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anchengli
-
2 # 老方L
先說女排吧,畢竟女排大家會更加熟悉一點,但不提中國女排國家隊,以免發生爭執,互撕的情況。
談到保障性主攻,世界範圍內著名的:16年蛇姐、吐司、大波塞蒂、拉爾森這些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16年蛇姐:代表作OG半決賽五局一分,但地板擦的勤勤懇懇,給兩門大炮創造了極佳的進攻機會
吐司:不用說了,也沒啥特別代表的代表作
大波塞蒂:代表作應該是18WCH,和自由人德吉納羅撐起了整個後排
拉爾森:美帝地板的核心,從17年開始尤為顯著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世界範圍內的保障性主攻進攻能力如何呢?給我們直觀的印象是,保障性主攻似乎進攻一般般,甚至可以不要,是這樣嗎?
蛇姐:進攻高光的場次幾乎沒有,也就OG決賽稍微感覺比較雞血一點
吐司:更不用說了,但吐司自己在進攻上想的辦法確實不少,打兩點主攻反輪的時候有雙快(雖然慘遭朱婷粑粑攔死),還有交叉等一系列快變戰術,而其真正要其進攻的時候也不是次次掉鏈子,18WCH半決賽第二局村姑的反擊局點就是她挽救的,最後還有一次進攻拿下局點,28-26扳平大比分
大波塞蒂:如果按照現在她的條件的話,進攻這一塊確實很難,經常10幾扣2-3中還有一中是探頭這樣,但人家年紀擺在那裡了,要她再想之前一樣也不太現實
拉爾森:拉爾森典型的是轉變,從之前地板要湯姆一起幫忙,到給卡佳擦了一個賽季地板後地板慢慢慢慢變好,到給希爾、巴奇擦地板。但拉爾森18WCH時卻還要承擔一大部分的進攻任務,由於羅伊德的傳球質量問題,副攻發揮不出來,主攻承擔的壓力就大了很多很多,所以18年一整年拉爾森也是累死的典型代表
從這些人的進攻水平可以看到,所有所謂保障性的主攻在進攻上對她們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蛇姐有波斯米哈兩門世界級頂級大炮,所以可以不要進攻,三點攻基本不給,兩點攻本瓜可以選擇後攻或者自己二次,兩門大炮我重點給,稍微有點累了,OK我換副攻,歇了一會再給回去,哦蛇姐太閒了是吧,給你丟個進攻打打,打死得一分,打不死下一分我絕對不會給你。
再看吐司,雞絲和耶斯沒有米哈波斯那麼的強勢,所以對於馬桶姐來說吐司這點必須要用好因為從技巧上來說,吐司是左手,攔防起來本身有些難度,而且不管雞絲還是達德洛普還是普拉克、耶斯都有抽風抽到怎麼也回不來的場次,本身突破能力不能與波斯朱婷等人比較,還是WCH半決賽第二局那個村姑局點的例子,沒記錯的話是三點攻貝列恩和耶斯在前排,調整攻,要麼四號位,要麼強行扭到二號位,馬桶姐選擇相信了一次吐司,確實這球扭到二號位給耶斯打符合大眾審美,關鍵球關鍵人關鍵分,但不管是奇哥還是大眼都不傻知道你的套路,中規中矩的大概率打不死,再加上後攻雞絲剛剛被奇哥一個單人翠蘭,更不敢給第二個,對比下來這就需要吐司比蛇姐強一點的進攻能力。
大波塞蒂不講了,大同小異。
最後拉爾森,18年的拉爾森,她所需要的是四個人裡面最好的進攻能力,不是說阿金亞當斯比不過別家副攻,也不是說快速體系失去地位,而是二傳做不到把攻手排程到最高的境地,所以對她們每一個人來說,進攻都額外重要,要準備多板攻的可能性比村姑風車意麵都大。
好,來看國內聯賽,舉兩個例子,1718上海,1819江蘇
1718大家都知道本瓜要說誰:四梅和金哥,誰都知道進攻上金哥比四梅把握大的多的多的多,比起四梅各種不挑,四梅挑球請見1819半決賽。但那一個賽季很明顯,算花蕾沒來或者說假設花蕾不會接一傳的時候,金哥承擔的保障任務簡直堪比自由人,還要承擔一大部分的進攻,甚至大量的大調攻,那四梅你幹嘛呢?聯賽初期進攻是不錯,讓人覺得全運會後開竅,然後呢,沒了…靠天吃飯了,這手能不能炸開來,還是被叮咚。那難道說金哥在上海隊裡算保障主攻嗎?肯定和保障性主攻最初的定義不一樣,在這支前20輪接應進攻也不是很超神的隊伍(這也是金哥離開的重要原因)中,金哥太累了。
1819江蘇大同小異,不再贅述。
所以總結來說,我們國內有一部分主攻由於偏科過於嚴重,導致一些本應作為全面性主攻的球員不得不放下心來做保障,而那些偏科主攻進攻再不給力的話球隊輸球絕對是99%的事情。這一點適用男排。
女排大概就這些了,來看看男排。
-
3 # William威廉大帝
一方面,我覺得把“保障型”球員推斷為三無球員是不正確的。
因為保障型球員一定是具有保障能力的。比較極端的例子是天津女排的接應楊藝,雖然他的進攻能力是明顯的短板,但她的保障能力的確是比較突出的。2019-20賽季,當天津隊主攻線上是朱婷和李盈瑩搭檔的時候,楊藝的保障作用就顯得很重要了。當然,如果主攻線上也同時存在一個保障型球員的話,楊藝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比如2018-19賽季就是這種情況。
因此,不能說保障型球員不重要,但一個球隊如果想獲得比賽的勝利,整個球隊的攻守一定要保持平衡。這就是為啥2018-19賽季和2019-20賽季楊藝在天津隊中的作用會有如此大的差異的根本原因。
其次,中國女排國家隊的情況也類似。如果邊攻組合為朱張龔,由於張龔二人都是偏保障型的球員,因此,這種組合在遭遇強隊的時候,當張常寧轉到前排的兩點攻輪次,就會出現突破能力不足,容易卡輪的問題。所以,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郎導都及時用李盈瑩替換張常寧,以增加突破能力。但由於當時李盈瑩的一傳能力不足,所以,這種組合還不能作為常規武器使用。為此,2019-20賽季郎導才力主朱婷加盟天津隊,充分磨合朱李的主攻組合。因為這種主攻組合的攻擊力超強,即使接應位置的突破能力不足,也能通過兩個對角主攻相互掩護,達到進攻火力點的平衡。結果聯賽的檢驗,這種組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另一方面,把保障型球員推斷為不務正業也是不恰當的。前面分析過了,為了達到整體的攻防平衡,保障也是球隊需求的一種,因此也是正業。
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
4 # 無所謂耀哥
保障型隊員不就有保障能力麼?怎麼會是三無?三無是指進攻不下球,地面一團糟,攔網發球沒一樣拿得出手的隊員。
在中國聯賽層面來說,有很多表現出色的球員,但是拿到國際上比賽,往往成了所謂的梅系或者姨系攻手。三無攻手出現在國際三大賽的概率不大,一般來說,世聯賽這些商業賽事就會把三無攻手絕對淘汰掉,而姨系梅系倒是很常見。
中國著名的梅系攻手代表就是王一梅和劉晏含。其她譬如劉曉彤已經完全轉型成為全面型攻手,李瑩盈正在轉變的過程,也有朝婷系攻手發展的趨勢。
相對來說,姨系攻手的代表人物名氣往往不大,譬如陳麗怡,李靜,16年的龔翔宇。前兩位已經淡出了賽場,龔翔宇經過多年的磨練,已經轉型成了全面偏保姆型攻手。
最理想的攻手是婷系,目前來說,朱婷和以前的金軟景,索科洛娃,是最具代表性人物,德拉克魯茲,科斯塔格蘭德,包括前古巴籍後加入義大利的阿奎羅,以及內斯里漢等等,都是幾十年才出一個的接近婷系的攻手。
純保姆球員也不是不務正業,在一個完整的體系中,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攻手,不是因為這樣的攻手好用,是因為除了她們,沒有更全面的了,這就是所謂的體系作用。
-
5 # 山風雨來
一支排球隊伍場上有五個位置,即主攻、副攻、接應、二傳和自由人。熟悉排球運動的朋友都知道,自由人在場上沒有進攻的任務,保障工作是她們的唯一職責。現在排球流行攻勢打法,各隊都比較重視發球的攻擊性,那麼場上只有一名自由人作保障工作是不夠的,要想贏球還至少有一名保障型主攻,把隊伍的一傳和攻防串聯起來。所以保障型隊員是隊伍攻防轉換的重要保障,不是三無隊員。
-
6 # 逍遙遊人間仙境
務不務正業、行與不行的,你們這幫津狗也得承認,女排就是現在這支隊伍,世界排名第一了,391分有幾分是你家天才“超強”的進攻力貢獻的?也幸好你們海河橫空出世的天才主打的軍運會瑞士精英賽和世俱杯不納入評分,否則要從第一跌到前8不入。天天碰瓷七仙女,有用嗎?你家天才那麼務正業,倒是升幾次國旗奏幾次國歌啊,連業餘大媽都打不過,恬著個逼臉說別人世界排名第一球隊的主力不務正業?是人性的喪失還是道德的淪喪?
-
7 # 東南325933
本來就沒什麼保障型球員之說,郎平要求的就是隊員的全面性,說到全面,在國家隊邊攻手中也就朱張龔,李盈瑩在世界大賽中在同接六輪一傳的情況下,進攻不及張常寧,防守差距更大,所以只能是替補,順便說一句,賣光碟的你可以去勸說王寶泉,天津隊中純保障隊員可以退役了
-
8 # 金陵東南校友
舉個例子,2000年左右幾年,荷蘭有位國際球星戴維斯,個不高、體壯如牛、青光眼帶著護鏡、技術也不出眾,基本不會進球。他主要職責是,在中場活動,破壞對方進攻及節奏,他真的不出彩,但名帥們知道,他對球隊真的很重要。
-
9 # 老辛兒
你說的那個球員,在地方青年隊時就屬於全面型球員。而是,到了成年隊之後。主教練根據技戰術要求,讓她僅負責進攻得分!到了國家隊後,這兩年進步神速!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就是因為,她的基本功相當的紮實。儘管,在國家隊這個層面還有欠缺。……相信,她以後肯定是位世界級球星。因為,她具備了極高的球商和德行。
-
10 # 枉然如夢86615618
其實說白了:就是個哪方面都不行的主!各個方面都沒有實力的這麼個仁!堪稱所謂的“保障型”“萬斤油”!實際上是大家都在保障她。
-
11 # 老顧1293
蘇犬門小組賽榮獲排位賽冠軍都趾高氣揚,可最後又成了蘇三起解,個個惱羞成怒,滿嘴汙言穢語,這就是這幫淫人痣士的所作所為。
-
12 # 體育一席談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其實這是目前排球界經常出現的一種型別球員。
現在國內排壇接應位置的攻擊力普遍不行,大部分都是因為要保主攻。如果主攻選手進攻能力突出,可以用保障型接應;如果主攻的進攻能力不夠,就必須用攻擊型接應加強2號位進攻。
以往的傳統型接應二傳的職責是:彌補二傳手來不及移動傳球時的漏洞,擔當起穿針引線的職責。由於這種型別的接應側重於防守,所以被稱之為保障型接應。
每一種型別的選手,都是為了適應球隊的技戰術打法而存在的,保障型球員的存在,說明這種球員在戰術上是球隊需要的。
但是,如果主攻實力超群,比如像朱婷這樣的超一流主攻手,那麼就必須要保主攻。大家不要看歐洲球隊的主攻實力不如接應,就認為主攻戰術落伍了,她們不願意打4號位,只是因為她們沒有這種超級主攻。
反過來,我們不能認為這些保障型球員是不務正業,如果沒有她們在防守端做出的努力,恐怕球隊的攻防轉換不會那麼順暢。
-
13 # 光線來了
這是在說楊藝嗎?雖然我知道你想說誰!把球隊自己的戰術需要,說成各種各樣的花樣,是網路噴子和鍵盤槓精們的傳統!所謂的保障性主攻的說法來自於郎平,是她對重傷後以及心臟手術後的惠若琪說的,惠若琪出道時,是當時中國女子排壇第一強力主攻,後重傷,強力不在,這時自己的思想如果還在當年第一強力主攻範疇裡,對惠若琪和中國女排都不是好事,這時,朱婷出現了,初期的朱婷真的沒有多麼全面的一傳防守能力(這也是她和張常寧都進自由人組訓練的原因),於是,為了鼓勵惠若琪轉換思維和打球方式,郎平提出了當好一個保障性主攻,這就是——既要打好主攻,又要接好一傳,還要做好防守,這就是全面型主攻的原形!而所謂的保障性接應是媒體和球迷根據郎平的說法,杜撰出來的,雖然中國女排歷史上的確沒有培養強力接應的傳統!但,作為進攻的主力是主攻的球隊,需要接應有很強一傳防守能力,這是戰術上必需要有的!隨著主攻全面性提高,當然就看出來接應進攻強力不夠了!很正常!以天津隊為例,當李盈盈能每扣必中,有著超高進攻成功率時,楊藝的保障就會被許多球迷讚揚!當李盈盈進攻受阻,成功率下降時,楊藝就會被許多球迷詬病進攻不利!但當李盈盈王藝竹楊藝都是全面型球員,這時,李盈盈就能被更多的保障,並能在受阻時,由王藝竹楊藝來進攻渡輪!這才是郎平要求的全面型球員!
回覆列表
保障型球員就是指:主攻付攻接應進攻不下球送對方防反,根本沒有得分能力之人。
一是刮大主攻肉吸大主攻血,透支大主攻精力的LiuMang球員。原本就不是這個材料,濫竽充數。大主攻長期疲勞透支的腕傷估計都拜她們所賜。典型的不務正業。
二是無一槌定音能力,調整攻還不如二次球下分,攔防全無技巧。典型的三無球員。
三是說主攻吧不像,付攻吧不像,接應吧不像,自由人都不如,這樣的國內大把抓,高棉女排都能找幾個回來。
四是極為可笑的是:遇強點的隊伍這樣的三無球員連抱主攻大腿都撐不下來一場球,真不曉得在場上有啥用。建議還是回家保他老母去吧。
五是這樣的濫竽再加上一個保障型接應在場上,不是一點攻是什麼。這種就是吃人不吐骨頭,嚼骨頭不掉渣的寄生胎。
只有中國出這個,外國有嗎咱也不知道,回頭打聽一下吧。也是個奇聞異事。
最後定個性吧,保障型就是LM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