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和Auto
-
2 # 覺主老刀
比亞迪唐車主現身說法:
第一,不考慮價位的話,插電式混動是最好的車型很多人不懂什麼是插電式混動,以為就是汽油車加上個電池,甚至還說什麼插電式混動沒有純電跑得遠,而且純油開還費油。其實這都是誤區。
插電式混動,等於是你買了一輛汽油車(長途用),加上了一輛短途電動車(市內用車成本極低),而且兩者並不衝突,是1+1>2的效果。
1、說省錢,市區內,完全可以當電動車用。我的2015款唐,80公里續航,三年多了,現在夏天純電開五六十公里是沒問題的,因為老款沒有電池加熱技術,冬天續航比較短,也就三四十公里,一般來說市區用,完全沒問題。我老婆幾乎天天開車,一箱油半年都沒用完,這還是我說發動機不能老閒置,這才偶爾用油跑,否則不加油都沒問題。油多少錢一升大家心裡有數,電的成本是一公里一毛多,大家自己算賬。
當然,你非要抬槓,說比燃油車貴了好幾萬什麼的,那咱沒法聊。
2、說插混車費油的都是不會開,或者道聽途說。在不用電的情況下(不是說完全不用,但是保持用掉的電用油充回來,用soc設定,消耗的是純油),我輕輕鬆鬆開出6.4左右的油耗,要知道這是重2.2噸的suv,同款車,有車友測試,純油開出了5.5,當然是全程快速路,幾乎沒剎車的情況。
講道理,因為有電介入,如果你會開的話,可以保持讓發動機始終在最佳工作效率區間去工作,而且減速時有能量回收,必然比其他車省油。現在48V輕混車就是這個道理,加個48V小電機,基本上可以降低1個油耗。
當然,老款唐不是沒有缺點,第一,風阻係數過大,高速上油耗高,我親測,高速開100,8.7個油,開120,要十個油。據說二代唐和漢的風阻係數都小了很多,預計油耗也會降低不少。不過沒開過,不評論。
3、說舒適度,說靜音,你再牛的發動機也沒有電車靜音舒適,動力隨踩隨有,響應必然比燃油車快。有人說插混車有電是龍,沒電是蟲。的確,真要是電池虧電了,噪音也上來了。體驗的確不好。不過你要是會開的話,除非特殊情況,否則很難把它開沒電了。我用了三年,開饋電也就幾次。記得一次是從外面回來,快到家了,就切換了純電,結果家門口那趟道堵車,兩公里低速蠕行,電量掉到了15%以下。還有一次是晚上下雨,沒衝,第二天趕上早高峰。
如果有意去維持電量,並且有一定駕駛技巧的話,要虧電很難。記得一次自駕去青島玩,去過的都知道,青島的路高低起伏,而且市內也很堵。沒有充電條件,我依然維持在30以上的電量。
能開起來的時候,調到沙地模式,勻速50公里,把soc調到高於當前4左右,現在電量37%,你soc就設定41%,這種模式下,一公里差不多能充兩格電,不過這時候的油耗會很高,瞬時油耗一般在13左右。
4、說安全性,公路坦克,不是浪得虛名。2200KG的車,一般是難逢對手的。說個車友會裡的真實事件,大家應該在網上能查到。跟我同款的唐,高速上,迎面撞大貨,車報廢了,車上三個人,最重的只是輕傷,好像是盆骨骨裂。看關鍵詞:高速、迎面、撞大貨。人沒事。
另外,因為有動能回收系統,基本上也不存在什麼剎車過熱的事。我前年帶著父母去五臺山,北坡下來,當時還下著雨,雨天山路,我一路滑行,從2000多米高的海拔回到地面,電量反充了30%多,車顯油耗是百公里2.3度電,還截了圖。
再說動力,別以為4.9秒的百公里加速沒用,我可能不用,但是用的時候有,就能保命。簡單說,省道上,兩車道超車,需要借用對面車道,你這腳油下去,當然是超車時間越短越安全了。提速快是有作用的。
5、插混車好不好,我怎麼說你都有偏見,最早插電式混動是比亞迪提出來的,第一款應該是F3 DM版吧?據說是秦的前身。我買的時候,suv裡除了唐就有榮威有插混版,可是今天呢?多少廠商推出了插混車型?高階到路虎、保時捷、賓利,國內品牌包括長城、吉利、傳祺、榮威……插混如果不值得購買的話,為什麼這麼多廠商都學?
6、插混車我迷信比亞迪。比亞迪是最早提出插混概念的,而且打磨了很多年,電機技術、電池技術包括安全性,絕對是世界領先水平。記得唐二代剛出來的時候,大眾的Quattroporte(忘了)試駕比亞迪被抓拍了——其實這些細節才說明問題。
最後,說插混車值不值得入手——前面我說了那麼多插混車的好,還向你推薦了比亞迪,但是最終答案是:不一定!
看什麼?看你有沒有充電條件。如果家裡有固定車位或者是車庫,能安充電樁,那絕對推薦,值得購買!如果充電不方便的話,其實我是不推薦的。
-
3 # 壹車熱評
因為與純電動汽車比起來,插電混動汽車的技術難度要相對低不少。
燃油車的製造難度恐怕大家都很熟悉。
油電混動汽車的技術專利基本被日本“雙田”掌控,這導致想要生產油電混動汽車的技術壁壘非常高。
純電動汽車由於涉及到電池技術、電機操控、能量回收、電池管理等非常核心的技術,因此目前能造好純電動汽車的企業真的是鳳毛麟角。
插電混動汽車的工作原理是:在進行使用發動機時切斷電機,使用電機時切斷髮動機,因此插電混動汽車只是在燃油機系統的基礎上,加裝了一套可獨立執行的電力驅動系統與電池組,就這麼簡單。
車企基本只需要解決發動機與電機之間自如切換的問題,解決發動機在何種轉速下才能達到最優充電效率的問題等等,就能進行插電混動汽車的生產製造。
不過對於技術水平不高的車企而言,就算是插電混動汽車的製造難度不高,由於自身水平有限的問題,這反而會讓汽車的油耗水平表現不如預期。
畢竟插電混動汽車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背了一大塊電機驅動系統,自重註定會增加不少。
-
4 # 有你的陪伴就可以
根據自身情況來看吧,我家裡在2019年4月份購入一輛Passatphev也就是插電式混動的車型,一年開下來感覺相當滿意,因為我家住成都是個限號城市藍牌車每週都有一天限號開不了經常忘記開出去就罰款了,換了綠牌車之後再也沒考慮過限號了這是一個優點不怕忘記限號,我家賣掉了以前的crv換了混動還有原因就是我們自己居住的條件有私人的充電樁和停車位,充電停車都很方便不擔心充不了電,而且除開自駕遊和清明回老家一般不會開出繞城以外,所以說充滿電五十幾公里的續航足夠平時日常使用基本是一兩個月加一次油,因為日常使用頻率高而且正好使用里程和電池續航里程差不多所以對於我自己來說是很划算的基本上就是當電動車再開而且我從來不用在外面的充電樁充電,車輛油耗對於我來說幾乎是沒有一箱油夠開很久,如果不出成都我想基本一直不用加油。
我覺得要買混動車的人首先是在可以享受綠牌帶來好處的城市和家裡有私人充電樁和停車位的人,不滿足這兩個條件就不用買混動
-
5 # 86262
插電混動說起來一個很火的品牌就是理想one,這個車設計的很好,很實用。但是能源方面這樣不是長久之計,下面慢慢分析混動的利弊。
買什麼車都別買混動,以前覺得混動是大方向,可以提高燃油經濟性,短途用電長途用油,但是從實際來看,把購車成本,保養成本,電池維護成本,使用成本求和,會發現同款車型的混動車絕對是高使用成本,保養得做兩種,自燃等安全風險也是兩種的和,混動還比汽油版的貴,就剩一個燃油經濟性好了,但是再好,也比不過純電的,而且一旦電池沒電了,電池就會成為一個累贅增加油耗。
可能你會覺得能加油的話就不會有里程焦慮了,隨時可加油。但事實是,純油續航也是隻有300多公里,純電續航一般在一百多公里,兩個一加能到500,但你會發現,你不管是隻用油還是隻用電都續航不長,還是需要經常補能,想要續航長就要又補電又加油,反而更累。
相對純電車來說,雖然電池成本高昂,但是又免購置稅,又免消費稅,還有補貼,這一下就彌補了很大的電池差價。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純電不要買油改電的車。這種車車身是按油車設計的,改電後很多力學效能會發生變化,容易出問題,一定買純電平臺的車。
-
6 # AI汽車圈
現在新能源汽車興起,很多消費者都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限牌城市的消費者,多年搖不到號的苦惱一直在困擾著他們,而新能源汽車現在主要有兩種能量型別,就是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已經不用過多解釋,插電混動汽車很多消費者都不是很熟悉。
其實國內消費者熟悉的比亞迪唐和秦就是插電混動車型,就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套由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組成的動力系統。
插電混動汽車的純電續航里程基本都在50公里以上,滿足上下班通勤和短途出行需要完全沒有問題,而且在動力電池的電量用完之後,發動機會繼續驅動車輛行駛,和普通燃油車並沒有區別,只要能加油,即使不充電也可以行駛,所以沒有里程焦慮問題,是目前最符合中國實際使用情況的新能源汽車。
而且插電混動的車型非常豐富,自主品牌跟合資品牌都推出了很多插電混動車型,覆蓋面比較廣,要效能可以選擇比亞迪,個性可以選擇領克,豪華可以選擇寶馬,而且可以跟純電動汽車一樣享受新能源汽車政策,免購置稅不受尾號限行,是值得入手的選擇。
-
7 # 陶子219678864
當然值得購買!作為一款零排放車,電動汽車毫無疑問是一中發展方向,也是目前技術最成熟最普及的新能源汽車。但其充電時間長、續航里程短和充電樁普及率低的弱點比起傳統燃油汽車有較大差距,目前解決城市短途使用還可以,但滿足人們長途及外出使用就力所不及,而插電混動力汽車正好能取長補短,既可以在能用電的條件下用電驅動實現零排放,也能在不具備充電的條件下用油驅動並因使用油電混技術而節油減排,而且雙動力的使用更能獲得更好的操控與便利。我們知道電動汽車要想解決充電時間、續航和充電樁普及是個漫長的過程,特別是充電樁普及問題近10年不可能解決,在世界範圍近30年不可能解決。而燃油車因加油站的普及和人們的使用習慣近幾十年也不可能淘汰,其自身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比如以豐田為代表的油電混合技術。如果燃油車解決了節油和排放問題,還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除非燃料資源枯竭。而且大家還應該清醒的看到,電動汽車雖然自身是零排放,但大部分的發電廠還是有排放的,嚴格的講,電動汽車也不是零排放,新的清潔能源汽車技術還會再發展。綜上所述,插電混車在目前乃至今後幾十年,是人們最理想使用最便捷的汽車技術,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產插電混汽車,在電動車技術部分上已經具備世界頂級水平,但油電混技術部分還差距明顯,希望迎頭趕上,如果我們也能具備像豐田一樣的油電混技術,相信中國產插電混汽車一定能迎來發展的春天!
-
8 # 老楊淘車日記
個人覺得還是值得入手的 首先就是他的家庭實用性 新款唐混動的基本都是七座的 開過15款唐 新款唐 外觀的話 第一代好太多了 15款唐 除了外觀 動力的話 提速這一塊確實快 正常行駛中 提速到100多都沒感覺 4.9秒提速確實快 家裡有地方充電的話 價效比特別高 任何車都有缺點 首先就是油耗吧 唐的話 高速上確實費油 估計是我開的太快了 油耗在10個多 在市區跑續航顯示 500左右 實際估計400多 因為夏天空調一直沒關過 15款這輛車的充電不支援快充 二代也不支援 目前很多充電樁都支援快充 平常都用ECO模式 價效比還是不錯的
-
9 # 賴蜀望
本人於19年五月購Q7插混,每天一般情況下70公里行駛里程,都是在市區內行進,之前HIGHLANDER每月用油在二千左右,現在每月一箱油4佰加自裝充電樁電費一百五左右,從能耗角度分析的確每月省一仟五左右、但後緒的電池更換,維修費用都還末知,最終結果真還需幾年的用車週期才能真正得岀讓人信服的結果吧……
-
10 # Quibo
插電混動有兩種,分為比亞迪插混和其他,比亞迪電車的主要亮點是動力效能與安全效能,車機系統,手機控制非常方便,娛樂內容豐富,電空調十分好用,如果家裡或單位方便充電,你一定會嫌棄其他油車的
回覆列表
插電混動汽車值得選擇·因為能夠實現「一車·兩用」內容概述:插電與混動概念解析,三型別混動技術平臺與代表品牌詳解。
PHEV·plug in hybird electric vehicle,釋義為【插電式·混動動力汽車】。解析這種車輛的特點與價值,首先要弄明白的是為什麼要“插電”,或者說為什麼這種車屬於新能源汽車(明明要消耗燃油)。
說明:PHEV車輛是值得選擇的,現階段此類車輛唯一的不足是起售價略高,脫離快銷車陣營則會顯得有些冷門。
兩用概念新能源汽車主要型別為「電動汽車」,如此定義的原因為電能是可再生清潔能源;相比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而言,可以解決的是能源安全問題,同時還能夠實現車輛終端零排放。
所以使用電機驅動的汽車被稱之為新能源汽車,然而在動力電池尚不夠成熟的階段中,需要一種兼顧續航里程與節能減排的過渡車型。PHEV正是這種車,其主要執行模式仍然是電驅。
基礎標準:(執行模式)
EV電驅≤100kmHEV油電混合無上限這些車輛的特點是具備「純電駕駛能力」,因為有全套的“三電系統”可以實現高效電驅;與電動汽車主要的差異是電池組的容量偏低,能支撐的續航僅僅在50/100km區間,優秀選項平均在80/100km的範圍內,其實這就足夠了。
家用代步汽車的年均行駛里程會是多少?客觀回答這個問題只能是片面的,因為我們沒有大範圍的統計資料;不過小範圍內的大量的流動的車輛顯示,純粹作為家用代步的汽車至少80%都在【年均≤1萬公里】的範圍內。
(10000÷365≈27.39公里)·這就是日常通勤的標準,也就是說即使是最低標準的「NEDC-50km」純電續航,以一天一充電的標準使用也能夠滿足大部分時間的通勤需求。在實際用車過程中也確實是這種模式,PHEV車輛每年似乎總會有300多天就像“用手機”,不消耗燃油則能夠實現有效的節能減排。
重點:對於汽車使用者而言也許節能減排是個不太接地氣的話題,那麼節省開支是不是剛需呢?購買新能源汽車是可以安裝專用充電錶的,這是種不計階梯電價的特殊表,電價的標準如下。
夜電≥0.3¥/1kwh(度)峰電≥0.6¥/1kwhPHEV車輛按照平均≤20kwh/100km的偏高標準計算,大部分時間在夜間以谷電充電的話,百公里的電耗開支成本也只是【6元】,每公里開始為六分。這幾乎要比同級燃油汽車低十倍甚至還不止,這就是插電混動汽車在實際使用中的最大優勢。
三類混動系統【HEV·油電混合】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長途通勤時只能以這種模式駕駛。所以混動執行中的能耗與效能體驗就顯得非常重要,然而量產汽車中的三類系統的水平是有很大差異的。
1:吉利P2.5架構&大眾汽車P2.0系統-墊底。這兩套系統都是在雙離合變速箱中整合驅動電機,區別只是電機佈局的位置不同而已;高度整合的設計會限制電動機功率,同時作為橫置變速箱中的附件也只能實現前輪驅動。
同時系統中缺少「發電電機」,在行駛中如電池組SOC達到最低值,車輛則只能以燃油動力系統驅動;這就會出現動力不足油耗升高的問題,雖然行駛中反切電機也能夠發電,但是這兩套系統的發電效率都很低,只有在駐車時才能高效發電。
2:豐田本田ECVT·雙擎PHEV系統-中游。ECVT變速箱集成了兩臺電動機,與內燃式發動機串聯的是發電電機(前進擋只有一個),另一臺是功率小小的驅動電機;這種變速箱同樣存在電機功率被限制的缺點,高標準的雙電機功率也只有120kw左右,單獨驅動電機則要小很多。
動力不是ECVT混動汽車的亮點,想要節油也只能通過保守的駕駛實現;不過這種結構是能夠在混動模式中不虧電的,因為發電電機可以在行駛中持續發電,甚至像本田汽車一樣實現中低速的增程式駕駛。所以豐·本田的插電混動汽車只是效能弱,指導價與綜合品質不匹配而已。
3:比亞迪DM3.0混動系統-領銜。該系統給內燃機集成了BSG發電與啟動一體電機,功能與ECVT發電電機相同;不過因對變速箱沒有特殊要求,所以DM系統可以匹配正常的混動專用型6/7擋溼式雙離合,與BSG電機匹配不僅能夠平順換擋且能夠行車發電(增程)。
驅動電機採用的是獨立佈局的結構,雙擎前驅已經取消,雙擎後驅是將≥120kw的永磁同步電機佈局在後橋(驅動後輪),在HEV模式中為全時四驅。三擎平臺指增加前置P3架構的電機,位置會在變速箱輸出軸的末端。
DM3.0系統能夠實現ECVT所有的模式,同時又能以高成本的大功率驅動電機提升效能;動力儲備(主要指大扭矩)為日常代步體驗駕駛樂趣,並且在效能模式實現節油的基礎。所以目前水平最高的是比亞迪DM-PHEV,該品牌的“兩用車型”是非常有樂趣的。
說明:長安汽車與長城汽車分別有三擎和雙擎平臺,結構特點與比亞迪相同;但因為核心技術的水平仍存在一定差異,在效能與等效能耗方面的差距也比較突出,所以理想選項仍然是比亞迪。
關於PHEV插電式混動汽車的特點就聊這些,只要購車預算沒有限制的話,這些車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