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翻開歷史書
-
2 # 火焰山的冰可樂
1、企業營收
有一句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80年代前,中國所有的行業,都是國企,80年代後,基本上所有的企業,國家或者說地方都佔股,也就是在90年代國企改革後,才出現了這麼多的私有企業。
即便是在國企改革後,基本上所有的合法行業,國家都有涉足或者說佔股,有些行業還是獨家經營,(我這裡說的是行業,不是企業)。
我們熟悉的石油、銀行、通訊、電力、菸草,建設、軍火、房地產、農業、礦產資源、醫院、運輸、貿易、食品、飯店、服裝、快遞、旅遊等等,這些行業國家都有涉足,除了國內的產業之外,國外也有投資的企業。
這些行業,只要是國家有股份的企業,都不是小打小鬧,每年產生的收益總和,就是一筆驚人的財富。
2、罰款
每年的罰款金額也不少,這些罰款的種類有很多,違反交通規則的罰款,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還有企業違反國家法律規章制度而被處的罰金和被沒收財物等。
有權力開罰單的單位有,工商、稅務(國稅、地稅)、物價、衛生、防疫、質量技術監督、公安警察局、計劃生育、交通、城管、消防等等,執法機關都可以罰款。
3、資源
有句俗話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地廣物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土地拍賣使用權,礦產資源開發費用,景區門票等等所收入。
4、一些其他的費用
比如辦結婚證、身份證的費用,考一些證書需要的報名費,打官司需要的費用,我們平時炒股的手續費,等等一些費用,這些費用單獨看起來不多,但是架不住華人口多。
如果全國所有人都給我一塊錢,那我馬上就有14億了。
很多人肯定以為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基本上都來自於稅收了,這種想法其實也沒有什麼錯誤。世界上確實有很多國家是這樣的,不過我們不一樣:家大業大開支大、所以收入也是要不斷地加大的、也是多樣性的。
我們國家的財政來源除了稅收以外,主要還有五個方面。在下用低調而不失真實的語言帶大家分享一下吧!說句良心話,國家的收入其實還是很可觀的。
第一種收入:當然是大家都在交的稅收了
很多人對交稅這個事情沒啥感覺、很多人以為自己的工資收入不用交稅——自己也就沒有納稅了。其實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想法,只要你買東西、只要你花錢,基本上都是在交稅的。
1、增值稅的收入,這玩意的範圍比較廣,一般只要是銷售或進口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都要交這個稅的。
2、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個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稅了,目前月收入5000塊以上就要交了,不過有各種減免——收入越高交得越多,最多可以達到45%。
3、消費稅,這是一種間接稅,一般大家買東西的時候都有這種稅。現在菸草的消費稅是最高的,一度達到了30%左右。
4、關稅,這個稅主要是對進口商品收的。很多人奇怪為啥進口的東東價格就要高很多呢?其實裡面就包含了關稅。
5、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有契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耕地佔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等。
除了這些主要的稅種以外,還有車船稅、船舶噸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印花稅等等。這樣一看的話,稅收基本佔了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肯定不是說:不交個稅就沒有交稅的。
第二種收入:國有資本的收入
這個收入大家都是知道了,一般“中”字開頭的企業都是國有控股的企業,當然了地方上也有很多國有控股的企業。
第三種收入:土地拍賣收入
這個收入大家是非常清楚明白的,現在都在大力地扶持房市,說白了還是要增加點賣地的收入而已。地方上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非常強,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了50%以上了,有些小地方,土地收入沒有了估計連發工資都有難度。
第四種收入:一些罰款的收入
很多人經常被罰款的,例如:交通違法、亂搭亂建、佔道經營、環境汙染等罰款。另外還有一些人的違法所得被罰沒等等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第五種收入:公益性的收入
第六種收入:出口創匯的收入
這個收入估計很多人不太知道,一般出口企業出口商品到國外換取了外匯以後,這些外匯在國內是不能用的。
此時一般銀行、外匯管理部門會兌換同樣價值的本國貨幣來換取企業手中的外匯,這些外匯也成為了國家的收入了。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可以查一查資料。
第七種收入:一些基礎交通上面的收入
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是有感受的,例如:高速公路的過路,過橋費、高鐵和火車的車票收入。當然了,國家在前期也是有大量投資的,這應該算是投資回報性收入了。
另外還有一種收入,不過這種收入不太常用:直接發貨幣的收入。在一些需要刺激經濟、需要投資建設的時候,往往會直接靠發行貨幣來解決問題。
除了以上的收入以外,其實還有一些收入,例如:社保公積金收入、財政的存款利息收入、發行一些地方債,國債的收入等等。總體上來看的話,我們國家的收入還是不錯的、收入也是多樣性的。
不知道大家覺得國家還有哪些方面的收入呢?說出來大家一起研究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