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漩渦鳴人yy

    與其說是這兩個人爭吵,倒還不如說是日本高層理智和瘋狂的一次較量!

    石原莞爾,雖然這個人是少將,但事實上這個人的職務並不低,而且在日本國內具有很高的聲望,為什麼?本身它只屬於日軍參謀本部跟日本陸軍省,雖然職務上和軍銜上來講比對方低一個檔次,但是陸軍參謀本部是直屬於日本天皇的,石原莞爾自然也不需要為陸軍省去負責!而且就當時的情況而言,由於他在918事變裡面的出彩表現在日本國內具有很高的聲望,所以其知名度完全超過了當時的。日本大將衫山元,也正是這個身份的前提和基礎,促成了這一次有意思的爭論!

    這次爭論的重心在哪裡呢?是在盧溝橋事變發生之後,日軍本部。關於是否擴大對華戰爭是否對華發動全面戰爭的一次探討!

    其實關於這一點,日軍的那些少壯派日軍的那些高層,一個個眼紅的要命,都希望自己能夠快速地發動這場戰爭,贏下不是公民這樣的話就可以在國內一舉提高自己的聲望。但說實話,還是有一些理智派看得清楚,如果真的擴大戰爭,日本人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否能夠克服?

    石原莞爾就是這樣一個理智派,大家別誤會,這個人就是一個軍國主義分子,他所。堅持的,或者說他反對的只不過是擴大侵華戰爭的一個時間,究竟是什麼時候發生。

    雙方之間展開的爭吵,石原莞爾認為,此時中國還不宜對其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尤其是當時日本國內的問題!資源,兵力相比較於中國來講還是吃虧,所以他覺得應該打一個區域性性的戰爭,讓南京政府服軟就行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

    所以,二者之間也就相互犟了起來,整個日本軍隊內部分為兩派一派呢是知華派,就是比較瞭解中國實際情況的,站在了石原莞爾這一邊,而至於其他的人就全部站到了衫山元這一個派系裡面,為什麼這就是日本當時的情況,屁股決定腦袋!

    高層早就已經被所謂的侵略,所謂的大東亞共榮衝昏了腦子,這個時候認為日軍戰無不勝,能夠擴大戰果,中國不堪一擊。所以,衫山元才提出來三個月內摧毀中國這種說法!大家都想著打仗,此時要是有一個理智派出來說,這個仗不能打。

    別說這個人在國內究竟擁有多高的聲望,究竟有多少的身份,哪怕他把理由全部講清楚了,剩餘腦子發熱的人也不會同意這種事情發生!

    這種事情最終導致的結果使得日本在華北戰場上面的作戰策略一變在變,一開始的時候,在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日本人的作戰策略還是以區域性的發動戰爭,打擊華北地區的中國軍隊為主,但是僅僅在三個月之後,就全面的轉變成為全面侵華戰爭,整個日本高層對這種發展的狀態簡直就是目瞪狗呆,又沒有辦法,只能夠投入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這場戰爭之中!

    所以很快,在某位仁兄的授意之下,石原莞爾遭到打壓,被貶到了當時的偽滿洲,去關東軍那裡當個參謀,而衫山元則是步步高昇,最終成為了陸軍元帥,可以說是志得意滿,但是很快這所有的人都笑不出來!

    侵華戰爭侵略戰爭所帶來的進一步的後果讓整個日本一直處於一種入不敷出的狀態,最終日本人火中取栗,選擇和美國選擇和西方列強開戰,最終導致整個日本陷入到了一種死無葬身之地的地步!最終整個日本高層不復當年那般英勇,不復當年那般強硬,跪在了美國高層的面前,求美軍原諒,這份理智,估摸著是當初罵石原莞爾的時候,丟掉的又重新撿起來了!

  • 2 # 小約翰

    石原莞爾不但敢跟大將杉山元叫板(給他起外號“傻瓜元”),還敢跟日本首相近衛文麿叫板,就是後來的首相東條英機他也沒有放在眼裡。石原莞爾只是一個少將,為什麼會如此狂妄?

    一、較真的性格

    石原莞爾生於日本山形縣鶴岡市,用中國的話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根正苗紅,他的父親父石原啟介曾經長期擔任鶴岡市警察署署長。

    在他幼年的時候,父親就經常用"武士道"精神教導石原莞爾要勇敢而不懼艱險;還教導他堅持“真理”,不要因為自己位卑而輕易放棄。

    優越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不但讓他養成了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也讓石原練就了一個不迷信、不畏權勢、拒絕頤指氣使,敢於堅持自己觀點的性格。

    二、驕傲的資本

    石原天資聰穎,學習刻苦勤奮,喜歡獨立思考,16歲就考入日本陸軍中央幼年學校,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由於他敢於質疑,不受老師待見,取消了他第一名的成績。

    1907年,18歲的石原考入亞洲第一軍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成績還是名列前茅,但因為同樣的原因,使他只能以第六名的成績畢業。不過他依舊非常自信,引以為傲,目空一切。

    三、狂妄的資本

    918事變是石原莞爾一手策劃和親自實施的,並沒有得到日本政府和陸軍部的支援,當時東北日軍跟奉軍兵力對比是1:25萬,所有的人都覺得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較量,日軍的勝算為零。

    但是他對局勢分析非常透徹,對張學良的研究也非常到位。他不但算定了張學良不會抵抗,蔣介石不會在乎東北,也算定俄熊也不會出兵干預,美英更是會袖手旁觀。

    這場所有的都不看好的豪賭,日本竟然贏了,沒有費吹灰之力就佔領東北。由於“滿洲事變”(918事變)的成功,主謀石原莞爾和板垣徵四郎成了日本的民族英雄,石原莞爾聲名鵲起,如日中天,能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嗎?

    拋開石原的侵略性不說,石原確實是個非常傑出的戰略家。

    在佔領東北之後,他不主張繼續擴大戰果,佔領中國華北和更多中國領土,而是希望日本跟中國政府改善關係,全力以赴對付蘇聯。

    因為中國的石油資源還沒有發現,是個典型的農業國家,石原覺得沒有戰略意義,而蘇聯是個能源國家,應該是日本首選的進攻目標。

    按照石原的思路,日本跟德國聯手,會很快滅亡蘇聯,東北也就永遠從中國分裂出去,只要日本不進攻中國,美英也不會對日本出手。

    七七事變前,石原發出驚人預言,他說“日本再戰必亡”,如果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本就會陷入戰爭泥潭,最終被拖垮。即所謂的“泥潭論”。

    他對國際局勢的分析非常透徹,到了一種叫人恐怖的地步;所以說,石原有日本第一兵家之稱,確實有狂妄的資本。

    四,二人是平級

    杉山元大將雖然軍銜高,但他是在陸軍省任職;石原雖然是少將,但人家是在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任職。

    陸軍參謀本部是制定作戰計劃的,陸軍部是負責陸軍日常事務的,兩個單位是平級,而不是垂直的上下級部門,而且事實上參謀本部的權力比陸軍省權力要大。而當時石原的職務是參謀本部的作戰部部長,手裡掌握著參謀本部百分之八十的權力,更不會把陸軍省的杉山元放在眼裡。

    五,非個人惡怨

    石原叫板杉山元,並非是私人恩怨,而是對日本的國策有不同看法,這在日本是允許的。石原覺得中國幅員遼闊,中中國人民一旦團結起來就力量無邊,要征服、佔領中國需要70個師團左右;而日本當時只有不到20個師團。

    日本進攻蘇聯則是跟德國聯手的,根本不需要那麼大的軍事動員能力,只要以東北為基地穩紮穩打,征服蘇聯輕而易舉。

    杉山元卻認為,日本軍力強大,中中國人一盤散沙,忙於內耗,橫掃中國不在話下。

    日本雖然是個軍國主義國家,但是國內還是允許發表不同意見的。事實上日本軍部一直有幾大派別,他們不是結黨營私,而是純粹為了國家前途。因此,石原叫板杉山元沒毛病。

    六、因禍得福

    儘管如此,一旦一方的觀點受到了廣泛支援,另一方的意見自然會被忽略,這些不同意見者也會被邊緣化。

    當時日本國內已經被918事變的順利而衝昏頭腦,主張擴大對華戰爭杉山元、東條英機派佔了上風,主張對華進行有限戰爭的石原派就不再吃香。石原的地位也一落千丈,變成了東條英機的下屬,當了東條英機的參謀次長。1941年,東條英機出任首相,軍政大權獨攬,野心膨脹,發動了太平洋戰爭,走上了與美國為敵的死路。道不同不相為謀,石原被排擠出軍界,只能以預備役軍人身份出版軍事著作。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因為如此,日本戰敗後,杉山元在日本戰敗後開槍自殺;石原則沒有作為戰犯受到起訴,活到了1949年。

  • 3 # 這些歷史要讀

    因為,舊日本軍隊歷來就有“下克上”的傳統!

    二戰期間,看似等級森嚴的日軍,實際上軍中真正掌握實權的並非少數幾個身居高位的“老頭子”大將,而是那些“少壯派”中高階軍官。因此,日軍本部的高軍階將帥,不一定能調得動自己麾下的將領;而日軍很多師旅級的中高階指揮官,往往能直接跟自己的上級叫板,這便是日軍的“下克上”傳統。

    及至二戰前夕,日本又一次爆發徹底改變其歷史走向的“下克上”事件,這便是著名的二二六兵變(又名“帝都不祥事件”)。

    盧溝橋事變後,石原莞爾和杉山元之間的矛盾全面公開化。極力主張對外侵略,主張全面侵華的杉山元,將公開反對自己的石原莞爾(“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策劃者之一)視為軍中的“不擴大派”。而這位狂妄的大將,正是揚言:“三個月解決中國事變”的戰爭販子!

  • 4 # 歷史評說

    整個二戰中日軍就是一群自大症患者指揮的禽獸兵團,尤其是日本陸軍,在整個日軍體系中,只有石原莞爾算得上一個比較傑出的軍人。

    可是就這麼一個在戰略上有一點眼光的人才,日本軍界還不怎麼用,最後甚至被打擊報復退出了現役。不過不論怎麼說,石原莞爾在日本吃癟,對於中國的抗戰來說,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918的成功使得石原莞爾在日本陸軍界聲名鵲起,出名之後,石原莞爾的心態有了一定的變化的變化,這就像一個演員,憑藉一部電視劇爆紅之後,心態有點飄,有點膨脹,一個道理。

    在對待中國的戰略上,石原莞爾所在的參謀本部和杉山元大將所在的陸軍部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石原莞爾試圖說服陸軍部放棄全面開戰的設想,轉而進行懲罰性的戰爭,逼迫蔣介石政府做出一定的讓步,通過有限的戰爭,掘取最大的利益。

    而日本將主要精力還是投射在北方,石原老賊認為蘇聯才是日本真正的敵人。可是陸軍部的大佬們不怎麼認可,他們被在中國的勝利衝昏了頭腦。

    在他們的眼裡,中國軍隊就是一攤爛泥,根本不是裝備精良試劑,高昂訓練有素的日軍的對手,杉山元大將甚至提出三個月之內滅亡中國。

    可以這麼說,整個陸軍部都已經被在中國的勝利搞得瘋狂了,他們不再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問題,杉山元的這種觀點得到了普遍的支援,甚至石原莞爾的幾個直接屬下,他們參謀本部的幾個人都支援這種觀點。

    其實這主要歸功於的日本的體系問題,日本陸軍部聽上去牛皮哄哄,但是他們管不了日本陸軍參謀本部,這兩個部門跟壓根只有是互相平級的。

    日本陸軍部主要負責除作戰之外的一些事物,而參謀本部則是指揮作戰的,杉山元大將就是陸軍部的老大,而,石原莞爾所在的參謀本部,他們的老大是個日本親王,這是個掛名的,由次長負責。

    作為作戰部的老大,實際上他就相當於他們本部的二把手,所以他和杉山元之爭就是參謀本部實際上的二把手和陸軍部真正的一把手之間的爭論,基本上也算對等。

    再者,此時的石原莞爾,在國內擁有相當高的威望,大家都在稱頌他的智慧,藉助這種人氣,他也有了和上級領導叫叫板的底氣。

    只不過在言辭交鋒上,石原莞爾取得了勝利,但是最終的部署還是聽從了杉山元大將的安排,中國事變擴大化。

    不僅如此,後來東條英機和杉山元這兩個人節節高升一個當了元帥,一個人成為了首相,這兩個人大權在握,索性就把石原莞爾排除出了現役部隊,讓他成為了一名預備役人員,為了防止他亂說亂動,這兩位大人物甚至出動了憲兵,對他進行保護性監視。

    不過這樣倒也保住了石原莞爾的小命,由於它的戰略謀劃沒有被採納,結果竟然沒有成為戰犯,這真是蒼天無眼呀。

  • 5 # szliu911

    石原主張先北上侵蘇俄!再解決中國!

    而杉山元堅持南下,狂囂:速戰速決,三個月解決支那問題!!!

    但無論北上還是南下,兩者都為了天皇利益!!!

    最終的決定卻是由蘇俄來定的:斯大林與日簽定了《蘇日互不侵犯條約》卻是以不再經濟軍事援助國民政府為條件!

  • 6 # 策神歷史

    在當時的日本,有這麼一句話叫做石原之智,石原莞爾的智慧是得到大家公認的,而且,石原莞爾也是日軍中少有的戰略思路,比較清晰的人,是一個冷靜,而不失熱血的軍人,這位老兄在日本軍界不受重用,得不到待見,真乃中國抗戰之大幸也。

  • 7 # 度度狼gg

    石原菀爾註定要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價,但也是中國抗戰之幸,這廝是昭和軍閥中鮮見的戰略思路清晰者。他敢跟杉山元大將爭辨,其一是對華侵略的指導思想存在嚴重分歧,其二是兩個人分屬日本軍部的兩個系統,沒有直接的上下級關係,並且石原在當時的陸軍參謀本部還具有特殊地位。

    先說第二點,通常所說的“日本軍部”是指陸軍省和陸軍參謀本部這兩大機構,兩者都直接對天皇負責而互不隸屬,陸軍省負責“養兵”:徵兵、訓練、人事、編制、裝備等等等,而被稱為“傻瓜元”的杉山元,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時,擔任的就是陸軍省老大“陸軍大臣”(陸相),軍銜已經是陸軍大將,確實位高權重,但問題是,他管不著石原菀爾。

    陸軍參謀本部專司“用兵”,也就是管作戰,而石原菀爾因為挑起“九一八事變”有功,當時正任參謀本部作戰部(第一部)少將部長。參謀本部的老大“參謀總長”是皇族閒院宮載仁親王,一個70多歲的老傢伙,基本就是掛個名而已,不咋上班管事。所以主持工作的是參謀次長今井清中將,石原在任內改組了參謀本部的架構,他領導的作戰部幾乎掌握了90%的權力,成為參謀本部實際上的二把手。

    這就是石原菀爾敢跟杉山元吵吵的客觀原因,因為他雖然是個少將,但是代表參謀本部、代表特殊的“參謀體系”,況且還掌握著參謀本部的實權,即便是陸軍大臣杉山元,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只能在所謂的“懇談會”上互相辯論和對噴。同時,石原菀爾在“九一八事變”中的表現,已經成為日本陸軍的紅人,號稱“日本第一兵家”,也有點飄的成分。

    一定要跟杉山元叫板的主觀原因,是在盧溝橋事變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上,兩人分屬不同陣營,也就是理念不一樣。石原菀爾堅持認為蘇聯才是日本的最終敵人,不能跟中國陷入大規模的長期戰爭,屬於“不擴大派”。注意啊,可不是說石原菀爾不主張侵略,而是手段不同罷了,石原主張用短時間小規模的“懲罰性作戰”,逼迫南京政府服軟即可,然後撅取一些利益見好就收,繼續保持對蘇戒備。

    而思想頑固的杉山元是強硬的“擴大派”,堅持進行戰爭動員,用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快速逼降南京政府,“三個月解決中國事變”就是他說出來的瘋話。所以在軍部討論會議上,兩個人各陳已見涇渭分明,唾沫星子橫飛地辯論,杉山元教育石原的原話是:“所謂不擴大,只是避免全面戰爭,而不是不顧HUANG軍的威信”,也就是說,必須在華北把29軍和中央軍打服。

    從資歷上說,杉山元畢業於陸士第12期,比21期的石原大了整整九歲,屬於軍界前輩,但是在關於戰略問題的辯論上,他還真不是石原菀爾的對手,“傻瓜元”嘛,就是不善言辭比較木訥的外號。可問題是,杉山元的“擴大派”人多勢眾,不僅包括駐外的中國駐屯軍司令、關東軍司令和CX軍司令,甚至還包括參謀本部作戰部的作戰課長武藤章大佐等人。

    也就是說,連石原菀爾在參謀本部的直接下級,都不支援他的意見而力挺杉山元,所以石原這一派被孤立了起來,最終胳膊扭不過大腿,日本內閣和軍部做出了立即增兵三個師團到華北的決定,而關東軍和半島駐軍也積極派兵助戰,於是盧溝橋事變演變為大規模的華北會戰。雖然在戰略辯論上輸掉了,但是石原菀爾仍然會認真制定作戰方案,這就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兩重性。

    跟強硬派鬥嘴的後果當然也是有的,由於在戰略思想上成為少數派,石原菀爾已經很難在參謀本部呆下去了,兩個月以後被打發到關東軍,成為參謀長東條英機的副手,而他又半隻眼睛也看不上“上等兵東條”,被打壓就是必然的了。杉山元則因為主張侵略有功,先去當了華北方面軍司令官,1940年還出任了參謀總長,1943年獲元帥榮譽軍銜,大大地被重用。

    東條英機呢?後來成為了陸軍大臣,再後來成為了首相兼一大堆相,這兩個傢伙既然飛黃騰達了,怎麼可能有石原菀爾的好果子吃?於是石原被解除軍職轉為預備役,東條還怕他四處傳播理論去,乾脆派憲兵看著他不許亂跑亂說。

    中國的抗戰,從此少了個禍害,石原菀爾至少比東條的腦袋開竅一點。

  • 8 # 寶樹白石

    日本石原莞爾曾經到中國各地以貧民身份遊蕩過,深知中國的上層,中層,下層階級的心理,深知中國文化的深奧,也深知清朝滅亡之後中國的局面。

    他扮作中國的貧民在武漢找苦力工做,被碼頭的警察搜身,搜盡身上的錢財。他深知中國腐敗是從上到下的。

    他不贊同全域性的入侵中國,而是先滿蒙地區,在華北地區,蠶食中國,日本的軍力不可能全域性佔領中國,這是石原莞爾的認為。

    石原莞爾認為,日本一定會失敗,慘敗在中國。

    而日本的好戰派卻定岀了迅速的滅亡中國的計劃,石原莞爾激烈的反對,石原莞爾認為日本沒有這麼大的胃口,日本一定會慘敗。

    杉山元是日本的激進派,他們認為中國四分五裂,可以迅速的滅亡中國。

    石原莞爾認為,迅速的佔領中國不難,但是,中國上層雖然腐敗,中國的事情複雜的很,是一個大的陷阱,任何列強都會被陷進去而拔不出來。北方的俄國,南方的英,美,法,都在等著日本陷進去,拔不出來,石原莞爾已經看到這點。

    日本的杉山元激烈派沒有看到這點,而執行了他們迅速的佔領中國的戰略,石原莞爾被擠到一邊去了。

    日本的失敗,以後的結果註定了日本失敗的命運。

    石原莞爾是日本上層最狡猾的一個,其他的日本上層,東條英機等沒有石原莞爾的眼光,走進了中國這個陷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會感到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