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熾雪迷夢
-
2 # 鏗鏘江洋轍
老先生的藝術造詣,不多說了,因為毋庸置疑。
那麼說點小事看看能不能對於你這個問題有幫助。
老先生特別有自己的特色,讓人記得住。
比如你聽他的相聲尤其是單口,有好多話是重複的說,一般說2-3次,比如我們說“有一個老頭子”,他肯能會連著說,說成“有一個老頭子,有一個老頭子”。其實這在行裡被叫做“重缸”,一般是不被允許的,但是當你聽到這樣的話時,會慢慢跟著他的節奏走,然後就像大白話,嘮家常一樣,讓你跳出“相聲”的束縛,不想現在電視相聲上臺就說“我給大家說段相聲……”說實話現在這個多藝術形式,我為毛要聽你說,讓人們牴觸。
老先生有自己的原則,有規矩。
當你是逗哏的時候,就要活躍現場氣氛控制節奏,主導劇情的進展,這個不多說,自己感受。
但是當時捧哏的時候,不遇阻代庖,不搶話,所說的每一個字都是為了量活。有一段時間馬老收到不公正待遇,曾經被剝奪了捧哏的權利(特殊年代),我記得聽過一段靜場版錄音,忘記了是和搭檔了,好像是王鳳山,王是逗哏,馬老師捧哏,馬老捧的那是一個地道。而且每個字都很清晰,也去掉咱們剛才說的“重缸”的“毛病”,因為他知道自己在臺上應該幹什麼。對比一下,大家可以聽一下郭德綱的《扒馬褂》,(這個就不說捧逗了)搶話很很嚴重,導致故事本身講不好。(不多說了,怕被噴死)。
如果說聽相聲,基本是這樣一個順序,一聽就樂的相聲---》一聽不太樂,得想一下的相聲---》一聽不樂,想一下也不樂,就是想聽下去的相聲(馬志明)----》馬三立,張壽臣的相聲
另外,馬老應該算是一個開宗立派的相聲大師甚至有些小瑕疵也被繼承下來。
比如馬老的《西江月》,馬老說《西江月》就是6676,按照字數去填就行,其實填詞除了字數限制,還有韻調等等嚴格的限制,我想後來的相聲演員未必不知道,但是仍然也是說字數不說其他,可見對老人家的尊重程度。
-
3 # 王暉wedding
因為馬三立先生,直至馬志明先生一直在說相聲。目前所說的相聲三大家“馬、侯、常”,侯有活、有料、有相聲,但侯老先生經歷了天橋藝人的苦累辛酸,厭棄了相聲演員的身份,絕頂聰明的侯老先生意識到機會來了,擺脫且再不必以社會底層藝人的身份去苦熬歲月了,於是自己躋身並領導“相聲改革小組”,開始對相聲藝人賴以生存的市井文化“動大手術”,出“潔本相聲”及至馬季先生及其弟子的“歌頌相聲”,效果如何,仁智各見,不做評論,歷史會給予公論的。甚至,侯老先生不允許字輩孫輩與相聲沾邊,主張孫輩“學廚師,能出國”(早期晚報和侯軍口述皆有隻言片語)。
常家,自“小蘑菇”之後,無人真說相聲、真會相聲,兄弟、子孫,賴以“吃蘑菇”到如今。試想,指著啃為國捐軀的前輩,名利雙收、加官晉爵、受人尊重,誰還說那“讓人取樂”的相聲啊。於是,常家後輩的相聲水平擺在世人面前,尤其是喜愛相聲的老觀眾心中,聽常家後輩相聲的,多嗎?
馬爺、少馬爺,堪稱爺,因為他們一直在說相聲,說老百姓的相聲!憑藝登臺、憑良心敬觀眾、以老百姓的平常心為人(馬老退休後辭世前,積極參與居委會巡邏),馬家是僅存的說相聲的一門,他父子的作品是永恆的經典,無出其右!
-
4 # 煙雲吹散尚留痕
這個題目不太規範,或許改成‘馬三立大師’的稱呼更加合適,這倒也不是咬文嚼字,普通觀眾當然可以直呼馬三立,可小編作為一個半個門裡出身,‘馬三立’這三個字是叫不出來的,無論公開還是私下,都稱怹馬老祖、馬三爺。首先,馬三爺的傳統相聲功底了得,基本功爐火純青,怹的《誇住宅》、《白事會》、《黃鶴樓》等節目,是隻要聽怹的就不需要聽別人的佳作了。這得益於怹的家學,作為中國相聲界傳續時間最長的相聲家族,馬氏相聲幾乎跟相聲的歷史一樣長,從三爺的姥爺恩緒算起,到父親馬德祿,再到兒子少馬爺,孫子馬六甲,五輩人幹了一百多年,而且個個成績斐然。簡單一說,恩緒先生是相聲清門最早的創始人之一,太平歌詞使用的御子,便是他為西太后演出時流傳下來的;馬德祿先生位列‘相聲八德’之一,是有萬人迷之稱的李德煬重要搭檔;少馬爺是當今相聲的大纛,相聲功力無人能出其右,公認的武哏相聲有史以來最傑出的代表。這樣的家學,這樣的歷史,光是薰陶,就是一般相聲演員所望其項背的。其次,馬三立大師的創作之功讓人驚歎。《買猴》、《十點鐘開始》、《開會迷》等創作是經典中的經典,晚年的馬老更是不遺餘力地創作了一大批或幽默諷刺,或針砭時弊,或駁人一笑的小段兒,這些作品不勝列舉,小編不再舉例了。之所以怹能創作到80多歲,年近九十還依舊能夠登臺演出,這是因為怹的閱歷、經歷,馬三爺從來不高臺教化,怹是用語言著力刻畫小人物,觀眾聽起來,忽然想起這好像就是自己的鄰居、同事,甚至就是自己,從而產生出的共鳴可想而知。馬老作為一位藝術大師,晚年還帶著紅套袖,做起了社群安防員,正是這種幾十年的市井生活,才讓馬老的藝術從未停止,小編最瞧不上有些演員說自己‘深入基層,體驗生活’,他這是把自己擺得比老百姓高,以俯視眼光來看,而馬老則一直就是個老百姓。再者,是馬三爺的藝德。這跟相聲說的好不好大有關聯,郭德綱說‘藝人拼到最後是學問’,那麼小編給加一句‘藝人拼到死後是德行’。天津相聲界有這麼一句話,叫做‘無人不宗馬’,可見馬氏相聲的影響力,可是馬三爺少馬爺,父子兩輩人是如何低調,說兩個小故事:一是在1986年,馬老唯一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那是公認的很失敗的一次演出,零下20度的氣溫,在工人體育場露天演出,而年過七旬的馬老,身穿單薄的長衫,凍的眼都睜不開,鼻頭都紅紫色了,一句沒說錯還不說,更是滿堂喝彩,成為了那次春晚節目中的經典之作;二是在2006年,那是少馬爺從藝50週年的演出中,最後一場,年近70的少馬爺表演了返場小段《學跳舞》,騰空而起,連翻三個側手翻,只為學一隻猴子,駁觀眾一笑,讓觀眾都看得心懸。能把觀眾放在第一位,是馬家的傳統,所以說‘拼到死後是藝德’,這是因為,他們愛觀眾,觀眾也就維護他們,如果人品不好,節目再好,也不值一提。
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馬老壽命長。馬三爺是那時候再世的相聲裡年紀最大、輩分最高、從藝最久的演員,像是張壽辰大師、郭榮起先生、李壽增先生等等前輩演員,藝術都臻化境,可是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所以觀眾對怹們不熟悉,只有馬老活到了新千年,無論是我們的祖輩、父輩,還是我們,都可以說是聽馬老的相聲長大的,所以馬老成為了最讓人熟知的一位老前輩。但是,壽命長是一回兒事兒,只是客觀原因,最重要的還是藝術,老郭說‘熬死了活的,剩下的那個就是藝術家’,絕不是指馬老,那些只靠著活得久,就能朁居藝術家行列的人,充其量是過眼雲煙。
最後,總結一下。馬三立大師的傳統相聲精彩絕倫,基本功爐火純青,更有創作之能,再加上藝德高尚,又有大量作品傳世——
你說,怹的相聲能不厲害嗎?
-
5 # 瘋僧技顛
對比某趨炎附勢的所謂大師,馬老堅持相聲的批判性和傳統性,把何遲的作品表現的淋漓盡致,一身錚錚鐵骨,令人敬佩!而且馬老門風很正,少馬爺繼承了父親的優秀品質,屢受挫折卻自強不息。人生有高有低起起落落,最後拼的就是德行和人緣。
-
6 # 快嘴小小小1
相聲是語音藝術,不是包袱跟作品的好壞更多在於語調藝人的藝術修養,說白了也是社會生活藝術,如今就是有好作品靠花拳繡腿婊子一樣的包裝那能有觀眾喜歡。有些時候人品很重要憨厚不奢華同樣有舞臺緣有喜歡的觀眾。
-
7 # 59360491333
厲害嗎?我不覺得,嗓音不洪亮,吐字不清楚,這是相聲演員的最大弊端,四門功課,和郭德綱比,我覺得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之所以能紅,或許是那個時代造成的,如果換做今天,肯定會是另一番的景象!
-
8 # 使用者8819330346427
所謂文哏,馬派就是從馬三立開始的。馬三立出自相聲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再加上他天資聰慧,在匯文中學上過學,在當時的相聲圈算是響噹噹的高學歷了,所有這些都讓他對這門藝術的領悟力理解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往往在言語之間滲入幽默元素,而不把衝突點完全放到包袱的底上。馬三立晚年說的一系列單口最能說明這一點。笑話單口往往嚴重依賴大底的效果,但是唯獨聽馬三立的單口,更享受的是他講的過程,節奏語氣氛圍恰到好處,真正的百聽不厭,相反,聽得多了,對於底的依賴就沒那麼大了,只是等底出來了,是叫好的時候了,哈哈。馬三立是相聲第一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馬三立的土壤已經沒有了,再也出不來這麼甜美的果實了。
-
9 # 徐強87113153
不緊不慢的鋪墊貼近生活,包袱抖出來讓人回味一生。沒事的時候想想馬老爺子的相聲都能笑出來。馬老的相聲講的就是我們平凡的生活,讓生活在平凡中充滿歡樂。這才是可以流傳於世的傑作。突然想到了:“沒胡(核)”聽過的你懂得。
-
10 # 洪澤湖畔聽槳聲
馬三立無疑是相聲大家,深受廣大觀眾尊敬和喜愛。也許大師出自天津,所以深受津門觀眾由衷的愛戴。每當有觀眾對馬老的相聲提出異議的時候,必然要引起天津觀眾的口誅筆伐,群起而攻之。什麼樣的狠話髒話脫口而出,彷彿這樣才是對大師的最大尊重和維護。孰不知,這才是對大師的最大不敬。如果他的相聲只被天津人認可,在全國範圍反應平淡,你說他藝術水平如何如何的高,全華人民買賬嗎?長久以來那種不科學的宣傳,什麼相聲演員如果過不了天津的碼頭就很難成為角等等。是的,天津對相聲的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但由此就說天津的觀眾,欣賞水平比全華人民高出一截,這恐怕就不是那麼實際。馬先生藝術水平很高,堪稱大師。那他就沒有侷限性嗎?更有人說他遠高於侯寶林,這就有拔高之嫌。作為一個相聲大師,馬老先生早已在藝術上有了自己的歷史定位,無需任何人拔高和貶低。這才是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這才是對大師的最好紀念。
回覆列表
那個年代的人,全是用心演繹,為了效果反覆推敲,就好比老版本的西遊記,三國,紅樓,為什麼好,就是對人物的瞭解,一起研究一起努力。馬老人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