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76636553274392
-
2 # 零九零五一
先說結論,船閘與升船機的特點,區別和聯絡如下。船閘是透過水位的升降實現船隻有上有前往船閘下游。船閘主要是一個固定的裝載運輸裝置。但是升船機卻是透過動力運輸系統直接的將船隻運送到了上水位,不需要水資源的間接使用作用。
先說結論,船閘與升船機的特點,區別和聯絡如下。船閘是透過水位的升降實現船隻有上有前往船閘下游。船閘主要是一個固定的裝載運輸裝置。但是升船機卻是透過動力運輸系統直接的將船隻運送到了上水位,不需要水資源的間接使用作用。
船閘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用以船舶透過航道上集中水位落差的水工建築物。
船隻上行時,先將閘室洩水,待室內水位與下游水位齊平,開啟下游閘門,讓船隻進入閘室,隨即關閉下游閘門,向閘室充水,待閘室水面與上游水位相齊平時,開啟上游閘門,船隻駛出閘室,進入上游航道。船隻下行時先將閘室充水,待室內水位與上游水位齊平,開啟上游閘門,讓船隻進入閘室,隨即關閉上游閘門,然後將閘室洩水,待閘室水面與下游水位相齊平時,開啟下游閘門,船隻駛出閘室,進入下游航道。船閘按其在軸線上的佈置數量可分為單級船閘、雙級船閘和多級船閘。船閘級數決定於水頭(上、下游水位差)大小;按並行的軸線數可分為單線船閘、雙線船閘和多線船閘。船閘線數取決於客貨運量大小及貨種多少。升船機,又稱“舉船機”。利用機械裝置升降船舶以克服航道上集中水位落差的通航建築物。由承船廂、支承導向結構、驅動裝置、事故裝置等組成。船隻上行時,從下游引航道駛入承船廂,關閉閘門和下游端廂門 後,洩去這兩門之間縫隙內的水體,鬆開承船廂與下閘首的拉緊和密封裝置,在驅動裝置作用下,承船廂上升並停靠與上閘首對接的位置;鬆開承船廂與上閘首間的拉緊和密封裝置,給閘門之間空隙內灌水;開啟上閘首的工作閘門及承船廂上游端的船廂門,船隻即駛進上游引航道。下行時則相反。升船機動力驅動方式有多種形式,目前國內升船機的驅動方式主要是:電動捲揚機驅動(湖北長陽清江隔河巖升船機)、水利式驅動(雲南瀾滄江景洪水電站升船機)、齒輪齒條式(三峽升船機)。這是彭水一級船閘加一級升船機方案比較,希望對你能有幫助!!(一) 方案一:船閘—垂直升船機其中第一級為船閘,適應15.0m的庫水位變幅;第二級為垂直升船機,最大提升高度66.6m;兩級之間用中間渠道聯接,中間渠道為恆水位278.0m,尺寸按滿足上下行船隻在渠道內交匯錯船和進出閘的執行要求確定,兩級通航建築物可獨立執行。方案一的主要優點為:船閘規模較小,水頭只有15.0m,中間渠道(含渡槽)保持2.5m的恆定水深,設計相對簡單;升船機最大提升高度為66.6m,未超過已建的隔河巖第二級、水口等升船機,結構和技術上具有較為成熟的經驗。從執行角度考慮,15.0m水頭的船閘在中國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執行可靠;中間渠道保持恆定水深,船隻在渠道內航運靈活方便,升船機的承船廂與上閘首對接容易,操作簡單。方案一的主要缺點為:船閘執行要消耗一定水量。(二) 方案二:一級垂直升船機將方案一中的船閘和中間渠道改為深水航道,適應庫水位15.0m的變幅,升船機的提升高度為81.6m。方案二的主要優點為:船舶一次過閘,執行環節少,船隻過壩總歷時最短;升船機執行基本不耗水。主要缺點為:上游引航道和渡槽的水深達17.5m,水位變幅15m,開挖段引航道擋水建築物及渡槽結構複雜,工程代價較大。垂直升船機上閘首工作門和檢修門,當庫水位變化時,要調整工作門位置或增減疊梁門來滿足通航的要求,作業環節多,執行不方便。(三) 方案三:雙向下水式斜面升船機方案三主要由上游引航道、上游斜面升船機、中間渠道、下游斜面升船機及下游引航道等組成。方案三的主要優點為:土建結構和裝置佈置較簡單,能較好地適應上下游水位變幅。主要缺點為:開挖邊坡高度達280.0m,邊坡處理難度大;斜面升船機在斷電情況下,保證安全停車,避免可能造成惡性事故的技術方案,尚缺乏實際工程經驗;上、下游斜坡道均常年處於水下,清淤檢修困難;下游斜面升船機鋼絲繩長度較長,使用壽命難以保證;耗電量大,執行費用高;透過能力低,不滿足規劃要求。(四) 方案四:兩級垂直升船機由於船閘執行需消耗一定的水量,將方案一中的船閘用升船機代替,線路佈置與方案一相同,即上下游各佈置一座垂直升船機。方案四的主要優點為:升船機執行基本不耗水。主要缺點為:第一級垂直升船機的最大提升高只有15m,金結及機電裝置投資比例較高,經濟上不合理;第一級升船機上閘首工作門和檢修門,當庫水位變化時,要調整工作門位置或增減疊梁門來滿足通航的要求,作業環節多,執行不方便。(五) 方案五:三級連續船閘一閘首上游為上游引航道,壩下游為第二、三級船閘。主要由上游引航道、三級船閘、下游引航道組成。方案五的主要優點為:執行可靠性較高。主要缺點為:船閘為單線影響透過能力,船舶過壩受換向影響,船隻過壩總歷時最長;為滿足透過能力的要求,閘室需要滿足一次透過兩艘船的要求,加大了船閘的規模,且耗水量大;船閘級間最大工作水頭達54.4m,在理論上雖是可行的,但水頭已超過目前國內已建的三峽五級船閘、水口三級船閘、五強溪三級船閘,缺乏實踐經驗。最終選定技術較成熟、執行安全可靠,執行條件較簡單,透過能力最大,滿足規劃要求,總體工程量最省,造價最低,利於工程的實施的方案一。其主要缺點是船閘執行需消耗一定的水量,但耗水不大,綜合經濟技術指標比其餘方案具有明顯優勢。一、 設計規模方案一:近期按300t級升船機規模設計,預留第二線升船機的位置;方案二:近期升船機按300t級建設,後期結合遠景規劃,改建為500t級規模;方案三:一次按500t級建設。由於前兩個方案涉及的問題較多,最終確定按Ⅳ級航道、500t級船舶進行設計。二、 通航建築物級數(一) 方案一:採用一級升船機方案。採用一級升船機方案,最大設計水頭81.6m。受樞紐佈置及地形影響,升船機不能佈置在壩軸線附近,需設一段較長的渠道和上游相接。由於上游通航水位變幅達15.0m,考慮2.5m的航深要求,在最高通航水位時,渠道的擋水建築物將承受17.5m的水頭,對結構要求較高;在升船機主機室與渠道間的渡槽水深也為17.5m,設計難度和工程代價較大。(二) 方案二:兩級方案。第一級水頭為15.0m(適應上游水位變幅),第二級水頭66.6m,兩級之間的中間渠道通航水位為恆水位,水深為2.5m,渠道和渡槽設計難度較小。最終確定通航建築物採用兩級方案。通航建築物的型式,第一級採用船閘,第二級採用垂直升船機。設計規模研為500t級船舶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