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姜子牙今天開始上映了,已經破了首日票房記錄,看過的小夥伴能說說是什麼感受嗎?

14
回覆列表
  • 1 # 神渡說廣西廣東

    國慶節《姜子牙》重新整理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看了《姜子牙》,讓我想起了那個執掌“封神榜”的——眾神之神!

    一. 國慶節首播的《姜子牙》,重新整理中國動漫業票房新高:

    中國既是一個電影大國、電視劇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動漫大國。中國動漫自1926年的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開始,至今已經有了近百年曆史。中國的動漫業曾無比的輝煌過,現在中國的動漫業已經走向了世界,在世界佔有重要的地位。而國慶節首播的《姜子牙》動畫電影,重新整理了中國動漫票房的紀錄,上映首日破3億!再一次見證了中國動漫業的輝煌和實力!那麼國慶節首播的《姜子牙》中的“姜子牙”,到底是誰呢?《姜子牙》和“姜子牙”為什麼會引來如此熱捧呢?

    二.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歷史典故:

    姜子牙是誰或許大家不太認識,但是一說到一個跟姜子牙有關的歇後語,大家必然是聽說過的,那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不錯,歇後語中的“姜太公”,就是《姜子牙》中的“姜子牙”。那麼姜子牙——姜太公釣魚的歷史典故,是從何而來呢?自晉苻朗所撰寫的《苻子·方外》文載:“太公涓釣於隱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魯連聞之,往而觀其釣焉。太公涓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即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典故。

    三.歷史上的姜子牙“興周滅商”,是周朝的開國元勳:

    姜子牙,商朝末周朝初人士,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姜子牙本來只是一介山野隱居之士,大半生都未出世,半生寒微,一直垂釣於渭水之濱。後遇見西伯侯姬昌,被拜為“太師”,尊稱太公望,輔佐姬昌建立霸業。後姜太公輔佐周武王消滅商朝紂王,建立周朝,成為周朝的開國元勳,是“興周滅商”的關鍵人物。

    四. 姜子牙執掌“封神榜”, 分封天庭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

    其實真正令姜子牙在古代名垂青史、在現代名聲大噪的,並不只是因為“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主要是封神榜!相傳於崑崙山之上,元始天尊命南極仙翁將“封神榜”交付給姜子牙,並令姜子牙其在岐山建造封神臺,張掛“封神榜”。姜子牙執掌“封神榜”後,分封天庭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封神演義》記載: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 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五.姜子牙的後裔繁衍出諸多姓氏後代:

    後世歷代皇帝和歷代典籍,皆尊姜子牙為兵家鼻祖、武聖。而民間百姓皆尊為姜子牙 為武祖、天齊至尊、光明之神、神上神、眾神之神、神祖。同時姜子牙的後裔繁衍出諸多姓氏後代,較為著名的有姜、呂、齊、丁、壬、崔、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等等。

  • 2 # 活魚

    沒有意外,被眾人期盼已久的《姜子牙》在國慶檔第一天上映,首日票房收入為3.5億元,上座率高達39%。

    《姜子牙》的故事來自《封神演義》,卻是全新的創作,加入不一樣的構思和理念,顯示出這個劇本,是經過了精心的打磨的。相對《魔童》的個人不服天命,《姜子牙》講述的確實巨集觀上宿命論,基調更加沉重一些,主題更加深沉些。

    除了劇本,絢麗的動畫特效,品質極佳的畫面效果,精彩絕倫的打戲,無疑是動畫片的靈魂。《姜子牙》動作設計,十分炫酷,對於觀眾來說,坐在電影院享受3D帶來的震撼效果,這種超凡體驗,無疑為動畫本身增添了色彩。

    《魔童》中“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諸多經典臺詞,讓人能輕易記住,《姜子牙》也有不少經典,“用自己的方式,成就一個真正的神”、“你連魚都能放了,就不能放自己一馬?”“犧牲無辜的人,這就是天道嗎?”經典臺詞更震撼人心,出了電影院,耳邊似乎還在迴盪。

    從整個劇情來講,《魔童》一看就懂、一目瞭然,《魔童》中很多畫面,諸如小小哪吒被丟雞蛋欺負、一出來村民嚇得四處逃竄、被收時與父母離別的情形,都是笑點和淚點。而《姜子牙》的劇情就弱了很多,給人印象深刻是打打殺殺的炫麗畫風,沒能用故事來闡釋道理和內涵,似乎更加註重講大道理,看下來心情很沉重,沒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姜子牙》最初的評分為7.5分,24小時之內跌到7.1分,評分人數已超4.4萬人,對於不少更注重於故事情節發展的觀眾來說,他們對《姜》普遍不看好,不少人吐槽不值得一看,從如今口碑的趨勢來看,評分可能會繼續下跌。

    《姜子牙》一直被寄予了厚望,要說總體制片的質量上,尤其是特效的運用上,《姜子牙》還是超過了《魔童》,為何口碑反而不如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靠笑點和淚點感染觀眾的《魔童》,獲得不錯的口碑,適合小孩、成人一起觀看,總票房高達50億元,豆瓣評分則為8.5分,獲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

    《姜子牙》放棄笑料,靠講道理來吸引觀眾,似乎是劍走偏鋒,但卻忽略最重要的觀眾,那就是孩子。要說動畫片的觀眾,還是以孩子為主,講一達通道理,孩子能聽得懂嗎?看到有些網友還說,8歲以下的孩子,對於這電影沒興趣,也不適合觀看,顯然與《魔童》有著明顯的差距。

    一部電影,觀眾買不買賬,直接決定的電影的票房。從目前來看,口碑一般的《姜子牙》,在國慶檔上映,應該有不錯的票房,但想超過《魔童》50億,恐怕難度不小。

  • 3 # 韭菜小寶

    影片的場面、畫質、動作都不錯,但是劇本太單薄了,沒能清楚的講清楚一個故事,刻意的想拔高影片立意,強行給你灌輸意思形態,屬於兒童看不懂,成人看起來很滑稽的影片。

    影片就兩個立意,一個是懷疑權威,挑戰權威,打破權威。描寫了姜子牙從崇拜師尊,懷疑師尊到最後反抗師尊的心裡歷程。但是最後的結局是師祖出手懲罰了師尊,給人的啟迪就是借用一個更強大的權威打到一個權威,屬於只打奸臣不打皇帝的型別。第二個立意是救一人還是救天下的糾結,影片開始姜子牙為了拯救九尾妖狐體內的小女孩妲己,而放走妖狐,從而受到懲罰。但是對於封神軍總司令、從屍山血海走出來的姜子牙來說,這個問題應該早不是第一次碰到了,對於老司機來講,這個立意已經太陳舊了,站不住腳。

    簡單說幾個影片邏輯混亂的地方,影片中師尊只用一片花瓣就瓦解了九尾妖狐的全力一擊,那剛開始九尾怎麼可能在師尊和眾神面前逃走的,師尊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殺人滅口除掉九尾?師尊完全沒必要在妲己和九尾腳上綁上宿命鎖,沒有這個,一點不會影響他的一統三界的安排。姜子牙剛開始表現功力就是個弱雞,結尾他居然有能力在師尊和眾神面前斬斷天梯?

    我對影片人物設定也大有微詞,全片中姜子牙就是個孤獨、陷入中年危機的大叔;妲己設定就像李元芳,一個倔強的人類小女孩;申公豹就是個愛慕姜子牙的憨厚青年;九尾開片動畫傾國傾城,後面就是個一堆尾巴,始終帶著面具的怪物;紂王是個精神病人;十二金仙是12個帶著三星堆面具的銅人,聲音像諂媚的奸臣,沒有一點的性格區分;師尊造型像沐浴月光下的德魯伊;整個靜虛宮就像個奧林匹克山。

    影片的槽點太多,反而是結尾的彩蛋比正片精彩。輿論經常呼籲支援中國產動漫,但是以後的中國產動漫都是這個水平的話,我是不會再帶全家進影院花錢支援的,在網上隨便刷刷就行了。

    說真話遠比說假話困難的多,很容易被人當做黑子,但是我還是想做皇帝新衣裡的那個小孩,總要有人會說出真話吧。

  • 4 # 漂流先生

    說實話,看了《姜子牙》這部電影感覺和哪吒的反差太大啦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這兩部由彩條屋影業的電影基本可以說,彩條屋影業極大的代表啦中國動漫電影行業。人物製作和場景的設計方面都給人極大的震撼,極具欣賞性。但是這兩天我看到由很多人在網上說《姜子牙》口碑崩盤,劇情亂七八糟,我也仔細的想了一下其中的緣由,可能是因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不是一個導演,劇情方面的反差性特別的大。導致很多觀眾看了直介面碑崩盤。

  • 5 # 守護karrie

    我的感受是覺得還可以吧,因為我是把它當一個全新的電影看的,我沒看過哪吒,所以不會將兩者拿來對比。

    很多人都覺得它比不上哪吒那部,但也有人說兩部電影的立意不同,所以有可比性,也有比不了的。

    所以你要是聽到說這電影很好或者很不好的話,建議你只是聽聽就好。每個人的體驗都不一樣,就我個人而言是可以的。

    而且不要帶孩子去,對孩童來說會顯得無聊,因為主題真的很有深意。而對於我來說,其中一些話語給了我很深的印象,畢竟我不是孩童,對那些話也不由自主地思索了起來,可以說,讓我個人的思想都有了一點點變化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升高中了,老師經常說孩子笨,孩子的自信倍受打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