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馮老漢1
-
2 # 清香益遠5
我說下我們這裡的情況:
五十年代,農村缺醫少藥,小病不治如感冒發燒,喝點紅糖姜水出點汗好了。再嚴重點到聯診所(公私合營後建立的),看病拿點藥,或打一針就好了,花個三角二角的。很嚴重的病需到大醫院看了。
六十年代,毛主席發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樹去”的指示後,公社先成立了衛生院,1964年衛生院又幫助農村成立了衛生室,並培訓有點基礎的醫生(後稱為赤腳醫生)。農民看病到衛生室看,花1角餞左右。
1970年,大隊辦起農村合作醫療,一般有2一3名赤腳醫生。推行“三土四自”的醫療精神,既:土醫、土藥、土方;自種、自採、自制、自用。本著少花錢多治病,不花錢也治病,充分發揮“一把草、一根針”的作用。農民都參加合作醫療制度,看病吃藥村裡報銷。赤腳醫生24小時服務,白天也揹著藥葙到田間地頭。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轉衛生院,住幾天醫院治療費,村裡報一部分,社員花不了一、二元錢。
這就是我們這裡生產隊,農民看病時的醫療發展全過程。
-
3 # 使用者陳維仁501
生產隊時如果社員生病發燒,一是可以就近找赤腳醫生,打針或配點藥,只花幾分錢到一兩角錢,如果不想去找赤腳醫生,就在坡上扯一把草藥加家裡的酸蘿蔔酸姜熬水喝,有的加上一隻麵條煮一大碗,吃了上床緊蓋著被子,不到幾分鐘,大汗直流,過後燒也退了,頭也不疼了。
當然,也有上當地珍所及醫院找醫生的。還有那時代的不少人,一是經濟條件有限,怕花錢,二是如果病不是十分嚴重,既不想去花功夫找草藥,也不想花時間去找醫生,下得蠻、打得粗,一陣硬扛就去了。
現在時代不同了,經濟條件和醫療條件也好了又有醫療保險,再加上交通方便,一有病,甚至是一點小病就往珍所和醫院是吃藥打針,又是輸液的,小病大治,彷彿因時代發展了,病也發展了,過去的一些土辦法好像也不大靈了,只有上醫院才能解決問題,不知是病變頑固了還是人變脆弱或者說比過去的人更加金貴了?
-
4 # 犇犇牛姐
一九七一年我是赤腳醫生。我們村有兩千口人,每人每次看病只交五分錢,村五金廠每月給衛生室撥欽二百元,藥廠的藥直接進藥材批發部,我們買藥國家允許西藥百分之十五利潤,中藥百分之三十利潤。每月買兩百元的藥基本夠全村人用,小病不出村村,大病合作醫療報銷。我村衛生室藥基本夠齊全,能保障全村人就醫所用
-
5 # 說真話尊史實不粉飾
說那個時代,就醫吃藥不花錢的,那是城市戶口的職工與家屬,與農民無緣!
我在內蒙的一個農村,我們大隊有個獸醫兼職赤腳醫生,農民生病發燒很少找他,因為他連牲畜的病都看不好。
農民沒錢,發燒一,喝熱水捂上被子出汗。
二,用頂針,大錢刮前後胸。
用二拇指和中指揪額頭與脖子。拔罐子,範圍是能經受住大小罐子的部位如:額頭,前後胸,腰部,腿部等。
用藥,主要是以正痛片為主,記得很清楚,三魚牌很受青睞,每盒十片,0.20元,但這個價位幾乎是農民一至兩天的勞動所得。
公社衛生院,普通社員多數沒進去過,因沒錢只有望院興嘆!
-
6 # 清右漁人
一般都是在大隊衛生所裡找赤腳醫生,那時候也是農村合作醫療,每年每個人交多少錢現在忘了,反正看病時候交五分錢診費就可以了,至於大病住院,一般老百姓可住不起啊
回覆列表
那時候社員生病發燒主要是用物理降溫,以及用推捏擠揉的土辦法來緩解病情,到了七十年代才有了西藥,如阿司匹林,安乃近,去疼片,用幾毛錢甚至幾分錢,後來有了赤腳醫生才有了打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