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一個位於非洲東部很普通的國家,但它又是非洲地區很不尋常的國家。說它普通,那是因為衣索比亞的經濟和非洲其他國家一樣,在全世界排名相對落後。說它不尋常,那是因為衣索比亞在19世紀西方列強瓜分歐洲的浪潮中成功捍衛民族獨立。成為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唯一一個獨立國家。面對西方列強的虎視眈眈,衣索比亞如何捍衛民族獨立呢?
從表面上看,1894年到1896年的埃意戰爭成為了衣索比亞捍衛民族獨立的最直接原因。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地研究衣索比亞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我們就會發現——衣索比亞捍衛民族獨立的原因遠遠不止1894年到1896年的那場埃意戰爭。
上圖_ 被列強殖民瓜分後的非洲
首先,衣索比亞的地形優勢。
非洲的地形很平坦,但衣索比亞的地理位置就顯得相當特殊了。這裡是東非大裂谷的起點,其國內地形大都屬於衣索比亞高原。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國內最高峰海拔超過4600米。
這樣的地形是不是有些眼熟?沒錯,這樣的地形和阿富汗很相似——阿富汗國內的地形大都為山地和高原。從軍事學的角度看,高原山地地形是打游擊戰和運動戰的絕佳場所。一旦手持現代化裝備的敵軍陷入本國的高原山地地形,本國軍隊就能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以游擊戰、運動戰的方式打敗敵人。
阿富汗就用游擊戰、運動戰打敗了英軍,蘇聯軍隊和美軍。而衣索比亞也用本國高原山地地形組織游擊戰、運動戰,在抗意戰爭中消耗了意軍的有生力量。
上圖_ 努比亞人
其次,衣索比亞有反抗外敵入侵取得勝利的光榮傳統。
衣索比亞是一個擁有3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稱王。公元前8世紀,衣索比亞境內出現了努比亞王國。公元1世紀,衣索比亞境內建立阿克蘇姆王國。1270年,衣索比亞帝國成立。
在衣索比亞漫長的歷史中,其多次遭到外敵入侵。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崛起後,阿拉伯人就出兵進攻衣索比亞。面對阿拉伯軍隊的進攻,衣索比亞軍隊憑藉山區和高原地形抵抗,打退了敵人,成功捍衛民族獨立。
1529年,阿達爾蘇丹國出兵進攻衣索比亞,阿達爾軍隊中還有手持火槍的土耳其僱傭兵,其武器裝備比埃軍先進很多。在1531年的安圖基亞戰役和安巴塞爾戰役中,埃軍主力部隊全線崩潰。1532年,衣索比亞到了亡國的邊緣。葡萄牙趕來支援衣索比亞。
上圖_ 衣索比亞地形圖
然而,即便國土大部分被敵人佔領,衣索比亞的抵抗意志依然存在。在國內的高原山地,衣索比亞人民組織民兵武裝和侵略者反覆激戰。在國外,衣索比亞政府請求葡萄牙派兵支援。
1543年2月,埃葡聯軍在維納加達和阿達爾軍隊激戰。阿達爾軍隊中的土耳其火槍兵損失慘重,土耳其火槍隊隊長被聯軍擊斃。衣索比亞在抗擊阿達爾軍隊入侵的戰鬥中又一次捍衛民族獨立。這種反抗侵略的光榮傳統又在1894年到1896年的埃意戰爭中體現出來。
上圖_ 非洲地圖,標註處為衣索比亞
最後,衣索比亞在埃意戰爭戰鬥堅決,消滅義大利軍隊。
1894年,野心勃勃的義大利出兵進攻衣索比亞。剛開始,意軍指揮官巴拉蒂裡壓根不把埃軍放在眼裡。他還揚言“要把孟尼利克(衣索比亞國王)裝在籠子裡運回義大利”。面對國家存亡的生死時刻,衣索比亞的封建領主團結在中央政府周圍,共赴國難。在安巴阿拉基戰役中,埃軍殲滅義大利部隊1300多人,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
1896年3月1日,埃軍全國動員,集中10萬軍隊在阿杜瓦地區和意軍展開最後決戰。
讓我們關注一個細節——埃軍各路大軍的指揮官都是親王。海馬諾特親王指揮右翼大軍,阿魯拉親王指揮左翼大軍,曼加夏和馬肯恩親王指揮中央大軍。而衣索比亞皇帝孟尼利克和皇后本人也親自率領25000名裝備精良的禁衛軍在後側壓陣,作為預備隊投入戰鬥。皇帝親自帶兵出征,衣索比亞決心打贏阿杜瓦戰役。
上圖_ 阿杜瓦戰役,發生在1896年3月1日,是第一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的最終之戰
戰鬥打響後,埃軍用40門野戰炮猛轟意軍,但炮擊效果很差。雙方戰鬥進行空前激烈,最終,埃軍殲滅意軍10000多人,取得了阿杜瓦戰役的最後勝利。1896年10月26日,衣索比亞政府和義大利政府簽訂合約,義大利承認衣索比亞的獨立地位。
以上4點原因讓衣索比亞成功頂住了西方列強的瓜分,捍衛了民族獨立。或許是衣索比亞成為非洲抗擊外敵侵略,捍衛民族獨立的榜樣,非洲聯盟的總部就設在了亞的斯亞貝巴。
衣索比亞,一個位於非洲東部很普通的國家,但它又是非洲地區很不尋常的國家。說它普通,那是因為衣索比亞的經濟和非洲其他國家一樣,在全世界排名相對落後。說它不尋常,那是因為衣索比亞在19世紀西方列強瓜分歐洲的浪潮中成功捍衛民族獨立。成為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唯一一個獨立國家。面對西方列強的虎視眈眈,衣索比亞如何捍衛民族獨立呢?
從表面上看,1894年到1896年的埃意戰爭成為了衣索比亞捍衛民族獨立的最直接原因。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地研究衣索比亞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我們就會發現——衣索比亞捍衛民族獨立的原因遠遠不止1894年到1896年的那場埃意戰爭。
上圖_ 被列強殖民瓜分後的非洲
首先,衣索比亞的地形優勢。
非洲的地形很平坦,但衣索比亞的地理位置就顯得相當特殊了。這裡是東非大裂谷的起點,其國內地形大都屬於衣索比亞高原。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國內最高峰海拔超過4600米。
這樣的地形是不是有些眼熟?沒錯,這樣的地形和阿富汗很相似——阿富汗國內的地形大都為山地和高原。從軍事學的角度看,高原山地地形是打游擊戰和運動戰的絕佳場所。一旦手持現代化裝備的敵軍陷入本國的高原山地地形,本國軍隊就能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以游擊戰、運動戰的方式打敗敵人。
阿富汗就用游擊戰、運動戰打敗了英軍,蘇聯軍隊和美軍。而衣索比亞也用本國高原山地地形組織游擊戰、運動戰,在抗意戰爭中消耗了意軍的有生力量。
上圖_ 努比亞人
其次,衣索比亞有反抗外敵入侵取得勝利的光榮傳統。
衣索比亞是一個擁有3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稱王。公元前8世紀,衣索比亞境內出現了努比亞王國。公元1世紀,衣索比亞境內建立阿克蘇姆王國。1270年,衣索比亞帝國成立。
在衣索比亞漫長的歷史中,其多次遭到外敵入侵。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崛起後,阿拉伯人就出兵進攻衣索比亞。面對阿拉伯軍隊的進攻,衣索比亞軍隊憑藉山區和高原地形抵抗,打退了敵人,成功捍衛民族獨立。
1529年,阿達爾蘇丹國出兵進攻衣索比亞,阿達爾軍隊中還有手持火槍的土耳其僱傭兵,其武器裝備比埃軍先進很多。在1531年的安圖基亞戰役和安巴塞爾戰役中,埃軍主力部隊全線崩潰。1532年,衣索比亞到了亡國的邊緣。葡萄牙趕來支援衣索比亞。
上圖_ 衣索比亞地形圖
然而,即便國土大部分被敵人佔領,衣索比亞的抵抗意志依然存在。在國內的高原山地,衣索比亞人民組織民兵武裝和侵略者反覆激戰。在國外,衣索比亞政府請求葡萄牙派兵支援。
1543年2月,埃葡聯軍在維納加達和阿達爾軍隊激戰。阿達爾軍隊中的土耳其火槍兵損失慘重,土耳其火槍隊隊長被聯軍擊斃。衣索比亞在抗擊阿達爾軍隊入侵的戰鬥中又一次捍衛民族獨立。這種反抗侵略的光榮傳統又在1894年到1896年的埃意戰爭中體現出來。
上圖_ 非洲地圖,標註處為衣索比亞
最後,衣索比亞在埃意戰爭戰鬥堅決,消滅義大利軍隊。
1894年,野心勃勃的義大利出兵進攻衣索比亞。剛開始,意軍指揮官巴拉蒂裡壓根不把埃軍放在眼裡。他還揚言“要把孟尼利克(衣索比亞國王)裝在籠子裡運回義大利”。面對國家存亡的生死時刻,衣索比亞的封建領主團結在中央政府周圍,共赴國難。在安巴阿拉基戰役中,埃軍殲滅義大利部隊1300多人,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
1896年3月1日,埃軍全國動員,集中10萬軍隊在阿杜瓦地區和意軍展開最後決戰。
讓我們關注一個細節——埃軍各路大軍的指揮官都是親王。海馬諾特親王指揮右翼大軍,阿魯拉親王指揮左翼大軍,曼加夏和馬肯恩親王指揮中央大軍。而衣索比亞皇帝孟尼利克和皇后本人也親自率領25000名裝備精良的禁衛軍在後側壓陣,作為預備隊投入戰鬥。皇帝親自帶兵出征,衣索比亞決心打贏阿杜瓦戰役。
上圖_ 阿杜瓦戰役,發生在1896年3月1日,是第一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的最終之戰
戰鬥打響後,埃軍用40門野戰炮猛轟意軍,但炮擊效果很差。雙方戰鬥進行空前激烈,最終,埃軍殲滅意軍10000多人,取得了阿杜瓦戰役的最後勝利。1896年10月26日,衣索比亞政府和義大利政府簽訂合約,義大利承認衣索比亞的獨立地位。
以上4點原因讓衣索比亞成功頂住了西方列強的瓜分,捍衛了民族獨立。或許是衣索比亞成為非洲抗擊外敵侵略,捍衛民族獨立的榜樣,非洲聯盟的總部就設在了亞的斯亞貝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