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八員外

    王陽明具體領兵的情況不知,但我知後世的曾國藩卻是以此為榜樣。二人都是文人帶兵,卻最後都取得了勝利,但王陽明明顯更勝一籌,立德、立功、立言,王都達到了,確實是一位文武兼備的了不得的人物!

  • 2 # 採訪本上的人生

    王陽明有句名言,據他說這是兵法的精髓,那就是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我專門問過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傅小凡老師,對這句話的理解。他也告訴我,心學與兵學是兩個學問,兵家講的是謀略。

    此心不動,就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猛虎嘯於左而目不瞬。就是弄明白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的大智慧。在任何困難的前提下,都自己心如平鏡,不迎不就。而對敵人,則要廣張旗幟,大鳴鑼鼓,讓他杯弓蛇影,不戰而敗。

    戰爭中有專門的心理戰,心理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象動物碰到了敵人之後,會張起翅膀,豎起刺一樣虛聲恫嚇。王陽明在平寧王之亂時,虛張聲勢,嚇唬對方皇上已排程80萬兵下江西,並進攻南昌,導致寧王亂了心神,從而失去了理智。在剿滅江西其他匪幫時,也是動用這種離間計,恐嚇計等心理戰法。

    我覺得心理戰非常重要,徐州有個傳說,講的是項羽兵敗烏江,渡江之時發現韓信用蜂蜜做的項王兵敗的字樣,遂以為是老天註定,長嘆一場自殺而死。

    心理戰分為擾亂、恐慌、迷信等手法。這是人的本性決定的,在億萬年的人類進化中,人類天生存在希望與恐怖兩種本能,對付敵人,弱勢時要裝作強勢,窮時要裝富,把場面擺足,自然能震懾對方。另外要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疲我擾,調動和煩擾對方,讓他心智不夠用,既有外部的進攻,同時還要讓其發生內亂,神魂顛倒。

    平時我們生活中的紅白二事,中國傳統喜歡人多,這也是造聲勢的機會,一是給親家看看自己家的朋友多,集中展示力量,免得女兒過去不受重視,二是讓朋友之間互相震懾,覺得能成為你的朋友很榮耀;三是震懾你的敵人。

    不戰而勝人之兵靠的是智慧。我再引申發揮一下,心理戰在官場中的用途,不送禮也照樣升官司的例項:

    雲間順公所寫的《清代官場百怪茶〉中有個故事:清代的大臣左宗棠,雖然身居高位,但從不為別人作薦書。他率兵討伐阿古柏,收復了烏魯木齊等地後,進入軍機處,作軍機大臣。他的老朋友黃某的兒子黃蘭階想走他的門路,來拜見他,當他知道了黃蘭階的真實想法後,對黃蘭階說“如果你棄官歸田,我就給你四十畝地,其他的就不要想了” 。黃蘭階尷尬退出。當他逛街時,看見有買扇子的,扇面上有事主擬左宗棠的字跡,其上款空著,蘭階心生一計,讓人寫上“蘭階”二字,買了回來。

    黃蘭階回到福建後,參見了總督,故意播著扇子,(此為疑兵之計)其時已是秋天,總督奇怪地問他,為什麼現在還扇子。黃說“我剛從北京回來,左中堂是父親的朋友,多次接見我,並以扇子相贈,我捨不得放下它” 。總督一看,果然是左公的字跡。私下告訴了幕友,其幕友說: “左公生平從不為人作薦書,這扇子可能有寓意”。

    總督也認為是這樣,過了沒多久,黃蘭階就補了某缺。第二年春天,總督進京井拜謁了左公,告訴左公。其故人之子已補某缺,左公說“如果認為他有有才幹,那就用之,不要看我的面子。”總督誤解了左公的意思,以為左公有話不便明說。回來後,繼續提拔黃蘭階·,第二年升為道員。

    雲間顛公所寫的這本書雖被列為譴責小說類,但書中所寫多為真人真事。上面的故事牽涉到左宗棠,應該是真實的。當然也不排除就真是左公寫的扇子,黃蘭階升官以後,故意說,自已在街上買的。呵呵。

    所以說,學會不戰而勝人是多麼智慧呵!

  • 3 # 王事情

    哥啊,我實在忍不住要吐槽,誰告訴你王陽明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啦?老爺子不但戰了,還“龍戰於野,大殺四方”的好不好?

    只不過他的維度太高,通俗的說就是太生猛太厲害,所以贏得太容易了些。

    王陽明的心學我沒有研究,但覺得其學說精華用孔子的一句話可以展現: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下面以且僅以《明史·王守仁傳》的記載,來分析其平生功業:

    一、南中剿匪。

    兵將及戰績:“守仁所將皆文吏及偏裨小將,平數十年巨寇,遠近驚為神”。

    我們看他用了些什麼手段:

    第一步:策反內鬼。

    “知左右多賊耳目,乃呼老黠隸詰之。隸戰慄不敢隱,因貰其罪,令詗賊,賊動靜無勿知。”

    老黠隸的意思就是官場老油條,“貰”,赦免,“詗”,刺探。這句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知道身邊全是內鬼,便策反了一個老油條,赦免其罪,玩了一手無間道。

    字面意思並不難理解,然而弔詭之處你們可曾發現:為什麼一“詰之”,老隸便“不敢隱”?

    區區五個字,但其間的心理戰與語言藝術令人心驚,而王陽明的氣質、威勢,劍拔弩張的氣勢亦是宛在眼前。

    第二步:兵不厭詐。

    佯退師,出不意搗之,連破四十餘寨,俘斬七千有奇……先遣四百人伏賊巢左右,進軍逼之。賊方迎戰,兩山舉幟。賊大驚……遂潰。守仁佯杖系珂等,而陰使珂弟集兵待……守仁賜以節物,誘入謝……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於門,諸賊入,以次悉擒戮之。

    第三步:敢向領導要權。

    疏言權輕,無以令將士,請給旗牌,提督軍務,得便宜從事。

    第四步:專權知兵。

    乃更兵制……皆臨事委,不命於朝;副將以下,得遞相罰治。乃簡壯士七百人衣賊衣,奔崖下,賊招之上。官軍進攻,內外合擊……

    如此組合拳一打,賊匪毫無招架之力,遂平。

    就這四步看來,完全沒有一丁點跟“不戰而屈人之兵”挨邊兒。

    他不但戰了,還大有斬獲:初戰俘斬七千餘,次戰俘斬六千有奇,又有悉擒戮之,再戰斬馘二千有奇、擒斬無遺。

    二、平定寧王。

    戰績:凡三十五日而賊平。

    35天平定藩王朱宸濠叛亂,這是神一般的戰績。

    我們看看能不能在上面四招之外發現一些別的東西:

    1:鎮定自若。“急趨吉安,與伍文定徵調兵食,治器械舟楫,傳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2:詐術升級。“乃多遣間諜”,“為蠟書遺偽相……而縱諜洩之。宸濠果疑。”

    3:果決無二,直搗黃龍。“聞南昌兵少則大喜”,不救安慶而直趨寧王老巢南昌。

    4:安民有方。“軍士頗殺掠,守仁戮犯令者十餘人,宥脅從,安士民,慰諭宗室,人心乃悅。”

    5:督戰心狠手辣。“官軍卻,守仁斬先卻者。諸軍殊死戰,賊復大敗。”

    厚德者天佑之,終戰,朱宸濠“聯舟為方陣”,重演了當年曹操和陳友諒的無腦舉動,在火攻之下輸掉了底褲。

    總結

    兩次大戰,王守仁都是先在心理戰上取得成效,再麾軍大殺。所謂懷菩薩心腸,行霹靂手段,其之出巡也,哪一仗不伏屍數萬。

    不戰而屈人之兵,那都是三墳五典教導的。君子但秉持心中一點光明不滅,無論行何種陰謀詭計、毒辣心腸都是悲天憫人的手段。殺人是為了鎮壓暴亂,殺人是為了恫嚇敵人,殺人是為了挽救更多無辜的人。

    《告諭巢賊書》節選

    爾等好自為謀,吾言已無不盡,吾心已無不盡。如此而爾等不聽,非我負爾,乃爾負我,我則可以無憾矣。嗚呼!民吾同胞,爾等皆吾赤子,吾終不能撫卹爾等而至於殺爾,痛哉痛哉!

    這封書發出後,龍川盧珂、鄭志高帶領人馬投降了王陽明。

    所謂不戰者,此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沉香如屑》真的拍的很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