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4鐵

    丘吉爾講這句話猜測應該自嘲居多,以掩飾其落選之尷尬。據說這句話典出羅馬時代的希臘歷史學家,希臘文——拉丁文——英語——中文,估計經過如此劇烈地顛簸,詞句的原意究竟如何已經很難考據,應該也沒有中文直譯那麼令人悚然。但是這句話的確折射出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我愛吾師,但我更愛真理”。可以看出,西方文明的特點就是敢於挑戰權威,敢於懷疑一切。甚至笛卡爾開始質疑自身的存在,才有了“我思故我在”,開啟了近代哲學科學的輝煌。

    亞里士多德如果出生在中國,那也必定會“一日師,終生父”,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則必定被千夫所指。所以孔子一直被尊崇了2500年,後世文人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質疑至聖先師,導致了近代中國因循守舊,腐儒當道,落後愚昧的狀態。

    任何一種制度,任何一部經典,任何一位偉人都有著兩面性和時代性。沒有任何事物任何人會是完美的,沒有任何事物任何人可以超越時間,永垂不朽的, 總會時過境遷的。比如,孔子儒學在低資訊量農耕文明的古中國體現出優越性,但在現代科技文明中就變成了障礙,不合時宜了。

    上述一切筆者沒有也不能做出所謂孰是孰非的判斷。在有些歷史時段,有些地方,保守傳統不折騰可能是對民眾有益。而在另外的歷史時段,另外一些地方,冒險, 創新,勇往直前可能是不壞的選擇。作為芸芸眾生,在歷史時代的大潮中只能隨波逐流,因為很多事件往往需要耗時百年以上才能窺其端倪,壽命不夠的我們應該努力知其所以然,儘量如實的傳承下去,留待後人評說。

  • 2 # 長看新事兒似舊聞

    第一,這話可以用反例來理解。反例就是,勝王敗寇,打江山者坐江山是天經地義。不僅自己坐江山,而且封蔭子孫,世代傳承,並且把這個君臣父子的秩序,叫作奉天承運,是天之道,人民對偉大的君主永遠有謝恩的義務。

    第二,對偉人忘恩負義,此等民族偉大何處?偉大不在於民族性,也不在於社會文化,而在於對權力來源合法性的顛覆性認知,這和打江山坐江山根本就是不同階段的文明,是維度不同的邏輯,是整體社會建構的本質差別。

    第三,在人民忘恩負義的邏輯裡,人民不會對任何偉大人物俯首帖耳,偉大隻用來書寫歷史。未來的選擇,在民之手。人民沒有義務對偉大人物感恩戴德,更無義務一直甘受偉大人物揮手指引。總統首相,用過即丟,和普通人無異,想過體面的生活,自己賺錢養家餬口去。

    第四,人民只有忘恩負義,才能和偉大人物一樣肩並肩履行社會契約,才能不撲倒在地甘當奴才。這樣的個體是完整人格的個體,這樣的民族是站直了不趴下的民族。

  • 3 # 超大質量黑洞

    中國有句話類似,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為了告訴後人,不要盲目崇拜自己,要比自己更優秀才是正確的。但這種觀點是存在很大問題,極易讓後輩養成自私自利的品性。

    而新中國有位偉人說過另外一種更有見針灼識且極具科學性的話,叫:這世界是你們(年輕人)的,也是我們(老一輩)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年輕人)的。這句話不但起到鼓勵年輕人的作用,而且更能讓年輕人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尊重他人就是在尊重自己,這樣自己才能更好地與這世界的任何事物和諧相處。

    要是把這句話稍微改動下,變成:這世界是屬於勞動者的,也是屬於資本家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屬於勞動者的。會有什麼後果?勞動者會從心靈裡感到由衷地欣慰,因為人類的一切文明和科技都是勞動者創造,資本家也是勞動者,但資本家個人對別人的剝削遠大於自己的勞動貢獻,而當資本家認清現實自己也會有死的一天,死後就剩一具屍骨的時候,如果還死不悔改,死相絕對是面目猙獰,這是他心靈得不到他人肯定的體現,這也就能解開那些資本家為何喜歡看到別人受苦受難的表情,因為他們心有不甘,所以也希望別人也要心有不甘。所以人活在這世上要活得坦然自若無愧於心,死的時候才能心滿意足地離開這個世界。

  • 4 # 雲華看天下1

    記得有個典故,邱吉爾落選斯大林嘲笑他說:仗打贏了卻被罷免了,你看誰敢罷免我。邱吉爾說:我打仗就是為了人民擁有罷免我的權力。斯大林沉默了,這件事說明一個道理,沒有永遠的偉人,人民歷史可以記住你的功績,但和你不掌權沒關係。邱吉爾,羅斯福,斯大林並稱二戰三巨頭都是那時偉大的人物,邱吉爾最大功績就是危難時候任首相,力挽狂瀾帶領英中國人民保住了英國,為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作出貢獻。但二戰勝利後他卻落選首相,這在很多國家人來說不理解,無獨有偶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任期滿也沒連任,只是他不是落選而是主動放棄總統。按當時背景和人的觀念即使他想當國王都有可能實行,正是這種不戀權貪權,放棄權力的作法才有了後來強大民主的美國,華盛頓也一直被稱為偉人。這些偉人的一些作法思想說明,不盲目崇拜偉人平等相待才是一個國家民族民主進步的表現,也是一個國家強盛的基礎。對所謂偉人忘恩負義並不是忘掉他的功績,而是不象很多國家那樣給他權力和地位才是感恩,只是和普通人正常人一樣對待,其實這應該也是偉人想的和作的。

  • 5 # 望江一亭

    不管丘吉爾為什麼要說這句話,也不管普魯塔克是多大的哲學家,說“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都是很荒謬的。

    一切忘恩負義都是惡的。人類道德最高的追求就是善。善的最高境界是利他。不損害他人是最基本的要求。感恩是對給予自己幫助的人以回報,是一種善的行為。相反,忘恩負義是對別人的幫助不想回報,是一種損人利己的想法,是一種惡念。

    當然,無力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與不想回報是另一回事。不是說知恩沒報是惡行,只是有恩不想報是一種惡的想法。

    人類文明要不斷超越。偉大人物也是歷史的。我們當然不能躺在偉大人物開創的思想和生活裡,需要不斷超越偉大人物,不斷進步。你可以否定偉大人物的思想和他的行為,但是他對歷史的貢獻應當給予尊重。我更欣賞亞里士多德說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當我們發現自己的老師說的不是真理,你可以批判他。但是他的思想和理論對當時的歷史進步作出了貢獻,對我們有過啟發,我們就應該愛他,尊重他,回報他。否則,就是忘恩負義,為人類所不齒。

    老子也說過類似荒唐的話。他說:“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僅僅是不讚賞偉大的人,還沒有達到對偉大的人忘恩負義的地步。

    馬克思、耶穌、真主、釋迦牟尼幾乎代表了人類道德原則的全部。他們都崇尚利他和知恩圖報。普魯塔克說“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是非常反人類的,非常荒謬的。

  • 6 # 歷史眾相

    作為戰時首相,丘吉爾可說是臨危受命,帶領英中國人民與德國納粹對抗。為此他對英中國人民曾發表了一篇被後世傳頌的絕不投降演講:我們只有一個目標,一個唯一的、不可變更的目標。我們決心要消滅希特勒,肅清納粹制度的一切痕跡。什麼也不能使我們改變這個決心。什麼也不能!我們決不談判;我們決不同希特勒或他的任何黨羽進行談判。我們將在陸地上同他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上同他作戰;我們將在天空中同他作戰,直至借上帝之力,在地球上肅清他的陰影,並把地球上的人民從他的枷鎖下解放出來。我們絕不投降!

    正是靠著這種堅如磐石抵抗到底的不屈意志,當納粹鐵蹄掃蕩完西歐大陸,啟動海獅計劃對英國展開大規模空襲的時候,英中國人頑強阻擊了德國的侵略,最終取得了不列顛之戰的勝利。希特勒也不得不打消了侵略英國的計劃,改為在1941年6月22日閃擊蘇聯。

    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歐戰結束,2個月後英國開始舉行議會大選。志得意滿的丘吉爾本以為憑藉著自己二戰的功勞,會帶領保守黨大獲全勝,為此他提出的競選口號是要重建日不落帝國,而工黨的口號是要復興英國經濟,帶給人民幸福生活。最終英中國人用選票否決了丘吉爾的想法,他們不要什麼日不落帝國,他們只想早日走出戰爭的創傷。保守黨前所未有慘敗,工黨則獲得了議會半數以上的席位,工黨領導人艾德禮成為新的英國首相。

    這次失利給丘吉爾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但其沒有灰心喪氣,6年後的1951年他再次捲土重來,帶領保守黨擊敗了工黨,再次出任英國首相,這時他已77歲。

  • 7 # 福垊

    英國首相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原話是:

    Ingratitude towards their great men is the mark of strong peoples

    翻譯成中文並不是題主所說的“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而是“對偉大人物們的忘恩負義,是強盛民族的標誌!”這裡的強盛也可以翻譯成強大,強大和偉大截然不同。

    不少人認為,丘吉爾這話是引用羅馬時代的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話。真相是丘吉爾不是引用而是化用,說得好聽叫妙用,說得不好聽就是曲解。原話出自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馬略傳》,原文見下

    【羅馬語】:..ἐκ τῆς πρὸς ἐκεῖνον ἀχαριστίας ηὐξημένος.(馬略)的掌權是對恩人(梅特路斯)的忘恩負義。【英語】:ingratitude towards his benefactor had raised him to power 對恩人的忘恩負義使他掌權

    丘吉爾這句話出自《丘吉爾回憶錄》,《丘吉爾回憶錄》是丘吉爾免相後的大作,歷時六年,分為六部,洋洋灑灑共計360萬字,使用權威資料、檔案,史料價值非常高。丘吉爾這句話具體出於《丘吉爾回憶錄》第一部《風雲緊急》(The Gathering Storm)第11頁《勝利的愚蠢1919-1929》的一節。他說的是就法中國人拋棄了拯救他們的英雄——喬治·克里孟梭。

    克里孟梭反對拿破崙三世,是法國的俾斯麥,稱之為鐵血總理毫不為過。在一戰中,他以78歲的高齡組閣,他扭轉了法國的乾坤的。

    弟子:沒有英雄的國家真不幸!

    伽子:不,需要英雄的國家才不幸!

    國家不幸時,克里孟梭在法國暮氣沉沉,投降主義興起時,他說:

    我的對內政策是:我要作戰。我的對外政策是:我要作戰。……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我都要作戰……而且我將不斷作戰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在他和法國民眾的艱苦拼搏下,他成功了,他的祖國成功了。法國對他的評價是

    喬治·克里孟梭作為公民、總理兼陸軍部長,為祖國立下了偉大的功勳”

    他成為了巴黎三巨頭之一,成為了法國的勝利之父,不久他簽署了讓德中國人憤怒的《凡爾賽條約》,對於這個條約,部分法中國人也不滿。儘管如此,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他也自信滿滿。他決定參選法國總統,與雷蒙·普恩加萊一決高下!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遭到了慘敗,這名80歲的老人老淚橫流,回家養老。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對此,丘吉爾在書中說到"對偉大人物們的忘恩負義,是強盛民族的標誌!"看起來,是不是在誇法國民族高盧雞的強盛呢?不過,丘吉爾馬上又說到“法國在如此虛弱的時候沉浸於這種特質之中,這顯然是不謹慎的。”

    丘吉爾這話看著是在以前的事兒,法國的事兒,其實是很委婉而又堅決地為自己鳴不平:自己是個偉大人物,英中國人民拋棄了他,英國這樣是不謹慎,會後悔的。

    當然,他在說這話時,是不是也多少感覺英國民眾對他的忘恩負義,也是基於英國強大起來的自信或者自豪呢?

    有種說法是,斯大林在丘吉爾敗選後狠狠地補了一刀:丘吉爾先生,您打贏了仗,人民卻罷免了您。

    丘吉爾酸酸而又自豪地說:斯大林先生,我打仗就是保衛讓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力。

  • 8 # 險道求生的野豬

    我是野豬,我來回答

    我認為這句話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一個偉大民族,一定不會墨守成規而是敢於質疑權威

    偉大人物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偉大人物的話,不見得就一定正確,這已經被歷史所證明。(例如文革時期,林彪提出的“兩個凡事”)事實證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才是正確的。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定是敢於質疑權威,勇於糾錯的民族,只有這樣的民族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能稱之為“偉大的民族”。

    第二、偉大人物的認知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

    一個偉大人物的認知,是構建於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之下的,牛逼如唐宗宋祖,也沒有見過手機,你告訴他有一個千里眼、順風耳的東西,可以和千里之外的人聊天說話,他一定認為你瘋了。

    因此偉大人物的認知是受到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制約的,他所說的話,和做的事在當時可能是正確的,但是時過境遷,以前奉為圭臬的東西,現在很可能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第三、這句話也體現了丘吉爾的偉大之處

    中國古代曾子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再三的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唯有這樣才能不斷的進步。同樣偉大的人還有中國古代的女皇帝:武則天。相傳她的皇陵所立的無字碑,就是她不肯在上面記載自己所謂的“豐功偉績”,留待後人評價。

    而丘吉爾這句話,也體現出了類似的胸懷——讓人民有質疑權威甚至罷免權威的權力。

    我是野豬,回答完畢

  • 9 # 金眼腰痛

    丘吉爾有沒有說過這句話?有。

    丘吉爾話裡的“偉大人物”是他自己嗎?

    呃……如果丘吉爾如此幼稚,他怎麼可能當選?

    此話出自於丘吉爾的回憶錄第一章“The Follies of the Victors”:

    In the fear, anger, and disarray of the French people, the rugged, dominating figure of amed authority, and his contacts, was incontinently discarded. "Ingratitude towards their great men," says Plutarch, "is the mark of strong peoples. It was imprudent for france to indulge this trait when she was so grievously weakened.

    有道翻譯,將就看看:

    在法中國人民的恐懼、憤怒和混亂中,這位剛強的、專橫的、馴服了的權威人物和他的聯絡人被無情地拋棄了。普魯塔克說:“忘恩負義是一個民族強大的標誌。”法國在自己的力量被嚴重削弱的情況下,縱容這種特點是不明智的。

    看到了吧,

    這其實是在說法國,用的是"strong"(強壯、強大),而非"great"(偉大)。

    而Plutarch, 則是個古希臘作家。

    然而,結果網路世界的翻譯、二次翻譯、三次翻譯,在某些人筆下這句話變成了"Ungrateful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nation."

    拿Bing國際搜尋,在英語世界裡卻搜不到這句話。

    那麼“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這句話是不是就沒有道理呢?

    某歌不就是這麼唱的嗎?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 10 # 袁聰

    首先,我個人愚見認為:懂政治的人,明白什麼是政治?什麼叫政治?才能理解、才能詮釋為何邱吉爾說:“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這句話的原意、意思、含義和引申(隱深)意義。

    西方(英國邱吉爾)政治與東方(中國)政治的政治信仰、政治理念和概念,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態,政治思維模式與政治思維導向,政治體制與政治國情,完全不同,完全相反,不可比性,無法比擬………

    “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它的原意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它的本義是不能照本宣科、固執己見、固步自封、原地踏步、不能一根筋、死板硬套、無動於衷地執行前人的政治路線、方針政策,要活學活用、靈活機智的開拓創新,開創偉業;要大膽改革、革命、革新,出奇制勝、創造輝煌;要花樣翻新、變通發展;要勵精圖治、造化奇蹟,多出成就;要實行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舊人換新人自然生態的政治科學規律和叢林法則。這樣的民族才是創造的民族、創新的民族、興旺發達的民族,繁榮富強的民族;有緊迫感、有危機意識的民族,才是有希望、有朝氣、有信心、有毅力、有魄力、有動力、有魅力、有凝集力、向心力、感召力、意志力、有志氣,蓬勃生機的民族,這樣的民族才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 11 # Frog910927

    我有點孤陋寡聞,這以前不知道丘吉爾有說過這話,姑且相信題主。

    對於我這樣一箇中中國人來說,這話難以理解,也沒辦法理解!實在看不出一個忘恩負義的民族怎麼就因此而偉大了呢?中國文化裡說的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不管是帝皇將相還是販夫走卒,忘恩負義是最被人鄙視的,跟“偉大”這詞半毛錢關係沒有!

    丘吉爾作為二戰時的英國首相,對於英中國人來說,應該也算是個偉人吧,沒看到英中國人有對他忘恩負義從而變得偉大。

    一個“偉人”說的話未必都是正確的,都是可以理解的。有的話可能就是FP,有的話在特殊環境下針對特別的人或事而說的,並不是放之四海皆準。像這種話不理解就不理解好了,用不著湊上去一定要理解或接受。

  • 12 # shadow851126

    偉大人物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你不夠了解他,你只看到了他們讓我們看到的那一面,你沒有看到黑暗面。距離不僅產生美,也產生崇拜。

  • 13 # 小齋公

    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這樣的民族目光短淺,沒啥未來!叢林法則可以解釋社會中部分現象,但不能用來指導人類發展,更不應成為人類的價值觀!如果丘吉爾這句話對,那麼猶大就不該受到指責和審判。

  • 14 # 振興民族文化

    任何國家民族詆譭汙衊自己民族文化,歷史偉人們,英雄們的國家肯定被亡國滅種哦。洋公知,崇洋媚外的洋狗們多動點大腦哦。別跪舔了,站起來了,端端正正做個端端正正的人以中中國人驕傲,自信自強,振興創新民族文化,敬畏祖先,佩服先輩們,祭奠先烈們。。。

  • 15 # 行走在北宋

    這也許是英國這樣的叢林法則的民族的本性。但我五千年文明史的人是不會對偉大的人物忘恩負義的!丘吉爾把自己比喻成偉大的人物,為自己的下臺找個很好的比喻,臉皮挺厚。

  • 16 # 諶人

    這不是“金科玉律”,而是丘吉爾在自嘲,用幽默的方式為他尷尬下臺的囧境打圓場

    1945年,丘吉爾領導英國打贏了對德國艱苦卓絕的二戰。時逢英國大選,丘吉爾自視是英國的民族英雄,他領導的保守黨必然獲勝,他會高高在上繼續擔任英國首相。

    結果出乎他的預料,保守黨在大選中慘敗給了艾德禮領導的工黨。丘吉爾突然間無比尷尬的被趕下臺了。

    丘吉爾有一萬個想不通,也有一萬個無奈,於是他說出了題主說的那段話。

    丘吉爾提說的“偉大人物”,當然是指他自己。他說的“背信棄義”,當然是指無情拋棄他的英國選民。他所說的“偉大民族”,則只是一種自嘲。

    丘吉爾為何落選?是因為他自不量力極端好戰,英中國人不再喜歡他!

    丘吉爾在英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取代懦弱的張伯倫,領導英國軍民對納粹德國作殊死抵抗,在美國扶持、蘇聯牽制下打贏了二戰。他作為“戰時首相”贏得了高支援率。

    二戰勝利了,丘吉爾餘興未盡,仍然狂熱好戰!他的競選綱領裡不提英國戰後重建,改善民生,讓人民休養生息撫平戰爭創傷。而提出要繼續大幅度增加國防預算,要跟隨美國為捍衛自由社會、反對紅色強權在世界征戰。

    英中國人民不願意了,他們選擇了主張英國戰後量體裁衣,轉而改善民生的工黨領袖艾德禮取代了他。

    英國選民冷落拋棄丘吉爾還有深層次的原因。這就是英國的民主政治制度決不允許出現高高在上的獨裁“上帝”,江山代有才人出,丘吉爾該歇息一下了。

    丘吉爾下臺後好戰秉性難改

    〇 丘吉爾以世界二戰“三巨頭”的影響力,聯合美蘇英法實現了他要嚴懲德國的願望。

    丘吉爾曾經向羅斯福(斯大林)提議;“普魯士是歐洲萬惡之源,這個邪惡的名字必須永遠抹去”。

    結果二戰後普魯士被波蘭、蘇聯從德國版圖上肢解並瓜分,那裡的德國常住民被無情驅逐,所有的普魯士歷史痕跡被清除。從此,世界上再也沒有了普魯士的名稱。

    〇 丘吉爾還不甘寂寞,訪問美國發表了;歐洲資本主義與蘇聯社會主義構築了對抗“鐵幕”的演說,慫恿美蘇從二戰盟友變為敵人,開啟了激烈而漫長的美蘇“冷戰對抗”時代。英國徹底淪為了美國的傀儡和幫凶,進入了世界二流國家行列。

  • 17 # 吧唧吧唧聊歷史

    1945年,二戰接近勝利時,應該舉行新的選舉,名滿天下,深受英中國人尊重的丘吉爾出人意料的落選了,這才有丘吉爾的這句名言““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這話說的很漂亮,很有意味。

    就這話本身來說,一個民族需要偉大人物,能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解救全民族於水火。但是到了和平時代,到了安穩年代,還對偉大人物感恩戴德,就會誤入歧途,也會給偉大人物的品格造成影響。因此,到了該拋棄偉大人物,繼續往前走的時候,偉大的民族應該選擇理性的放棄對偉大人物的崇拜。

    可是,對本民族的偉大人物,做出忘恩負義的舉動,其實也是有爭議的。一個民族,一個成熟的偉大的民族,一定會有一個又一個偉大的人物,在不同的歷史時代,給本民族注入了強大的智慧的血液,豐富了本民族的性格,烙下了自己的印記。

    他們怎能被放棄?他們應該被銘記,被感恩!

    從這個層面,丘吉爾的話是有問題的。

    但是,丘吉爾的話,尤其歷史背景

    當時,二戰快要結束了,丘吉爾聲望達到頂點,自己也預設自己是英格蘭當代最偉大的人物。當選舉結果出來,自己落選時,他內心當然是失望的,是憤怒的。但是他的驕傲的性格不允許他做出有失風度的舉動。

    他之所以說出“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是為提醒自己的國民,自己是帶領大家戰勝敵人的領袖,是應該被感恩戴德的偉大人物。

    但是人民拋棄了他,他需要展現風度,因此要說出這是偉大民族的標誌,這種話。是為了自己的風度,也為了將來的捲土重來。

    另一方面,這個問題也被同樣困惑的斯大林問道,他需要給出一個具有風度、也更具有攻擊力的回答,這樣對斯大林在國內的偉大人物的造勢,就構成對比。為了未來的黑幕對抗,做出輿論上的動員。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政治家的話,在幾十年的歷史演變與考驗中,確實起到了驚醒人心的作用。也僅此而已。

  • 18 # 老羅馬店

    沒人讓你停留在偉人時代的那個偉大時刻!只是讓你借鑑 或者激勵後人更加奮進!前人有很多好東西不值得我們去學嗎?英中國人仍是邱吉爾為驕傲,英中國人不會忘記英女王一世!偉大之人自有偉大之處,偉大的亊;人們不會忘記!

  • 19 # 風中的絮

    中國有老話講的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和平年代的治世者多以仁善者多,戰亂年代的治世者以殺伐決斷者多,這說明能成大事者,處世行事必走兩個極端,要麼大奸,要麼以超卓之胸感召,細思之下,得天下者誰又與陰謀決絕呢,丘吉爾之說只是無耐之言,事以成定局,何不大肚一把呢?倒是斯大林作為一國之主所說更為實際些,更霸道些,也是一個王者該有的風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對公立幼兒園的招生條件有什麼規定嗎?不是就近入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