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上海人
-
2 # 餐餐美味
做包子是個技術活,麵粉選擇的好壞直接影響麵糰的彈性,麵粉有高筋面、低筋面、中筋面、全麥面。高筋面適合做拉麵、油條,麵包、披薩、鬆餅等, 中筋面適合製作包子、餃子、饅頭、燒餅、蛋糕等,低筋面適合做餅乾、曲奇等,全麥面做全麥麵包、全麥饅頭、全麥餅,剛才瞭解這麼多,我們可以看出,中筋麵粉最適合製作包子。
要想麵粉有彈性、又有發酵,都是酵母粉或者老面來完成的,發麵對酵母粉有一定的要求。春夏之際發麵所用溫水 23℃,一斤麵粉所需要酵母粉5克到7克,秋冬季節所需溫水25℃,一斤麵粉所需要酵母粉7克到9克,這些是保證發麵成功的基本標準。酵母粉放可以適當多一點,沒有絲毫的影響,只能讓麵糰充分的發酵,達到最佳的效果,秋冬季節溫度比較低,麵糰必須在恆溫的狀態下才能夠發酵,如果不在恆溫的狀態下,麵糰是很難發酵的。
第三步:打鹼揉成麵糰,進行二次醒發。
大多數的人認為麵糰揉好了,包子成型了,就可以上籠蒸包子了,不是這麼簡單,揉好的包子必須醒發10分鐘,我們可以觀察生胚包子發生的變化,外表細膩、潔白光滑,用手摸一下軟軟的感覺,此時可以上籠蒸包子了。
此時並不是將包子取出來,而是等待2分鐘再開蓋,讓包子從高溫到低溫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樣包子才不會收縮。
-
3 # 熱愛音樂的小廚
無論肉包子還是素包子,做好的關鍵都離不開這一點:發麵。發麵的種類很豐富,酵母、小蘇打、化學膨發劑都可以達到發麵的目的,而單單其中的酵母類,就有活性乾酵母、即發乾酵母、壓縮酵母(麵包酵母)等幾個種類。今天為大家介紹的茴香肉包子,發麵使用的就是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即發乾酵母。包子這種神奇的食物,是勤勞的中中國人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過程中發明出來的麵食製作手法之一。相對國外的麵包等發麵製作類食品,包子的口感更加豐富,因為填餡的使用,使得包子能夠滿足各種口味需求的食客。
茴香適量
肉餡適量
蔥薑蒜適量
醬油、鹽、蠔油適量
麵粉適量
發酵粉(即發乾酵母)適量
清水適量
1、發麵包子、饅頭一類的麵食,都需要發麵後製作。發麵是一個什麼過程?就是運用酵母等菌類,將麵糰的內部分子結構進行改變,進而使麵糰的硬度、密度等發生變化的過程。發麵需要用到中筋或高筋麵粉、酵母和清水。新增的比例並不是定量,根據不同麵粉的吸水性不同而有所變化。這三種物質的比例大致為1:0.01:0.5,也就是1份麵粉半份水,再加入麵粉重量1%的酵母。揉麵至“三光”:手光、面光、盆光。
-
4 # 籃球燃燒歲月
一:包子皮:
1、製作包子挑選中筋麵粉即可,就是家庭中常用的普通型號。
2、酵母的用量有講究,麵粉和它的比例為100:1,低於或者超過均是不可行的,另外必須用溫水將它提前稀釋後再用,切不可直接倒入麵粉中。
3、揉麵時在麵粉中加入適量的白糖和豬油,這兩樣食材可以起到增香和增白的作用,亦可促進麵糰的發酵。
4、和麵是個重要的環節,揉麵時加入用溫水化開的酵母水,將它揉至光滑且不粘手為止即可。
5、將麵糰揉好後,讓它在自然狀態下發酵20-30分鐘,待它發至原先2倍大後,再用手按壓試試,會反彈回來的就表示達到預期效果。
6、擀皮的時候輕柔幾下,切勿太用力,然後將麵皮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形狀,再將肉餡包裹進去,收緊封口即可。
7、包好的包子要用紗布將它蓋好,繼續讓它發酵20-30分鐘,二次發酵的步驟特別重要,這樣蒸出來的包子,吃起來就比較鬆軟蓬鬆。
8、水開後再入鍋蒸,切勿涼水入鍋,然後全程開大火蒸,中途切勿轉小火,蒸熟後讓它繼續待在蒸籠中5分鐘左右,再將它取出食用,否則會收縮的特別的厲害。
1、做肉包子必備的一種調味料就是花椒水,製作的方法很簡單,花椒用溫水提前泡2個小時就可以用,量適當搞的大些,分次加入肉餡中即可,切勿用花椒粉來替代,否則味道會差很多。
2、製作純肉餡的包子,肥瘦的比例控制在3:7或者4:6均可,添入蔬菜的情況下,選擇後者為佳,這樣吃起來不僅不會柴,而且汁水充沛。
3、製作包子餡,加調味料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先放醬油、鹽、薑末、(雞精、味精),再分次加入花椒水,蔥花最後放,否則會有“死蔥”味。前後順序切勿搞混,否則肉餡不易入味。
4、然後將它攪拌至不粘為止(用筷子順著同個方向使勁,直到上漿為止),這樣製作出來的包子餡就不容易散掉,保持均勻狀態。
食材配料:豬肉750克(肥瘦比例4:6),麵粉500克,清水260克,酵母3克,香菇8-10朵(提前用涼水泡發)。
煮滷肉:幹黃醬100克,適量的蔥和生薑,香葉3片,八角3-4粒,冰糖10粒,生抽30克,醬油15克,料酒20克、桂皮1塊。
-
5 # 尋味老秦
我是陝西愣娃,愛美食愛生活。
選用麵粉做包子的時候選用低筋或者是中筋的麵粉,用這種麵粉去發酵來蒸包子,蒸出來的包子能夠更容易地做到暄軟蓬鬆有彈性。麵粉是基礎是根本所以在一開始決定要做肉包子的時候就要先將麵粉確定好,不然後面即使有鬼斧神工也難以改變肉包子的基礎,難以將麵粉做到蓬鬆柔軟
酵母發酵在這裡我推薦大家發酵麵粉的時候使用酵母,雖然發酵粉的活性和發酵速度要比酵母好,但是從營養成分而言,酵母還是我們最好的選擇。而且酵母發酵麵粉相對來說要容易,夏天的時候可以直接將酵母麵粉混合好之後再加入清水去和麵,冬天的時候可直接用溫水將酵母化開然後去和麵,這樣子發酵出來的麵粉絕對差不了
加鹽生筋給發酵好的麵粉中加入適量的食鹽,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使得做好的包子皮富有彈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使包子皮更加具有口感,食用的效果更佳。給麵餅中加入食鹽然後就要多次的揉麵,讓食鹽能夠溶入麵餅之中增加了麵餅的韌性,在包包子的時候也能夠更好的去掌握包子的形狀,可以隨心所欲的去打褶子
二次醒發將包子包好之後,最好是能夠進行二次醒發,在這裡我推薦大家將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籠之中,然後將蒸籠放至太陽底下微微的晒一回,促進生包子的二次醒發,如果天氣條件不允許的話可以放置在室內溫度比較高的地方,不用過多的干預只需要靜置放置一會即可,但溫度一定要高一些,就可以明顯看到包子微微膨脹
熱水入鍋等到包子二次醒發好之後,就可直接將放有包子的蒸籠放入沸水鍋中去蒸,我推薦大家在蒸包子的時候熱水入鍋這樣子包子能夠迅速地執行而且做出來的包子比較軟嫩。如果蒸出來的包子比較硬的話,那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也浪費了食材,熱水入鍋之後要持續不斷的加熱直到蒸鍋中有熱蒸汽不斷的向外噴出
燜鍋定型一般來說蒸包子30到45分鐘時間就足夠了,但是時間到了之後不要著急開鍋,而是在關火之後靜置一會兒,讓蒸熟包子在鍋中燜鍋,這樣子處理之後等包子出鍋就不會回縮塌陷,不會軟趴趴的攤在蒸籠裡,而是依然能夠固定住形狀,這樣子使得包子好吃又好看
-
6 # 惠心小廚
最近一直都有做麵食,以前家裡一般看不到酵母的身影,即使是有也都是過期的。可是這個假期讓我迷上了發麵製作各種麵食。
肉包子如何做能讓麵糰更富有彈性,且蒸出來鬆軟蓬鬆?這就要從麵粉和酵母說起。一、麵粉一般分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和低筋麵粉。我們做包子一般會用到高、中筋麵粉。這種麵粉做出的包子更加鬆軟蓬鬆,有彈性。
二、要想讓麵糰更富有彈性,蒸出來更加鬆軟蓬鬆,發酵是關鍵。
酵母一般會選用活性乾酵母,酵母的用量是麵粉的1-2%。酵母在使用時的水與發酵過程中的溫度為30℃左右,如果溫度超過54℃,酵母便會失去活性。一般面的發酵時間在1-2小時,發好的麵糰成蜂窩狀。麵糰揉勻排氣後,製成喜歡的麵食生坯,要蓋上屜布再次醒發30分鐘左右。上屜蒸制,根據大小,水開後10-20分鐘關火,我一般會蒸15分鐘,再虛蒸3-5分鐘即可開蓋出鍋。分享幾張我做的肉包子的圖片。
-
7 # 包一明
想要肉包子蓬鬆有彈性,最關鍵面要發好,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做肉包子蓬鬆好吃的方法。步驟一:和麵
高筋麵粉5斤,水2.4斤,酵母40克,白糖50克,和水一起攪勻,再放入麵粉和麵。
用和麵機的話 ,先慢速攪3分鐘,使面全部融合,加第一次油(100克油分三次加)換快速檔打4分鐘後,換低速擋加第二次油(期間要翻動麵糰,防止麵糰粘底)
最後低速擋打3分鐘,起鍋前1分鐘再加第三次油,這樣打出來的面,又細嫩又有光澤。
步驟二:調肉餡2斤五花肉去皮剁碎,鹽十克,雞精8克,老抽10克,生抽16克,全部一起拌勻,300克水慢慢加讓肉充分吸收,再放100克蔥花,50克香油,50克豆油,一起拌均勻即可。
步驟三:包包子打好的麵糰壓平摘成30克一個的劑子,用擀麵杖擀成中間厚四邊薄的麵皮,包30到50克餡,這12個左右的花紋,收口要捏緊。
步驟四:蒸包子蒸包子醒發到1.5倍大,水開後放入鍋中隔水蒸,上汽後計時12分鐘。
-
8 # 東廚小主
我來說一下自己製作肉包子的經驗吧。以前爺爺奶奶跟我們住一起,我們一家三口享受了十幾年飯來張口的幸福時光。去年因為老家有事,二老必須要回去呆一段時間。他們離開的這段時間,我每天都要通過學習才能掌握更多的做飯技能,否則,自己的廚藝就會被兩個壞蛋吐槽。有一次,孩子在學校跟同學交換過一次午餐(當時帶飯),對方孩子帶的是肉包子,孩子對人家的肉包子那是念念不忘,天天嚷著讓我給做。唉!這可難為死我了,我連包子都不會包呀。但沒辦法,為了滿足孩子,只好硬著頭皮上。我悄悄的找了幾位會做飯的同事,向她們學習。每個人說的製作步驟差不多,我就按照大家說的摸索著開始學習蒸包子。估計還是沒學到精髓,每次做出來的包子肉餡都是散的,而且蒸好後的包子一個個像是死麵疙瘩,孩子吃完後就建議我還是外面買著吃吧。內疚之餘,我開始了不懈的學習和實驗。經過十幾次的實踐,終於掌握了做包子的技巧。首先,我們在發麵環節,一是用溫水,要放足量的酵母粉,面儘量和的軟一些,面一定要醒發完全(很大的蜂窩狀)。調肉餡時一定要在純肉餡裡先放些水,邊放邊攪,直到肉餡起勁。然後再放其他調料、食用油和蔥花等材料拌勻。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包好包子一定要放在鍋裡先醒發到一倍大,拿起來覺得包子比之前輕就可以了。開始蒸的時候先小火,加溫5分鐘再給大火,上氣後轉中火或小火15分鐘,到時間關火,等2分鐘再揭開鍋蓋。這樣蒸出來的包子肉餡報團,包子皮鬆軟可口。
-
9 # 會飛的饢餅子
1.包子餡美味多汁,口感鮮香。
2.包子的外皮白嫩鬆軟,吃起來不粘牙
3.包子皮薄餡料飽滿。
以上三點就是包子好吃的基本條件,而題中你提出如何讓肉包子的麵糰更富有彈性,且蒸出來的鬆軟蓬鬆。其實很簡單,按照我下面的介紹的方法步驟保證你蒸包子的麵糰富有彈性,而且蒸出來鬆軟蓬鬆。
要想包子的麵糰富有彈性,我們要選用中筋麵粉,一是中筋麵粉蛋白質含量適中,市場容易購買到,二是中筋麵粉做出的麵糰從色澤、彈性、鬆軟度、都強於高筋麵粉和低筋麵粉。三是中筋麵粉蒸出的包子沒有低筋麵粉粘牙也沒有高筋麵粉那樣硬,所以我們蒸包子選中筋麵粉為最佳。
-
10 # 新疆美食凱哥
和麵時放入適量的酵母和糖 溫水和麵 發酵至兩倍大 然後就揉麵 柔光 包好包子後放入蒸屜二次發酵 涼水開火 上氣蒸13分鐘即可
回覆列表
大家吃饅頭包子,追求麵皮的鬆軟口感,一定要有度。讓發麵食品蓬鬆的方法有很多,但並不是每一種都符合您的初心,我想,您最初,一定是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口感放在第二位的吧。
寶爸吃的饅頭,一直是我自個兒蒸的,所用的食材只有麵粉、酵母、水,做了12年了。120克一個的饅頭他每天上班帶兩個,中午吃一個,晚上吃一個,而我家的鍋一次只能蒸4個饅頭。以前天天沒屁事,隔三差五一次給他蒸十幾個饅頭,我也樂意,打發時間嘛,但現在,我也有自己的工作,很忙很忙,就不太願意把我寶貴的時間,用在給他蒸饅頭上了。
前幾天,在超市給他買了4個刀切饅頭,一個1.3元,饅頭外觀特別漂亮,非常有形,非常鬆軟,捏一下,像捏到棉花一樣,深深陷進去,又馬上彈回來。我悄悄咪咪地給他裝了兩個在便當袋裡,晚上下班回來,第一句話就是問我,這饅頭是不是買的?我說是,他高聲嚷嚷“下次不要帶這種饅頭!吃不飽!”。我說“一個吃不飽就吃兩個嘛”,他說“不好吃呀!我要吃你蒸的!”
在我不會蒸包子饅頭前,我也吃過外賣的,看著好大一個,但吃起來確實不管飽呀。早就聽聞老闆們會往麵粉里加各種膨鬆劑、泡打粉、小蘇打……以便讓饅頭包子個大鬆軟,這些東西,我從來沒有考查過它的安全性,因為只要家人想吃的食物,我都自己做,我自己做飯的原則,就是儘量不使用人工新增劑,做出最自然健康的食物。
想要包子的麵皮鬆軟,只需要麵粉、酵母、水、技術,就可以了,只是這個技術,是需要自己長期實踐積累的,只要操作得當,蒸出來的麵皮有正常的蜂窩孔就算成功了。就算蒸了15年的包子饅頭,現在時不時地,在技術上我還會有新的收穫。現在的人做生意,您想要什麼口感,都可以給您什麼口感,但在我看來,過分追求口感,可能會以您的健康為代價喲,不值得呀。對食物的口感,要像對自己一樣,適度要求就好,原汁原味的自然口感,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