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暮有文化

    在吳縣這個地方有一個縣令,大家都忘了他叫什麼名字,只知道他為人剛毅,兩袖清風,深得百姓的喜愛。

    吳縣百姓非常敬重城隍,所以每到城隍誕辰時,當地人就用木頭做成雕像,再披上錦緞的衣服,放在繁華地方參拜。

    因為每年都要如此,所以百姓們每次舉行城隍會時,都要大肆斂財,用豪華的車子拉著神像遊街,舉行各種各樣的儀式,來紀念城隍。

    起初,縣令對於此事只是頗為不滿,他覺得百姓本就生活不太富裕,又每年這樣大肆舉行紀念城隍的儀式,實在是大可不必,但這是百姓的個人行為,自己也不太好管,可最近幾年,百姓一次比一次收的錢多,舉行神會的規模越來越大,以至於城隍之會已經成了當地的風俗習慣,每一次都不曾懈怠。

    這不,今年的城隍之會又大張旗鼓地開辦了起來,縣令實在忍無可忍,便跑到百姓舉行城隍之會的地點,攔下游行的隊伍,站在高臺上向百姓宣講城隍之會的害處,可百姓都沒有放在心上,縣令看眾人一個個都不專心,好似不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於是便命令左右的差役,將那神像拉倒在地,打了20大板,又在眾人面前指著神像大聲斥責道:你是主管一個縣的城隍,為何如此冥頑不靈呢?你根本不值得人們供奉,如果你有靈就應知道愛惜民力,又怎麼會讓百姓去做這些無意義的花費,來耗費民脂民膏呢?”

    眾人見此,嚇得大氣都不敢出,但事畢以後,都對著縣令豎起了大拇指,紛紛議論道:這才是真正為民辦事的好官。

    逐漸地,人們將城隍之會的風俗習慣也停掉了,只是每年進行一次小小的紀念罷了。

    縣令本就是一個兩袖清風的清官,他所住的房屋殘破不堪,每逢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裡下起小雨。

    這天,縣令眼看著要下雨了,想要上房去修補一下瓦片,旁邊差役說他上去,縣令說:“此處危險,你們的命也是命啊。”於是便自己上去修補房屋,但奈何沒站穩便摔了下來,摔斷了腿。不久以後,因為病情惡化便去世了。

    縣令去世以後,吳縣的百姓經常在城隍廟中聽到那縣令憤怒的吵嚷之聲,似乎他和城隍神起了爭執。連續好多天也沒有停止,吳縣的百姓都不忘那縣令的恩德,紛紛聚集在城隍廟中為他們二人調解,但不管怎樣就是不起作用。

    後來吳縣的百姓又另外建起了一座祠堂來供奉縣令,爭執之聲這才消失了。人們將縣令的祠堂也稱作城隍廟,每年按時祭祀。

    據說,縣令的城隍廟比原來的城隍廟更加靈驗。吳縣至今還有兩個城隍廟供百姓祭拜呢。

    暮有話說

    這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篇,名叫《吳令》,他講述了一個縣令兩袖清風,愛惜民力,制止百姓大肆舉行城隍之會的故事。

    故事中,縣令本就是一個為人清廉的好官,他看不慣百姓大肆花錢去做一些祭拜鬼神之事。當眾斥責眾人,最後將耗資巨大的城隍之會給停了,得到了吳縣百姓的一致稱讚,可縣令因為意外身死後,卻和城隍廟的城隍神吵嚷了起來,直到百姓為他又建起了一座祠堂,這才解決了爭吵的事端。

    起初北暮讀這一篇文章時,覺得這縣令還真是一個好官啊,為人清廉,懂得為百姓著想。可是到結尾,蒲松齡的描寫卻讓我有了另外一個疑問:這樣一個為官清廉的官員,死後仍然被眾人所祭拜,這難道不是現如今人們所說的,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嗎?

    生前不許祭拜的縣令,死後竟和城隍吵了起來,同他去爭奪城隍的職位,享受百姓的祭拜,看不慣百姓祭拜的人,最後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蒲松齡的這篇文章還真是諷刺啊。

  • 2 # 讀書有癮

    先說故事:

    吳縣中,有一位縣令。大家忘記了他,叫什麼名字。但他為官剛正不阿,鐵面無私。吳縣人,最敬重的是城隍神,所以人們用木頭,雕刻成城隍的樣子,而且給他穿上了華麗的服裝,把城隍神裝扮的像活人一般。每年到了城隍神的生日時,人們都會用大量的錢財,舉辦神節,用高貴的車子,拉著神像,在大街上展覽著。

    用五顏六色的旗子和各種神聖的儀式,一路上高歌城隍上的功德。場面非常壯觀和熱鬧。看熱鬧的人,也擠滿了大街小巷。久而久之,這種方式,就成為了一種風俗、習慣。人們每年都會舉辦一次,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縣令外出時,剛好碰上了一年一度的城隍會。便命令遊行的隊伍停下來,問究竟是怎麼回事?人們告訴他具體的情況。當縣令得知,做這樣一個神會,會用掉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便非常憤怒地,指著神像大罵道:“你是管著一個縣的城隍之神,如此冥頑不靈,真的不值得人們這樣崇拜你,就普通昏庸無能的鬼,是一樣的;如果你的有靈,就應該愛民如子,怎麼會拿人們的辛苦錢,來裝飾你自己的高貴!”

    人們為感恩他為吳縣做出的功德,按照縣令生前的樣子,做了一個神像。把他供奉在城隍神的神廟中。但人們卻總能聽到,城隍神廟中,有爭吵的聲音,人們就把縣官和城隍分開,又單獨的蓋了一間供奉,爭吵聲才停止了。

    大家注意,剛開始的縣官,是反對人們鋪張浪費,大搞這種神會的。但死之後的縣官,卻想和城隍神,爭搶人們的供奉,這不是天大的諷刺嗎?

    不知大家對這個故事,有什麼看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最後一集中,為什麼尊者要像唐僧師徒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