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國路人甲

    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三國演義》不是羅貫中的個人獨創,而是其根據《三國志》及裴注、《資治通鑑》、民間三國故事、宋金元三國話本及戲曲,經過藝術加工後創作而成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

    這樣說起來有點拗口,我們不妨從歷史演進的角度來具體說一下。

    一、兩晉南北朝的三國傳說

    兩晉南北朝上承三國,其距三國時間最近,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其遺蹟比後世保留更完備。這一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最黑暗的時期,五胡亂華,漢人幾至亡國滅種,而各種勢力轉馬燈般更替,其對三華人物各種機謀權變、縱橫捭闔、軍略戰陣、治國理政多有評價、借鑑。

    晉人陳壽著《三國志》,可說是三國故事的最早源頭。《三國志》作為官修正史,其對三國曆史人物的臧否,影響深遠,基本定調了後世的評價體系。

    但《三國志》記事簡略,粗陳梗概,南朝宋·裴松之為其作注,增加了許多奇聞軼事,使其故事性、傳奇性大增,也使正史的陽春白雪有機會傳給下里巴人。

    如當時人物,即有關於諸葛亮對魏延是否使用得當的爭議。

    由梁入魏的河陽侯李苗就為魏延鳴不平:“苗少有節操,志尚功名。每讀《蜀書》,見魏延請出長安,諸葛不許,常嘆息謂亮無奇計。及覽《周瑜傳》,未嘗不諮嗟絕倒。 ”(《魏書·李苗傳》)

    《晉書·張軌傳附張重華傳》則說: “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非舊勳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 認為在蜀漢時,魏延既非“宿舊”而被委以重任,且脫穎而出,有充分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算是被諸葛亮重用,而“主將者,存亡之機,吉凶所繫”,務必慎重,所以對諸葛亮是持肯定態度的。

    其餘關於三華人物的評價,對後世也影響巨大。如羯趙石勒評價曹操、司馬懿的“狐媚取天下”(《晉書·石勒傳》),就多被後人引用諷刺曹、馬二人。

    而且,從兩晉南北朝起,關、張就成了猛將的代名詞,甚至有了左手持七尺大刀、右手拿丈八蛇矛這種“左關右張”的Bug版人物陳安的存在。

    二、唐宋三國故事的爆發

    隋統一魏晉南北期三百年分裂,迨至大唐興盛,市民階層興起。出現了“說書人”這一新興行當。

    唐史學家劉知幾在《史通》中說,當時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於行路,傳之於眾口”,說明至遲唐時,三國故事已廣泛流傳於民間。

    晚唐詩人李商隱更有多篇詩作提及三國故事。《井絡 》:“ 堪嘆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龍 。”《驕兒詩》:“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更說明,不同於歷史記載的“莽張飛”形象,唐時已有臉譜化趨勢。

    宋代城市文明進一步發展,透過藝人的表演說唱,三國故事更為流行,並且已經表現出不同於《三國志》以魏為正統的“尊劉貶曹”鮮明傾向。

    三、金元時期三國院本、雜劇的的興盛

    金元時期,隨著說唱藝術的進一步普及,以及雜劇這一新興藝術形式的出現,三國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臺。

    據《錄鬼簿》,僅元雜劇中,三國劇就有近三十種。《輟耕錄》中記載的金院本,計有《襄陽會》《大劉備》《罵呂布》《赤壁鏖兵》等。

    元英宗至治年間,署名“新安虞氏刊本”的《全相三國志平話》橫空出世。《三國志平話》是民間說書藝人的演講底本,全本共計八萬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是上圖下文,是今存最早的三國題材平話版本。

    《三國志平話》已粗具《三國演義》梗概,但文詞鄙陋,故事離奇,人名地名與史實相比多有出入。

    四、羅貫中的定稿及毛氏父子的改寫

    元末明初,又一劃時代的大人物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這個大人物就是羅貫中。

    羅貫中在《三國志》及裴注、《資治通鑑》、民間三國故事、宋金元戲曲的基礎上,尤其是藍本《三國志平話》的基礎上,寫成了《三國演義》這一偉大名著。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甫經面世,即廣為流傳,明清甚至有“第一才子書”之稱。

    《三國演義》也是後來歷朝演義及袍帶書的濫觴,但再無一書可達到其高度。

    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對當時傳世的多版本《三國演義》進行大規摸修改,主要是合併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等,經毛氏父子修改過的百二十回《三國演義》稱為毛本三國,也是目前最流行版本。而原本的二百四十回版,稱作羅本三國。

    從以上敘述可知,《三國演義》的成書,其實和《水滸傳》《西遊記》一樣,都是天才文人整理歷代傳說而成,這和曹雪芹獨立著作《紅樓夢》有著本質的曲別。

    回到題主所問,如果羅貫中沒寫《三國演義》,三國故事一樣會沿著《三國志平話》的路數流傳,但發展到極致,也就是現在的《隋唐演義》《楊家將》一樣的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一起討論誰願意回到六七十年去生活的都是些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