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這次卻當起了“乖寶寶”,信守承諾。得知岳飛已死,擺酒慶賀之後,立刻與南宋簽訂了《紹興和議》,結束了宋金之間長達10年的戰爭狀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為何金人此次會一反常態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金國內部已外強中乾,沒有實力再戰。完顏杲乃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同母弟,他曾統兵滅亡遼國。靖康年間,還曾作為伐宋總指揮,統領完顏宗望、完顏宗翰攻破東京,滅亡北宋,製造“靖康之難”。南宋建立後,完顏杲曾作為南征總帥,帶領完顏宗弼(即後世熟知的金國四王子金兀朮)攻入江南,攻下臨安和明州,迫使宋高宗趙構逃亡海上。可以說,他是金國亡宋的得力干將。
但完顏杲臨終前在《臨終遺行府四帥書》中是怎麼說的?他早早就對金朝做出了預言,表示:如果南宋下定決心與金朝死磕,那經濟、人口都處於劣勢的金王朝將無法抗衡南宋。最好的辦法就是“三分天下”,扶持宋欽宗在北方建立傀儡政權,與金朝互成犄角之勢。一旦南宋皇帝一改往日頹勢,招攬賢臣名將,金朝將再無招架之力。而之後岳飛北伐時將金軍打得抱頭鼠竄,則很好地驗證了這一點。
當金兀朮打到江蘇六合時,看似氣勢洶洶,實則苦不堪言。儘管南宋門戶大開,給了他們最好的進攻機會,但金軍卻進退不得。當時金軍糧草告急,已無力渡江,但朝廷並未讓他們班師回朝。打不得,退不得,金兀朮內心煎熬萬分。就在這個時候,秦檜帶著宋高宗的旨意來向金軍求和了。
由於秦檜、趙構求和的“誠意十足”,所以早就希望結束戰爭的金兀朮自然樂意遵守這份協議。而且據《金史》記載,金兀朮曾在事後這樣評論:“吾私心用智,但一檄書下,遂取捷!”可見,金兀朮將這次議和也當作了自己取得的大捷。既然勝利是屬於他的,他為何又要費力不討好的重啟戰端呢?
其次,《紹興和議》內容對於金朝利大於弊。根據《紹興和議》的內容,宋向金稱臣,金冊封宋康王趙構為皇帝;雙方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以南屬南宋,以北屬金朝;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從紹興十二年正式開始交付。
對於金朝來說,只需承認康王趙構帝位的合法性,便能佔據中國的半壁江山。同時每年還能得到數額龐大的貢銀,歲幣,何樂而不為?有了這些錢財,金朝也能穩定地發展國計民生,增強自身的實力。反之,如果繼續同南宋開戰,一方面會拖垮金國國力,另一方面也會激起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所以綜合考慮,遵守合約對金朝更有利。
反觀南宋,確實因簽署協議而偏安一隅。但他們不僅將前線將士浴血奮戰奪回的重要關隘又送還給了金朝,而且數額龐大的貢銀、歲幣,也讓金朝成為附在南宋百姓身上的吸血鬼。據史料記載,南宋每年的白銀收入大概在30萬兩左右,而用於支付金朝的歲幣就高達25萬兩。所以“和平年代”的南宋,老百姓需要交納的賦稅甚至超高了戰爭年代。但宋高宗、秦檜等統治者卻不考慮百姓死活,只在乎自己是否可以繼續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
最後,金朝統治者荒廢墮落、沉醉於紙醉金迷的生活。在滅亡北宋後,金國就從開封攫取了一大筆財富。所以金國的統治者也過上了奢侈的生活。像魏王完顏宗望、鄭王完顏斡魯、魯王完顏闍母等人,一個個都死在了無休止地醉酒和縱慾之下。當時能打的將領,也就一個金兀朮而已。
反觀南宋這邊,岳飛雖然不在了,但韓世忠、劉綺、劉光世等人都在。如果金軍打來,他們依舊可以將金軍趕回老家。而且金朝內部權力爭鬥嚴重,內部摩擦不斷。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在內部沒有安穩前,他們也不希望開戰。正是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導致了岳飛死後,金人沒有撕毀協議,南下攻宋。
金人這次卻當起了“乖寶寶”,信守承諾。得知岳飛已死,擺酒慶賀之後,立刻與南宋簽訂了《紹興和議》,結束了宋金之間長達10年的戰爭狀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為何金人此次會一反常態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金國內部已外強中乾,沒有實力再戰。完顏杲乃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同母弟,他曾統兵滅亡遼國。靖康年間,還曾作為伐宋總指揮,統領完顏宗望、完顏宗翰攻破東京,滅亡北宋,製造“靖康之難”。南宋建立後,完顏杲曾作為南征總帥,帶領完顏宗弼(即後世熟知的金國四王子金兀朮)攻入江南,攻下臨安和明州,迫使宋高宗趙構逃亡海上。可以說,他是金國亡宋的得力干將。
但完顏杲臨終前在《臨終遺行府四帥書》中是怎麼說的?他早早就對金朝做出了預言,表示:如果南宋下定決心與金朝死磕,那經濟、人口都處於劣勢的金王朝將無法抗衡南宋。最好的辦法就是“三分天下”,扶持宋欽宗在北方建立傀儡政權,與金朝互成犄角之勢。一旦南宋皇帝一改往日頹勢,招攬賢臣名將,金朝將再無招架之力。而之後岳飛北伐時將金軍打得抱頭鼠竄,則很好地驗證了這一點。
當金兀朮打到江蘇六合時,看似氣勢洶洶,實則苦不堪言。儘管南宋門戶大開,給了他們最好的進攻機會,但金軍卻進退不得。當時金軍糧草告急,已無力渡江,但朝廷並未讓他們班師回朝。打不得,退不得,金兀朮內心煎熬萬分。就在這個時候,秦檜帶著宋高宗的旨意來向金軍求和了。
由於秦檜、趙構求和的“誠意十足”,所以早就希望結束戰爭的金兀朮自然樂意遵守這份協議。而且據《金史》記載,金兀朮曾在事後這樣評論:“吾私心用智,但一檄書下,遂取捷!”可見,金兀朮將這次議和也當作了自己取得的大捷。既然勝利是屬於他的,他為何又要費力不討好的重啟戰端呢?
其次,《紹興和議》內容對於金朝利大於弊。根據《紹興和議》的內容,宋向金稱臣,金冊封宋康王趙構為皇帝;雙方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以南屬南宋,以北屬金朝;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從紹興十二年正式開始交付。
對於金朝來說,只需承認康王趙構帝位的合法性,便能佔據中國的半壁江山。同時每年還能得到數額龐大的貢銀,歲幣,何樂而不為?有了這些錢財,金朝也能穩定地發展國計民生,增強自身的實力。反之,如果繼續同南宋開戰,一方面會拖垮金國國力,另一方面也會激起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所以綜合考慮,遵守合約對金朝更有利。
反觀南宋,確實因簽署協議而偏安一隅。但他們不僅將前線將士浴血奮戰奪回的重要關隘又送還給了金朝,而且數額龐大的貢銀、歲幣,也讓金朝成為附在南宋百姓身上的吸血鬼。據史料記載,南宋每年的白銀收入大概在30萬兩左右,而用於支付金朝的歲幣就高達25萬兩。所以“和平年代”的南宋,老百姓需要交納的賦稅甚至超高了戰爭年代。但宋高宗、秦檜等統治者卻不考慮百姓死活,只在乎自己是否可以繼續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
最後,金朝統治者荒廢墮落、沉醉於紙醉金迷的生活。在滅亡北宋後,金國就從開封攫取了一大筆財富。所以金國的統治者也過上了奢侈的生活。像魏王完顏宗望、鄭王完顏斡魯、魯王完顏闍母等人,一個個都死在了無休止地醉酒和縱慾之下。當時能打的將領,也就一個金兀朮而已。
反觀南宋這邊,岳飛雖然不在了,但韓世忠、劉綺、劉光世等人都在。如果金軍打來,他們依舊可以將金軍趕回老家。而且金朝內部權力爭鬥嚴重,內部摩擦不斷。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在內部沒有安穩前,他們也不希望開戰。正是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導致了岳飛死後,金人沒有撕毀協議,南下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