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哈士不是奇
-
2 # 科技歷史說
樊噲對劉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為何劉邦在臨死前。為什麼也要處心積慮的將其帶走呢?其實所有的問題出就出在劉邦的白手起家。
只要是瞭解歷史。熟悉劉邦的人都知道,劉邦的成功不僅得益於他身邊的那群狐朋狗友,而且與劉邦的岳父有著密切的關係。當時無權無勢的劉邦,為何最終能夠成為呂家的女婿?其實這一切也早就是呂老頭設計好的。
劉邦在臨死之前,特意下了一道聖旨,囑咐陳平前去處死樊噲,不可否認,臨終前的劉邦確實下了一步好棋。劉邦之所以能夠有後來的成就,呂后功不可沒,但是久而久之,劉邦也發現了問題所在:由於呂家整個勢力已經根深蒂固,而自己當初仰仗的,也是呂家的勢力,儘管當時有共同出生入死的兄弟,但是劉邦深刻的明白,異姓王封侯將會有什麼後果?要想保證劉家的基業長青,一方面要遏制呂家勢力過於強盛,另一方面, 也還要限制自己手下的實力。
韓信之死就是最真實的案例。劉邦之所以殺死韓信,難道真的是因為韓信不夠出色嗎?功高蓋主這4個字或許就是韓信之死最真實的解析。沒有哪個君王會希望自己的手下鋒芒過盛。劉邦在打天下的時候,確實需要韓信那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奇兵良將,但是在大業所成之日,便是韓信殞命之時。
韓信最終的結局尚且如此,樊噲又能好到哪裡去呢?其實劉邦臨死前最為忌憚的還是呂后。畢竟呂家家族勢力已成氣候,當時的劉盈也才十幾歲而已,自己要是死了,那這大好江山妥妥就會落入呂家人手中。從處理韓信這件事上,劉邦其實已經就看出了呂雉的手段。
話雖這樣說,其實劉邦真正擔心的倒不是自己死後,呂雉會對樊噲下手,真正讓劉邦痛心疾首的是,當時劉邦和樊噲娶的可是呂家姐妹。劉邦生前,這層關係可謂是對於樊噲最大的羈絆,同樣也能保得樊噲周全。但是隻要劉邦一死了,那這層關係就可能隨時變成插在劉邦墳頭的一柄利劍,或許還可能會變成碧綠髮光的那種。
劉邦將死之時,呂后才僅僅40歲,難道要讓她守活寡?顯然呂后也不可能樂意,而呂家要想名正言順的把持大局,此時樊噲的作用就顯得不言而喻了,樊噲的妻子是呂后的三妹,保不準接下來的事情會讓劉邦的棺材板都蓋不住。所以為了以絕後患,劉邦才決定臨終前帶走樊噲。
思來想去,劉邦要處死樊噲,也就顯得理由相當充分了。而且只要樊噲一死,呂后在整個朝廷之中的話語權必然要小一分,自然也就不能夠做威做福了。難道樊噲的後人之中就沒有能夠威脅到整個劉漢政權的存在嗎?其實這件事還要從樊噲的妻子身上說起。
樊噲之妻名為呂嬃,此人也充分繼承了呂家人的優良傳統,但是她卻顯得更加肆無忌憚,蠻橫無理的特性,讓許多人為之忌憚的同時,也對其恨之入骨。而她的噩夢也最終隨著呂后的死亡正式開始。
樊噲之所以能夠在朝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得益於劉邦,另一方面還要仰仗呂后家族的勢力,劉邦呂后的相繼去世,這也最終給樊噲的後人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禍患。樊噲之子樊伉,也受到呂氏家族的牽連而被誅殺。至此整個樊家也就猶如刀板上的魚肉,只能任人宰割。儘管當時樊噲的庶子並沒受到牽連,但是後來卻被人誣告,自此整個樊噲一脈也就一蹶不振。再也沒有達到曾經的榮耀巔峰。
-
3 # 小祁說歷史
都說劉邦殺功臣,但是實際上他殺的都是他的合夥人,比如說韓信、彭越等異姓諸侯王,而像樊噲、蕭何這些跟隨劉邦草創的人他還是善待他們的。尤其是樊噲,在沛縣的時候樊噲就和劉邦私交甚密,此後跟著劉邦是南征北戰、出生入死,樊噲還在鴻門宴上救了劉邦一命,而且樊噲還娶了呂雉的妹妹呂嬃,這關係可以說是親上加親!
原來,當時劉邦剛平定完英布的叛亂回到長安,結果又聽說燕王盧綰又叛變了,但是劉邦自己此前受了傷,不能再親征了,於是他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前去平叛。結果樊噲前腳走,後腳就有人跟劉邦說:“樊噲跟呂后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
這陳平什麼人啊,老狐狸一個,心眼兒比誰都多。他就和周勃合計,這樊噲勞苦功高,還是皇親國戚,現在劉邦是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咋辦?那到時候還不得怪到他的頭上,呂后和呂嬃又豈能饒了他?周勃本來就是個武將,聽陳平這麼一說,也沒了主意,就問道:“那難道把樊噲放了?”陳平說:“這放是肯定不能的,殺肯定也不能殺,我們不如就把樊噲抓到長安讓陛下處置,這到時候無論如何也怪不到我們頭上。”
陳平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於是立即策馬趕到長安,想趕緊把這件事情向呂后解釋清楚。到了劉邦的靈前,陳平就一下子就哭了起來,還邊哭邊說道:“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劉邦早就已經死了,又怎麼能聽得到,這話分明是說給呂后聽的,我陳平本來可以聽命殺了樊噲,但現在我卻違命救了他,本來對陳平來說是要命的事兒,最終卻成了他的功勞了。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事兒,於是就釋放了樊噲並恢復了樊噲的爵位,樊噲沒事兒自然呂后也就沒有為難陳平。陳平就這樣機智的躲過了一劫,不得不感嘆陳平的這個智商啊,真的是高!
只能感慨最是無情帝王家,什麼事情到了帝王之家就都變得複雜了。本來樊噲因為娶了劉邦的小姨子而親上加親,結果卻又因為這個險些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
4 # 笑談歷史zz
說到這個,不得不提到劉邦和樊噲的關係。樊噲與劉邦原來是這樣的關係 ,提起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大家並不陌生,至於樊噲,人們知道的就少了,可能也只是從中學課本《鴻門宴》裡知道的,是劉邦手下的一員猛將。 劉邦的妻子叫呂雉,中國歷史上皇后專權的第一人,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呂后,而樊噲的妻子叫呂嬃,也就是呂雉的親妹妹。因此,樊噲和劉邦是連襟關係。
樊噲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並且樊噲與劉邦的交往甚密,曾與劉邦一起隱於山間,曾與蕭何、 曹參共同推戴劉邦起兵反秦。待劉邦做了沛公,便讓樊噲做了他的隨從副官,跟隨劉邦征戰,先是攻打胡陵、方與,在豐縣一帶打敗了 泗水郡監和郡守的軍隊,後又平定了 沛縣。 在與司馬橺在碭東作戰時,表現英勇,斬十五首級,打退了敵人,被封為國 大夫。 抵抗章邯軍隊時,樊噲率先登城,斬二十三人首級,被賜爵為列大夫,在 此後,經常跟隨劉邦出征,常立戰功。攻 城陽,下 戶牖,破李由軍,共斬首十六級,被賜上間爵。 在圍攻東郡守尉的戰鬥中,打退敵人,斬首十四級,俘獲十一人,得封賜 五大夫。 之後又破秦 河間守軍,趙賁、 楊熊等的軍隊。 屢次先登陷陣,捕斬有功,被賜爵為卿,被賜賢成君的封號。 後又多有 斬獲而再加封賜。攻武關至 霸上,樊噲率軍斬殺 都尉一人,首級十個, 俘獲一百四十人,降二千九百人。劉邦率軍入關,滅秦封關自守,欲依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定稱王於關中,這引起了 項羽的不滿,派 當陽君英布等攻下函谷關,項羽入關後,駐軍於戲西,欲擊滅劉邦軍。 樊噲早在劉邦入咸陽後,就力勸劉邦還軍霸上,勿貪秦宮奢麗的享受 。
但是啊,劉邦確實又是想殺樊噲,因為樊噲娶了呂后的妹妹呂嬃,劉邦擔心自己死後,樊噲會幫助呂后亂政,於是劉邦在臨死前,派陳平帶著聖旨去處死樊噲,然而陳平很精明,他猜到劉邦命不久矣,而劉邦死後必然是呂后一黨當權,所以陳平並沒有殺樊噲。後來的事態發展果然如陳平所料,劉邦一病不起,很快就駕崩了。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大肆重用呂家人,對劉氏和西漢開國功臣一黨進行惡意打壓,而樊噲因為跟呂后的關係,不僅沒有被處死,反而得到了重用。關於劉邦處死樊噲,很多人都拿這個事情當做是劉邦殺功臣的案例。但是拿這個事情說劉邦殺功臣,真的是冤枉劉邦了。
-
5 # 畫素說
樊噲必死的理由,要從呂后說起,呂后這個人不用我多說,其設計除掉韓信,加上自己的鐵血手腕,不用多說劉邦是清楚的!若哪一天自己死了,性格懦弱的劉盈論手段,是鬥不過自己母親的。
而作為呂后妹夫的樊噲(樊噲娶了呂雉妹妹),樊噲與其他同劉邦一批才沛縣出來的兄弟不一樣,妥妥的一個呂后黨,他怕的是樊噲會為了呂后除掉戚夫人母子,而且,劉邦是絕對有理由相信呂雉會跟樊噲搞在一起。
加上此時劉邦年已六旬,呂后不過四十多歲。劉邦肯定先去世。只要等他一閉眼,呂后必然會上位,然後把樊噲放出來。這樣的話,囚禁樊噲而不殺,那就沒有意義了。
既然呂后殺不得,也廢不得,那麼劉邦就只能狠下心殺樊噲!因為只有除了樊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斬斷呂后的一支胳膊,保全戚夫人母子。
所以劉邦派出了陳平去除掉樊噲,只可以陳平畏懼呂后的權威,也知道劉邦不久於人世,便沒殺死樊噲。
到了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又恢復了樊他廣的兒子樊章舞陽侯的爵位,從此樊噲的子孫一直世代傳承下去,直到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後,樊噲的舞陽侯才被徹底廢除。
-
6 # 煮酒聽史
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而即軍中斬噲。陳平畏呂后,執噲詣長安。至則高祖已崩,呂后釋噲,使復爵邑。——《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
首先糾正一下,劉邦確實對樊噲有所殺心,但是並沒有成功。因為在劉邦殺樊噲之前,劉邦就先去世了。而樊噲則因為與呂后的親家關係官復原職,一直到病逝。那麼樊噲作為劉邦最信任的合夥人之一,又不是異姓王,劉邦為什麼要殺他呢?
盧綰叛變盧綰是從小就跟著劉邦的人, 他和劉邦的關係用親密無間來形容也不為過。因此,盧綰才能以平庸之身晉封燕王。可以這麼說,劉邦對盧綰的好那是沒得說。
可是,盧綰卻叛變了。
這無疑是在劉邦的心上紮了一刀。劉邦以平民之身,奪得帝位,這使得他開始疑神疑鬼,開始對那些功臣下手。他害怕自己的江山有朝一日被人覆滅。
但是,他對盧綰卻是真心的好。可就是他如此信任的人,卻也叛變了。那麼類似樊噲,蕭何他們這樣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會不會叛變呢?
樊噲手握兵權,戰功赫赫,他的存在對劉邦來說,是十分危險的。因此,他想要在自己臨死之前剷除樊噲。
樊噲是堅定的呂后一派劉邦想殺樊噲僅僅只是因為盧綰反叛嗎?這一點還不夠,最讓劉邦起殺心的是樊噲為呂后的妹夫。
我們都知道,在劉邦晚年之時,他十分寵愛戚夫人,甚至一度想廢呂后之子,立戚夫人之子為太子。
有人說,劉邦是因為眷戀戚夫人的美色,因此利慾薰心,作出改立太子的糊塗事來。這個觀點是絲毫站不住腳的。
當年劉邦入主關中,得秦王財寶,美人無數,卻絲毫不心疼地獻給了項羽。彭城一戰,劉邦丟棄妻女,只為自己逃生。這樣一個心狠手辣,意志堅定之人,會沉迷一個女人的美色嗎?
劉邦之所以想要立戚夫人之子,是因為太子孱弱,呂后強勢。劉邦不止一次地講過太子太不像他,他害怕將來的皇帝被後宮掌控,所以他才急於換太子。事實也證明了劉邦的顧慮是正確的。
而樊噲又恰巧是呂后的妹夫,這就使得樊噲必定是站在呂后這一邊的。一旦劉邦去世,那麼呂后就可以迅速地掌控朝政。到了那個時候,劉氏江山就真的危矣了。
結束語劉邦起於草莽,並迅速地擊敗項羽,成為皇帝,這足以說明劉邦非尋常人。而劉邦的出身就勢必代表了劉邦的多疑。
因為劉邦稱帝的行為會給所有人一個觀念:你一屆平民能做皇帝,那我為什麼不能?這才是劉邦誅殺功臣的原因。無獨有偶,另一位平民皇帝朱元璋恰恰也是這麼做的。
因此,樊噲這樣有能力,又有關係的人,是必須翦除的。
-
7 # 鹹魚閒聊
當然了,樊噲最終並沒有被劉邦處死,他是正常病逝的,但劉邦當年確實曾下過處死樊噲的命令,而命令的執行者就是陳平。
公元前195年,劉邦平定英布後回到長安便舊傷發作,一病不起了,自覺時日無多的劉邦開始考慮皇位交接問題,他曾經想過立戚姬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可是大臣們非常反對,再加上呂后得到他們的支援已經有了非常穩固的地位及勢力,連劉邦都不能輕易撼動,所以劉邦只能將“立劉如意為帝”的想法作罷,內心雖有些許遺憾或者不安,但為江山社稷的穩定也只能順天應命了。
然而上天並不想讓病重的劉邦安安靜靜的離開,就在劉邦彌留之際,燕王盧綰也反叛了,盧綰與劉邦同日出生,自幼交好,盧綰的反叛令劉邦大為震驚也異常震怒,他怒不可遏的令樊噲領兵平叛,可是就在樊噲走後,便有人開始向劉邦進言,《史記》對此記載如下:
可以說,向劉邦進言的那些人用心真的是極其險惡而且也是煞費苦心,他們選擇進言的時機非常精準。
首先,那個時候與劉邦關係非常好的盧綰也反叛了,這就造成了劉邦對其他沛縣功臣的不信任,其次,當時劉邦已經病重,一個垂死之人已經喪失了辨別真偽的能力與決心,當他們在劉邦面前構陷樊噲的時候,劉邦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查明真相,而是立即殺掉樊噲,因為他已經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查明樊噲是否清白了,他只能“寧可殺錯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垂死的劉邦在等待著陳平與周勃的訊息,可是接受誅殺樊噲之命的陳平與周勃此刻卻猶豫了。
在離開長安後前往樊噲軍中的路上,兩人一致認為,樊噲不可殺,原因就是樊噲功高且是呂后的妹夫,如果殺了樊噲一定會得罪呂后,劉邦不日就會駕崩,此時得罪呂后,那日後兩人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況且此時劉邦雖然身染重病,一時糊塗想要殺他,但如果劉邦能夠病癒的話,他肯定會後悔殺掉樊噲,到那時他們又該如何自處?
所以,樊噲不能殺,但君命難違,不殺又該如何?這時候陳平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將樊噲綁回長安,讓皇帝自己決定如何處置他,就這樣兩人到了軍中後,周勃代替樊噲繼續征討盧綰,而陳平則綁著樊噲返回長安。史書記載:
噲受詔,即反接載檻車,傳詣長安,而令絳侯勃代將,將兵定燕反縣可是,當他們返回長安後,劉邦已經駕崩了,陳平得知後,先行回到長安,在劉邦的靈堂前將這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呂后,以此來獲得呂后的信任,而呂后也安慰了陳平一番,就這樣“誅殺樊噲”一事有驚無險的過去了。史書記載:
樊噲的妻子叫呂嬃,是呂后的妹妹,兩人育有一子叫樊伉,除此之外,樊噲還有一庶子叫樊市人。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以陳平,周勃為首的大臣誅殺呂氏一門,呂嬃與樊伉自然不能倖免,全部被誅殺。倖存的樊市人則繼承了樊噲的爵位與封邑,為樊家延續香火。
當年陳平,周勃沒有殺掉樊噲,可是15年後,他們還是拿起屠刀砍向了樊噲的妻子與兒子,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的諷刺,殺與不殺全在於利益的考量,帝王將相之間果真是沒有任何感情可言,有的只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可悲可嘆。
-
8 # 史觀菌
但是在去執行劉邦的旨意的時候,陳平認為劉邦不久便會離開人世,而呂后又專權弄事,樊噲是呂后的妹夫,殺了樊噲勢必會遭到呂后的報復,因此並沒有立刻斬殺樊噲,陳平和周勃原本計劃是押解者樊噲去京城,等劉邦自己發落,但是,劉邦在半路遇到了前來傳旨的人,得知了劉邦已經駕崩,陳平和周勃很慶幸自己沒殺樊噲,而樊噲自然被釋放。
樊噲,沛縣人,和劉邦是同鄉,早年間是屠夫,不過他是屠狗的。他的發跡是跟隨劉邦一起在芒碭山澤間(今永城東北)同秦軍打游擊戰,那時候,劉邦還是秦朝的泗水亭長,因押送去驪山的犯人一路上逃跑了不少,而秦法嚴苛,此等是死罪,因此劉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釋放了犯人,並躲在了芒碭山澤中,響應陳勝、吳廣,造反了。
樊噲這時候被沛縣令派去召回劉邦,唯恐劉邦等人危害沛縣。當時,劉邦來到沛縣城下,鼓動城內的人殺了沛縣令,然後和他一起打天下,隨後攻下沛縣,做了沛公,樊噲自然跟隨了劉邦,做了副官。隨後隨著劉邦打天下,為漢朝開國立下汗馬功勞。官至大將軍、左丞相、封舞陽侯。
樊噲是將軍,一員猛將,為劉邦打天下,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反叛,特別是鴻門宴時候帶兵闖進宴席間,救了劉邦一命。在這些功績中,樊噲領兵打敗過7支軍隊,韓信也被他生擒,平定了6個郡、52個縣,特別是俘虜過丞相1人,將軍12人,從劉邦起兵反秦到漢朝初立,樊噲是劉邦的重要將領。劉邦很是器重樊噲,但是為什麼會有殺他樊噲的想法呢?
樊噲手握兵權,在漢初的老臣中地位很高,劉邦年事已高,呂后深知劉邦不久便離開人世,便伺機拉攏樊噲,她看中的就是樊噲的兵權,為此,呂后說服了妹妹呂嬃嫁給樊噲,樊噲抱得美人歸自然會樂意,這樣一來,樊噲成為了呂后的妹夫,呂后成功的把樊噲和自己綁在了同一條繩子上。
劉邦產生處死樊噲的想法是受人蠱惑。公元前195年,劉邦與樊噲攜手平叛了英布的叛亂,歸朝後,劉邦的舊疾創傷發作,一病不起了。這時候,又趕上燕王盧綰叛亂,劉邦便派樊噲前去平叛。
樊噲前腳剛走,有人後腳就到劉邦的跟前蠱惑劉邦說,樊噲取了呂后的妹妹以後,就和呂后串通一氣,明擺著是劉邦駕崩以後謀反,本來,劉邦就對呂后干涉朝政之事心生不滿,再加上這樣一蠱惑,便立刻下旨撤換樊噲,命陳平殺樊噲,以絕後患。
劉邦作為一國之君,很擔心年幼的太子即位後,呂后當值盛年之時,有知道呂后心狠手辣,有權力的慾望,呂后會干涉朝政。其次,劉邦想到樊噲作為呂后的妹夫,必定會站在呂后這邊,那到時候,劉氏天下不都姓呂了,這便痛下殺心。
樊噲及其家人的下場妻子呂嬃。樊噲死後呂嬃在呂后的庇佑下,被破天荒的封為臨光侯,仗著呂后的權勢,她專權奪勢,得罪了不少大臣,呂后死後,陳平、周勃等人誅殺呂氏時,呂嬃被亂棍打死。
嫡子樊伉、庶出樊市人。樊伉是樊噲與呂嬃的兒子,樊噲死後,繼承舞陽侯爵位。陳平、周勃等人誅殺呂氏時,樊伉被殺。漢文帝登基後,恢復了原來的爵位和食邑 ,庶出的樊市人後來繼承了舞陽侯,樊市人在位二十九年死去,諡號為荒侯。
孫子樊他廣。樊市人死後樊他廣繼承了武陽侯的爵位。漢景帝時,樊他廣被自己家的家臣舉報不是父親樊市人的親生,因此別剝奪爵位,貶為庶人。
正史《漢書》記載:平帝元始二年,繼絕世,封噲玄孫之子章(樊章)為舞陽侯,邑千戶。玄孫之子樊章。因為樊市人無子嗣,漢平帝元始二年,漢平帝封樊噲的玄孫之子樊章為舞陽侯。
王莽建立新朝,西漢滅亡,舞陽侯爵位徹底被廢除。
77代孫樊憲濤,現為沛縣樊噲狗肉公司總經理,世世代代賣了2000多年的狗肉,過著不為官、只為民的生活。
公元前189樊噲死,現樊噲墓位於陝西漢中市。
-
9 # 漢史趣聞
樊噲是功臣,他對劉邦忠心不二,可是,到了劉邦晚年的時候,他為何要殺樊噲呢?
說到這件事,就不得不說呂后和戚夫人之間發生的事情。劉邦之所以要殺樊噲,就是他被捲入到這個事情當中。
在劉邦晚年的時候,戚夫人要讓劉邦廢了呂后的兒子劉盈,然後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當太子。
這件事劉邦答應了,但是,最終沒做成。
因此,戚夫人也就徹底的得罪了呂后。劉邦晚年最怕的事情,就是有人害他的兒子劉如意。
當然能夠害劉如意的就只有呂后,畢竟是呂后的兒子當了太子,以後繼位的也是他。
那麼,這件事和樊噲又有什麼關係呢?
樊噲這個人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劉邦的重臣,同時他還是劉邦的連襟。因為樊噲和劉邦兩個人,娶了呂公的兩個女兒。
也就是說樊噲是呂后的妹夫。
若是劉邦去世,他最擔心的就是樊噲幫助呂后對付戚夫人和劉如意。當然了這也僅僅是劉邦最擔心的事情,事實上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劉邦並不知道。
可是,劉邦終究聽到謠傳,說若是劉邦去世,樊噲就會帶著兵殺到都城來,把戚夫人和劉如意一起殺了。
劉邦時日不多了,他寧願相信這件事是真的。
再加上當時樊噲正在燕國平叛盧綰,他手裡握有重兵。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流傳不由得劉邦不信。
因此,他也來不及核實訊息的真偽,所以,他就派了自己最為忠於自己的陳平和周勃兩個人去燕國殺樊噲了。
可是,陳平是一個老滑頭。他知道樊噲這個人和呂后是親戚,若是劉邦真的死了,他殺了樊噲,呂后肯定是會殺他的。
因此,他到了燕國之後,沒有把樊噲給殺了。而是選擇把樊噲帶到都城,讓劉邦親自去殺他。
可是,就在他帶著樊噲回都城的時候,劉邦駕崩了。因此,樊噲也沒有被殺成。所以,劉邦最終還是沒有能夠殺了樊噲。
呂后掌權後呂家的人受重用,對劉邦的皇子形成了打擊。呂后死後,呂后的妹妹呂嬃和樊噲生的孩子,都被滅了族。
但是,樊噲還有其他的小老婆,小老婆給他生的兒子也就是庶出的樊市人,他替繼承了樊噲的爵位舞陽侯。
樊噲的後人,就從樊市人這裡一代又一代的傳了下來。
-
10 # 歷史環形社
兔死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漢朝開國以後,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那幫兄弟們,大多數人的結局都不是很好。
樊噲原先是以賣肉為生,劉邦當亭長那會經常到樊噲攤前賒肉吃,而且長期不給錢,弄的樊噲很是不爽。後來劉邦取了當地一大戶人家女兒為妻,也就是後來的皇后呂雉,樊噲開始努力巴結劉邦了,因為樊噲看上了呂雉的妹妹,後來樊噲得償所願,當了劉邦的妹夫,他兩也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親戚。
在影視劇中樊噲常常被塑造成一個五大三粗不通人情世故的莽夫,真實的樊噲並非如此,即便不是謀略雙絕,也算的是粗中有細吧,膽氣十足吧。在鴻門宴中,項羽本來想要藉機殺掉劉邦,幸得樊噲衝入酒宴中,用氣勢震懾了項羽,同時讓項羽的“舞劍”計劃得以終止。
在劉邦未立國之前,樊噲便是一員猛將,常常拼殺在戰場一線,在立國以後,對於劉邦不滿的人開始多了起來,也是樊噲經常前去平叛,這讓樊噲建立起了巨大威望,同時樊噲又和他老婆呂雉關係密切,兩人畢竟是妹夫關係。這在以前,劉邦可能覺得是好事,但劉邦當了皇帝以後可不這麼想了,劉邦自己要是死了,自己兒子威望又不夠,控制不住樊噲怎麼辦?
同時劉邦的親密戰友盧綰居然背叛了他,這導致劉邦更加不信任樊噲了。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最終樊噲並沒被害死,而是自然死亡的。而劉邦同樣沒想到的是,他的老婆呂雉專權,到處禍害劉氏子弟。
呂雉當權以後,樊噲的老婆呂嬃開始作福作威起來,惹得朝堂之人敢怒不敢言,呂雉死了以後,沒了後臺的呂嬃被開始清算,他和樊噲的兒子樊伉也被處死,但樊噲的另一個兒子樊市人卻沒事,漢文帝登基以後樊市人繼承了樊噲的爵位,被封為了舞陽侯。
在樊市人死以後,他的兒子樊他廣繼承了爵位。漢景帝時期,樊他廣的舍人得罪了他,被樊他廣懲罰,舍人遂心生怨恨,於是向漢景帝上書說樊市人不能生育,樊他廣不是樊市人的兒子,是樊市人讓自己的妻子與樊市人的弟弟所生下的孩子,因此樊他廣沒有繼承爵位的資格。
漢景帝大怒,剝奪了樊他廣的舞陽候爵位。樊他廣被奪侯廢為庶人,舞陽侯國被廢除。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又封樊他廣的兒子樊章身為舞陽候。公元前118年,樊章去世。公元2年,樊繪的玄孫樊章又被封為舞陽侯。直到西漢滅亡,王莽建立新朝,樊噲的舞陽侯國才被徹底廢除,至此樊噲的後代都成了普通老百姓了。
回覆列表
劉邦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他建立了漢朝的行為是具備了開創性意義的。秦朝末年,陳勝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宣言。此話在當時雖然具備一定的創新性,但是陳勝卻沒有將其實現,真正將其實現的人,是劉邦。
之所以說劉邦的建立漢朝的行為具備開創性,是因為在此之前,所謂的王侯將相基本上都被貴族所承包了,一般人很難出頭,更別提劉邦這樣的小混混了(在當時人眼裡)。
而劉邦最終能夠擊敗項羽,豐沛集團的作用不可謂不大。
劉邦稱帝后,封列侯145位,其中60多位都屬於豐沛集團,足可見這個集團對劉邦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劉邦身上最為人所詬病的,其實就是他稱帝后殺異姓王的行為。然而,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劉邦殺的人都是中途投靠進來的,也就是帶資進組的人,至於豐沛集團的人員,劉邦基本上是一個也沒動,這足以看出豐沛集團人物在劉邦心中的地位。
更別說樊噲在鴻門宴上冒死覲見項羽,使得劉邦能夠順利逃脫的功勞。
可就是這樣的人,卻險些被劉邦殺死,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呂后的強勢劉邦稱帝的過程中,除了上述所提及的豐沛集團和中途帶資進組的異姓王集團外,還有一個集團,對劉邦稱帝有很大的作用,那就是呂氏集團。
關於呂氏集團的強大,這裡就不再多加贅述,感興趣的人可以自行了解。總而言之,呂氏在劉邦稱帝的過程中早已發展成龐然大物了。
而呂后作為劉邦的妻子,自然也是呂氏集團的核心人物。
呂后知道,在自己不在的日子裡,劉邦逐漸稱王稱帝,周圍肯定有一大堆鶯鶯燕燕圍繞。而呂后在這些人面前,唯一的優勢,就是這個兒子,劉盈是嫡長子。
後面的事情也逐漸證實了呂后的強勢,劉邦不忍心殺的彭越和韓信,都死在了呂后手下。呂后之狠辣,可見一斑。
然而,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呂后的手已經伸到了自己這邊。
樊噲,是呂后的妹夫樊噲是呂后的妹夫,這劉邦早就知道。可是劉邦不知道的是,樊噲居然早就開始和呂后交往過密了。
燕王盧綰叛變以後,劉邦極為心痛,他派樊噲出軍討伐。就在這時,有人突然告訴劉邦,樊噲和呂后交往很密切,讓他要留個心眼。
這個發現令劉邦心驚不已。劉邦在中了箭傷以後,就已經感到自己力不從心,大限將至。在自己彌留之際,居然還發現了這麼重要的事情,使得劉邦慌亂不已。
陳平也是個機靈人。他知道樊噲不僅是劉邦的嫡系,還是呂后的妹夫,無論如何自己都不能馬上殺死樊噲。於是,他便準備將樊噲押往京城,由劉邦定奪。
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劉邦就去世了,樊噲這才逃過一劫。不得不說,樊噲命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