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過小時代人

    當李元昊稱帝建國以後,為了爭取宋朝的承認,發動了幾次較大規模的對宋戰爭,都取得了重大勝利,可以說自信心爆棚。既然西夏能打得過北宋,那麼打遼國呢?不一定會輸,李元昊心裡一定這麼想過,所以對於夏遼關係也有了新的認識,不再一味的忍讓。

    夏遼雙方開始為了爭奪邊界地區的党項族而發生摩擦。1043 年八月,居住在遼國夾山地區(與西夏接壤)的党項部族,因為不願再接受遼國的統治造反了,遼國幾次派兵前去平定都沒有成功。 於是,遼興宗就命令李元昊出兵,與遼軍一起前去鎮壓。鎮壓之後,遼興宗自己獨享了所有戰利品,一點也沒分給李元昊。李元昊很是想不通,開始怨恨遼國。

    一、夏遼產生巨大矛盾的原因

    以前,居住在夏遼邊界遼朝境內的党項族,看到自己本民族建立的大夏國日漸強大,國運昌盛,紛紛前來投附,來投奔李元昊,一開始李元昊怕遼國不滿,所以沒有接受。現在遼國竟然這樣對待自己,所以後續李元昊就欣然接受党項民族的歸附了。

    而遼國認為李元昊不應該接受遼朝境內党項族人的歸附,希望李元昊能夠及時遣回遼朝境內的党項歸附者。但是李元昊現在不那樣認為,他覺得党項族人歸附党項族人建立的王國,此乃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所以他不但沒有將這些投附者送還遼朝,反而表現出一種要主動派人前去招納、接收邊界党項族人的姿態。 比如,李元昊引誘遼國夾山地區南部的党項部落和呆爾族800戶叛投西夏,不久之後,連在遼國擔任節度使的山西族首領屈烈也被李元昊所引誘,率所部歸順西夏。因此,夏遼關係進一步惡化,雙發的衝突一觸即發。

    對於遼國而言,認為党項人是自己扶持起來的,沒有遼國的支援,怎麼可能有西夏的建立。現在這個小弟竟然不聽話,還想打遼國的主意,這是無法容忍的。所以遼國決定教訓一下這個不聽話的傢伙。從1044年到1053年十年間,遼國對夏國一共發動了三次進攻,不過結果卻是敗多勝少。

    1043年七月,遼朝出兵征討背叛的党項族,元昊以同族為由發兵援救,還殺死了遼朝招討使蕭普達等人。如果說之前李元昊對付遼國的動作算小打小鬧的話, 那麼這次他就是捅了馬蜂窩,徹底惹怒了大遼國的皇帝。 遼國君臣一致認為,李元昊的行為是典型的背信棄義,破壞兩國友好盟約,是對大遼國家主權的一種嚴重侵犯和挑釁。

    二、遼國第一次出兵攻打西夏

    1044 年十月,遼興宗親自率領十萬騎兵出金肅城,北院樞密使韓王、蕭惠統兵六萬出北路,渡過黃河,向西夏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一直以來,西夏與遼朝隔河相望,兩國長期結盟,故黃河沿岸根本就沒有修築過稍微大一點的城堡,基本無險可守,李元昊乾脆就統統棄而不守。因此,遼朝大軍進入西夏境內後,長驅直入四百餘里,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隨後,遼興宗率領大軍在德勝寺南壁安營寨扎,等待戰機。

    遼朝北路大軍在抵達賀蘭山北側時, 遭到了李元昊的埋伏。 但遼朝大軍來勢凶猛,不可抵擋。李元昊伏擊失敗,率部退守賀蘭山。撤退之時, 還下令軍卒每退後三十里, 就將方圓幾十裡的田園枯草統統放火燒盡。遼國此時的戰鬥力也不弱,遭到西夏伏擊也能逆轉局勢。

    堅壁清野數日之後,李元昊認為遼軍應該草盡糧絕,人馬疲憊了。 於是,他就率大軍突然向遼軍發動了猛烈進攻。李元昊到底還是把大遼軍隊的戰鬥力想簡單了,卻不料遼國士兵仍然勇猛異常。雙方對戰不分勝負。

    雙方正在激戰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 風沙刮向遼軍方向,遼軍將士被飛沙迷了眼睛,一時間陣腳大亂。李元昊乘機縱兵急攻,遼軍防線。接著,他直奔遼軍大本營———德勝寺南壁。大遼將士也是英勇,殊死拼殺,死死護衛遼興宗,殺退夏國士兵一輪接一輪的進攻。 李元昊見狀,知道如此拼殺下去,即使勝了也會元氣大傷,於是主動停止進攻。 遼興宗在護衛的重重簇擁之下,落荒而逃。李元昊此戰似乎是運氣好,老天爺也在幫他。這一仗,西夏俘獲了遼朝駙馬以及遼朝近臣數十人,繳獲的物資堆積如山,史稱“河曲之戰”。

    三、第二次進攻西夏

    第一次進攻西夏戰敗以後,遼國一直在尋找機會報復。1048 年,西夏禍起蕭牆,李元昊被太子所殺,接著太子隨即被大臣誅殺。當時李元昊的小兒子李諒祚年僅週歲,在皇后的簇擁下匆忙繼位,朝政隨之落入皇后及其兄弟手中。

    時刻準備對西夏用兵的遼興宗認為機會來了。一聲令下,遼國大軍兵分三路,氣勢洶洶地向西夏撲來。南路由韓王蕭惠統帥,中路由遼興宗親自統領,北路以敵魯古為行軍都統。南路大軍很快就渡過了黃河,進入西夏境內,但是不久中了埋伏,損失慘重,狂奔數百里,一口氣過了黃河,逃回遼境。

    儘管遼朝南路大軍遭到慘敗,但是其他兩路大軍卻取得了勝利。遼興宗的中路大軍打敗了西夏軍隊的攔截,渡過黃河,攻克西夏東部要塞唐龍鎮。北路遼軍繞道涼州,一路過關斬將,直趨賀蘭山。在攻破賀蘭山口後,一路狂飆,殺進賀蘭山上的離宮別墅,俘虜了西夏國母沒移氏及一部分西夏臣僚的家眷。此後,遼興宗鑑於西夏兵閉門不出,也苦於與西夏兵作戰遼軍的損耗巨大,隨下令班師回朝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遼國似乎不善於打攻城戰。

    四、夏遼第三次較量

    遼國上次撤兵,被西夏認為是軟弱的表現,進而西夏發起了對遼國的報復行動。1050 年二月,西夏進攻遼朝金肅城,遭到早有準備的遼朝迎頭痛擊,結果西夏軍大敗,西夏大將猥貨、乙靈紀等戰死。 三月,西夏進駐河南三角洲(今內蒙古達拉特旗南)一帶,準備襲取遼朝的威塞堡,結果又被遼朝擊潰。

    西夏的一犯再犯,又一次激怒了遼興宗,新仇舊恨湧上心頭。1050 年五月,遼興宗決心再次發兵西夏,遼軍長驅直入,將西夏首都興慶府團團圍住,西夏不敢出城迎戰,只是下令諸將閉城堅守。六月,遼軍攻破賀蘭山西北的攤糧城,大掠而回。

    結束語

    在遼國接連不斷的打擊下,西夏國力漸衰,深感無法與遼國抗衡,有心求和。 而遼國也因與西夏的幾次戰爭,國力消耗不少。 雙方心裡都明白,兩國再這樣打下去,得利的只能是宋朝。1053 年,西夏國主李諒祚向遼朝進降表,夏、遼兩國重新恢復了和平。

    不得不說,西夏還是有幾把刷子的。當年宋朝五路伐夏都失敗了,很多人覺得這是因為北宋的戰鬥力很弱,也有很多人覺得如果北宋有騎兵的話,說不定在與西夏的戰鬥中不會敗的那麼慘。這一次遼國三次進攻西夏,也沒有取得什麼重要戰果。要知道遼國是不缺騎兵的,甚至騎兵數量遠多於西夏,但是還是無法滅掉西夏。所以這很有可能是西夏的戰鬥力很強,才導致當時的兩大國——宋朝和遼國都沒法將它給打下來,當然也可能只是西夏命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了預產期還不生的話,可以通過搬重東西的方式催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