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是朱元璋的忠實幹將,為他打江山立下不朽功勳。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何況沒有容忍之量的朱元璋。
皇帝弄死一個臣子就像掐死一隻螞蟻,不需要什麼理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朱元璋要藍玉死,找理由不是啥難事。"如果你真的需要理由,一萬個夠不夠。"
藍玉最悲催的是,朱元璋殺了他,還抹殺了他的功勞,說那都是在朱元璋的英明指揮下才取得的。而且命令史官去藍玉化,在寫明史的時候,儘量將藍玉邊緣化和醜化。所以大家很少知道藍玉,只知道徐達和常遇春,後人在寫演義的時候也很少提及藍玉。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
道常遇春,人稱常十萬,一個人能抵十萬大軍。跟朱元璋是老鄉,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而被朱元璋誅殺的藍玉也是安徽人,常遇春是他姐夫。
藍玉的武功一點也不比常遇春差,而且足智多謀,比常遇春這個一介武夫厲害得多。實際上藍玉對朱明王朝的貢獻比常遇春大,因為常遇春在洪武二年的時候就在出征途中暴斃了(年僅40歲),而當時朱元璋的天下還不穩定,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朱元璋面臨的最大麻煩就是元朝的餘孽不甘心失敗,時刻想著捲土重來。而明朝大將都得了恐元症,沒有幾個人能擺平彪悍的蒙古騎兵,而藍玉偏偏天不怕地不怕,是元軍的剋星。由此可見,藍玉對剛當朱家政權的鞏固多麼重要。
藍玉在常遇春死後的十年裡為朱元璋震懾了元軍反撲,穩固了北方邊境,又平定了西蕃叛亂,消除了西北隱憂,沒有藍玉,朱元璋不可能坐穩江山。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史書當然就是皇帝授意寫的。對於那些謀反未遂者,勝利者採取的都是全盤否定、全身抹黑。已經造反的,那是鐵案。沒有造反的,大多是冤案。如果他們有二心,什麼時候造反最好,當然是天下未定的時候。皇帝江山坐穩了再去造反,那是最難的,也是風險最大的。
日後造反的,不是皇帝逼著你反,就是皇帝給你挖坑,栽贓陷害,讓你背黑鍋。
所以,那些"反賊"居功自傲、目中無人、蔑視君王、私藏兵器,其實絕大多數是君王捏造的。
藍玉為什麼對朱元璋出生入死,當然“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態在支撐。如果藍玉想背叛朱元璋,最佳機會是元軍發難、西蕃叛亂的時候。跟他們串通遙相呼應,讓朱元璋首尾不能相顧,大事可成。為什麼要等朱元璋江山穩如磐石的時候再謀反,這不是零智商嗎?零智商的將軍怎麼會屢立戰功?所以說,藍玉被朱元璋殺害,純屬冤案,老天有靈的話,就七月飛雪了。
藍玉對元帝皇妃施暴的事真實性存疑,因為藍玉是個有勇有謀的儒將,人家不是李逵,也不是劉宗敏。即使是有這麼回事,但藍玉是朱元璋的爪牙和干將,睡的是敵人的老婆,有提振軍心妙用,朱元璋當然不會責怪,即使是責怪也是裝裝樣子、做個姿態。
藍玉"對皇妃施暴沒事"說得過去,但藍玉"私養兵馬"的罪名卻被朱元璋最終落實,這八成是給藍玉強加的口袋罪名。而如果罪名屬實,"收義子"就是私養兵馬的具體表現之一。
為什麼說私養兵馬是朱元璋的誣陷呢,藍玉是個將軍,當時並沒有被剝奪軍權,如果有二心還用得上私養兵馬?私養少了不管用,私養多了能瞞得過皇帝的耳目嗎?
再說一遍,藍玉是個有勇有謀的元帥,軍事家,不是李逵、程咬金,他要謀反只會韜光養晦等朱元璋死後,不會選擇在那個時候。藍玉姐姐是太子朱標的丈母孃,藍玉是太子妃的親舅舅。朱標死後藍玉是朱標兒子、後來太子朱允炆的老舅。依照藍玉的威望和影響,他要造反什麼時候都是探囊取物,沒有任何理由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那麼囂張,私養那麼多幹兒子給朱元璋提供殺他的口實。
再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藍玉一個北征西討的大將軍收一些死士為他賣命疆場,正常情況下本也無可厚非,朱元璋或許是回想起來自己當年也是採取到處收義子的成功建國往事,對藍玉的這種行為“紮了心”,的確產生了一定的猜疑。
朱元璋殺藍玉夠惡毒的,抽筋剝皮,只有叫花子出身的皇帝才會這樣充滿暴戾之氣。其實你讓年幼的朱允炆接班,藍玉是最佳的顧命大臣,可以為小皇帝保駕護航。殺了藍玉反倒是為朱棣奪權提供了便利,讓明朝江山開始陷入動盪不安,讓立足未穩的大明江山大傷元氣。
藍玉之死,最大的受益者是朱棣。藍玉若在,朱棣當皇帝,門兒都沒有。
藍玉是朱元璋的忠實幹將,為他打江山立下不朽功勳。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何況沒有容忍之量的朱元璋。
皇帝弄死一個臣子就像掐死一隻螞蟻,不需要什麼理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朱元璋要藍玉死,找理由不是啥難事。"如果你真的需要理由,一萬個夠不夠。"
藍玉最悲催的是,朱元璋殺了他,還抹殺了他的功勞,說那都是在朱元璋的英明指揮下才取得的。而且命令史官去藍玉化,在寫明史的時候,儘量將藍玉邊緣化和醜化。所以大家很少知道藍玉,只知道徐達和常遇春,後人在寫演義的時候也很少提及藍玉。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
道常遇春,人稱常十萬,一個人能抵十萬大軍。跟朱元璋是老鄉,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而被朱元璋誅殺的藍玉也是安徽人,常遇春是他姐夫。
藍玉的武功一點也不比常遇春差,而且足智多謀,比常遇春這個一介武夫厲害得多。實際上藍玉對朱明王朝的貢獻比常遇春大,因為常遇春在洪武二年的時候就在出征途中暴斃了(年僅40歲),而當時朱元璋的天下還不穩定,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朱元璋面臨的最大麻煩就是元朝的餘孽不甘心失敗,時刻想著捲土重來。而明朝大將都得了恐元症,沒有幾個人能擺平彪悍的蒙古騎兵,而藍玉偏偏天不怕地不怕,是元軍的剋星。由此可見,藍玉對剛當朱家政權的鞏固多麼重要。
藍玉在常遇春死後的十年裡為朱元璋震懾了元軍反撲,穩固了北方邊境,又平定了西蕃叛亂,消除了西北隱憂,沒有藍玉,朱元璋不可能坐穩江山。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史書當然就是皇帝授意寫的。對於那些謀反未遂者,勝利者採取的都是全盤否定、全身抹黑。已經造反的,那是鐵案。沒有造反的,大多是冤案。如果他們有二心,什麼時候造反最好,當然是天下未定的時候。皇帝江山坐穩了再去造反,那是最難的,也是風險最大的。
日後造反的,不是皇帝逼著你反,就是皇帝給你挖坑,栽贓陷害,讓你背黑鍋。
所以,那些"反賊"居功自傲、目中無人、蔑視君王、私藏兵器,其實絕大多數是君王捏造的。
藍玉為什麼對朱元璋出生入死,當然“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態在支撐。如果藍玉想背叛朱元璋,最佳機會是元軍發難、西蕃叛亂的時候。跟他們串通遙相呼應,讓朱元璋首尾不能相顧,大事可成。為什麼要等朱元璋江山穩如磐石的時候再謀反,這不是零智商嗎?零智商的將軍怎麼會屢立戰功?所以說,藍玉被朱元璋殺害,純屬冤案,老天有靈的話,就七月飛雪了。
藍玉對元帝皇妃施暴的事真實性存疑,因為藍玉是個有勇有謀的儒將,人家不是李逵,也不是劉宗敏。即使是有這麼回事,但藍玉是朱元璋的爪牙和干將,睡的是敵人的老婆,有提振軍心妙用,朱元璋當然不會責怪,即使是責怪也是裝裝樣子、做個姿態。
藍玉"對皇妃施暴沒事"說得過去,但藍玉"私養兵馬"的罪名卻被朱元璋最終落實,這八成是給藍玉強加的口袋罪名。而如果罪名屬實,"收義子"就是私養兵馬的具體表現之一。
為什麼說私養兵馬是朱元璋的誣陷呢,藍玉是個將軍,當時並沒有被剝奪軍權,如果有二心還用得上私養兵馬?私養少了不管用,私養多了能瞞得過皇帝的耳目嗎?
再說一遍,藍玉是個有勇有謀的元帥,軍事家,不是李逵、程咬金,他要謀反只會韜光養晦等朱元璋死後,不會選擇在那個時候。藍玉姐姐是太子朱標的丈母孃,藍玉是太子妃的親舅舅。朱標死後藍玉是朱標兒子、後來太子朱允炆的老舅。依照藍玉的威望和影響,他要造反什麼時候都是探囊取物,沒有任何理由在朱元璋活著的時候那麼囂張,私養那麼多幹兒子給朱元璋提供殺他的口實。
再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藍玉一個北征西討的大將軍收一些死士為他賣命疆場,正常情況下本也無可厚非,朱元璋或許是回想起來自己當年也是採取到處收義子的成功建國往事,對藍玉的這種行為“紮了心”,的確產生了一定的猜疑。
朱元璋殺藍玉夠惡毒的,抽筋剝皮,只有叫花子出身的皇帝才會這樣充滿暴戾之氣。其實你讓年幼的朱允炆接班,藍玉是最佳的顧命大臣,可以為小皇帝保駕護航。殺了藍玉反倒是為朱棣奪權提供了便利,讓明朝江山開始陷入動盪不安,讓立足未穩的大明江山大傷元氣。
藍玉之死,最大的受益者是朱棣。藍玉若在,朱棣當皇帝,門兒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