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東哥
-
2 # 孫孤舟
岳飛一人完全可以壓兩宋所有人,但這首《滿江紅》就未必了,個人認為至少壓不住辛棄疾的“千古江山”。如果再把南宋的詩也算進去,那麼大概也壓不住《書憤》和《過零丁洋》。
-
3 # 讀亦悅乎
“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本來就應該是一句戲言,最多也就是某名人一句誇張的隨口一說,怎麼可能當真呢!
中國詩歌之有一顯著特點,就是喜歡誇張,所以喜歡詩歌的人,幾乎也都喜歡誇張。讀慣了“三千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的人,張口就會引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人,誦嶽詞“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時,嘆英雄情懷,當然會“一詞壓兩宋”憑心而出。詠“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時,自然就“孤篇蓋全唐”隨吟而來。
但我們讀到這樣的“定論,只能是欣喜中平定下性情,來一句讚美,誇張用的的真好。
但凡認真讀過幾首唐詩宋詞的人,誰敢忘記唐詩的浪漫飄逸和宋詞的豐腴厚重呢!
再說了,文無第一,可是確確實實的普通常識,常識到所有人即不可以不知道,更不可以不尊重。
也許很多人讀到這兩句話,悲催質之一的就是太輕信了,悲催之二的就是記住了“被誇張”,忘記了“誇張”。
如果此時此刻你還要堅信什麼詞可以壓兩宋,什麼詩可以蓋全唐。那就真是要落實悲催到自身了。
喜歡詩,就一首一首慢慢去讀。如同看花,園子不一樣,花花不一樣。每朵花都代表美麗,但每朵花又都不能代表它旁邊的一朵花。即便那花可能小一點,色可能淡一點,但它就有它自在的美麗。
一、“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是誰說的?
“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的意思就是說有這麼一首詞,精妙絕倫,把北宋和南宋所有的詞作品都給壓倒了。有這麼一首詩,很出色,把唐朝的詩也給比下去了,了不得。當然,這顯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要知道,詩的頂峰在唐,詞的輝煌在兩宋。能把這些時期的作品比下去,說明這一詩一詞肯定是不一般的。其實,這句話中一詞指的是岳飛的《滿江紅》,“孤篇”指的是張若虛的一首詩《春江花月夜》。
這句“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是誰說的呢?
很多人都說是中國現代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聞一多先生說的,果真如此?經查,這個說法並不準確,聞一多先生曾說過《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這句話。後來也不怎麼回事,社會上就傳有了一個“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的說法。
最後,“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這句話到底是誰總結的也是查無此人,只是大家的一種普遍認知,後經大眾口口相傳下來的。
二、“一詞壓兩宋”
“一詞壓兩宋”,要知道兩宋出了不少詞作大家和無數優秀作品,到底哪一首詞如此厲害呢?看來大家公認的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滿江紅·寫懷》。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代相州湯陰人,南宋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他精通韜略,也精於騎射,並善詩詞、書法。他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號稱“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金人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這是對“岳家軍”的最高讚譽。下面來欣賞這首詞:
《滿江紅·寫懷》
【宋】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首詞大家從小就非常熟悉,學校的教材上也有這首詞。為什麼它能一詞壓兩宋呢?我們就來對這首詞進行賞析。
《滿江紅》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創作的一首詞,表現了作者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
《滿江紅》的創作背景:金朝發動“靖康之變”虜走宋徽宗與宋欽宗,北宋已滅亡,南宋成立後就開始大舉抗金。
公元1136年,岳飛第二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
這一次北伐,岳飛雖壯志未酬,但在鎮守鄂州時,他寫下了千古絕唱的《滿江紅》來表達了他收復失地,雪恥殺敵的決心和意志。
這首《滿江紅》,充分表現了岳飛豪放的性格,他對國家的愛,以及他希望驅除韃虜的激情和勇敢氣概都讓人敬佩不已。更是抒發了岳飛渴望精忠報國的壯懷激志,同時,也包含了他對朝廷的腐敗和懦弱的憤懣之情。
整首詞,可以說是一氣呵成,氣勢磅礴,用詞精準,結構嚴謹,通篇都散發著極其強烈的感染力。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它把作者悲壯豪邁的愛國情懷錶現得淋漓盡致。
清初學者陳廷焯在他的《雲韶集》中曾評價岳飛的《滿江紅》說:“真有氣魄!好大的志氣!千載之後讀來,凜然而有生氣。”所以,岳飛的《滿江紅》一詞能“一詞壓兩宋”也是實至名歸,讓人信服。
二、“孤篇蓋全唐”
“孤篇蓋全唐”,我們說了這首詩指的是聞一多先生極力評價的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聞一多先生給這首詩的評價是:“孤篇壓倒全唐”,“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為什麼他會給這首詩這麼高的評價呢?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是七言長篇歌行。作者用陳隋樂府舊題,全詩緊扣月下的春,江,花,月,這個紐帶,統領全詩。
整首詩語言優美,境界高深,韻律和諧;在感嘆春江花月夜的奇景中,包含了遊子月下思婦的思念之情,也融入了詩人對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探索。
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語言自然雋永,韻律悠揚深長,有如行雲流水一般。
所以,人們之所以對《春江花月夜》評價如此之高,不僅反映在整首詩對於春江江畔的夜以及花和月的描繪非常細膩生動,其中還引發了人們對人生的思考。
“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讓人痴迷,人們在這自己無法改變的大自然面前,人類是多麼渺小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