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乾媽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特別喜歡買保健品,家裡一張保健椅2萬,一個保健枕5000,每個月吃保健藥所用的花銷固定有3000元。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東西並沒有推銷員上門推銷都是她自己在電視購物廣告上看後的電話下單的。
有一次乾媽的兒子接到警察打的電話說抓到一個保健品詐騙團伙,查到乾媽在那裡買了6萬的保健品,讓乾媽過去錄下口供,會返還乾媽一部分資金。
可怕的是即使乾媽拿到被追回的一部分資金,乾媽仍然跟兒子媳婦說她吃的保健品有用,人家並沒有騙她。
第一:乾媽有高昂的退休金;
第二:乾媽害怕死亡;
第三:賣她保健品的客服態度特別好。完全順著她,讓她享受被人追捧的感覺。
乾媽今年快80歲了,60年前乾媽在我們縣城教小學語文,由於乾媽工作努力,對孩子管教嚴格認真,在學校教了10年書後慢慢從副校長提升為正校長。
乾媽把她的熱血和青春全部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奉獻給了孩子們。
乾媽所在的學校是所公立小學,自然而然地乾媽到了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退休金。
我們這的退休金是隨著一年一年往上漲的,乾媽領了近二十年的退休金了,從最初的一個月2000到現在一個月6000多。
乾媽的老伴是原來國企帽子廠的廠長,工資一個月也有6000了。
加上她老伴的退休金兩個老人一個月啥事不幹一個月就有一萬二的退休金。
在一個縣城兩位老人每月能拿一萬二是什麼概念?年輕人累死在縣城也拿不到的,而他們一個月啥事不幹就能領到1萬2的工資。
乾媽是名副其實的富婆有錢人。
乾媽只有一個兒子,大學畢業後到上海工作,後來結婚後夫妻倆在上海開了一家廣告公司運營得比較好,公司每年有上百萬的盈利。
小夫妻的兒子出生後為了能夠照顧到孩子和父母,兒子媳婦把戰場轉回老家,開了好幾個門店。
乾媽的兒媳婦對乾媽也很孝順,結婚十多年一直跟他們一起生活。
逢年過年都會給乾媽紅包,在母親節乾媽的生日時都會給乾媽買禮物。
乾媽的兒子雖然脾氣不太好,但基本上不會在乾媽面前發火。
最值得稱讚的是乾媽的老公:乾媽不喜歡做家務,家裡的家務活幹媽的老公全包下來了,沒有一點怨言。
乾媽在家裡頂多就是種種她喜歡的小青菜,無事可做的乾媽加入了基督教,沒事就和教會的一些老姐妹吹拉彈唱。
乾媽年輕時長得很標誌,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是乾媽脾氣不小,在家裡父母可都是要讓著她的。
嫁給乾爸後乾爸也不敢對她發脾氣,把她捧在手心裡,後來有了兒子兒子也儘量不惹乾媽生氣。
後來兒子娶媳婦了,兒媳婦也不去招惹乾媽。因為一旦招惹乾媽,乾媽一定會拉上老伴和兒子給兒媳婦施壓。
雖然乾媽在家裡誰都不會去惹她,但因為乾媽說一不二的性格其實大家多少有點反感,但因為乾媽身體不好所有人也都是表面上不和她計較但也很少和乾媽有過多的溝通和交流。
所以乾媽的內心是孤獨的。
乾媽在家最喜歡看電視,電視上面最喜歡播放的除了電視劇就是廣告——尤其是老年人保健品廣告。
可氣的是這些保健品廣告都是在中央臺黃金時段播放的。
有了中央電視臺的權威認證加上乾媽手上錢多到花不掉,所以乾媽很容易被廣告洗腦。
什麼治高血壓的,治心臟病的,治頸椎病的。
少則幾百,多則上萬,乾媽眼睛不眨只要喜歡統統拿下。
而且非常神奇的是乾媽買的每一樣保健品乾媽都說好,對她都有用。
只不過乾媽的保健品一直都在不停地更換。
記得有一次乾媽花了2萬塊從電視購物上買的按摩椅沒用三個月就壞了,乾媽給公司打電話公司讓乾媽找售後,售後的電話一直接不通,後來公司看到是乾媽的手機號乾脆不接了。
最後是換了手機號的兒子聯絡公司才得到解決。
她兒子在電話裡把賣保健椅的公司好一頓說,表示如果再不處理就反應給有關部門,對方這才找了當地的懂維修的人員上門解決。
還有一次乾媽接到警察打的電話說她買的保健品涉嫌詐騙,負責人已經被抓到需要乾媽到警察局錄口供,他們會幫乾媽追回一部分損失。
乾媽一個人不敢去就讓兒子陪她一塊去。
乾媽的兒子一到那差點氣暈過去,原來乾媽在那個公司陸續拿了6萬多的產品。
乾媽的兒子和乾媽說別買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被人騙了,結果卻把乾媽氣得不行。她說她花的是自己的錢,跟她兒子沒有半毛錢關係。
他們爆發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一次爭吵。
那次乾媽一個星期才消氣,而乾媽的兒子也發誓以後再也不會過問乾媽的事情了。
現在乾媽依然熱衷購買保健品,也依然覺得她買的保健品很有用,不誇張地說她吃的保健品比飯還多。
儘管乾媽的疾病並沒有得到控制,但是乾媽對購買保健品的行為依然樂此不疲。
為什麼他如此喜歡購買保健品並且對別人推薦的保健品深信不疑?
一方面是因為乾媽有錢
如果是沒有退休金還為溫飽發愁的窮苦人民,即使讓他們買他們也沒錢買;
另一方面乾媽的日子過得非常滋潤
花不完的錢,沒有給乾媽氣受,家務不用幹媽幹。
有著教會一幫可愛的老姐妹們說說笑笑,乾媽是捨不得離開這麼美好的世界。
這個世界對她來說是非常友善Sunny的,也是令她留戀的。
因為如果一個人的日子過得非常糟糕和不堪,我想對他們來講多活一天都是一種折磨;
最後一方面是保健品的客服對乾媽的態度非常好
這些賣保健品的銷售和客服對於乾媽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耐心地聆聽。
假如干媽一時沒有決定購買他們會主動給乾媽打電話噓寒問暖,這讓乾媽感覺特別受用。
乾媽的兒子雖然也孝順,但他需要工作賺錢,不可能陪著乾媽嘮嗑。
如果幹媽有些事情做得荒唐不對他兒子也會指出,這就讓乾媽非常不舒服,而賣保健品的工作人員會順著老人的話哄著老人。
我認為這是老年人的認知侷限。
很多買保健品的老年人雖然活了一輩子,但仍然沒有悟出人生的道理來。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好的心態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擁有好的身體。
子女對父母的孝順也不是一味地順著父母,即使看到父母做得不對也不阻攔。
就像我們教育孩子一樣,孩子做錯事了做家長的也不能一味縱容。
有時順著父母就是害父母。
儘管乾媽曾經是一個學校的校長,可是那又如何?
老了以後依然只按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從不去反省思考。
所以學歷再高不如有一個能獨立思考的大腦。
有時候一個人的無知會比保健品更令人感到可怕。
我乾媽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特別喜歡買保健品,家裡一張保健椅2萬,一個保健枕5000,每個月吃保健藥所用的花銷固定有3000元。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東西並沒有推銷員上門推銷都是她自己在電視購物廣告上看後的電話下單的。
有一次乾媽的兒子接到警察打的電話說抓到一個保健品詐騙團伙,查到乾媽在那裡買了6萬的保健品,讓乾媽過去錄下口供,會返還乾媽一部分資金。
可怕的是即使乾媽拿到被追回的一部分資金,乾媽仍然跟兒子媳婦說她吃的保健品有用,人家並沒有騙她。
乾媽之所以心甘情願花大價錢買保健品源於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乾媽有高昂的退休金;
第二:乾媽害怕死亡;
第三:賣她保健品的客服態度特別好。完全順著她,讓她享受被人追捧的感覺。
乾媽是個有錢人
乾媽今年快80歲了,60年前乾媽在我們縣城教小學語文,由於乾媽工作努力,對孩子管教嚴格認真,在學校教了10年書後慢慢從副校長提升為正校長。
乾媽把她的熱血和青春全部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奉獻給了孩子們。
乾媽所在的學校是所公立小學,自然而然地乾媽到了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退休金。
我們這的退休金是隨著一年一年往上漲的,乾媽領了近二十年的退休金了,從最初的一個月2000到現在一個月6000多。
乾媽的老伴是原來國企帽子廠的廠長,工資一個月也有6000了。
加上她老伴的退休金兩個老人一個月啥事不幹一個月就有一萬二的退休金。
在一個縣城兩位老人每月能拿一萬二是什麼概念?年輕人累死在縣城也拿不到的,而他們一個月啥事不幹就能領到1萬2的工資。
乾媽是名副其實的富婆有錢人。
乾媽的家庭非常幸福
乾媽只有一個兒子,大學畢業後到上海工作,後來結婚後夫妻倆在上海開了一家廣告公司運營得比較好,公司每年有上百萬的盈利。
小夫妻的兒子出生後為了能夠照顧到孩子和父母,兒子媳婦把戰場轉回老家,開了好幾個門店。
乾媽的兒媳婦對乾媽也很孝順,結婚十多年一直跟他們一起生活。
逢年過年都會給乾媽紅包,在母親節乾媽的生日時都會給乾媽買禮物。
乾媽的兒子雖然脾氣不太好,但基本上不會在乾媽面前發火。
最值得稱讚的是乾媽的老公:乾媽不喜歡做家務,家裡的家務活幹媽的老公全包下來了,沒有一點怨言。
乾媽在家裡頂多就是種種她喜歡的小青菜,無事可做的乾媽加入了基督教,沒事就和教會的一些老姐妹吹拉彈唱。
乾媽是個女霸王
乾媽年輕時長得很標誌,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是乾媽脾氣不小,在家裡父母可都是要讓著她的。
嫁給乾爸後乾爸也不敢對她發脾氣,把她捧在手心裡,後來有了兒子兒子也儘量不惹乾媽生氣。
後來兒子娶媳婦了,兒媳婦也不去招惹乾媽。因為一旦招惹乾媽,乾媽一定會拉上老伴和兒子給兒媳婦施壓。
雖然乾媽在家裡誰都不會去惹她,但因為乾媽說一不二的性格其實大家多少有點反感,但因為乾媽身體不好所有人也都是表面上不和她計較但也很少和乾媽有過多的溝通和交流。
所以乾媽的內心是孤獨的。
乾媽在家最喜歡看電視,電視上面最喜歡播放的除了電視劇就是廣告——尤其是老年人保健品廣告。
可氣的是這些保健品廣告都是在中央臺黃金時段播放的。
有了中央電視臺的權威認證加上乾媽手上錢多到花不掉,所以乾媽很容易被廣告洗腦。
什麼治高血壓的,治心臟病的,治頸椎病的。
少則幾百,多則上萬,乾媽眼睛不眨只要喜歡統統拿下。
而且非常神奇的是乾媽買的每一樣保健品乾媽都說好,對她都有用。
只不過乾媽的保健品一直都在不停地更換。
記得有一次乾媽花了2萬塊從電視購物上買的按摩椅沒用三個月就壞了,乾媽給公司打電話公司讓乾媽找售後,售後的電話一直接不通,後來公司看到是乾媽的手機號乾脆不接了。
最後是換了手機號的兒子聯絡公司才得到解決。
她兒子在電話裡把賣保健椅的公司好一頓說,表示如果再不處理就反應給有關部門,對方這才找了當地的懂維修的人員上門解決。
還有一次乾媽接到警察打的電話說她買的保健品涉嫌詐騙,負責人已經被抓到需要乾媽到警察局錄口供,他們會幫乾媽追回一部分損失。
乾媽一個人不敢去就讓兒子陪她一塊去。
乾媽的兒子一到那差點氣暈過去,原來乾媽在那個公司陸續拿了6萬多的產品。
乾媽的兒子和乾媽說別買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被人騙了,結果卻把乾媽氣得不行。她說她花的是自己的錢,跟她兒子沒有半毛錢關係。
他們爆發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一次爭吵。
那次乾媽一個星期才消氣,而乾媽的兒子也發誓以後再也不會過問乾媽的事情了。
現在乾媽依然熱衷購買保健品,也依然覺得她買的保健品很有用,不誇張地說她吃的保健品比飯還多。
儘管乾媽的疾病並沒有得到控制,但是乾媽對購買保健品的行為依然樂此不疲。
這就是我那快80歲年紀的乾媽的真實故事。
為什麼他如此喜歡購買保健品並且對別人推薦的保健品深信不疑?
一方面是因為乾媽有錢
如果是沒有退休金還為溫飽發愁的窮苦人民,即使讓他們買他們也沒錢買;
另一方面乾媽的日子過得非常滋潤
花不完的錢,沒有給乾媽氣受,家務不用幹媽幹。
有著教會一幫可愛的老姐妹們說說笑笑,乾媽是捨不得離開這麼美好的世界。
這個世界對她來說是非常友善Sunny的,也是令她留戀的。
因為如果一個人的日子過得非常糟糕和不堪,我想對他們來講多活一天都是一種折磨;
最後一方面是保健品的客服對乾媽的態度非常好
這些賣保健品的銷售和客服對於乾媽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耐心地聆聽。
假如干媽一時沒有決定購買他們會主動給乾媽打電話噓寒問暖,這讓乾媽感覺特別受用。
乾媽的兒子雖然也孝順,但他需要工作賺錢,不可能陪著乾媽嘮嗑。
如果幹媽有些事情做得荒唐不對他兒子也會指出,這就讓乾媽非常不舒服,而賣保健品的工作人員會順著老人的話哄著老人。
很多人說老年人是因為缺乏關愛才把注意力集中在保健品身上的,我並不認可。
我認為這是老年人的認知侷限。
很多買保健品的老年人雖然活了一輩子,但仍然沒有悟出人生的道理來。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好的心態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擁有好的身體。
子女對父母的孝順也不是一味地順著父母,即使看到父母做得不對也不阻攔。
就像我們教育孩子一樣,孩子做錯事了做家長的也不能一味縱容。
有時順著父母就是害父母。
儘管乾媽曾經是一個學校的校長,可是那又如何?
老了以後依然只按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從不去反省思考。
所以學歷再高不如有一個能獨立思考的大腦。
有時候一個人的無知會比保健品更令人感到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