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愚夫
-
2 # 不止看戲
至少是一位值得寫上一頁紙篇幅的人物。 相聲的形成具體時間目前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是這種藝術形式應該跟明朝的話本有關係,經過明清直到民國,相聲這種藝術形式已經有單口、對口、群口、相聲劇等多種形式了,張三祿和窮不怕被認為是最早的相聲藝人。有種說法,大家最熟悉的相聲演員馬三立等是相聲的第五代,而郭德綱已經是第八代演員。 郭德綱考總文工團是在1988年,這時候他十五六歲,這時候也是相聲最火的時候,全華人民都在爭相聽馬三立、侯寶林,而且所謂的“新相聲”也開始發芽,姜昆的《虎口遐想》就是1987年的春晚上一下走紅的。 然而奇怪的現象是,隨著新相聲越來越多,相聲真個行業卻越來越衰落。加上一些社會、歷史、經濟等等大環境的影響,很多人不聽相聲了,也有很說藝人轉行做了別的。 考進總文工團是郭德綱的一進京,很快因為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工作,他就在1989年回到了天津曲藝團。幾年之後,他揣著100多塊錢“二進京”,這一次連一個演出的機會都沒有落得,錢花完了就又回到了天津;1995年,郭德綱“三進京”,這一次他的打算是“哪怕在北京頭破血流、折條退,回來之後,我這輩子不冤”。 但是這次進京郭德綱面對的行業現狀更加慘淡,21世紀初,整個相聲行業處於青黃不接的局面:老藝術家們相繼離開,一些經典的相聲段子失傳,一些新派的段子又“吃不開”。 郭德綱的出現,確實讓相聲市場迅速火起來,首先他的許多經典段子都是吸收了前輩的精華,另外他聰明的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融進表演裡,迅速掀起聽相聲的時尚。光是這一點,就功不可沒了。
郭德綱組建自己的團隊,培養新人,雲字輩岳雲鵬現在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新星,到2016年,郭德綱的徒弟已經超過80個。此外,郭德綱還把相聲說到了澳洲等海外,同樣受到很大歡迎。 當然,人紅是非多,圍繞郭德綱而起的一些“糾紛”“事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郭德綱在當今相聲界的位置。
-
3 # 魏青衣
其他領域上面倒是不知道,這個要看他後期的側重,但是就現在來說,他在相聲界絕對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如果拿相聲跟京劇做對比,那麼他就是譚鑫培、馬連良或者梅蘭芳似的人物,而且之後的藝術史書上面,肯定會這樣子寫的。有人可能認為我言過其實,但是隻要稍微瞭解一些中國藝術史(曲藝)的發展,就會發覺,中國在百年之前有好幾百個劇種,他們都欣欣向榮,蓬勃發展。
但是百年後的今天,幾乎所有的曲藝都在走下坡路,只有相聲,它反而是在逆生長。而相聲能夠實現逆生長,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郭德綱,民間曲藝這個東西,向來是紮根於民間,但是這也就有了一定的侷限性,因為中國太大了,兼顧不來這麼多民間,就像很多地方戲只能囿於本地發展。
如果沒有郭德綱,相聲可能也只能在北京天津等地演出,可能也只能在戲曲春晚,在一班子急需搶救的、病懨懨的地方戲裡掙扎。但是它沒有,它年年在央視春晚如約而至,它代表著歡樂、開心、快活,每次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開啟電視機,看幾個相聲之後,心情就如沐春風,如獲新生。
真的,郭德綱為相聲所作的巨大貢獻,真是可以說無人能及,最主要的是,他能夠在戲曲界百花凋零、萬馬齊喑的形勢下,不退反進,光是這份貢獻,就不知道超越了多少位戲曲大師,曲藝大家。
-
4 # 慕容曉春
這個問題好奇怪,題主確實沒文化的厲害
郭德綱現在是一個編外相聲演員,怎麼能進入正史裡。
要想正式的進入到相聲歷史,首先需要進入到歷史體系,如果不在歷史體系,正史可能也就是提及郭德綱,對他在市場開拓相聲營銷方面給予更多的筆墨,說到專業,也就是一筆帶過的了。
進入到相關歷史記載的,應該是兩個方面,一個是郭德綱的專業介紹,一個方面是對相聲市場的培育和刺激。
在專業介紹上,應該是郭德綱的自我風格的定義和介紹,個人認為在郭德綱風格介紹上,到目前為止郭德綱還沒有形成自成一體的舞臺風格,當然,壞是一種舞臺體現,但是作為風格還沒有成型。
在營銷方面倒是可以大書特書,從郭德綱個人對市場的判斷,到開發傳統劇場,到利用媒體以及現代網路,培育粉絲方面可以深入研究。
從研究受眾心理方面,可能郭德綱應該是最優秀的,這個方面的總結應該是郭德綱成功的關鍵。
不管怎麼樣,歷史是書寫歷史的人寫的,至於德雲社自己的歷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5 # 靖逸軒主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關於郭德綱的歷史地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可謂兩極分化。綱絲們奉為神捧上天,主流相聲界當做臭狗屎罵的一文不值。
曲藝家協會姜昆姜主席曾經評價郭德綱的相聲是快餐盒飯,而他們主流相聲界的作品是大餐。郭德綱德雲社的作品是下三濫,而他們主流相聲界的作品是高大尚。郭德綱在相聲藝術史上登不上臺面,而他們主流相聲界註定青史留名。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未必!不是有句歌詞唱得好嗎?天地之間有桿秤,那跎是老百姓。郭德綱在相聲史上的地位不是姜昆一個人說了算的。
傳統的相聲,不全是糟粕。歌頌型相聲不全部是精品。傳統相聲經過世代相傳,能保留到今天的都是經典,《關公戰秦瓊》《大保鏢》《批三國》《賣掛票》《假行家》等等相聲段子放到今天依舊可樂。而《虎口脫險》《電梯風波》《新虎口脫險》雖然說是緊跟時代,但是很難逗樂觀眾。
郭德綱整理挖掘了很多即將失傳的傳統相聲段子,而姜昆開了很多場批判三俗的會議。郭德綱教會了徒弟們學唱京劇,評劇,唱太平歌詞,京韻大鼓,京東大鼓,北京小曲。而進入主流相聲界的人馬上就學會認乾爹,找靠山。
我是聽姜昆相聲長大的,但是我沒聽他說過一段貫口,沒聽他在相聲段子裡學唱過一段中國戲曲,可能有人會說姜昆在春晚上曾經和李谷一唱過花鼓戲,但是我聽花鼓戲實在是和流行歌曲沒什麼區別。沒聽他唱過一段太平歌詞,以及小曲,小調,三絃,大鼓這樣的曲藝類藝術。但是他居然成為了相聲傳承人!我很納悶,姜主席到底傳承的是哪些東西呢?
而反觀郭德綱,在整理挖掘傳統相聲藝術,發掘即將失傳的北京小曲,演繹觀眾以前很少關注的京韻大鼓,樂亭大鼓,北京琴書,西河大鼓,讓全國的觀眾觀注這些民族藝術精粹等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雖然郭德綱的相聲作品三俗,有汙點,但是瑕不掩瑜,就對相聲藝術的貢獻來講,郭德綱不輸姜昆!
回覆列表
郭德綱是一個奇才,不光相聲講的好,其他的曲藝和戲曲門類也都學的有模有樣,很有水準。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郭家班在相聲界一家獨大的局面很難改變。郭德綱在相聲界的地位也難以撼動。多才多藝的郭德綱很難有人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