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塵彌勒

    寶黛兩個女嬋娟,其性格不同的最大起源,蓋是家學和秉性的問題,無關其他諸項。

    雖說是賈、史、王、薛乃四大家族,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擁有其他族類不可比擬的優勢。

    但林家也絲毫不差,甚而要強過這四家,黛玉之父林如海,乃當朝探花出身,明明是個飽學宿儒,滿腹經綸,且人家也是子一輩父一輩的官宦之家,詩禮簪纓之族,鐘鳴鼎食之家,林如海被當朝點了鹺政,官拜巡鹽御史,祖上也曾襲過列侯,已經五世,怕是比賈家還要早兩三世呢。

    而這林家最大的看點,或者說最大的倚仗,並非如薛家那般的皇商一族,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書香之族,真正的依憑自己的學問本事上位的,這和專靠恩賜投機起家的薛家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那叫真才實學,遠非薛家可比。

    雨村擔綱教習,黛玉也是蘭心蕙質冰雪聰明的,小小的人兒,卻家學深厚,自然於見識上、脾性上不可等閒視之。

    黛玉於仕途經濟不上心,潛心一些學務和詩詞,不像寶釵,一心投機鑽營,若是選中了女史官,早就進宮陪王伴駕了,她的目的,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女史官那麼簡單,而是要依靠姿色才具,贏得皇上的尊寵,不說成為皇后一類人,起碼也要成為貴妃那樣的人。

    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兩個人的目標天壤之別,雲泥之判,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也不在一個檔次上。

  • 2 # 亦有所思

    因為愛情!

    倘若賈寶玉醉心仕途經濟,我向你保證,林黛玉馬上就會變成薛寶釵,因為書裡無數的線索都表明了一件事,黛玉同樣會治家務事,同樣會計算收支,同樣會管理下人。

    倘若賈寶玉是一個殺豬的屠夫,我向你保證,林黛玉馬上就會變成一個小婦人,整日計算錢財,縫縫補補,炒菜做飯,和鄰居吵鬧打架絲毫不落下風。

    倘若賈寶玉想當一個將軍,請題主放一個心,林黛玉必會熟讀兵書戰策,不出三年,便是賈翊奉孝孔明三合一那個級別的人物,指點江山,運籌帷幄。

    薛寶釵才華不比黛玉差,也是詠絮那個檔次。之所以她每每恰到好處,進退有據,遊刃有餘,說穿了就是無情,仿若一個人工智慧,萬事經過縝密計算,得出最佳方案。

    無情者,無失也!

    倘若薛寶釵成年後,突然父母雙亡,家族沒落,突然愛上了賈寶玉,還沒有為她做主。所有人都會相信,她的自卑,自憐,自傷,自怨不會比黛玉少多少。落花暮色,寒煙小樓,黃昏獨影,浥淚紅箋就會一古腦兒地全會主動堆在寶釵的身上。

    在上述條件裡,把愛上寶玉這個條件剔除,薛寶釵或許會自卑,但一定會使出所有的宮心計和宅鬥策略,讓自己成為王妃。

    黛玉亦然!

    黛玉有私房錢,調教丫環的水平不比賈母低,倘若不是愛上那個“命中的天魔星”,何至於斯?

    可惜,當時的賈寶玉太年輕,不懂得,不明白!

    等到明白的時候,晚了!

  • 3 # 尼古拉斯憶心

    Ⅰ.黛玉、寶釵不同的家境出身及其身世 在眾多《紅樓夢》人物長廊中,毫無疑問,黛玉和寶釵是兩顆最為耀眼的明星。曹雪芹寫作時,對這兩個物的出場,尤其是對黛玉的出場進行濃墨重彩地潑染。為了更好地討論這兩個人物,下面,我們分別對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家境出身和身世作一個簡單的梳理。 我們先來看看林黛玉。 關於林黛玉的出身,在小說第二回中曹雪芹藉著賈雨村先作了介紹,對林如海一家作了側面的描寫,然後再借冷子興“演說”作一番點染,為我們勾勒了一個大致的輪廓。 在第二回中寫到,林黛玉的母親叫賈敏,是榮國府中與寶玉父親賈政的同胞兄妹。

    她的父親叫林如海,林家之祖襲過列侯,也是鐘鳴之家、書香之族。 林黛玉之父林如海 而賈家同樣是天下望族,功名奕世,也是鐘鳴鼎食之家、詩禮簪纓之族。所以賈、林兩家聯姻可謂門當戶對。所不同者,林家到了林如海一代時是探花(殿試進士第三名)出身,可惜的是,林家到了他這一代,支庶不盛,人丁已稀少。 對此,書中這樣寫道: “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偏又於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

    據此可知,林黛玉出身名門,也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學傳承,為她日後出眾的詩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不幸的是,她年幼喪母,身世很淒涼。 林如海當的官是鹽政之職,因沒有再續娶的打算,考慮到“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決定把林黛玉託付給賈家照管,以分擔自己的煩勞。林黛玉並不願意離開父親,但是,在父親苦言相勸之下,無奈中進了賈府。 令人痛心的是,在林黛玉進入賈府後不久,她的父親林如海也患病去世,林黛玉成了孤兒。從此,家道破落,再加在賈府寄人籬下,儘管在賈府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她並不知道去俯就適應新環境,內心的孤苦和身世的淒涼,使她仍然感到孤獨無助,也造成她孤僻、高傲、清高、不入群、多疑、敏感和尖酸等性格。她渴望得到愛和被愛,也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但是,常常事與願違,也由此開始自己別樣的不同尋常的人生之旅。 黛玉初入賈府 那麼,薛寶釵呢? 薛家當然也是世家大族,即是護官符中所說的“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雪”諧音“薛”。薛家是皇商,是相當有錢的。什麼是皇商?“皇商就是專為宮廷採辦購置各種用品的人”

    只不過到了薛蟠,無心向學,家才逐漸式微。作為皇商,只在戶部掛個虛名支領錢糧而已。 薛蟠搶走英蓮打死馮淵後,薛家母女進京一為訪親二為薛寶釵入都待選三為進京治理生意,因此,投奔賈家而來。 薛寶釵就是在這樣的家境中成長起來。作為大家閨秀,她知書識禮,與母親、哥哥相依為命,但是,哥哥不成器,尋花問柳,不理家務,一應家計事務託給夥計辦理。就這樣,在日漸蕭條的家境中,寶釵仍恪守女人那個時代的道德規範,在不由自主,任由命運的擺弄中,走完自己悲劇的一生。 寶釵與薛蟠 從上述可知,關於林黛玉和薛寶釵兩者的出身或身世,頗耐人尋味,相似中又有不同。 所謂相似者,兩個家族的根基都是詩書翰墨之家,也是名門世家。就身世而言,林黛玉父母早逝,童年時林黛玉已成為孤兒。薛寶釵父親早世,與母親薛姨媽和哥哥薛蟠相依為命。

    對此,兩個人物出場時,曹雪芹都作了簡單的交待。這樣,寶釵的家庭環境比林黛玉的更好一些。總言之,兩者都生活在一個不太“完整”有“缺陷”的家庭裡,兩者都是名門或大家閨秀,但是,由於各自的家境不同,性格和經歷不同,由此為兩人不同的人格追求定下了基調。 然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個人都在不由自主的人生軌跡中,被看不到的命運捉弄擺佈,然後,殊途同歸地走向早已設定的宿命之中。 林黛玉和薛寶釵正是這樣,兩人由各自不同的原因,走到一起,在賈府演繹著精彩動人、感天動地的故事。也由於各自的人格差異,追求不同,使得兩人以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走完各自的人生道路。 她們的故事近三百年來,令人唏噓,令人感傷和讚歎,更為我們留下綿綿不絕的思考。

    黛玉與寶釵 Ⅱ.黛玉、寶釵不同人格的體現 每個人既是自然的人,同時也是社會的人。他性格的造就和形成,天生的稟賦固然是最基本的影響因素,但是後天的影響也不能忽視。這主要體現在既有家庭環境的薰陶,同時也不能脫離他所處的時代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影響。 同樣地,作家在塑造人物時,也是遵循著這樣的規則,即把時代和社會環境的書寫與人物的情感、性格、行為、命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正如黑格爾說的一樣:“作品中人要現實的客觀存在就必須有一個周圍的世界,正如神像要有一個廟宇來安頓一樣。”

    寶黛分別代表傳統文化中兩種不同型別的審美 (一)分別代表傳統審美文化中兩種不同型別的外貌體度美。 這兩種不同型別的外貌體度美,即是傳統審美文化中的“燕瘦環肥”。 所謂“燕瘦”就是指西漢時期的趙飛燕,她是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后,史傳稱她體瘦輕盈善舞,歌喉清婉。有一個更加誇張的說法,她能立在金盤上跳舞。 而“環肥”是指唐代唐玄宗的貴妃,相貌資質豐豔,精通音律。後來,用“燕瘦環肥”來比喻女子不同體態的美,瘦肥各有各有好。也有用來比喻藝術作品風格的不同。 比如,宋代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⑥ 據此可知,不管是比喻女人的不同體態美,還是比喻藝術不同的風格美,兩者都代表著人對不同審美風格的追求。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追求,如唐代以前的仕女圖多以豐腴瑩潤為美,明代則以瘦削纖麗為美。

  • 4 # 翻書樓

    黛玉與寶釵性格不同的根源與她們所受家庭教育、身體狀況以、自身的經歷以及自身性情、追求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紅樓夢》中,林黛玉是寶玉想要娶的人,而薛寶釵卻是寶玉極有可能娶了的妻子。黛玉與寶釵都是賈府的親戚,而黛玉與寶釵卻是兩種性情的人。黛玉給大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體弱多病、嘴不饒人。薛寶釵則是讓人們覺得她知書達理、溫柔體貼。

    接下來我們便從以下3點來進行具體分析吧!

    黛玉與寶釵所受教育不同

    黛玉與寶釵出生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家庭,而家人對她們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小說中,黛玉的母親嫁給了林如海,雖然林如海也曾擔任朝廷命官,但林家並未列入四大家族。由此可見,林家的家境也比不上薛家。

    林如海給黛玉請了老師賈雨村教授她學業,這也為黛玉過人的才華打下了基礎。古人大多都是男主外,女主內,林如海雖然培養了黛玉的文學底蘊,但因為黛玉母親的早早離世,黛玉對管理家務以及人情世故等並不在行。

    除此之外,黛玉到了賈府之後,賈母等人也從未教過黛玉如何管家、應該如何處事。黛玉自己看雜書,也沒有人管,還是寶釵對黛玉說了一些貼心教導的話,讓黛玉深有感觸,黛玉是這樣說的:

    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的時候,又無姐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

    黛玉的這些話,從側面也反映出黛玉少有受到他人的管教。也正是如此,黛玉沒有受到過多的約束,才會變成一個真性情的人。

    寶釵從小耳濡目染,受封建思想影響較深

    作為《紅樓夢》中一個近乎完美的大家閨秀,薛寶釵可以說是深受封建社會思想、禮制的影響。在父親的培養之下,薛寶釵學會了識文斷字,為了給母親分憂,薛寶釵又學會了料理家務。再通過平時的耳濡目染,薛寶釵在文采和管家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學習和提升。

    薛寶釵所處的家庭是四大家族之一,也是皇商,這樣的家庭難免會處理各方面的關係。薛寶釵作為薛姨媽的左膀右臂,因此也學會了不少為人處世的技巧。這也使得薛寶釵在到榮國府居住之後,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小說中,薛寶釵遵守了封建社會對一個女子的所有要求,也限制了她個性的發展。鳳姐也是一個非常圓滑的人,但是她有著自己的私心,而薛寶釵很難挑出她的不足來。

    通過閱讀小說,我們可以發現黛玉就像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懵懵懂懂,只懂得發洩自身的情緒。而薛寶釵不但有家人的庇護,而且早已在世間摸爬打滾,造就了一身的本領。這與兩人的家庭背景和所受的教育都有著很大的關係。

    黛玉的吃穿用度都是賈府在負責,根本沒有太多的錢來打點榮國府的下人。而薛寶釵生在一個富貴之家,經濟上自然比黛玉要寬裕,這也使得寶釵能夠常常幫助史湘雲、邢岫煙等人。薛寶釵對下人也很大方,無意中也收買了不少人心。

    身體狀況和自身經歷也影響了黛玉與寶釵的性格

    黛玉自幼身體便不好,就像一個泡在藥缸里長大的孩子,再加上黛玉自幼便失去了雙親,她常常鬱鬱寡歡。黛玉常常為自己的前途命運擔憂,身體狀況也使得她變得多愁善感。黛玉常常對著寶玉使小性子,也是因為寶玉是唯一懂她的人。

    倘若我們站在黛玉的角度換位思考的話,應該對黛玉在榮國府寄人籬下的無奈,沒有至親在身邊陪伴的孤獨以及她性格直爽的養成都能有所理解。

    薛寶釵雖然也生病,但她身邊有著薛姨媽的照顧。儘管薛蟠常常在外廝混,他心裡面卻一直有著自己的妹妹,外出經商回家都還給薛寶釵帶了不少禮物:

    薛蟠笑著道:“那一箱是給妹妹帶的。”親自來開。母女二人看時,卻是些筆、墨、紙、硯,各色箋紙、香袋、香珠、扇子、扇墜、花粉、胭脂等物......倒是薛蟠的小像,拿著細細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來了。

    黛玉和寶釵自身的性情、追求不同

    每個人的性格養成,其實自身因素是最主要的。就像有的人即使生活充滿了艱辛,但他們仍舊樂觀開朗一樣,而黛玉則常常看到的是生活中的不如意之處,所以才讓自己變得敏感又常常顧影自憐。

    黛玉心目中並沒有其他雜念,只想與寶玉在一起。雖然賈府是名門望族,但黛玉喜歡寶玉的原因卻不是這個,黛玉無非是看中了寶玉是自己的知心人、瞭解自己的所思所想罷了。寶玉也是因為黛玉懂自己,才與黛玉親密無間。

    寶釵在高鶚續書中嫁給了寶玉,但是在她的心裡,多多少少也是有利益驅使或是為了鞏固家族關係的。薛寶釵一直就很明事理,她心裡面清楚自己嫁給寶玉對兩個家族的影響,她內心也希望薛家與賈家的關係能夠更加緊密。

    結語

    曹雪芹筆下的黛玉和薛寶釵是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她們一個多愁善感,一個知書達理、樂觀豁達。造成黛玉和寶釵性格不同的原因:一是黛玉和寶釵所受的家庭教育等不同;二是兩人的身體狀況和自身經歷不同;三是黛玉與寶釵自身性情和追求不同。

    可見性格的養成,不但與自身因素有關,與外界因素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注:回答中部分內容引用《紅樓夢》原文。

  • 5 # 流浪歌手黃老邪

    黛玉和寶釵一個是寶玉的姑表妹,一個是寶玉的姨表姐,兩個人同在榮國府共同生活了很多年,一開始兩人還互有敵意,最後也成了好姐妹。不過在寶玉眼裡,還是黛玉最親,畢竟黛玉比寶釵來的早,兩個人還跟在賈母處同吃同住,比寶釵親近了不止一個量級。

    《紅樓夢》的格局很大,書中幾百個人物,每個人的性格都不盡相同,黛玉和寶釵作為紅樓兩大女主角,性格更是迥異。黛玉雖然聰明細心,但是性格敏感自卑,還愛在寶玉面前使小性。而寶釵給人的感覺則是品格端方,性格豁達,安分守己,很少出錯。

    如果細看紅樓,會發現她倆的性格也並不是表面上看的那樣簡單,林黛玉才是真性情,薛寶釵則很虛偽,不過也正是這種差異化才讓《紅樓夢》的魅力經久不衰。下面我來分析一下黛玉和寶釵性格,和性格不同的根源是什麼。

    一、跟家庭背景有關

    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祖上世襲侯爵,本身又是科舉探花出身,曾任巡鹽御史等職,妥妥的書香門第。而且林黛玉的母親賈敏又是賈家的千金,用王夫人的話說當時的賈府正是繁華鼎盛時期,賈敏是真正的大家閨秀。林黛玉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下出生,每日受藝術文學的薰陶,所以她從四五歲就開始讀書認字,長到十來歲已經滿腹經綸,出口成章。

    而寶釵呢,雖然薛家也是四大家族之一,但是薛家卻是商賈出身,在封建社會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士農工商"商人是排在最後一位的。所以別看薛家是“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但是薛寶釵的靈魂深處是自卑的,而且薛寶釵的父親還去世過早,只剩一個薛姨媽勉強撐場面,這也是薛家一直賴在賈府不走的根本原因。二、跟母親的教育不同

    林黛玉的母親是賈家的千金,真正的大家閨秀,迎春、探春跟她比起來只比別人家的丫頭略強些罷了。這樣優秀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孩子當然也錯不了,所以黛玉雖然在寶玉面前有些不講道理,愛使小性,但是她知書達禮,時常與人為善。

    再來看薛寶釵,平時給人的感覺溫柔賢淑,與世無爭,但是商人家庭一般來說對於子女的教育問題都多少會有些缺失,薛姨媽在這方面做得就差得遠。比如薛蟠在書中就是一個十足的紈絝子弟,吃喝嫖賭無所不通。薛寶釵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性格也不會太完美。比如薛寶釵諷刺林黛玉看了《西廂記》等雜書,但是她如果沒看過的話,怎麼會知道林黛玉說的話出息《西廂記》呢?可見薛寶釵看雜書比林黛玉要早得多。

    而且說起尖酸刻薄,我認為薛寶釵比林黛玉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書中至少有一處能夠證明薛寶釵也並不一直都能保持淑女形象的。第三十回“寶釵借扇機帶雙敲”中,賈寶玉說薛寶釵像楊貴妃,薛寶釵就“大怒”,雖然不敢把賈寶玉怎麼樣,但是她卻把和她玩笑的小丫頭大罵了一頓,驚掉了別人的眼球。這說明她的涵養還不夠深,也有控制不住自己脾氣的時候。

    由此可見薛寶釵的性格並不完美,薛姨媽在子女教育方面也做得不夠,和賈敏還差得遠。這可能也是薛寶釵進宮選秀女失敗的原因之一吧。

    薛寶釵就不同了,雖然也是在賈府借住,但是她家有房有地,只是想借賈府的勢力拯救已經慢慢衰落的薛家。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薛家再落魄也只是失勢而已,錢還是不愁的。況且薛寶釵不僅有個疼愛她的母親,還有一個親哥薛蟠,這就比林黛玉強百倍了。所以薛寶釵沒有林黛玉悽慘的身世,也就體會不到林黛玉卑微的心情,性格不同也就很正常了。

    薛寶釵的身體就好的多,雖然也吃過冷香丸,但是她不過是“咳嗽一陣子罷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病症。而且書中描寫冷香丸的製作過程,怎麼看怎麼像是薛寶釵在炫耀自己,如此難以配製的藥丸都能配製成功,讓人不敢小看薛家的實力。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心機,實在是不簡單。

    總結:

    林黛玉性格自卑敏感大半是由於她和身世和身體體弱多病造成的,薛寶釵性格虛偽是由於她商賈的出身和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這是造成她倆性格不同的根本原因。每讀一次紅樓都會有不同的發現,林黛玉的真性情雖然可愛卻不討喜,薛寶釵的虛偽能給她為人處事帶來極大的好處。兩個人都有長處亦有缺點,也正是這樣才使《紅樓夢》魄力無窮,經典長久不衰。

  • 6 # 上古大堯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又叫《石頭記》。作者曹雪芹,遼陽人。林黛玉和薛寶釵二人都是此書中女主人翁。金陵十二釵正冊雙首。男主人翁賈寶玉一生的感情糾葛都是圍繞這二女展開的。在性格方面二女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而且都是個性鮮明。首先,我們從二女和寶玉的血緣親疏上來看。林黛玉之母為賈敏,為賈寶玉之姑,林黛玉與賈寶玉為姑表兄妹。林黛玉父母雙亡後寄住在賈府,深得老太太的疼愛。兩個人一塊長大,產生了感情。薛寶釵之母與賈寶玉之母是姐妹,即薛寶釵之母是賈寶玉的姨媽,因此薛寶釵與賈寶玉為姨表姐弟。薛寶釵是寶玉的表姐。薛寶釵的父親死後,她的母親帶著她和她哥哥,來到賈府做客,然後因為薛寶釵要參選宮中的秀女,暫時定居在賈寶玉的家中。林黛玉在賈府中至始至終也只有老太太一人的疼愛,雖然吃穿用度,下人使用都和主子沒有分別,但在龐大的封建家族中勢單力孤受人非議在所難免,時常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惆悵。自從有了寶玉的愛情後滿心苦悶終於有了傾吐的物件,看見寶玉稍有“頑劣”便不是知味,心裡鬱結,加上自幼有病更顯得楚楚可戀。每見寶玉必定淚眼婆娑。正應了書中絳珠仙草要用一輩子的眼淚還給神瑛侍者。黛玉是真心將寶玉看做今生的陪伴和依靠。而薛寶釵的生活背景和在賈府中的處境是截然不同的。薛家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家裡產業無數。在經濟上是完全自主的,另外還有母親和哥哥薛蟠陪伴,所以她從感情上並不孤獨 ,和林黛玉對比鮮明。另外,在賈府中自己的姨娘是正宮一把手,可以說是實權派。對薛寶釵也是照顧有加。林黛玉最終的悲劇和這些也都是分不開的。基於所處環境背景的不同,導致兩位女主的人物性格有著極大的偏差。寶釵希望寶玉走仕途,光耀門楣。給了寶玉很大壓力。寶玉內心對黛玉感情更加堅定。但最終在有情人沒能終成眷屬,在家長們手段下成就了所謂的金玉良緣,而黛玉在葬花吟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7 # 專讀紅樓

    《紅樓夢》:黛玉寶釵都是蕙質蘭心,為何性格如此迥異?

    《紅樓夢》裡,黛玉和寶釵兩人,本來就是一時瑜亮,難分軒輊。兩人各有各的特點,無論從家世背景,還是個人修養,都很難說誰更勝一籌。或者說,兩人其實是一種平行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儘管兩人各有擅長,但她們的擁泵卻很難調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或許和兩人的性格差異有關。

    如果一定要說一個兩人之間的差異,性格似乎就是唯一明顯之處。黛玉愛憎分明,眼睛裡揉不得沙子;寶釵大度平和,總是在照顧旁人。

    那麼,是什麼原因決定她們這麼明顯的性格差異呢?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兩人性格的差異,第一個原因或許就是父母的不同。說的更淺白點,也就是家世教養的問題。

    父母是兒女的第一個老師。黛玉和寶釵,在家裡的地位其實是差不多的。

    黛玉作為江南林家的獨女,而寶釵則有一個哥哥。但薛蟠這個兒子,早就被紫薇舍人看淡。所以說,從傳承和弘揚家業來說,黛玉和寶釵肩負著同樣的使命。

    但是,黛玉的父母,一個是當朝探花郎,一個是國公之家的嬌女。兩人在教育兒女上的觀點,必然有非常濃厚的清貴氣息。讀書人身上的清高與孤傲,你可以說有點不合群,但千百年來就是這麼傳承下來的。黛玉的性格,骨子裡其實就是這種清高之氣。

    而紫薇舍人薛公則是商人出身。儘管有錢,但無論見識還是看待事物的眼光,必然會更世俗一些。我們且不論是讀書人的清高優秀、還是商人的世俗更隨和。至少,薛公在教育寶釵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是用自己骨子裡的那種觀點,潛移默化地教育子女。

    所以,黛玉在待人處事上,就會表現出愛憎鮮明的觀點。但這並非惡意或者吹毛求疵。古人云“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和黛玉這樣的人打交道,只要有足夠的度量,必然會獲益匪淺。

    而寶釵從小就受到更世俗的薰陶,相對而言,她更懂得生活的艱難,或者說賺錢不易。知道一個好漢三個幫,獨木難成林這類道理。所以,即使年紀輕輕,也表現得非常隨和。也懂得從一些細節上去拉攏(非貶義)別人。因此,寶釵給人的感覺,就要更受人歡迎。

    如果說父母的教育是兩人性格分歧的基礎的話,那麼,兩人成長的環境與過程,更是將她們的性格徹底分開而涇渭分明。

    在成長的過程中,黛玉經受的苦難遠超寶釵。最開始,黛玉也生活在美滿幸福的的4口之家。上有痛愛而嚴謹的父母,下有蹣跚學步的弟弟。可不到五六年光景,這一切都煙消雲散。黛玉失去了自己所有的家人,而成為一個旁人眼裡的孤女。

    我們能想象,一個6歲的小姑娘,這麼些年是如何走過來的嗎?她經受的痛苦有多大,從小濡養出來的讀書人的清高就會有多深。

    因此,表現在世人面前的黛玉,某些時候會像一隻刺蝟一般,渾身是刺,讓人無法靠近。但這並不成為她傷人的手段——只要不侵害到她,她也根本無意傷害別人。

    而寶釵的成長過程如何?我們只知道寶釵和母親、哥哥三人相依為命,但不能忽視她也曾失去嚴謹而慈祥的父親。幼年失去父親的悲傷,寶釵和黛玉殊無二致。

    但是,從小耳聞目染培養出來的世俗觀點,讓寶釵還是堅強地走了過來。我們所見到的寶釵,是表面冷靜,凡事隨和的人。待人接物上幾乎可以說是平易近人。但她內心深處,還是被壓抑著那種“火熱”。只有有所鬆懈,就會迸發出來的熱情。

  • 8 # 知未圖書

    黛玉和寶釵性格不同的根本原因來源於原生家庭,黛玉父親是揚州巡鹽御史,出身官宦人家,並且上學較早,但是母親的早逝,帶來心理上的衝擊,性格逐漸內斂。寶釵生在富商巨賈之家,在賈雨村的護官符上就有:豐年好大薛,珍珠如土,金如鐵。說明家庭實力雄厚,加之性格外向的母親引導,經常接觸商業資訊,性格較為開放。所以她倆性格不同的根本原因就是原生家庭的巨大區別!

  • 9 # 一楚知秋

    黛釵二人不相上下,但最終登上“寶二奶奶”寶座的卻是我們眼中的“雙面人”寶釵。這也是必然。因為薛寶釵的所作所為完全符合大家閨秀的要求。她有文才、有捷才、有治才、有德有涵養,會以小恩小惠拉攏人,從不得罪任何人,似乎是一個完善無瑕的女兒。

    寶釵會撲蝶,而黛玉只會葬花。一個會把握活的,一個只懂悼念死的。一個盼著“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一個吟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性格的兩種極端展現在二人身上,使得寶釵顯得有朝氣,很活潑,而黛玉卻十分悲觀。

    他們性格的差異完全取決於封建社會下差異的生活環境與社會矛盾。

    林黛玉,典型的封建家族的叛逆女性形象,她不會考慮到現實社會的客觀要求,她的腦中只有一套惟美的價值觀,她心中是一片無瑕的純潔、真誠,她是理想美的化身。她的叛逆性主要表現在,她對賈寶玉的許多違背封建禮法的行為,不僅從不規勸,而且常常採取同情或支援的態度。

    薛寶釵,典型的封建家族的淑女形象。她是一個封建家族的忠誠的信奉者。寶釵本是一個“天下靈秀所獨鍾”的女子,也曾追求至善至美,但因為靈魂中滿是封建道德的條條框框,社會的需求漸漸把她身上那些無邪的美好的天賦都消磨了,使她成了一個一切言行決不違背正統禮教規範的世間政治婚姻的奴隸。

    他們來自現實生活而且來自十八世紀中葉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現實生活。因此這些人物性格各異,消除了系列化的弱點,而且熔鑄著階級的、民族的特徵,尤其是強烈的時代感。

    林黛玉和薛寶釵,一個是理想美,一個是現實美,總體不相上下,薛寶釵卻因是“封建衛道士”而獲得最終的勝利,然而她們的結局都是悲慘的,可見封建制度不僅吞噬了它的敵對分子,也埋沒了它的擁護者。

  • 10 # 無我有我之間

    黛玉和寶釵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寶釵看似實實則虛,黛玉看似虛實則實。寶釵是個現實主義,她美得真實,翠眉杏眼,膚如凝脂,臉若銀盆,她才華真實,博學多才是實實在在用心辛勤學來,她的追求真實,目的性,功利性強,就是要出人頭地,家族榮耀。這些都是她的實處。另一方面,寶釵善於偽裝,假話連篇,自私冷漠,“山中高士”沒有高風亮節,“晶瑩雪”其實內心腌臢,所以曹雪芹說“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空,虛不虛啊?。黛玉風華絕代,她的美不是具體的,是一種風度,一種氣質,整個人風花雪月,對花落淚,對月長嘆,給大燕子留著門,教鸚鵡背詩 ,她的才華彷彿溶於血液,她寫詩作賦信手拈來,作品虛無縹緲,浪漫地不著天際,沒有現實的煙火。她對人真誠,掏心掏肺,心有不滿也不會掩飾,賞錢一抓一大把根本不數,特別是對寶玉的愛是沒有任何功利因素,純純的,痴痴的,這又是多麼真實的黛玉!所以黛玉和寶釵的性格都是虛實交錯,兩個人性格是對立的 ,是人的兩個角度,是眼前的苟且與詩和遠方。

  • 11 # 超超小能量

    性格相同的人可以一起風花雪月,性格不同的人才能產生跌宕起伏的故事。

    《紅樓夢》中兩個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寶釵,就是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

    林黛玉性格:

    優點:聰慧、悟性高、細心周到、待人和善等。

    缺點:喜散不喜聚,謹慎多疑,愛使小性,有嫉妒之心,敏感多變,多愁善感,內心過於自卑等。

    薛寶釵性格:

    優點:很會為人處世,善於察言觀色,懂得明哲保身,熱心助人,懂得揣摩人心和迎合眾人喜好,許多事看破不說破等。

    缺點:外表冰冷,內心功利性強,喜怒不形於色,心機比較深等。

    有人說,她們兩個人的性格正應和了出世觀和入世觀,林黛玉出世,薛寶釵入世。

    她們兩個人性格的不同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家庭出身的影響。

    林黛玉父親林如海,祖上世襲侯爵,到林如海本人以探花出身,任職巡鹽御史,母親賈敏是賈母最喜歡的女兒,所以,林黛玉是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

    林黛玉深受其父母疼愛,一生只求她平安健康成長,對她並沒有其他世俗的期望。

    薛寶釵出生於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她進京之前家族榮耀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為了重整家族,她承載著家族的期望,進京備選“才人、贊善”等職位,她是想依靠皇帝選秀進宮,得到皇帝恩寵來壯大家族名聲,她有自身的壓力和不得已。

    第二:出世和入世觀念的影響。

    林黛玉是和賈寶玉是單純的愛情關係,其中沒有摻雜其他功利因素,她和賈寶玉都是追求出世的人生,所以能夠全身心都投入到愛情之中,一旦有人威脅到自己的幸福,林黛玉就會很敏感地感覺到危險,就會因一點小事無緣無故發脾氣使小性。

    薛寶釵代表的是入世觀,她要參與人世的各種功名利祿的追逐,她不會為了愛情而愛情,她揹負著家族的責任,自然就不會全身心投入到愛情中,她關注愛情,但她更關注自己和家族的未來,所以,在失去入選資格後,她寄希望於賈寶玉,就時不時地提點賈寶玉要以學業為重,不要總是混在女孩子中間,因為這她反而不受賈寶玉待見,逐漸被賈寶玉冷落。

    如果不是威脅到自己和家族未來的事情她是能忍則忍,她最理想的目標是愛情事業雙豐收。

    第三:對世俗生活的經歷和見聞不同。

    林黛玉屬於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門小姐,她對世俗生活毫無經驗,所有的東西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她不好打聽俗世,她只希望沉浸在自己理想的生活中,荷葉枯萎了她會傷感,花瓣落了她會葬花,她因為不問世事,所以對這些小情調過分關注,導致自己多愁善感。

    薛寶釵從小就對世俗生活格外關注,她也喜歡在世俗中尋找歡樂,她懂得什麼情況下用世俗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知道隨機應變,而且擅長察言觀色,她更多的是關注別人的問題和煩惱,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麼。

    但是,她防禦心裡比較重,外表比較沉穩,外人和她接觸難以得到信任,常給人一種難相處的感覺,這也正是她在世俗觀念中學到的保護自己的方法,逢人便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不論哪一種性格,都不能認定哪種性格好,哪種性格不好,每一種性格的形成都會有很多的因素左右,林黛玉性格雖然得到賈寶玉認可,但是最終並沒有得償所願,薛寶釵雖然和賈寶玉意見相左,但她卻得到了賈寶玉,這就是命!

    這也可能就是《紅樓夢》之所以偉大的原因之一吧。

    ——END——

    解鎖更多精彩,為你解讀四大名著背後隱藏的人生觀、生活觀!

  • 12 # 永珍紅塵

    黛玉和寶釵性格不同的根源無非有兩點,一是小時候的家庭環境,二是個人成長經歷,決定了兩人性格的不同。

    不過性格這東西沒有好壞之分,什麼樣的性格決定什麼樣的命運。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正是因為每個人性格的不同世界才更加精彩。

  • 13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林黛玉是《紅樓夢》一書中性格塑造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蘭心蕙質,超凡脫俗。曹雪芹說她是孤高自許,目無下塵。她的敏感、孤傲甚至尖刻,原本是她經歷的生活磨難在她心理上的印記。由於她堅守個性,維護理想,因此她的敏感、孤傲甚至尖刻又同時成為她保護自己的武器,成為她對自己所處的卑汙環境的近乎本能的抗拒的一種表現形式。在賈府中,貴族宗法關係早已嚴格規定了等級區別,人際關係表面上溫情脈脈,實則明爭暗鬥、暗藏心機,各自謀利。寄人籬下的林黛玉在心理上自然易生凜冽悽苦之感,所謂“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而薛寶釵則完整地體現了一切合乎正統標準的“大家閨秀”的性格,堪稱是封建正統文化培養出來的淑女典型。 “品格端方”,“行為豁達”(見第五回),“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見第八回)。雖然這在實質上是她城府高深,處事圓融的一種社交手腕,但這樣的待人接物是深受歡迎和好評的。因而一進賈府,就得到上上下下的認可、重視和喜愛。在寶、黛時時感到拘束、壓抑和沉悶的社會環境裡,她悠然自得、從容不迫,應付裕如,遊刃有餘。曹雪芹在作品中用反差的描寫方式寫出非常不同、個性迥異的林黛玉和薛寶釵。

    話題再回到誰適合作朋友上,無疑,應該是薛寶釵。在書中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應該是。因為沒有多少人會喜歡一個敏感、孤傲甚至尖刻的人。

  • 14 # 愛上文言文輕鬆寫作文

    黛玉和寶釵性格可以說代表兩種不同型別的女孩。我拿班級裡的女生型別做個比方。

    如果寶釵和黛玉是同學,班主任想競選班幹部,他們會各自擔任什麼職務呢?

    我想,你和我一定有同樣的想法。

    寶釵是班級的班長,而黛玉是學畫畫的語文科代表。

    班長做事沉穩,一切以大局為重,要權衡各方面關係。是老師的得力干將,還得把同學安撫的很好,在同學中還要有威信。而且,她得是班級正能量的榜樣,她處在班主任和同學之間,做事說話都要體現大氣,有很多事,她可能覺著不好,但是她得維護班主任,她個人感情必須隱藏。當然,老師會很看重她,所有的重要任務,包括最新訊息,一定是她最先知曉,有什麼好事,老師更會第一個想到她。

    學畫畫的語文科代表,文學和藝術的結合體,理想主義、完美主義,多愁善感。她不關心班級的好的還是不好的政策,她只關注個人的小悲喜。她文學素養極高,文字領悟力強,但看了太多的婉約詞後,為萬物都會生出悲憫,花開花落,都會牽動她的感情。她會在數學課,物理課上偷偷的看她的小說,班主任對她又愛又無奈,愛她的聰慧和靈氣,同時又對她的不守班級規矩而生氣。

    他們性格不同,是他們各自的身份不同,而他們身份的不同,又有過去成長過程中家庭社會天生多方面因素影響。老師看重了班長的大氣,語文科代表的才情,然後班級中身份的不同,又讓他們的性格進一步不同,進一步被塑造,被打磨。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有對人物不敬的地方,請大家諒解!

  • 15 # 詩心痴語

    黛玉的寶釵不同性格的養成,除卻基因遺傳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根源有兩個,第一家庭原生態不同,第二童年經歷不同。

    榮國府又是鐘鼎食鳴的大家族,行事氣度,各方面都與普通人家不同。林黛玉的母親賈敏,是這樣的貴族家族在鼎盛時期培養出來的千金大小姐,真正的千尊萬貴嬌生慣養,接受的家庭教育也是頂級優越的。

    這樣的母親教養的女兒,自然“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

    雨村拍案笑道:“怪道這女學生讀至凡書中有‘敏’字,皆唸作‘密’字,每每如是,寫字遇著‘敏’字,又減一二筆,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聽你說的,是為此無疑矣。怪道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為榮府之孫,又不足罕矣,可傷上月竟亡故了。”

    這就是原生家庭環境的薰陶 ,至關重要,無可取代。

    黛玉到了賈家之後,給下人們的印象是“目下無塵,孤高自許”,讓人自然而然生出自慚形穢之感,不敢仰視,不敢褻瀆。

    而薛家乃是商賈之家,相對來說,家規就沒那麼嚴格,為人處事各方面都比較接地氣兒。培養出一個“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的“國民姐姐”薛寶釵,也就不奇怪了。

    平心而論,黛玉的人緣還是不錯的。

    雖然,小丫頭們喜歡和寶釵玩;

    雖然,賈母會當著薛姨媽的面誇讚寶釵懂事 ,“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表面上,黛玉經常和寶玉鬧小別扭,和心直口快的湘雲偶爾起點小衝突。但細細追究起來,她跟探春等姊妹們關係都很融洽 。

    芒種節,大家在園子裡玩,迎春在人前親暱的稱黛玉“這個懶丫頭”,一點也不避諱。起詩社時,黛玉和探春拿“蕉葉覆路”和“湘妃竹”互開玩笑,自然而親切。

    後來史湘雲也和黛玉成了知己好友。

    極其平靜和單調的童年生活,養成了黛玉略顯孤僻的性格。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不擅長掩飾情緒,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難免顯得鋒芒畢露。

    幼年喪母,天塌了一半。天姿聰穎的黛玉從此變得更加懂事,也更加敏感。

    周瑞家的送來宮花,黛玉直言不諱“別人不挑剩下也不給我”,一針見血 ,懟的周瑞家的下不來臺又無話可說。

    湘雲稱呼寶玉“愛哥哥”,她直接打趣“偏是個咬舌子愛說話”。

    這樣的黛玉,像一隻可愛的小刺蝟,又像一隻動不動就炸毛的小貓,會刺人會亮爪子,但是讓人討厭不起來。

    父親走了,還有母親和哥哥把她捧在手心裡。

    第42回,寶釵曾經跟黛玉說她小時候讀書的事情。

    (寶釵)拉他(黛玉)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訴他道:“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裡也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處,都怕看正經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

    寶釵小時候有這麼多小夥伴一起玩,從小就學會和習慣了跟許多人相處的正確模式。所以長大以後身處人口眾多的賈府,她能夠遊刃有餘,讓上下下每個人都感覺到她的善意和大度,同時也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 16 # 鹿依牧

    黛玉和寶釵性格最大的不同點,也是寶玉之所以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釵的主要原因,就是黛玉鄙視功名,寶釵看重功名,她們的世界觀迥然不同。

    現代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性格形成與自己親密接觸的人有密切關係。比如,嬰兒出生後,那個抱著把你帶大的人,帶到三歲就足以形成內在性格,再後期便與成長環境有關了。

    黛玉出生官宦世家,父母均出生於書香門第,祖輩又在當朝當了幾代的大官。被父母視如掌上明珠,五歲之前由母親教導,錦衣玉食,不愁權力和金錢,黛玉自小不需求人也沒有下層窮人想改變命運的願望,對一切功名利祿和當官也不稀罕,可能還有點輕蔑,覺得不過如此。所以黛玉灑脫,不在乎功名。

    寶釵家是官商,是與官家做生意的商人,打交道的全都是官。寶釵家在商人裡是首屈一指,但在官場上,在掌握商人命運的官面前,就要卑躬屈膝,面面俱到,不然不能長久保持官商的地位。寶釵出生在商家,從小就知道,官比商大,要想更出人頭地,當然做官好,只是自己是女孩子,不能做官,那就去皇上身邊,當一個有權力的女人。

    黛玉和寶釵性格迥異,命運也因此完全不同,究竟哪種性格更好,就見仁見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聰明有什麼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