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秋妮

    說起柔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花木蘭,卻婦孺皆知!

    公元429年,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北魏向柔然的總攻戰役!

    北魏和柔然汗國到底有著什麼恩怨呢?

    兩國乃世仇!柔然人的前身是拓跋部的逃奴,在北魏的前身代國時代逃離,在西拉木倫河北岸開始發展壯大。

    最初,柔然部是奉拓跋部為主的,按時上貢,雙方實力的不平等維持著這種脆弱的關係。

    不久,代國為符堅所滅,柔然汗國控制了漠北廣大的地區,獲得各部落的效忠和支援,成為了草原的實際控制者!

    而北魏自拓跋珪始,便逐步走上了漢制,骨子裡已經由遊牧民族向農耕文明轉變。

    在傳承上,北魏朝廷是代國鮮卑族的一支,從來沒有對大漠形成有效的統治。

    那麼,北魏、柔然在各自的地盤上不斷髮展壯大,兩個軍事集團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碰撞,從此拉開了雙方漫長的對抗序幕。

    在戰爭最開始時,實力弱小、尚在休養生息且陷於北方統一戰爭的北魏,一直被柔然吊打,甚至威脅到了魏都平城,故北魏不惜投入鉅額費用、徵集大量民夫修築長城,在長城一線置軍鎮六座,以對抗柔然的前鋒。

    這種對峙直到429年被打破,也就是花木蘭從軍的這一年。

    北魏出現了一個軍事天才拓跋燾,打破了雙方的戰略平衡!

    這一年,他決定畢其功於一役,集結優勢兵力北出長城,柔然大敗,部眾分逃,原本被柔然控制的敕勒諸部歸附北魏。

    柔然就此走向衰落,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湮滅在漠北的風沙中!

    在華夏的歷史上,一個英明果毅的君主,往往能夠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例如光武帝之於漢、明太家之於華夏、拓跋燾之於北魏!

    這樣的君主什麼時候出現,誰也不知道!只能說是氣運使然了!

  • 2 # 白龍赤子

    柔然是中國古老族群,它的活躍時間在四世紀末到六世紀的中期。其歷史不僅僅與中國有關,更重要的是,也與亞洲國家的歷史有著密切的聯絡,比如俄羅斯、比如北韓,因為它的統治範圍曾到達過這些國家,影響著世界歷史的程序。柔然的歷史與漠北民族有著很深的淵源,它與匈奴、鮮卑的政治、經濟和習俗是一脈相承的。同時,也正是柔然,讓漠北歷史又了一個大的進步,邁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下面我將詳細介紹:

    柔然的早期歷史

    柔然在早期史書中有不同的稱呼,《晉書》、《晉書音義》中稱為“蝚蠕”,《魏書》中又有“蠕蠕”的稱呼。在四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柔然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此時的柔然開始對北魏的“邊疆”產生了威脅,不斷地騷擾南下。公元391年,北魏實力大增,開始了對柔然大規模的進攻,柔然大敗,柔然的領導人匹侯跋向西邊逃亡。此時的柔然,生存空間不大,時刻面臨著北魏的吞滅。

    巔峰時刻

    柔然逃往漠北之後,附近有一支匈奴的餘部,憑藉充足的物質基礎在漠北擁有很大的話語權。柔然來到漠北引起了他們的不滿,所謂“一山容不下二虎”。果然,在柔然到達漠北不久,這支匈奴的首領拔也稽就發動了對柔然的戰爭,雙方於額爾渾河展開了激戰,最後以柔然的勝利而告終,柔然走上了強大的時期。不久,柔然的版圖“北達貝加爾湖,西至新疆北部,東到北韓之西,南隔戈壁與北魏相連”,在中亞、東亞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柔然,曾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同匈奴、鮮卑一樣,共同為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現在,這個民族雖然不存在了,但它對中國歷史造成的影響,還會長久的存在於億萬中中國人的記憶當中。

  • 3 # 洛克笑笑

    柔然本是東胡鮮卑的後裔,古代書籍對柔然記載有“東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塞外雜胡”稱等名稱。我們大家所熟悉的,“敕勒川,陰山下”中的敕勒民族,就是柔然族控制的一部分。

    根據史料記載,柔然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是由鮮卑、敕勒、匈奴、突厥等多民族和部落融合成的民族。這個民族崛起於公元4世紀-6世紀,也就是五胡亂華時期。

    它曾經有著驕人戰績,它繼匈奴、鮮卑之後再一次統一蒙古高原。在歐洲的歷史裡,柔然人更有一個“阿哇爾人”的別稱。

    但不管它的來歷如何,這個具有神祕色彩的種族終究在登上歷史舞臺後亮出了利爪,敗在它爪下的種族數不勝數,在最為鼎盛的時候更是統領了60多個種族。

    柔然首領,木骨閭曾是鮮卑族拓跋部落的奴隸,後來從鮮卑逃離出來,成立了柔然族;木骨閭死後,他的兒子車鹿更加驍勇善戰,兼併其他部落成立了柔然汗國。

    雖然這個種族曾有這樣的風光,但是“柔然”這個名字並不是十分霸氣。柔然的統治早期以“茹茹”自稱。關於“柔然”一詞那個時代給的解釋大多是聰敏機智之類的,再加上那已經是一個開始崇尚禮儀的時代,所以柔然也帶有遵禮的含義。

    到了後期,柔然被為蠕蠕,這個稱呼在當時的知名度是比較廣的,這是因為這個稱呼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命名的。起因是柔然後期打仗時基本上勝少敗多,為了羞辱柔然人就嘲諷般的將他們比喻為不能思考的蠕蟲,這就從一方面證實了勝者為王的真實性。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柔然內部又發生了內訌,南面又戰火重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劇本,又一次被重演。曾經作為柔然的奴隸--突厥族,再次崛起的突厥人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突厥首領向柔然宗主國求親,遭到拒接後,突厥順勢消滅了柔然汗國

    那麼柔然滅亡後,那數量龐大的人一部分人為了生存融入到了契丹、突厥的部族,拋棄了過去選擇了被同化;還有一部分西遷到了今天的德國巴伐利亞地區並且建立了阿瓦爾汗國,但是由於後來的統治不當,在公元798年被法蘭克的國王查理率兵打敗。

    部分學者在研究後表明,柔然曾吞併格皮德王國,並且很多柔然貴族選擇了長期居住在倫巴第。根據世界國家版圖的劃分,如今的倫巴第屬於義大利,以此推論可知柔然的後裔大多生活在義大利北部並且居住至今。

  • 4 # 飛哥說史

    南北朝十六國時期,中國北方有一個強大的部族,史稱柔然。雖然柔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兩百多年,但它依然在華夏文明當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柔然人到底是起源於哪裡,他們於北方的其他部族又有什麼淵源呢?在十六國的戰火中為何能強極一時呢?下面我們就來講解一下消失的柔然。

    相信大家對中國的一位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一點也不陌生,但或許大家不知道的是這花木蘭她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愛購物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你想想這花木蘭在從軍的時候東市買駿馬,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是各種的買買買,這是一個一個笑談哈,其實花木蘭我們非常的熟悉了,但是對於花木蘭所在軍隊的敵人柔然軍隊或許就有一點陌生了。提到修建起來的大長城,都知道它是為了防範北方蒙古高原上彪悍的遊牧民族的,比如匈奴、鮮卑、契丹等耳熟能詳的部落,那事實上柔然就跟這些部落是一邊的,他們是一個集團軍,也就是這樣一個部落在歷史上得某一段時間,把黃河流域的北魏政權害苦了,這才有了花木蘭替父從軍,抵抗柔然入侵的千古傳說。

    其實,從字面上來看柔然兩個字更像是某部言情小說這女主角的名字,像是一個女孩子的名字,完全不像是一個彪悍的遊牧民族名稱,而且還是那種身嬌體弱易推倒型的女生,那麼柔然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部族,為什麼取一個這麼陰柔的名字呢。

    關於柔然人的來源史料記載當中簡潔而省略,有東胡、鮮卑、塞外、雜胡等等諸多的說法。《魏書》當中說它是東胡和匈奴的後裔,還說它是先世源於出於大魏,也就是說柔然是鮮卑的一支,《宋書》當中也記載柔然是匈奴的別種,而《南齊書》當中記載柔然是塞外雜胡,柔然在公元五世紀到六世紀最為鼎盛,勢力到達了貝加爾湖畔,南抵陰山北麓,東北達大興安嶺,西達準格爾盆地和伊利河畔,征服了天山南路諸侯國。史書當中的記載柔然這個名號,始於柔然可汗車鹿會的自稱,有聰明、賢明的意思,如此說來,柔然這個部落應該是鮮卑、匈奴、突厥等等許多民族和部落柔和組成的,反正多效合一的混合品種,其實根據《魏書》、《北史》記載,柔然汗國所統治的姓氏共有六十多種,幾乎包括了北方所有的民族,你看,傳說當中的柔然始祖他的名字叫木骨閭,是鮮卑拓拔族的奴隸,這就是解釋了北魏皇帝為什麼看不起柔然小族,就稱他為小蠕蟲,因為這個北魏呢就是鮮卑拓拔族所建立的,柔然就像是北魏的奴隸一樣。其實,柔然的始祖木骨閭和之後的女真的完顏阿骨打、蒙古的成吉思汗都是一樣的,身材健壯,足智多謀的人。他成功的逃了出來,拉起了一支屬於自己的隊伍,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勢力。在木骨閭死後他的兒子車鹿會繼承了政權,車鹿會比他的父親更加的驍勇善戰,車鹿會不斷地兼併了其他的部落,勢力大增,之後他自稱可汗,建立了柔然汗國,之後這個國家共經歷了十九代君王,持續了152年。不過,你看如此大的一個遊牧民族,究竟在這16國的混戰中幹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呢。

    柔然是一個以軍事戰爭為主要政治活動的國家,可汗、大臣、平民都是按軍事制度來編制的,通過大規模的軍事戰爭,柔然成為了一個橫跨漠北、西域,即匈奴、鮮卑之後的又一個個強大的政權,對中原的北魏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從而引發了雙方之間長達80多年的戰爭,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北魏,柔然採取了進攻遠交的戰略,跟後秦、北燕等等,結成抗魏聯盟,在公元424年,柔然大舉南襲,一舉圍困了北魏的太武帝,展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公元六世紀初,柔然發生了內訌實力衰弱,但仍然繼續執行和親政策,先後與東西魏同婚,並多次遣使去南朝,達成了軍事聯盟,這些剛柔並濟的政策,使得柔然可以在戰火紛飛當中站穩了腳跟。當時柔然流行收繼婚和報嫂婚,顧名思義,報嫂婚就是哥哥死了可以取嫂子,這個收繼婚是指當時你父親死了,可以取你父親的姨太太,這就有些有違倫理了。

    你瞭解了歷史上的柔然古國了嗎。

  • 5 # 艾Q贏

    鼎盛時期的柔然

    全盛時期的柔然帝國版圖有多大

    有多大,具體包括哪些地區,現在都是哪些國家,面積總共多大?

    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當時,正是中國歷史上處於十六國、南北朝紛爭對峙時期。

    柔然,亦稱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誌、雜曲中,往往泛稱之為“匈奴”、“鬼方”、“凶奴”、“獫狁”、“北虜”、“北狄”等。“柔然”名號始於車鹿會之自稱。而“蠕蠕”之名則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認為柔然智力低下,敗多勝少,所以嘲諷他們是不會思考的蟲子,所以下令,全國軍民對柔然侮辱性的改稱“蠕蠕”。北魏後期,柔然又以“茹茹”作為自稱或姓氏。“柔然”一詞,有認為是“聰明、賢明”之意,或認為含有“禮義、法則”之義,或認為源於阿爾泰語的“異中國人”或“艾草”等。

    關於柔然人的來源,由於史籍記載歧異、簡略,有東胡、鮮卑、匈奴、塞外雜胡諸說。如《魏書·蠕蠕傳》提及蠕蠕為“東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先世源由,出於大魏”;《宋書·索虜傳》、《梁書·芮芮傳》均認為柔然是“匈奴別種”。而《南齊書·芮芮虜傳》則以為是“塞外雜胡”。此外,歐洲歷史著作中有稱柔然為“阿哇爾人”(Avars),認為公元5世紀中葉,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名叫阿哇爾的民族,因大洋霧氣過重和龍蛇侵擾,向中亞遷徙,迫使Savirs等族向西奔逃。阿哇爾即是柔然。而有的學者持否定態度。或認為柔然與悅般同族。

    實際上,柔然最盛時(約公元410年——公元425年),其勢遍及大漠南北,北達貝加爾湖畔,南抵陰山北麓,東北到大興安嶺,與地豆於相接,東南與西拉木倫河的庫莫奚及契丹為鄰,西邊遠及準噶爾盆地和伊犁河流域,並曾進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諸國服屬。在柔然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融合了其它民族成分。根據《魏書》、《北史》及其它南北朝至隋唐有關史書記載,柔然所統轄的姓氏共有60餘種,其中屬於柔然的民族、部落有鬱久閭氏、俟呂鄰氏、爾綿氏、約突鄰部、阿伏幹氏、紇奚部、胏渥氏;屬東胡鮮卑的有託跋氏、丘敦氏、無盧真氏、樹格幹氏、尉遲氏、谷渾氏、匹婁氏、勿地延氏、莫那婁氏、叱豆渾氏、庫褥官氏、溫盆氏、樹黎氏、烏氏(烏洛侯);屬於敕勒的有乙旃氏、斛律氏、副伏羅氏(部)、達簿幹氏、屋引氏、他莫孤氏、奇斤氏、泣伏利氏以及東部高車等;屬於匈奴餘部的有拔也稽部(一說屬敕勒)、賀術也骨部、烏洛蘭氏;屬於突厥的有阿史那氏;屬於西域諸胡的有龍氏、高氏(一說為漢人)、希利垔、邢基祗羅回、侯醫垔等。此外,柔然內部還有一些漢人。由上可知,柔然主要是鮮卑、敕勒、匈奴和突厥等許多民族和部落所組成。因此,東胡之裔、鮮卑一支、匈奴別種之說,亦皆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就柔然統治者的世襲貴族而言,無疑是從拓跋鮮卑部落聯盟中分離出來的。柔然一個歸附北魏的首領阿那瓌曾對北魏孝明帝元詡說:“臣先世源由,出於大魏。”元詡回答:“朕已具之”,以表示認可。故有的史書直稱柔然可汗社為鮮卑社或河西鮮卑社。說明柔然、拓跋、突厥均有一個共同祖源,皆由鮮卑與匈奴融合而成。柔然貴族是從拓跋鮮卑中分離出來的一支。隨著柔然勢力在大漠南北的發展,與進入中原地區的拓跋鮮卑分道揚鑣,出現的差異也越來越大。

  • 6 # 三山明月

    柔然,是在烏桓和鮮卑南下以後崛起於現在的蒙古草原。柔然原名蠕蠕(ruan)、芮芮、茹茹、柔蠕。他們的祖先是東胡苗裔或者是匈奴的串種,也可能是雜胡血脈的混血。柔然的始祖木骨閭在陰山北邊的意辛山開宗立派,是為柔然的第一任可汗。柔然依附於拓跋鮮卑。到了柔然第六任首領溫紇提因為判斷失誤導致錯誤投靠了鐵弗匈奴,然而拓跋鮮卑的領導人拓跋珪建立北魏,突然發難再次威脅柔然,溫紇堤決定投降拓跋鮮卑。溫紇堤的兒子社侖善於謀斷,社侖逐漸掌握了整個柔然,也迅速遷徙到漠北,遠離了北魏。

  • 7 # 時時樂天天樂

    柔然,是公元四世紀後期至六世紀中葉,在蒙古草原上繼匈奴、鮮卑等之後崛起的部落制汗國。與當時中原東晉十六國後期、南北朝紛爭對峙。四世紀後期至六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柔然與北魏和南朝形成了長期的並立。

  • 8 # 耳東話春秋

    柔然,是由鮮卑(一種說法是匈奴別種)族建立的一個政權。當時的歷史時期是中國最黑暗最混亂的南北朝時期。真正強大的政權都在角逐中原,柔然當時與北魏、南朝並存,勢力範圍核心在現在蒙古,並不能進一步擴張,在最鼎盛的時期也就是在大漠南北有影響力。

    在古代中國出現過很多類似的政權。它們都在各自的時代創造了獨特的文明,最終又同其他文化融合,或者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被大家討論最多的應該就是位於現在新疆的Murano古國,而事實上關於Murano的記載並不多,這得益於古詩對其的推廣,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可以印證,古Murano當時的文明是比較發達的。此外還有漢時期龜茲,若羌,精絕(是不是很熟悉,鬼吹燈提過)等;唐朝的回鶻,高昌,突厥等;宋的西夏,大理等;明的韃靼,瓦剌等。

    柔然的勢力和大多數少數民族政權一樣,並沒有滲透到中原,所以也談不上強盛,只能說發展到它的巔峰保持的短暫安寧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一個不斷傷害自己的人,為什麼還會捨不得離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