楊有泮助理執政。隨著轄區範圍的擴大,鄰近部落紛紛請求保護,楊有根即將“興達戶”改為“果敢”。道光二十年 (1840年) ,在楊有根之子楊國華襲職期間,雲南總督念其捍衛邊防有功,奏封楊國華為“世襲果敢縣令 ”,並頒發封印。
同治十三年 (1874年) ,楊國華之子楊春榮襲職,此時果敢轄境,東至尖山寨,南至滾弄,西至勐汞長箐山,北至慕泰、紅巖。從清朝初期開始,果敢地區漢族逐漸增多。楊姓最終成為地方勢力,並採取鄰近土司的做法,統治了當地的其他少數民族。
雍正八年 (1730年) ,楊猷才即以“誥封奉正大夫 ”之名行使職權。道光年間,楊氏正式受封“世襲果敢縣令 ”,從而取得了合法的漢族土司統治權,果敢地區的獨立性由此形成。原鎮康傣族土司既不放棄這塊一直隸屬於自己的領地,但實際上又管束不了果敢新崛起的楊姓漢族土司。
1885年第三次英緬戰爭後,緬甸錫袍王被英帝國主義者放逐印度西海岸。次年 1月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後被劃為印度的一個省。1887年,英軍北上木邦 (登尼) ,木邦土司降英,英國以緬北的擺夷地區歸其管轄,其治下共設 48個茅扎 (小土司 ) ,轄境幾乎包括整個北撣邦,果敢亦被列入木邦治內。雖然英國委任果敢土司為“世襲果敢訓政布司 ”,但果敢土司仍堅持自己的獨立自治性。
1890年,英軍進逼佧佤山,順道進入果敢,密探邊境,擬向鎮康、耿馬推進,企圖佔領中國邊境領土。英國殖民者利用木邦土司與果敢土司交好的關係,唆使木邦土司困桑董紅拉攏果敢土司投向英國。據光緒十七年 (1891年)隨英國暗探隊至果敢的張成瑜在其所著的《偵探記》中說:“麻慄壩 (果敢)亦是一個土司,因木邦土司與之交好,洋人使之叫來投。兼之 ……凡相連之土司都被木邦土司說來投降。故洋人不費半分彩禮,安享麻慄壩地方。”
在光緒二十年 (1894年)簽訂的《中英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 》中,果敢及北丹尼劃歸中國。後因中國清政府將勐烏和烏德割與法國,英國即藉口清政府違約,力翻前議,威逼清政府重議邊界條款。
光緒二十三年 (1897年 ) ,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並簽訂了《中緬條約附款 》,又將果敢和北丹尼劃入英屬緬甸版圖。至此,世屬中國雲南省鎮康而在清後期曾一度獨立自治的果敢正式成為英屬緬甸的一部分,以漢族為主體的、風俗文化與鎮康相同的果敢各族人民變成了英屬緬甸國民。
1948年 1月 4日,緬甸獲得獨立,當時的果敢土司楊振材被選為緬甸首屆上議員兼撣邦財政部長,楊振聲任果敢地區下議員。二楊從自己的私利出發,在緬甸首屆國會中提出“果敢系緬甸領土,果敢人民應當享受緬甸的合法公民權益”的議案。此議案經國會透過,被載入緬甸憲法。1962年 2月,中、緬兩國劃界,果敢被正式劃入緬甸版圖
66年果敢進入其歷史上最為動盪的年代,反政府武裝日漸增多。1965年,先前被政府軍打敗逃往泰國的楊振業率部回到果敢,與彭家聲聯合反抗緬甸政府。擁有 150多名武裝人員、親政府的羅星漢則與政府軍聯合,圍剿楊、彭二部。於是,果敢逐漸形成分裂、割據局面。
1967年初,楊振勳也率原土司部分武裝從泰國返回果敢,加入彭家聲的反政府行列。與此同時,楊振業則率部向政府軍投降,反戈一擊,同政府軍圍攻楊振勳和彭家聲。結果楊振勳敗走,彭家聲則被迫率部退入中國境內,接受緬共領導。其部隊經過訓練,改編為緬共人民軍果敢一支隊,彭家聲任支隊長。從此,果敢進入了新時期,轉而成為緬共東北軍區果敢縣。此後,彭家聲的部隊成為緬共人民軍東北軍區的主力之一,彭家聲的官也越做越大, 20世紀 80年代初已官至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
20世紀 80年代末期,在國際形勢急劇變化特別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影響下,緬共及其所領導的武裝鬥爭也走到了盡頭。
1989年 3月 11日,時任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的彭家聲夥同彭家富、楊茂良、劉國喜、趙啟源、李忠祥等東北軍區高階軍官率部發動兵變,宣佈脫離緬共,成立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 (簡稱果敢同盟軍 )。彭家聲出任同盟軍司令,楊茂良任副司令兼參謀長。3月 31日,果敢同盟軍與政府和解,成為 1988年以來第一支與政府簽署和平協議的少數民族武裝,其轄區被中央政府劃為撣邦第一特區,彭家聲兼任特區政府主席。為鞏固和發展軍事力量、維持生存,該部大力發展毒品產銷, 20世紀 90年代末期,罌粟種植面積近 20萬畝,年產鴉片約 200噸,先後發現海洛因加工廠達 10個,成為名副其實的種毒、販毒武裝。
1992年 10月,果敢同盟軍發生內訌,楊茂良兄弟打敗彭家聲兄弟,楊茂良出任果敢同盟軍總司令兼特區政府主席,彭家聲率殘部 600餘人投奔其女婿林明賢。1995年 10月 22日,彭家聲在佤邦聯合軍、撣東同盟軍和克欽獨立軍的支援下,對因內部分裂、力量大大削弱了的楊茂良部發動突襲成功,重新入主果敢。經過緬甸政府的協調,果敢被一分為三,彭家聲、楊茂良、孟薩拉三家各霸一方。彭家聲控制老街壩區和清水河一線,重新出任撣邦第一特區政府主席和民族和平民主陣線主席;彭家富任果敢同盟軍司令。
經過兩次彭楊內戰和一次果敢與江西 (楊茂良與孟薩拉)的爭鬥,現在的第一特區僅存有果敢地區,位於中緬邊境南段 92—145號界碑之間,與中國的邊境線長 172. 063公里,平均縱深 40公里,面積 2700平方公里,人口約 18萬。該地區以漢族為主體民族 (佔該地區總人口的80%以上) ,其餘民族有緬、撣、崩龍、傈僳、佤、苗等。該地區的居民絕大多數人操漢語云南方言,仍然保留著“雲南人 ”的風俗習慣,並於 1983年被緬甸政府正式定名為“果敢族”。
綜上所述,筆者有了兩點結論性的認識:第一,所謂“果敢族”,就是現今生活在緬甸果敢地區的漢族;第二,更進一步地講,所謂“果敢族”,事實上就是緬甸華僑、華人中的“雲南幫”
(五)文化教育情況
現今的果敢地區,在文化生活上可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自由之邦,各種文化的影響都可以在這裡大行其道。在廣播方面,整個果敢地區可以收聽美國……音、亞洲……電臺、臺北國際之聲、英國 BBC以及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一些地方電臺的節目。
在電視方面, 1999年,果敢地區先後出現了果敢特區電視臺和老街電視臺,均屬私人辦臺。果敢特區電視臺建在老街澳洲娛樂城,該臺除經營老街有線電視網外,還有兩個頻道的節目採用無線發射,功率分別為 100瓦和 50瓦,臺標為果敢同盟軍軍旗 7個連環加中文“果敢特區電視臺 ”字樣;老街電視臺分別建在老街雙鳳城和南天門山,雙鳳城以 100瓦發射機傳送節目,臺標為果敢同盟軍軍旗 7個連環加中文“老街電視臺 ”字樣,南天門山建有 50瓦和 10瓦發射機,轉播老街臺訊號和香港衛視中文臺節目。
由緬甸政府主辦的緬語電視臺建在老街東城,功率為 100瓦,主要轉播緬甸政府辦的緬語節目。老街電視臺和果敢特區電視臺播出的節目內容主要是特區的政策法規、奇聞軼事、開業慶典、婚喪嫁娶以及港澳臺故事片。
在果敢地區老街市,可以較為清晰地收看 20多個電視臺的節目。除上述果敢特區臺、老街電視臺、緬甸政府辦的緬語電視臺外,還可以收看撣邦電視臺、果敢電視臺、香港衛視中文臺、中國中央電視臺、雲南電視 1臺、湖南衛視、四川衛視、福建東南臺、山東衛視、上海衛視等
。果敢屬全民信教的地區,絕大多數人信奉上座部佛教,少數民族中也有信奉基督教和原始宗教的。目前,整個果敢地區共有主要佛塔、寺廟和宗教活動場所 8處
一特區和果敢縣政府辦有《果敢特區報 》、《果敢民族報 》、《果敢法制報 》、《果敢畫報》等政府報刊,均採用中文。辦報的主要技術人員許多系從中國特別是鎮康、耿馬等縣的退休人員中招聘。
第一特區政府鼓勵私人辦文化,發展文化市場。近年來文化娛樂市場發展迅猛,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很快,管理自由化,黃、賭盛行。現有百家樂、歌舞廳、卡拉 OK廳、印刷廠、電子網咖、按摩廳、書店、音像店等上百家。
果敢現有各類學校 130多所,在校學生近 2萬人。所有學校均由特區政府牽頭髮動地方商人和民眾捐資開辦,屬民辦教育。教育經費來源主要靠收取學費 (不同年級採用不同的收費標準,最高的為每學年 700元人民幣,最低的為每學年 150元)、攤派、捐贈等。教師工資有薪給制和食物加現金制兩種,經濟發達地區以薪給製為主,經濟欠發達的山區以食物加現金製為主。
教師有近 95%以上從中國 (主要是臨滄地區)招聘。被聘教師中有退休教師,有近幾年自費畢業的師範類學生,還有部分是來自中國的打工者中有一定學識的人員。教學用語和教材文種基本上為漢語和中文。果敢曾一度使用過南洋版和臺灣版中文教材,現基本上使用雲南省九年義務教育制教材,只是從中國聘請了幾位較有經驗和學識的退休教師進行簡單修編,再重新印製發給各學校使用。
近一兩年來,果敢已開始直接從中國引進教材。學校課程設定為:國語、算術、自然、歷史、地理、尺牘、體育、音樂、美術等。各中、小學還特別重視文藝宣傳教育
果敢地區的漢族主要系由六次大的移民浪潮所帶來:
一是追隨南明皇帝朱由榔逃緬並流落該地的明末官兵的後裔
二是因留戀這片土地而落地生根的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一些馬幫商賈
三是明末遷居大理,清初又由大理遷居果敢併成為果敢第一代土司的南京應天府上元縣柳樹灣大石板人楊高學的後裔
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國民黨遠征軍以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活躍於“金三角”的國民黨殘軍中被打散而流落此地定居的國民黨老兵
五是在緬共統治時期入緬參加緬共的中國知青及其他人員
六是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種種原因來到此地的中國移民。這就使得這一地區的漢人按籍貫來講比較複雜,就老一代移民來講,除人數居多的雲南人外,還有來自四川、貴州、江蘇、湖南、湖北、遼寧、浙江、江西等地的人。例如,生長在果敢並在果敢發跡的一代大毒梟羅星漢的祖籍就是江蘇南京,到羅星漢正好是第十代
“果敢族”(或“果敢人 ”)與毗鄰的中國鎮康、耿馬兩縣山水相連,雙方邊民同居一座山,同飲一江水,同奉一尊佛,形成了婚姻互通、教民同堂、朝夕相伴的人際關係。
其中,鎮康縣有2鎮 (南傘、勐堆)、1鄉 (勐棒)、12個村 (辦)、88個自然村與果敢相連,有 9個民族跨界而居,國境線長 96. 358公里;耿馬縣有 2個鄉鎮與果敢接壤,國境線長 47. 35公里,共有 68個村民小組 11204人生活在邊境沿線,僅河外鄉,姊妹各居一國的,就涉及 400餘戶 3800多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果敢人深受中國歷史、政治、經濟、傳統和現、當代文化的深刻影響。
果敢地區與中國毗鄰的邊境地區有著特殊的密切的互動關係,在這裡,緬甸主流社會的影響遠不及中國的影響。華人身處果敢,很少有身在異國他鄉的感覺。這種關係只要你身臨其境、在作為果敢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老街城內走上一遭,就會深有感觸:絕大多數人的長相是華人的長相,講的是漢話雲南方言,用的貨幣是人民幣,看的主要是中國電視臺的節目,書店裡賣的是中國出版的中文書籍 (其他文種的書倒成了奇貨) ,店鋪的招牌絕大部分是用中文書寫的,學校使用的教材是中國出版的中文教材,甚至其財政的預算和結算也用人民幣。總之,其與中國的聯絡遠勝於其與緬甸的聯絡。可以說,與中國的關係決定著果敢的興衰成敗
緬甸政府將生活在果敢地區的華人定為“果敢族”,這就賦予了其民族學的意義,使其名正言順地成了緬甸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緬甸政府此舉意欲何為?
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層次的原因雖難以揣測,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將特殊地理區域內的這一特殊群體與緬甸其他地區的人數約達 60萬之眾的華僑、華人區別開來,使他們在政治和經濟上失去對母國的依賴以及尋求母國保護的可能,以利於對他們實施管理。
因為他們與緬甸其他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一樣,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從地理、歷史、政治、民族、經濟、社會、文化等眾多方面與中國有著天然的、斬不斷的密切聯絡,既是反政府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又與種毒、製毒、販毒有關,不但常常給政府製造麻煩,而且因其販毒活動,也影響了緬甸的國際聲譽,除去其華僑、華人身份,顯然便於對其實施管理和治理。
但是,這卻在民族學上引起了混亂,使學術界對其民族識別和民族分類的科學性產生了懷疑。事實上,他們與生活在緬甸其他地區的眾多華僑、華人一樣,都是漢族,而將原本是同一個民族的人劃分成兩個民族 (即“華僑、華人 ”和“果敢族”) ,這本身就是不科學的,不符合公認的人種學和民族學的原理。事實上,所謂“果敢族”,只是華僑、華人中的一個按籍貫劃分的幫派,如潮州幫、廣肇幫、福建幫、海南幫等。因此,可以稱他們為緬甸華僑、華人中的“雲南幫 ”(他們中絕大多數屬雲南籍)
引自
《緬甸的“果敢族”:族稱、來歷 、狀況及跨國互動》
王士錄,研究員,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昆明
本文系筆者在臨滄地區 (已於 2003年 12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為地級臨滄市 ———編者注)、耿馬縣、耿馬縣孟定鎮、鎮康縣、鎮康縣南傘鎮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在赴緬甸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撰寫而成。在此,謹對為本次考察提供了直接和間接幫助的相關部門和人員表示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