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河南明妝護膚

    燕子李三,原名李景華,1898年生於京東薊縣。幼時隨叔父到滄州落戶,艱苦度日。滄州習武之人眾多,他也跟著學了點武藝。因其稟賦較好,身體輕快,漸漸地,爬牆上樹易如翻掌,非一般人所能比。

    由於家境貧寒,及其年紀稍長便開始四處偷盜,曾在河南、湖北等地屢屢作案,有一次竟然偷了洛陽警備司令白堅武家的財物,名聲大振。

    為了增強本領,李景華曾隱姓埋名到少林寺學藝,幾年苦練,功夫大進。

    此後,他沿著平漢線來到平津一帶活動,曾在北平右安門外關廂居住,放開膽子大量作案,不久以後便有了“燕子李三”的名頭。 “燕子李三”究竟有什麼樣的高超武藝?他當然不會有傳說中的“燕子三超水”的輕功,不能在水面上點水而行。但他的武功確實非同小可。

    這可以從他的作案物件中看出。

    他的作案物件不是小家小戶,而是深宅大院、高牆阻隔、護衛森嚴的富家大戶。在這些地方,他能夠來去自如,這不能不說他有超常的手段。

    他可以頭朝下,藉助一些工具,身子像壁虎一樣緊貼牆壁往上爬;也可以將繫有長繩的鐵爪拋於高牆或樹枝之上,然後攀著繩子爬上去:還可以用腳蹬牆,借勁使力,巧妙地越過障礙;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撬開各種鎖子……具有這些本事,再加上作案前周密細緻地摸底,並配有特製的藥水等,“燕子李三”很少失手,作案無數。

    他甚至到臨時執政段祺瑞的府邸行竊,還偷過國務總理潘復、執政秘書長梁鴻志等人的財物,所以,名聲越來越響,轟動一時。

    每次作案後,為顯示自己藝高膽大,燕子李三還故意戲耍權貴,仿效傳奇小說中諸如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盜的做法,把一隻用白紙疊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顯示自己明人不做暗事。 “燕子李三”的綽號便由此得來。 當時時局十分混亂,當權者即為國之巨蠹,為富者往往不仁。

    因此,老百姓對於專偷富人的燕子李三倒有一份親切感,把他看做梁山好漢時遷一樣的人物。

    燕子李三有時候也將偷竊的部分財物分給百姓,受到百姓的稱頌。

    有報紙就曾這樣報道:燕子李三“得贓數千元之巨,初冬往遊城隍廟,見附近居民以貧苦者太多,遂起憐憫之心,每人一元或二元,任意施捨,遂為偵緝隊注意,跟蹤逮捕”。

    實際上,在全國範圍內有兩個“燕子李三”。一個是河北的老“ 燕子李三”,他大約活動在清末民初年間,原名叫李鴻,武功高強且劫富濟貧,是個義盜,後被反動軍警設計逮捕,慘遭殺害。民間流傳的許多有關“燕子李三”的故事實則就是以他為原型的。

    另一個就是山東的“燕子李三”,這個李三原名李聖武,禹城李家莊人,因排行老三而得名。

    他雖然也會一些拳腳功夫,但自小不務正業,發展到後來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他的成名原因比較多,一是當時李聖武為了擴大自己在道上的影響,就把老“燕子李三”的事嫁接到自己身上,到處吹噓自己能“飛簷走壁”無所不能;再就是每次被抓之後,李聖武總能靠金錢打通關節,有驚無險,而國民黨警察局為了掩飾自己收受李賄賂的醜行,也幫著吹噓他會“飛簷走壁”、“縮骨功”,為李犯的屢屢逃脫尋找藉口。

    而且當時有一個大的時代背景非常重要,就是濟南剛剛解放,城內局勢還不穩定,國民黨在城內殘留了大量的軍警特務及反動道會人員伺機搞破壞,李聖武也是他們的候選人之一。

    基於上面的幾個原因,李聖武是“燕子李三”的傳說也就逐漸地混淆視聽,終於造成了人們的一種誤解。 燕子李三,從窮人和俠客淪落為竊賊和淫賊,雖然他的武功和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但是當他被擒並處死,人少伶之者。關於李三的傳說也極其紛雜,以其名氣之大相信,相信是有真功夫的。段雲鵬是30年代名聞京津的飛賊,與“燕子李三”齊名,人稱“賽狸貓”,後成為國民黨軍統特務. 建國後1954潛入大陸被抓,據說從廣東運往北京的時候,為了防止他搗亂,就把他綁在一個擔架上抬進飛機。到北京後被裝在一個大鐵籠子裡,他說,這個籠子我認識,當年李三就是被這個籠子關的。 ——注意,這時候他已經五六十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心磚怎麼掛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