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心技藝
-
2 # 北京李福林
李福林回覆:你覺得藝術到底應該更側重於對人文的表現還是對美的追求?
對於這個問題,我給出以下的回答:
一、從創作的要求來看
1、命題創作
如果內容素材選自悲劇,且又明確要求你從人文的角度來表現主題的話,你就必須遵命完成任務為重,以側重於對人文的表現為主。當然,你也可以搞些感動人心的小動作,讓壞人惡魔對美好的事物放肆地踐踏、摧殘和殺戮,以喚醒人類對美好的事物呵護、保護和維護的良知、道義和正義感,團結一心、共同打擊壞人惡魔,直至取得徹底的勝利!
這就是文藝工作者,必須為社會服務的基本要求。
2、自由創作
既然社會給予了你最大的自由,允許你隨心所欲地完成自己喜歡的藝術創作的活動。那麼,你儘管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美好心境的生活素材,輕鬆而愉悅地創作那些充滿Sunny,明媚人心的作品,集中地展示出你追求美好事物的美好願望,娛樂自己的同時也娛樂社會,收穫皆大歡喜的碩大果實!
二、從表現的效果來看
只要是你擅長的專業,無論是“側重於對人文的表現,還是對美的追求”,你都可以放手地讓自己選擇生活題材,發揮出你的聰明才智,充分調動“一切手段”來達到你的創作目的,創作出自己滿意的藝術作品。
三、從成功的範例來看
1、符合第一條第一款的作品,主要有: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中國電影《南京!南京!》。當然,您也可以隨手找出很多、很多,舉不勝舉的此類作品(略)。
2 、符合第一條第二款的作品,主要有:凡高的作品《向日葵》、吳冠中的作品《誰建大宅蔭子孫》。
當然,您也可以隨手找出很多、很多,舉不勝舉的此類作品(略)。
四、綜上所述:藝術,無論是“側重於對人文的表現,還是對美的追求”,你都可以放手地讓自己選擇生活題材,發揮出你的聰明才智,充分調動“一切手段”來達到你的創作目的,創作出自己滿意的藝術作品。切記:前提條件,就是必須是你擅長的專業。
-----------------------------
-
3 # 藝術東方no1
都有,缺一不行,缺一不可。如果只表現人文沒有美的展現?那就沒有吸引力了,沒有美的藝術那是不可能有生存空間的。如果只是展示美沒有人文?那是很膚淺的展示,也一樣沒有生存的空間。
-
4 # 養浩然正氣法古今完人
藝術是為人服務的,人的需求應是藝術的追求。所以,藝術不僅要側重對人文的表現,也要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好的藝術應是兩者的完美結合,捨棄任何一方都不是完美的藝術。
-
5 # 飛刀一笑
對於藝術本身來說,人文表達和對美的追求是並重的,不可偏廢。但對於藝術家來說,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在兩者之中偏向任何一個都是可以的。學過辯證法的都應該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而且這兩面性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
6 # 太行閒雲
我覺得有句話是對這個問題的最好詮釋:“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之所以被稱作藝術,是把生活中美好的東西予以提煉、昇華,通過藝術加工再展示給人們。我認為藝術應該是人文精神和美感的高度統一。
-
7 # 耳東蘿蔔
不應該要這麼明顯的去定義,劃開界限,每個側重點,都由作者本人把握,哪個側重點或者相結合,都可以走出極高的水準,有很大的創作空間。
-
8 # 王忠來
藝術的定義太寬泛,寬泛到你說的兩個問題可以同時被藝術包容。對人文的追求和對美的追求也不是完全對立的,找到二者最佳的契合點,藝術的境界可能更高一層。
-
9 # 雕塑家李鋼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首先,我認為藝術在人文方面的表現和對美的追求不必過於刻意執著,人文與美在藝術中的體現並不衝突,相反,它們實際上是互補的。
第二,人類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的關係必須是自然平等、共生和共存。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類充分理解人與自然的正確關係,懂得尊重自然,自然才會回饋我們最珍貴的和諧美。
最後,我認為只有強調對美的追求而放棄了對人類的懷舊,也就是說,只有注重反思理論而忽視本體論,文章失去了生命力,至少軟骨缺鈣了。想象一下,如果沒有“想變窮,更上一層樓”這兩句主觀願望是人文關懷,那唐詩就不可能成為傑作。
綜上所述,在文藝創作中既要注重人文關懷,又要追求美,二者都是不可拋棄的。至於在創作實踐中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就更復雜了,所以我們不得不換個角度來談。
-
10 # 合法男人
絕對的美沒有意義,美本身就是因為人的存在而存在。人文的範圍很寬,美只是依附其上並且只是其中的內容之一。但無論是人文還是美,它們都是藝術表觀的物件而不是藝術本身。藝術是人類心靈的科學,它只是方式方法,是實現目標的工具而不是目標本身。所以,藝術與人文或美不應該有側重的關係,如果一定要關注藝術本身的側重點,那麼,應該關注的是廣大人民群眾也即是更多人面對藝術展示的目標會獲得的心靈感受,只要大家的心靈感受需要,藝術就應該傾注更多力量,不厭其煩,精益求精。至於目標的簡繁,本身不重要,跟著大家的願望適當著力就好。
-
11 # 百姓老叟
對於藝術,瞭解侷限。
看到如今的書法藝術,讓人著實不明白,寫出字來,能否認識還是次要,寫的字無正常的形態,歪七扭八還是次要,寫出的形態無論如何常人不能接受,竟是書法大家和大師之作,讓人不明白中國書法走向是什麼?是可喜還是可悲7?
中國書法的領路人,要把我們的子子孫孫的書寫引領到什麼地步?
在地球上,唯一的書寫字的藝術,只有中國具有,如果中國書寫的藝術發展到,連中中國人都不認識,那書法藝術還有存在的基礎嗎?
如今的書法大家的書法作品掛著家裡白壁之上,讓人心裡是愉悅還是……?不得正確答案如何。
藝術脫離了人文,還是藝術?書法藝術發展到只有書寫人個人及追隨者欣賞,那意味著,中國書法藝術已經遠離了人文!
藝術之美,必須是人文的藝術,藝術不能脫離人文。
-
12 # 簫聲悠悠
二者並不矛盾。
藝術的終極目標都是對美的追求,或側重表現人文,或偏重反映自然,以喚起人們對美的嚮往與熱愛,使心靈得到愉悅,淨化與昇華。
-
13 # 槐香行吟
藝術根植於生活的土壤,而又高於生活。對人文的表現,應該是藝術追求的初衷。對美的闡述也是藝術應當追尋的。人文的表現,也是美的表現,這是統一的,二者之間並不矛盾。所以藝術表現形式上無論如何百花齊放,根本之意應該是表現美,時刻不忘關注人文的。
-
14 # 子賀隨身講
首先,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問一個“什麼是藝術”的問題。
藝術,在古代的中國,沒有這方面的定義,並延續到今天。藝術在古代的西方,最早其實是指一切能夠被教授和傳承的技術、文化和思想體系。所謂“自由七藝”,指的可不是今天說的藝術。
今天我們一般意義上所稱的藝術,指的是繪畫、雕塑、提及相關的人類活動。而且藝術一詞,依舊不是漢語的傳統詞彙,而是和制漢語造的一個詞。它是對英語techne,或者習慣上的art,進行的翻譯。而不論是techne,還是習慣用法art,其實指的首先是模仿和影象生產中所需要的技藝,而不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現代意義上的美的事業。
這一類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具有生產的實用性,而僅僅只是提供人們進行感官的體驗,和思想的碰撞。
可以說,真正意義上,將繪畫等今天認為是藝術的活動,脫離手工藝定義的,還是從文藝復興開始的,而且,尤其以義大利的佛羅倫薩的第一個藝術學院——迪塞諾藝術學院,將繪畫與雕塑,明確從學院理論的層面,歸屬於人文學科。
也就是說,藝術本身就是人文學科的一部分,當然這是一個典型的文藝復興主張。而從理論上規定藝術作為人文學科的久遠基礎,則是柏拉圖的理念之美,或者說,是哲學在美的定義上的最初規定。
其次,既然我們已經明白了,藝術是作為人文學科的一部分,它在哲學上的最初規定就是美的定義,那麼我們就能發現,提問的問題是一個偽問題。
請問,藝術是獨立於人文和美而存在的嗎?或者說,人文與美是獨立的兩個範疇的事物嗎?
這裡其實就牽涉到一個基本的邏輯學的問題。
既然藝術是人文學科的組成部分,那麼關於藝術的一切追求,都是人文的追求。也就是所有的藝術都是人文的;
而藝術作為人文學科,它又是從再現和模仿理念之美開始的,也就是說,藝術本身就是追求美的人文事業,那麼說,所有對美的追求,都是人文的;
-
15 # 琅琅學觀
人文和美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時代精神。藝術必須與時代結合,人文和美都是藝術的形式,不是藝術的靈魂。
在歷史上,是追求更美,還是開創時代風貌,中國的文學家反覆探討過。每當文章過於華麗,脫離的當時的社會實際的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引領一種新的,更接近實際的文風。
比如唐宋八大家、近代的白話文運動,還有一篇偉人的《我們的文藝是為什麼人的》。
一方面,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沒有美的形式、沒有情感的共鳴,藝術就不可能被傳播。
另一方面,言之無物的藝術,是象牙塔中的無病呻吟,缺乏生命力,缺乏性格,缺乏精神。
現在,很多人還是脫離時代,研究一些小知識分子的小心情小情緒,以及從西方學來的半吊子人文價值。如果陷在這個小圈子裡,忽略了大時代的背景,忽略了百年不遇的歷史正在創造的奇蹟,那麼做出來的所謂藝術,如同在驚天雷暴中描寫蚊蚋的嚶嚶嗡嗡,無論多麼的自我欣賞,都是沒有價值的。
藝術,有時代的烙印,為時代高歌的,才會有生命力,才會被永久流傳。時代的聲音不是人文也不是美,人文和美都是為時代服務的,也因為時代而在改變。
所以問題問得有問題。藝術,更應反應時代,藝術的根基和生命來自於時代的脈動,然後才是用人文和美來裝飾它。
回覆列表
我覺得藝術首先是側重對美的追求,因為藝術就是真善美的體現。好的藝術一定是賞心悅目,具有正能量感染力的作品。發現美和表現美是藝術的使命。繪畫藝術中的造型美、色彩美;(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人文是人類文化中先進的、科學的、優秀的、健康的部分。不同的藝術類別側重的人文表現比重不同。例如,戲曲藝術就相對比雕塑藝術更側重人文的表現和傳承,(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同類別藝術中的不同表現形式對人文的側重表現比重不同。比如繪畫藝術有很多表現形式,有油畫、水粉、水彩、水墨畫等等。其中水墨畫(中國國畫)就更側重人文的表現。中國畫講究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山水畫更是中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澱作品,呈現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中國畫講求詩 、書、畫、印的有機結合。特別是古代書畫大家都有頗高的人文造詣,當然他的作品中也有很好的體現。(圖片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