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指山衛士

    真的上了戰場,手槍能管什麼用,七九年自衛還擊包括後面十年輪戰,排以上配備手槍的幹部都人手一支衝鋒槍,大家看了高山下的花環這個電影吧,裡面真實反映了當時部隊武器裝備的配置,連排長的標配都是手槍,望遠鏡加五六沖,另外還有一個小喇叭

  • 2 # 梁老師說事

    這得看什麼情況,總之一般情況下,指揮員上戰場,絕對不會拿著手槍加入到戰鬥中,這和找死沒有多大區別。

    要知道手槍的定義,它是一款自衛武器,而不是作戰武器,實戰效果差得要命。

    比如現在的手槍大多數的有效射程是五十米的距離,但要想讓射擊精度有所保障,最好在十五米左右的距離,就這個距離還必須是用槍好手才能保障精度的。

    那麼有這個資料作為依據,不難想象,如果在真實的戰場上進行作戰,哪個指揮官會在敵人距離十來米的時候才發起進攻?

    如果是在百米之外進攻,手槍都超過射擊的有效距離了,拿一支破手槍射擊,有什麼用?聽個響嗎?那還不如回家放爆竹,便宜還實惠。

    舉個最為簡單的例子。

    《亮劍》這部電視劇估計都看過,故事雖然是好幾個抗戰老帥們的事蹟糅合到一塊拍攝出來的,但一些東西還是很符合當時的情況。

    比如,有一個故事情節,楚雲飛有一個手下叫錢伯鈞,這個人吃了一段時間抗戰的飯嫌不好吃,要另換鍋灶吃日本賞下來的狗肉飯,吃著軟乎吃著香甜,回頭帶著部隊就要叛變。

    楚雲飛去了錢伯鈞哪裡,一下子就被錢伯鈞給圍了,好懸沒把楚雲飛給弄死。

    結果李雲龍帶著人馬就給楚雲飛解了圍。

    錢伯鈞嚇得麻溜地跑,而楚雲飛去追錢伯鈞的時候,是從李雲龍那裡借了一把騎步槍去追的,而不是什麼手槍。

    其實原因很簡單,手槍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就是一支好看的玩具而已,表現身份用的,步槍才是王道。

    手槍的槍管短,註定射程不會太遠,要想提高手槍的射程和威力,換來的代價就是後坐力大,一隻手根本就壓不住這種後坐力,而後坐力壓不住的話,槍口就會出現指東打西的情況。

    如果這個劇情還不能說明什麼?回頭看看過去拍的戰爭片,這些影片都很貼近現實的。

    比如《高山下的花環》,梁三喜作為連長,帶著他的九連衝鋒在戰場上,手裡拿的可不是什麼手槍,而是一支五六式衝鋒槍。

    這就是事實,在真正的戰場上,手槍的效用不大,還得看步槍。

    在這裡必須說明一點,梁三喜是有原型的,就是當年打小霸王的十三軍三十九師一一五團二炮連副連長王發坤烈士。

    王發坤犧牲後,老婆李金花都哭暈了,上門的武裝部的同志被李金花當作騙子給轟出了家門。

    兩千元欠債,李金花一個人用了十一年的時間才還清。

    二十八年後,李金花才找到了王發坤的墓地,貸款兩千元一家人才相聚一塊。

    說手槍的事,說了上面這件事,主要原因是,在翻閱相關資料的時候,看到了梁三喜原型的事情,放在心裡不說不痛快。

    烈士為了保護我們犧牲了,家人的生活卻很難。

    兩千塊還了十一年,為了見面又借了兩千塊。

    不過如今我們對烈士的注重程度越來越高,王發坤家屬的生活也有了變化,據說家裡在當地部門的照顧下,建起了兩層小樓,當地的軍分割槽送來了傢俱和家電,縣裡每年還發放九千元的優撫金,並且幫助烈士的家屬搞起了養殖業。

    烈士家屬過得好,才叫好。

    好了,接著說手槍的事情吧。

    怎麼說呢?手槍在戰場上的使用率是很低,要想具體說明這個問題,最好從手槍一開始出現在戰場上的作用說起。

    手槍在戰場上出現

    話說一開始手槍有很多的,但符合現代意義的手槍,是一款叫做簧輪槍的手槍。

    這種槍是利用機械進行打火的槍械,就是一個鐵製的輪盤,用彈簧驅使轉動,讓這個粗糙的鐵製輪盤和安裝在裡邊的黃鐵礦石摩擦產生火花,原理和現在的打火機一個意思。

    這種槍結構比較複雜,當時的火繩槍才七個零件,這種槍就有二十多個,所以價格很昂貴,當時各個國家就把這種槍裝備給了,更加昂貴的兵種騎兵。

    至於步兵依然使用的火繩槍。

    當時的騎兵分為三類,一種是長槍兵,就是那種拿著長矛可勁衝鋒的騎兵;然後是重騎兵,武器就是一把馬刀;最後是槍騎兵,使用的是騎槍,其實就是長槍版的簧輪槍(長度比火繩槍要短)。

    那麼這三種騎兵無一例外的,都會裝備兩支手槍版的簧輪槍。

    不過在戰場上,各個國家很快發現,他們的長槍騎兵和拿著馬刀的重騎兵,遇到用長矛手結陣四角搭配火槍兵的步兵方陣,基本上就是白給。

    最終騎兵就剩下使用簧輪槍的槍騎兵,以及新開發的一種龍騎兵(馬匹是運輸工具,作戰的時候士兵下馬結陣,使用火繩槍或者簧輪槍攻擊的騎馬步兵)。

    再往後,這些使用裝備了手槍版的簧輪槍的槍騎兵們,發現在戰場上,手槍版的簧輪槍基本上沒有多少用,這東西的射程太近了,近的他們還沒有進入到攻擊距離,就被步兵方陣中的火繩槍給擊中了。

    最後這些槍騎兵搞出一套戰法,騎兵部隊分成幾波進行快步衝鋒,記住不是全力衝鋒,騎兵在距離步兵方陣一定距離上使用簧輪槍(長槍或者手槍)進攻一波,然後從步兵方陣側面脫離戰鬥。

    這種攻擊模式來回這麼做,就是為了引誘步兵主動出擊,然後騎兵乘著這個機會衝入步兵方陣中大殺四方。

    如果步兵不出擊,那麼雙方就只能耗下去了,看誰撐不住,誰就笑到了最後。

    這是騎兵對步兵,如果騎兵對騎兵,當時的騎兵部隊還是裝備頭盔和胸甲的,而手槍根本就破不開這樣的防禦,還不如拿著一把刀和對手騎兵來個對沖呢?

    所以手槍在這種反覆的驗證中,證明這東西真心沒有用。

    以至於後來的英華人,在給騎兵裝備上手槍的時候,也僅僅給他們裝備了三發子彈而已。

    再往後發展,手槍這種雞肋,就徹底地從騎兵隊伍中被剔除了出去,騎兵變成了使用刀劍和步槍的一支部隊。

    至此以後,手槍大規模的列裝到士兵這個級別中的現象就沒有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就會提出反對意見,說我們的歷史上就出現過,手槍排,手槍連,甚至是手槍旅。

    這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解放前我們國家就是一個農業國,成體系的工業化就沒有,在當時造槍都是個技術活,別說機槍這種連發武器,就連步槍都造不好,就算是造出來了,問題也一大堆。

    想要從外部進口一些,在哪個軍閥混戰的年代裡,還被外國來了一個武器禁運,而駁殼槍這種連發武器作為一種手槍,被外國認為是自衛武器,就沒有被列入禁運名單。

    這才成批次的大量的進口駁殼槍裝備部隊,所以當時用駁殼槍裝備部隊是當機槍來使喚的。

    而一把駁殼槍顯然和真正的機槍比起來,真不是一盤菜,那麼就只能用數量來提高質量了,這才出現了手槍排,手槍連,甚至是手槍旅。

    所以這些事,說到底還是因為國家的綜合國力上不去導致的,這要是部隊能在一個班裡裝備起一挺輕機槍的話,誰還會費勁用手槍去裝備一整支部隊,要知道當時的駁殼槍可不便宜。

    好了,接著從手槍版的簧輪槍說起。

    那麼手槍的不堪已經被證實了,所以手槍就從士兵的裝備上消失了,但手槍這東西在軍官中反而流行起來了。

    這個主要是一種身份的體現,畢竟作為一名軍官,不可能隨時隨地扛著一把長槍到處活動,手槍比較方便,遇到特殊情況,就算是不頂事還是能湊活用上一用。

    其實手槍作為軍官使用的標配,它和佩刀佩劍進行過一段較量。

    因為在當時佩刀和佩劍是作為一種榮譽,配發給軍官的,在實戰中這些武器還可以作為冷兵器使用。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了一戰,這個時期武器又有了明顯的進步,在作戰過程中,人們發現佩劍佩刀這種東西不僅招惹敵人的注意,使用起來沒法和步槍比,步槍可以遠遠的一槍就能放到對手,而佩刀必須衝過去靠近對手才有傷害。

    所以佩劍佩刀慢慢地就變成了禮儀上的一種裝飾物,不再在戰場上出現了。

    而手槍就取代了佩劍佩刀的地位,成為了軍官的一種標配,但記住了,軍官一旦要上戰場,他們依然會選擇一把步槍,卡賓槍或者衝鋒槍來當作武器,至於手槍,哪是迫不得已才會使用的武器。

    如今手槍的地位。

    怎麼說呢?手槍在外文中翻譯過來,其實叫隨身武器,它到了現在其實主要的功用就是替代成為裝飾品的佩刀佩劍,變成了一種榮譽和身份的象徵。

    比如在二戰時期,一支部隊向另一支部隊投降的時候,手下計程車兵會交出手裡的武器,而作為這支部隊的最高長官會向接受投降的部隊最高長官交出手槍。

    這是在投降階段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代表著投降的部隊,放棄抵抗乖乖地做俘虜。

    其實我們在電視劇中也能看到這一幕,當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時候,接受日軍投降,日軍會將士兵的武器放在一邊,日軍的最高指揮官會將自己的佩刀雙手奉上。

    在這裡必須說明一下,日軍沒有經歷過一戰,很多思想都是繼承至一戰之前的,所以軍官佩刀一直延續了下來,這也是為什麼,當年參觀過諾門坎一戰的德國觀察員,會給出日軍的水平僅僅處於1920年水平的評價。

    所以二戰時期歐洲戰場上,對方指揮官交出手槍,在亞洲戰場上日軍交出佩刀,這就代表了整支部隊投降。

    手槍的功用更注重禮儀上的意義,作為武器的意義還是差了一點了。

    那麼到了實際作戰的時候,營以下的軍官其實都是按照編制配發步槍給予使用的,甚至是全套計程車兵裝備,比如頭盔,護具等等。

    而營以上的軍官到前線進行視察的時候,通常情況下也會攜帶一支步槍作為武器的,畢竟前線這

    種地方,什麼情況都會發生的,保不齊一場遭遇戰就會發生,一支長槍護身還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這麼做還可以保持低調,不引起敵人的注意,發生被圍攻的事情。

    再有就是軍官到前線視察的時候,帶上一支長槍,戰士們也會有一定的認同感,軍官都準備隨時參加戰鬥的。

    說道這裡,很多人就會想到如今的電視劇裡,八路軍戰士隱蔽在戰壕裡,伏擊敵人,指揮員總是拿一支手槍作為訊號槍發起對敵的攻擊,這個難道是錯誤的?

    這個畫面不能說不對。

    在當時八路軍戰士手裡能有一把槍就不錯了,當時四個戰士配發一把槍,這些槍還包括機槍和手槍的,說一組資料就明白了。

    八路軍截止1937年的十二月做了一個調查,八路軍在這個時間點上增加了五萬七千四百人,而槍支才增加了一萬多支。

    什麼概念?增加的人數和增加的槍支是五比一的比例。

    要是把這個資料放大了,當時的八路軍總人數是九萬兩千多人,長槍兩萬支,短槍兩千零七十支,手槍四百支,機槍,衝鋒槍,重機槍和到一塊不到一千一百支。

    所以當時的情況是,不管是士兵還是指揮員四個人才一把槍,其餘用不上槍的,只能使用大砍刀和長矛從戰場上去繳獲敵人的槍械來使用。

    後來八路軍的部隊,要求部隊將槍支的持有率提高到五成,就是一半的人有槍,這個難度相當高的。

    而到了1940年的四月份,槍支的持有率只有三成。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部隊增長得過快,而槍支卻沒有什麼增長,再加上和日軍作戰過程中的損失,造成槍支的持有率低下。

    與此同時,八路軍在這一年的一月二月消耗的彈藥卻相當的驚人,各類彈藥消耗了兩百零兩萬兩千一百五十三顆,這些彈藥包括了各種槍械的子彈以及擲彈筒,迫擊炮,山炮等等炮彈和手榴彈。

    數字是不會說謊的,所以八路軍和日軍作戰是很頻繁的,但在這種頻繁作戰下,槍支的持有率上不去。

    說道原因就是八路軍打日軍打得痛快,老百姓們喜歡加入八路軍,人多了,但武器卻上不去,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手裡有槍就是好事,不在乎手槍不手槍的。

    所以戰壕裡出現指揮員使用手槍的事情,是沒有毛病的,但作為訊號槍使用,這顯然是不對的,距離太遠的話就算是駁殼槍也打不到(駁殼槍最遠可以打一百五十米的),純屬浪費子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鑑別到底是不是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