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仁者厚德載物
-
2 # 天宇的文史情懷
洪秀全想到嚴重後果了,但是後期他控制不了局面了。
洪楊內亂重創了太平天國,葬送了大好局面,洪秀全糊塗了嗎?其實沒有,那時候洪秀全想到的是保住自己的權利,但這是正常的,誰都是自私的,洪秀全本來設想挺好的,那就是祕密召集韋昌輝石達開秦日鋼等實力派進京誅殺楊秀清,如果石達開也和韋昌輝一起回來了,那可能沒有大規模的殺戮,可是石達開玩了心眼,不想背上誅殺楊秀清的惡名,找藉口拖延,結果被韋昌輝鑽了空子,不僅殺了楊秀清,還連帶除了楊秀清的部下兩萬多人,這就是自毀長城,這完全出乎洪秀全的是意料之外,這時候不除韋昌輝不足以平民憤了,結果韋昌輝全家又被除,就這樣金田起義的二王死於自相殘殺中,而石達開又率軍回京逼洪秀全除秦日剛和陳承容,逼不得已洪秀全只能答應,要知道這些人都是實力派,沒死在戰場上卻都死於內耗中,高興的只能是清政府。
洪秀全其實政治手腕並不高,想除楊秀清並不需要招級韋昌輝石達開回來,安排一場宴席埋伏刀斧手除掉楊秀清並不難,對楊秀清部下不追究,這樣天京事變的影響會降到最低,調韋昌輝回來就等於東漢末年董卓進京,葬送了大好局面,確實可惜。
-
3 # 合聚能
我把“太平天國”稱作晚清的一次事變。此事變的萌生、興起,是洪楊二人裝神弄鬼共同創意、謀劃的一場騙局所起到的矇騙、忽悠作用所致。到了打下南京(天京)後,達到了強盛極點的他們就開始了內部爭權奪利的殘酷無情爭鬥。由於位於權力與利益次等地位的楊秀清深知洪頭領發家成功騙局的底細,就借勢逐步施行了以騙局對付騙局的奪權步伐。但洪頭領並非無能之輩,並且倚仗自己擁有的地位名分權力實力優勢,給了對方咄咄逼人的攻勢以毀滅性的反擊。其結果是洪老大所擁有的一切保住了,但也被給了自己相當助力的韋昌輝來了一個前門驅狼後門進虎式的乘虛直入打擊。於是乎此番內訌造成的極強傷害,亂了自家陣腳、傷了元氣、冷了人心、散了陣營、分化了隊伍。“太平天國”由此轉入了由盛而衰的階段。於是乎一場騙局加鬧劇慘劇落了幕。至於洪秀全導演的天京事變,他是儘可知道這樣做的不好的後果的,但他還是採取了寧可兩敗俱傷的結局也不願意大權旁落的,他的格局是不能允許他承擔後者的結局的。與現實中常見賊們因分贓不均引發的爭鬥類同。只有擁有立黨為公為民為天下格局的,才能棄小我而顧大局。——太平天國不僅嚴重削弱了大清國的國力,也給廣大民眾造成了慘痛的傷害。天京事變不僅是其內部的自損,更是造成了太平天國不可挽回的慘敗。
-
4 # 立志成蟲
太平天國運動因“天京事變”由盛而衰,作為幕後導演的洪秀全其實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這位從傳播“拜上帝教”到金田起義再到席捲南方半壁江山定都天京一直當吉祥物的最高領袖終於奪回了權力。但是過程洪秀全是不想要的,東王楊秀清實際上一直把持太平天國的實際權力,驕橫跋扈,想當“萬歲”跟洪秀全平起平坐,對部下不知體恤,連北王韋昌輝都時常挨他的打,所以作死楊秀清被殺並不完全冤枉。為了除掉楊秀清,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燕王秦日綱等實力派都串聯好了,沒想到動手發難的時候石達開耍滑頭沒參與,天京城裡韋昌輝就地坐大,洪秀全對同樣野心勃勃的韋昌輝一時無法制衡,事變結束後才進天京城斥責韋昌輝殺人太多的石達開還得了“仁義”的美名,那聲望影響更加火爆。韋昌輝既要防石達開爭權奪利又對石達開耍滑頭憤怒,乾脆撕破臉殺石達開,洪秀全袖手旁觀,石達開命大逃出了天京城,洪秀全不得不動手除掉韋昌輝。又“順應”朝野上下支援石達開的呼聲召回石達開全面主持軍政事務,憤怒的石達開為了敲打洪秀全,逼著洪秀全殺了跟韋昌輝一起發難的燕王秦日綱等人,洪秀全失去了能制衡石達開的力量,把幹事慫包擅長貪腐的兩個哥哥封了王派去給石達開當副手,這明擺著是掣肘和監視。石達開率部出走,太平軍就此大分裂。再也無人有能力有實力威脅洪秀全的最高權力了,即使是李秀成和陳玉成這兩位太平天國運動後期實際上的軍事領袖。洪秀全又通過大肆封王的做法進一步拆分權力,心裡安全了,太平天國卻是一盤散沙了。註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必然失敗,洪秀全本人死無葬身之地,他的屍體被曾國藩挖出來焚燒後填進大炮轟出去了
-
5 # 暱稱shi
洪秀全和歷史上農民起義領袖不同,和闖王李自成不同,更不能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無法同日而語。失敗是必然的。他們都把握住了當時皇朝腐朽末日的機遇,揭杆而起,形成了氣候,但作為領頭羊,缺乏雄才大略,沒有政治頭腦,粗通文字,而無文化,李自成是輸在了左膀右臂,洪秀權也是自毀領導核心,他們又都命運不濟,李自成遇上了努爾哈赤和多爾袞,洪秀全遇上了曾國藩!所以,洪秀全就是沒有策劃清洗東王楊秀清,就憑他荒淫極欲的小秀才酸樣,怎麼看都不是一個有作為的開創新紀元的領袖人物。
-
6 # 愛之育之
東王揚秀清利用其是太平天國與上帝溝通的唯一使者的特殊地位
在大庭廣眾中
以上帝的名義
罵了洪秀全一通
打了洪秀全一頓
揚氏這樣做
無底線地羞辱了天王洪秀全
洪氏顏面盡失
下不了臺
情何以堪
洪氏已面臨了
要麼忍氣吞聲
徹底邊緣化
要麼絕地反擊
除掉揚氏
再撐大寶
於是洪氏選擇前者
最終太平天國自家兄弟殺成一團
揚氏與其數萬精銳之師
統統被斬殺
洪氏坐穩了天王寶座
而太平天國從此轉入由盛轉衰的境地
故,起義兄弟
互相殺伐
清庭得到實惠
#凌遠長著#
-
7 # 翟江華
東王楊秀清已經顯露出要取而代之天王洪秀全了。裝神弄鬼戲弄天王,並且已開始培養自己的力量。洪秀全也是出於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想法,使自己的政權,政令統一,力量統一,當然沒想到韋昌輝借殺楊秀清之機,另有他圖。使得石達開領隊伍離開,太平天國從此陷於長久的防禦戰時期,雖有英王,忠王全力扶持,也是強弩之末,失敗也是早晚,教訓慘痛。
-
8 # 津城沐雨
洪秀全導演的天京事變,造成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太平天國從此開始由盛轉衰。
那洪秀全在導演天京事變時,就沒有考慮過後果嗎?他不擔心太平天國就此衰落嗎?
其實不然,從天京事變的結果來看,洪秀全成功了,太平天國失敗了。
天京事變,首先是權力最大的東王楊秀清被殺,之後翼王石達開又誅殺北王韋昌輝等,到此,太平天國最初分封的最有實力的幾個王僅剩翼王石達開一人。
洪秀全並沒有罷手,猜疑石達開,最後逼得石達開帶兵出走另謀發展。至此,洪秀全在也不受牽制,成為名副其實的太平天國最高決策者,集大權於一身。
所以,從洪秀全個人角度來說,天京事變是成功的,達到了洪秀全個人的集權目的。
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主要的有能力的幾個軍隊領導人被殺的被殺,出走的出走,這直接影響了太平天國的戰鬥力。而事變中動輒斬草除根的行動,更使幾萬太平天國精銳損失,石達開出走,更是帶走了太平天國的不少精銳部隊。
除了軍事上遭到的損失,政治領導上也是如此。相比於原來的楊秀清、石達開,洪秀全的領導能力遠比他們低,這直接造成太平天國運動整體上的被動。
洪秀全濫封王的行為,造成太平天國權力分散、朝政混亂、吏治敗壞、軍事力量削弱,太平天國成為“人人為王”的臃腫虛胖的政權。
所以,從太平天國政權大集體來看,天京事變對太平天國來說是極其不利的,是一場由盛轉衰的嚴重內耗。
一個政權或組織的統治者,當他把維護政權的利益轉移到個人利益,這個政權或組織就不再是一個健康的政權,衰亡也是遲早的事。
對此,大家認為呢?
國事如家事,歷史也是現實,一切真正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只有把歷史和現實聯絡起來,作用於現實,才能真正達到學歷史的目的。
回覆列表
洪秀全導演的天京事變,他當然考慮過後果,而且完全按照洪秀全的預想發展,可以說非常成功。
歷代王朝的開國皇帝大多數都有屠殺功臣的做法,比如劉邦、朱元璋、楊堅、李淵等,原因主要是因為開國皇帝為了鞏固最高權力而對功臣大開殺戒,而洪秀全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屠殺功臣,也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後,洪秀全雖然名義上是天國的最高領袖與第一號人物,但作為天國第二號人物的東王楊秀清的權力實際上是已經超過了洪秀全。
楊秀清不僅掌握太平天國的政治軍事大權,而且擁有“天父代言”的權力,可以代言天父對洪秀全進行處罰打罵,甚至逼封”萬歲”,可見楊秀清從內到外都凌駕於洪秀全之上,洪秀全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傀儡天王,這是洪秀全絕對無法容忍的,而天京事變的發生,正是洪秀全為了奪回最高權力忍無可忍的結果。
當時太平天國的最高權力完全掌握在第二號人物東王楊秀清手裡,楊秀清不僅架空第一號人物天王洪秀全,而且欺壓第三號人物北王韋昌輝、第四號人物翼王石達開、第五號人物燕王秦日綱,尤其是韋昌輝與秦日綱等人甚至被楊秀清羞辱毆打,這給了洪秀全奪回最高權力的機會。
於是洪秀全利用楊秀清與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之間的矛盾,密召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帶兵進京除掉楊秀清,因為楊秀清與石達開之間並沒有太深的矛盾,石達開並沒有參與消滅楊秀清集團。相反在韋昌輝秦日綱大肆屠殺楊秀清集團幾千人以後,石達開還指責韋昌輝秦日綱殺人太多,結果石達開全家幾十口人也被韋昌輝秦日綱殺害。
而作為殺害楊秀清幕後老闆的洪秀全趁機嫁禍於人,把屠殺楊秀清集團的責任歸咎於韋昌輝秦日綱等人,又聯合石達開又除掉了韋昌輝與秦日綱等人,這樣石達開成為僅次於洪秀全的太平天國第二號人物,威望如日中天。
洪秀全又提拔自己的親兄弟洪仁發、洪仁達等人對石達開進行打壓,石達開被迫離開天京出走。至此,天京事變才真正結束,太平天國真正變成了洪家王朝,完全實現了洪秀全發動天京事變想要達到的目標。
由此可見,洪秀全並非有些人說的那樣無能,從天京事變來看,洪秀全才是政治手腕最厲害老謀深算的勝利者。
而且天京事變雖然是洪秀全自毀長城,使太平天國元氣大傷,但太平天國並沒有立即滅亡,仍然又堅持了八年時間,洪秀全提拔重用了李秀成陳玉成韋俊等後起之秀,使太平天國一度轉危為安,比如大破清朝的江南大營江北大營,比如三河大捷擊斃湘軍名將李續賓等。
可惜洪秀全又一次自毀長城,他重用楊秀清的弟弟楊輔清,逼迫韋昌輝的弟弟韋俊投降清朝,對太平天國反戈一擊,更嚴重的是導致李秀成與陳玉成等發生矛盾各自為戰,最終安慶陷落,陳玉成不久犧牲,斷送了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當然與賣國求榮的清朝相比,洪秀全還是有民族氣節的,在安慶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洪秀全仍然拒絕了英國特使巴夏禮等人提出的共同滅清平分天下的建議,如果洪秀全像滿清那樣勾結西方列強,還是有可能滅亡清朝一統天下的,畢竟李秀成是英法聯軍與洋槍隊的剋星,太平天國在滅亡清朝以後還是有能力驅逐西方列強的。
綜上所述,對於洪秀全來說,天京事變的後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也完全實現了洪秀全除掉功臣把太平天國變成洪家王朝的目標。只是洪秀全在天京事變以後的一錯再錯最終導致太平天國走向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