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諮詢師閆錦穩
-
2 # 小橋心理
關於焦慮症的普遍症狀,很多答主已經進行普及,在此不再詳述,謹從個人經歷分享焦慮爆發的親身體驗,以及如何從焦慮走出來。
資深的心理諮詢師往往是資深病人, 只有躺過河水,才知深淺,才能陪伴深陷河流中的人走出來。
有幾年的時間,我每個月都會有一段時間爆發焦慮。當焦慮感在體內爆炸,該如何形容這衝擊波?
就好像一個火熱的球自腳底開始燃燒,不管是坐著、站著還是躺著,都如同踩著無形的風火輪。一雙無形的大手在背後推動著,內心躁動不安,目光不能確定,想法始終以超倍速翻騰不息。
這一秒鐘想做這個事情,下一刻又覺得該做另外一件事情。假如這個時候讓自己坐下了,什麼都不做,專門花點時間感受自己,就會覺得焦慮在心臟中膨脹,心臟響得如同戰鼓。
夜晚躺在床上,只能大睜著眼睛,閉上思緒實在太多翻湧。
這是一種瀰漫性的焦慮,就好像以前的老式電視機,沒有訊號的時候漫天的雪花,沒有焦點,不能固定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哪裡,究竟該做些什麼。
焦慮是把自己發散出去,想要走出焦慮,就要把這些碎片回收,收到自己心裡,承受焦慮帶來的壓力。
幫助我回收焦慮的途徑是參加動力性心理團體,以及進行個人分析。焦慮的爆發有很深刻的內在人格原因,我不能用很簡單地三言兩句就告訴你該如何走出來。
如果你把焦慮當作一種疾病,你是在和自己做鬥爭,建議和具體的方法只能在短時間內起效用。
實際上康復過程是一個漫長的人格整合之路,如果想要整合瀰漫性的焦慮,必然會陷落到抑鬱狀態中,在焦慮和抑鬱的輪番降臨中回顧自己究竟如何走到了這一天,自己又該負什麼樣的責任,自己究竟有沒有活過?又該如何活著?
雖然很痛苦,但這是生命賜予你的禮物。只有學會迎接它,體會它,經驗它,穿越它,才有可能把症狀帶來的痛苦,轉化為你的資源。
-
3 # 抑鬱症專職心理諮詢師
焦慮症在生活中是一種很普遍的心理疾病,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更是普遍都具有焦慮症的症狀,焦慮症的症狀主要表現在以下這些方面:
1、心理方面的症狀
心理方面的症狀屬於焦慮症的典型症狀,也表現的尤為突出。主要表現為杞人憂天式的過度擔心,在沒有任何緣由的情況下患者會持續性或間斷性地出現憤怒、緊張、煩躁、焦慮、恐懼等情緒,整天都敏感多疑,覺得任何事情都不稱心,任何人都對他(她)有意見。但是,廣泛性焦慮、社交焦慮障礙、驚恐障礙又具有各自的特點,這裡就不展開敘述了。
2、身體方面的症狀
患者主要會在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方面表現出各種症狀。比如很多患者在公共場合會不停的上廁所,心情緊張、呼吸困難、出汗、發抖、口乾舌燥等。有的患者甚至出現陽痿、早洩、月經不調等症狀,更有甚者出現食慾不振,胃痛、便祕等症狀。
焦慮症的治療
1、藥物治療
焦慮症根據病情的輕重,可以進行藥物治療,但是,藥物治療一定要遵醫囑,不能隨意用藥,主要是抗抑鬱類藥物和抗焦慮類藥物。
2、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焦慮症患者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因為焦慮症患者往往都是因為錯誤的邏輯思維導致的,比如杞人憂天式的認為不好的事情會出現,戲劇化和災難化的想象事情的結果,這些都是患者的扭曲認知造成的,心理醫生要通過認知療法來改變患者的認知,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焦慮症的治療還可以通過生物反饋、冥想、運動、旅遊、讀書等進行治療,從而緩解焦慮情緒。
-
4 # 雁過無痕2020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躁狂症以及雙向情感障礙等所有所謂心理疾病的真相
心理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的。無論生活中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
人生就是一場戲,何苦這麼認真,何苦與自己過不去。
其實,現實中比你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咱們不但拿了起來,還不願放下。只要放下了就沒有痛苦了。要說放不下,誰也沒有辦法。但痛苦有辦法,痛夠了自然就放下了,話糙理不糙。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通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軀體症狀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壓力大(非要追求一個特定的目標或要求)。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教育,還孩子自由,別給孩子過多壓力。網際網路一代,少接觸電子遊戲和色情網站等成癮東西,也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人生中所有現實問題都一樣如此,不解決是最好的解決。無為而無不為。大多數人活反了,所以痛苦。
很多人都說放不下,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時候都的放下,沒有誰能把它帶走。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沒有選擇,也沒人能幫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一切可能的發生!
-
5 # 家庭醫生名醫線上
焦慮症已經成為困擾現在很多人群的一種心理性疾病,當出現焦慮症的時候人體的一些正常生活狀態會產生一些明顯的變化。
1.廣泛性焦慮。這種症狀一般是焦慮症患者存在最為廣泛的一種狀態,比如說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情緒變化、植物神經異常、運動性不安等等。
情緒症狀。一般會出現一些明顯的缺乏誘因的情況下出現一些與周圍環境完全不相適應的情緒變化,比如會突然地出現一些緊張、害怕或者是異常的興奮等等,這種情況都屬於情緒症狀。
植物神經症狀。一般是一些非情緒的變化,比如說出現一些眩暈、胸悶、呼吸不順暢、心悸、口乾舌燥、尿頻、出汗、震顫等等身體方面的一些問題。
運動性不安。比較常見的比如說坐不住、坐臥不寧、坐立不安、出現明顯的心情煩躁,特別難以心情平靜等等。
2.急性焦慮。一般是突然出現的一些焦慮症狀,主要包括瀕死感或者是失控感,一般會伴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同時出現。
比如說在日常的生活中這種焦慮症的患者可能與正常人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但是當面對一些特殊的環境,比如說幽閉的空間有可能患者就會突然的出現極度恐慌,體驗到瀕死或者是失控的一種感覺。當這種症狀出現一般會伴有明顯的周神經系統症狀,包括胸悶、心悸、出汗、全身的一些瑟瑟發抖。
除了這種常見症狀外,還有一些其他症狀比如說長時間的失眠、食慾不振這些也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症狀。
-
6 # 京虎子
偶爾焦慮是生活中的正常現象,但經常出現焦慮就可能是焦慮症。
焦慮症的常見症狀有:
感到神經質、不安、神經緊張,
有一種即將來臨的危險、恐慌或厄運的感覺,
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
出汗,
發抖,
疲倦和虛弱,
除了擔憂之外很難集中精力或思考,
難以入睡,
出現消化道問題,
難以控制擔憂,
口乾,
肌肉緊張,
眩暈,
有避免引發焦慮誘因的緊迫感。
治療焦慮症有心理治療和藥物兩種辦法,這兩種辦法雙管齊下可能效果最佳。
心理療法對治療焦慮症很有效,認知行為療法是焦慮症心理療法中最有效的一種,這種療法治療時間短,效果好。
藥物治療取決於焦慮症的種類和患者是否有其他心理或生理症狀,包括用一些抗抑鬱藥進行治療,用丁螺環酮等抗抑鬱藥治療,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用苯二氮卓類等鎮靜劑來短期緩解焦慮症狀。
此外要避免喝帶有咖啡因的飲品,包括咖啡、茶、可樂、能量飲料,巧克力也要避免。吃健康飲食,堅持鍛鍊,改善睡眠習慣,不要亂吃草藥或補品,以免誘發焦慮症狀。
-
7 # 魚得水
現社會,人們的壓力大,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也是讓人喘不過氣,壓抑久了,就會胡思亂想,內心無法平靜、患得患失。
一旦焦慮,對任何事情都會緊張,腦子裡時刻緊繃,看什麼都不樂觀,不但影響人的身體,也會影響到人的生理。
焦慮症讓人預知未發生事情的後果,通常都不好。比如:“什麼不好的事情都會讓我碰上的”;“明天開會我肯定要挨批評,因為我是最倒黴的哪個”;“什麼好事都落不到我的頭上”……
患有焦慮症最明顯表現:悲觀、緊張、恐胡思亂想。
那麼要怎樣調節呢?對待一般的焦慮,其實方法很簡單,放鬆心情、看待問題要樂觀、對待任何事情盡力就好、努力就行,其他順其自然,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有人說:“人生就是折磨,想過好就要全靠自我。”自我開導、自我娛樂、自我調節、自我鼓勵、自我批評、自我昇華……
遇到實在超出個人能力範圍內的事情,那就索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當然,焦慮症嚴重的人,一定要接受有關方面的治療,身體出現問題和心理出現問題一樣要重視,我們都要正確面對。
-
8 # 北城之北思念不歸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人的健康不只是生理,還包含心理的健康,生理會生病,心理其實也會。而且生理和心理是會互相影響的,焦慮症其實離我們不遠,你、我或者身邊的朋友們,可能都經歷過,只是我們常常沒有察覺而已。
焦慮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它和單純的焦慮情緒不同,焦慮症導致的不只是暫時性的緊張或害怕等生理反應,在焦慮症的患者身上,如果不及時治療,焦慮的情緒可能不會淡去,甚至會惡化。對患有焦慮症的朋友而言,他們面臨的不只是心理受到影響,身體也可能產生不適,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而且持續反覆很長一段時間。
焦慮症的成因目前還沒有完全被瞭解,目前一般認為,生活中的傷害或壓力,可能會觸發某些本身就比較容易焦慮的人群,進而導致焦慮症的發生。另外遺傳也可能與焦慮症有關係。或者是目睹或經歷過傷害事件,壓力的積累,生理上的疾病,藥物酒精,特定個性,或者是其他一些心理上的問題等,都可能使人產生焦慮症。
症狀:
焦慮從心理狀況上來說,又分為幾種不同的形態: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社交畏懼、強迫症或創傷後壓力症等等。以廣泛性焦慮症來說,常見有心理及軀體上的症狀:如坐立不安或感覺緊張、易怒、難以控制的擔心憂慮、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勞、頭痛頭暈、心悸乏力等等。但大家也不要認為有這些症狀,就等於是焦慮症。實際的診斷,必須由醫生詳細問診、檢查,並且排除其他生理上的疾病,才能下判斷。
對於焦慮症的改善和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學習觀察自己的情緒,並且控制自己的情緒。可以通過參與一些行為治療來改善,包括:
有氧運動,運動有助於緩解壓力,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登山等等。放鬆身心,避免過量的咖啡、茶水,戒菸戒酒等都可以來改善。
-
9 # 黃鬱8
自己要志氣好好活著,調整心態,自己找樂,樂觀向上,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多看書學習,多聽喜歡的音樂。讓自己美起來。活的有價值,有尊嚴,不要讓別人看不起,討厭。
-
10 # 羅桂田心理諮詢
焦慮症患者的症狀我在這裡不再複述,患者年齡不同,其他的身體健康狀態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案也不盡相同,,,年齡在65歲以下,其他身體狀態良好的人,通過正規心理諮詢服務機構,水平高的心理諮詢師的訓練,指導學習成長提高改變,是可以徹底解決問題的。。。如果身體還有其他的疾病或者年齡超過65歲,可以選擇去正規的醫院,選擇高水平的心理醫生,開點適當的藥物,改善一下症狀也是可以的。
回覆列表
你好,看到你的問題:“人得了焦慮症會有什麼症狀?怎麼樣能康復?”,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觀點認為:所有的焦慮情緒都跟死亡有關,都是因為怕死而引發的焦慮情緒。
什麼是焦慮,其實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緊張”,“緊張”這個感覺,我們每個人都有,回想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會緊張呢?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會臉紅呢?我們緊張的時候,除了伴隨著臉紅,我們還會有心慌、不安、呼吸加速、脈搏加快、還會有大腦一片空白的反應,如:在我們面試的時候,在考試的時候、在相親的時候、在跟重要領導見面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緊張,因為,這個時刻會感覺倒自己被對方評價,擔心自己表現不好,對方不認可自己等等。
如果繼續問自己,他們的不認可又會怎麼樣的時候,覺察自己的內心,是擔心這個關係無法持續存在,如果這個關係不存在了,我們也許感覺被拋棄了,剩下一個人的感覺,這個時候其實就是生存的問題,我是否可以好好的生活、好好的活下來嗎,當不確定的時候,心裡會緊張、害怕。
這個就是死亡焦慮,往往這個死亡焦慮的想法會稍縱即逝,我們更多體驗倒的是自我價值感的降低,不被人喜歡的挫敗感,內心酸楚的感受等等。
焦慮情緒,更多的時候它是具有提示作用的,提示一個人要更好的保護自己。
曾經一位男士,有過一次婚外性行為,然後,他很擔心害怕,焦慮於因為這次婚外性行為自己會得上了愛滋病,後來發展倒聽到或者看到愛滋病三個字都心跳加速、寢食難安,非常非常的焦慮,做心理諮詢,當問他:“這個焦慮帶給你的好處是什麼?”他說:“一點好處沒有,除了痛苦就是痛苦”,最後他想了想,說:“如果是有好處的話,就是以後再也不敢做這樣的事情了”。他的這個焦慮情緒提示的就是作為男人也需要保護自己,婚外性行為是不安全的。
如果,不做心理諮詢,或者不瞭解自己為什麼焦慮的話,一直這麼忍受壓抑自己的情緒,並且,自己的注意力又都在自己的情緒上,自己特別害怕這個焦慮情緒,然後又特別關注自己的焦慮情緒,這個時候就是一波焦慮情緒湧上來,那害怕再次出現焦慮的焦慮情緒隨後也會湧上來,本身就有焦慮情緒,加上害怕焦慮的焦慮,會很快使自己的焦慮發展到已經超出了一個人可以管理的範疇,
這個時候,變成了如果本來焦慮沒有那麼的可怕的話,可是,害怕焦慮的情緒就變成了主要矛盾,於是就體驗到了時時的忐忑、心慌、揪心,注意力渙散、心事重,一點小事就草木皆兵,總覺得呼吸不舒暢,好像世界末日即將來臨,自己挺難受的,別人無法理解,以為這個人很脆弱,不被別人理解的感覺,還會使這個人心情不好,自己經常去醫院看病,怎麼檢查都沒有真實的疾病存在,這個時候,往往醫院就診斷為是焦慮症
怎麼樣康復:我剛才說的形成焦慮症的過程中,有很多跟人的關係有關的過程,如:擔心別人的評價,擔心自己表現不好不被喜歡等等,這些感受其實,提示的是自己個人需要成長,還有怎麼搞好跟其他人的關係。
跟一個人的性格有關,要積極投入生活,多多交朋友,跟人多溝通交流,熱愛生活的人,每天努力做好自己的人,其實是很充實的,瞭解自己的焦慮情緒,接納自己的焦慮情緒,行動起來是關鍵。
焦慮情緒可以促進一個人活出真正的自己。
人的一生會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
接納自己,行動起來。
生命最深的需要是接納與尊重,關係中失去接納與尊重的界限,便會開始糾纏與糾結。對生命說“是”,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說“是”。
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的幫助。
我是閆錦穩,一個關注家庭幸福度的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