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同舟共濟7550
-
2 # 米高和他的老友們
就是貴!吃不起!日本屬於一個島國,周圍都是海洋,那麼日本的海鮮是比較便宜的,日本放羊的地方是比較少的,導致羊肉本身的價格就會貴了許多,既然羊肉的價格比較貴了,那麼對於想吃羊肉的人來說,並不是想吃就能吃的。所以愛吃的人吃不起!
-
3 # 兼聽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本多島嶼,海產品不用成本養殖,捕撈業發達,食用海產品那是千年來的習慣了。地理環境上少草原,飼養羊不太現實。
-
4 # JBCPAPA
日本戰敗後食品缺乏。盟軍從澳洲調來羊肉供給日本市場。澳洲那時把退役羊送給日本。肉老且羶味重。所以後來日本人不喜歡羊肉
-
5 # 胡諞傳
其次,羊對人類做出了很多貢獻。
羊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在所有動物的奶中,羊奶最接近人類的母乳,它挽救了很多孩子的生命。世界上第一個克隆出來的動物,就是多利羊,它對現代基因科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羊對人類社會貢獻很大,吃羊就是忘恩負義,日本人是一個懂感恩的民族,他們不吃羊很正常。
第三:寵物羊是伴侶動物。
雖然現在養羊做寵物的還不多,可養羊的很多優點,比如長得呆萌可愛、飼養成本低、溫順不愛叫、不會咬人,也沒有狂犬病……在未來,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把它當寵物養的!
第四:不只是日本人不吃羊,其他文明國家也不吃!
你聽說過西方國家裡的人吃牛排的,聽到過他們國家吃羊的嗎?很少聽到吧!
羊羊那麼可愛,日本人為什麼有人要吃它呢?
保護羊羊,人人有責!
吃羊有罪,人人聲討!
-
6 # 七哥美食記
前幾年的時候,我在日本待過一段時間,所以對於日本人為什麼愛吃牛肉,而不喜歡吃羊肉的現象,我還是知道一點的,其實說起來也簡單,也就是下面幾種原因第一種原因:羊肉處理問題
我在日本出差的時候,也吃過一次日本羊肉的,但也就那一次了,因為日本羊肉的做法,我實在是吃不慣的,就連請客的日本供應商,也沒吃多少的,主要是日本羊肉的做法和國內的羊肉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個原因:養羊的少,羊肉貴日本由於地裡環境的原因,導致沒有多少的地方可以用來發展養殖業了,而為數不多的養殖基地,也被用來養殖各種和牛了,因此羊這種動物,在日本可以說是少的很了,更不要說是用來做菜了
-
7 # 普濟
第二個階段,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梁武帝(公元502-549年),賜封了一個北韓鄰國的國王,叫百濟聖王(公元523-554年)。這人和日本比較來得,後來國破的王族都逃到日本,日本豪族大內氏就是他的後裔。百濟聖王在日本欽明天皇13年10月(公元552年),給大和朝廷送去佛家三寶,佛教正式入駐日本。
-
8 # 秦宜家禾
日本的土地面積不適合養羊。羊群是家畜中對飼養空間要求最高的,日本土地面積小,沒辦法提供大片草原來餵養羊。在日本,凡是能用來開墾草場的地方,全都種上稻米或是其他農作物,不可能為了養羊而放棄稻米(沒有足夠的大米,百姓會餓死,不吃羊還可以吃牛肉魚肉豬肉甚至馬肉嘛,孰輕孰重很明顯)。
-
9 # 使用者111422924742
如果讓他們選擇 ,估計他們應該選擇吃牛肉,不會選擇吃羊肉,羊肉本身就羶,而不少日本人都喜歡生牛肉拌飯,估計來個生羊肉拌飯他們會懷疑人生。
這是我能理解分析的日本人為啥不吃羊肉的原因。
-
10 # 蔥油餅不帶蔥
壽司、關東煮、日式炸豬排、生魚片、天婦羅、壽喜燒、唐揚雞,日本的美食真是豐富多彩。作為一隻無肉不歡的老饕,如此美食定會大快朵頤,但與中華美食的涮羊肉、羊肉泡饃、烤羊肉串相比,在日本似乎不大能找到吃羊肉的機會。日本人確實不怎麼吃羊肉,而他們吃豬肉、牛肉也不過150年的歷史。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竟然有長達1200年的“禁肉”歷史!日本人不吃羊肉與此有離不開的關係。
日本經典美食——生魚片
愛吃肉的原始人
在繩文時代(15000-2300年前)日本社會還處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以採集、打獵為主要的生活方式,那時候的人能填飽肚子就很不錯了,自然抓到什麼飛禽走獸就吃什麼。據考古發掘,當時日本人主要的肉食是麋鹿和野豬,也有少量的熊、猴、狐狸等60多種哺乳動物;這麼看來繩紋人的肉食食譜還是蠻豐富的,只不過開始時是生吃,很後來才有了烤炙燒煮的做法。到了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來自北韓半島的農耕技術傳入列島,日本進入了以稻米為主要食材的時代。
隨著鐵器牛耕技術傳入的還有畜牧技術,馬牛羊等牲畜在這一時期來到日本,但畜牧業發展地極為不好,牛因耕田使用馬能夠充當馱力都有飼養,但羊則始終沒有飼養起來;雖然在後來與大陸的交流中也有羊流入日本,但絕大多數日本人都沒有見過羊,甚至認為十二生肖中羊和龍一樣都是虛構的動物。
在彌生與古墳時代(250年-538年)定居起來的日本人雖然改吃大米了,但各種肉類仍然以輔食的形式走上餐桌;在古墳時代的遺址中還發現過豬骨頭,並沒有一點點不吃肉的跡象。
壽喜燒(すき焼き)
放下屠刀,不許吃肉
日本人開始不吃肉與佛教的傳入有著密切的關係。佛教於6世紀中葉傳入日本,雖然開始時受到抵制,但在聖德太子的支援下迅速傳播開來。早期傳入的佛教以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和律宗為主,它們的戒律都較為嚴格,以律宗為甚。律宗要求“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修行的人都要嚴格遵守。當時的僧人要求恪守“五戒”,因而不可食肉不可飲酒已成為共識。日本原有的神道教也認為血是汙穢的,殺生是不潔的,且萬物有靈眾生同質,這與佛教慈悲守戒的思想正相契合;兩者共同奠定日本人禁肉的思想基礎。
天武天皇於676年下達《殺生禁斷令》禁止殺生食肉:“詔諸國曰,自今以後,制諸漁獵者,莫造欄阱,及施機槍等之類。亦四月朔以後,九月卅日以前,莫置隙遮、樑。且莫食牛馬犬轅雞之肉。以外不在禁例。若有違者最之。”由此開啟了日本1200年的禁肉時代。當然開始時禁肉的效果不佳,篤信佛教的菊花家族又在聖武天皇時於737年、743兩次頒詔禁止殺生;又經歷了幾位天皇的努力,肉類基本在社會中上層的公卿貴族們的餐桌上消失了,食肉也被認為是粗野殘暴的行為。民間仍然有偷偷食肉的行為,但多是零星打獵的動物,肉畜的飼養幾近於無。
到了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日本的禁肉甚至走向了極端,“肉食禁斷”擴充套件到了魚類。真言律宗的創始人睿尊(1201-1290)極力宣傳禁止殺生,1281年太政官下令在寺院周圍禁止殺生並燒燬30張漁網,12處竹柵欄,放生30尾鯉魚。佛教徒紛紛向漁民購買活魚放生,吃魚一時間成為一樁罪事。僧人們企圖通過朝廷的力量推廣禁令,但已牢牢控制政權的鎌倉幕府對此並不感興趣,日本人對魚類的喜愛也難以改變,因而禁令的擴充套件也就不了了之。
在平安時代(806年-1185年)晚期武士階層崛起,武士階層並沒有公卿貴族們那麼多繁文縟節,對“肉食禁斷”的命令也沒有那麼遵守,雖然沒有家畜可以食用,但是他們經常打獵享受野味。不過當武士階層登上統治者的寶座後,早期勇武豪放的氣質逐漸被公卿們的精緻文化所滲入。公家文化與大陸傳來的禪宗文化慢慢成為武家文化的主流,武士們也學著公卿不去吃肉,到了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肉類也基本淡出了武家的食譜。到了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資深愛狗人士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因為愛心氾濫頒佈了臭名昭著《生類憐憫令》;下令建造狗舍,請人保護狗給狗看病,食貓狗、殺狗乃至最後殺死蚊子都要判刑,搞得民間怨聲載道,德川綱吉落得個“犬公方”(狗將軍)的名號。
“犬公方”——五代將軍德川綱吉
喜牛而不喜羊
“肉食禁斷”的禁令嚴重影響了日本人的身高,有考古發現,禁肉前古墳時代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是1.63米,而一千多年後的江戶時代反而降為1.55米。明治政府受歐風美雨的影響,認為西洋人高大就是因為吃牛肉喝牛奶,日本再這樣下去不吃肉,國民的身體怎麼能強壯?國民不強國家怎麼近代化?於是廢除肉食禁止令,開始鼓勵民眾吃肉特別是牛肉。由於長期不食肉一開始民眾對於肉的腥臭頗為反感,1872年明治天皇親自試吃牛肉並向全國報道,舉國為之一震,同時天皇每天要喝兩次牛奶;政府鼓勵開闢畜牧場和奶牛場,牛肉也被定為軍隊的營養飲食;牛肉火鍋——壽喜燒(すき焼き)開始出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神戶牛肉至今都是頂級牛肉的代名詞。
羊肉卻沒有和牛肉一樣風靡開來,山羊和綿羊雖然很早就進入日本,但日本的禁肉令嚴重阻礙了家畜業的發展,且日本本土的氣候不適與狹小的草場環境等因素都不適宜大規模放牧。明治後羊肉濃重的羶味讓剛剛開始吃肉的日本人避而遠之;雖然日本古代也有羊羹,但它傳入後很快改變了大陸使用羊肉的做法,轉而用紅豆和麵粉混制而成,變為果凍狀的甜點。
霸氣的羊肉燒——成吉思汗
日本唯有一個地區尚食羊肉,那就是北海道,日本每年區區幾萬噸的羊肉消耗量(豬肉、牛肉都有數百萬噸)一半以上是在北海道。北海道名字頗為霸氣的鄉土料理——成吉思汗(ジンギスカン),就是鐵鍋烤羊肉;相傳是蒙古人入侵日本時留下的,但按照做法應該是二戰後才出現。說到北海道的“羊”史還要提到日本的侵略擴張。
北海道的鄉土料理——成吉思汗
1556年葡萄牙人將最早的羊毛織物傳入日本九州地區,後來的江戶時期日荷貿易中也有少量羊毛紡織品,少數武士使用呢絨製作掛袋、旗幟,但它沒有成為服飾材料。到明治之後羊毛織物才普及開來,成為軍用被服的原材料,羊毛也變為重要的軍需物資。那時日本由於本國沒有牧羊業,所需的羊毛全靠進口。日本政府意識到必須發展自己的牧羊業,1872年北海道開拓使設立札幌牧羊場,引進約1000餘隻綿羊,但氣候風土等原因無論在數量還是羊毛質量上飼養都不成功,乃至有人感嘆“在中國飼養綿羊不可能取得成功。”日俄戰爭後羊毛需求量急劇上漲,1908年農商省又在北海道的月寒設立種羊牧場再次開始了羊毛自給的實驗,但牧野面積狹窄,飼料供給等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1916年英國對澳洲羊毛禁止自由出口的禁令使日本的羊毛工業陷入絕境,日本政府決定再試一次,1918年農商省設立綿羊課開展100萬隻綿羊計劃,北海道開始大規模養羊,養殖終於取得成功,牧羊業在政府支援下全面推進。“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的牧羊業從北海道轉移至偽滿洲國。村上春樹的小說《尋羊冒險記》中的十二瀑鎮就因北海道的牧羊業而一度繁榮,村上由此展開了羊與軍國主義體制的關係的探討與批判,他還親自到北海道的牧場去看綿羊的模樣。
羊毛供給給軍方,而賣不出去的羊肉卻成為了北海道的美食。戰後羊毛的需求量急劇減少,曾經輝煌的北海道牧業羊也衰落下來,但北海道人的“成吉思汗”鄉土料理卻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回覆列表
你讀過“雞毛信”這個故事嗎?故事裡的日本鬼子把海娃放的一群羊都吃的剩不多了這說明日本人並非不吃羊肉,如果說現在的日本人羊肉吃的少那可能是日本國草場面積小羊養的少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