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宜春同城圈

    《姜子牙》改變了這種陳規,同樣也讓姜子牙有著不同於以往影視劇中的老太公形象。在本片中,他滄桑不失俊朗,沉鬱不失剛強。能不說話就不說話,這是留給我們最大的印象。

    而其強迫症的性格缺陷,則通過片尾彩蛋誇張呈現,尤其契合了他為什麼不斬殺九尾,十年不認錯的固執性格。從小小性格缺陷,關聯到非凡的人格魅力,編劇的這一人性註腳,功力可見一斑。

    足為稱道的是,導演程騰和李煒為了讓姜子牙遺世獨立的性格,能有貼切的畫面得以烘托,設計安排的幾處場景,即使相比於《哪吒》,也更為讓人驚喜。

    比如開場的北海囚禁地,冰雪塑成的天地中,只見落雪覆蓋的蓑笠翁,中國的古典詩意美漸漸氤氳開。

    而到了古戰場中的殘垣斷壁,破落干戈,又透露出曹操《蒿里行》一詩中“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涼境況。

    高潮戲份,姜子牙送小九去歸墟時,一望無際的蘆葦被晃眼的金黃色光束沐浴,這種神聖和淒涼疊加的氣息,意味著死亡和解脫。

    同為中國傳媒大學出身的導演程騰李煒,曾說過,雖然《姜子牙》是一部三維動畫電影,但他們想讓本片更傾向二維的質感。因為三維動畫技術由美國發揚光大,如果在一部講述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動畫中讓人物場景太過三維,無疑會失去民族色彩。

    因此,不管是開場那段炫酷的二維動畫,還是片中大量空曠遼遠的場面,都在尋覓中國歷史深處的詩意和古意。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姜子牙》在敘事節奏上略顯滯重,卻仍能令人印象深刻、韻味悠長。

    它在探索《哪吒》之外的另一種中國產動畫的開啟方式,就像不思凡的《大護法》和《妙先生》一樣,即使它並不能令所有人共情感動,卻仍能在畫面和主題上激起某部分觀眾的興趣。

    令人欣喜的是,我們的觀眾至少在票房上給予這種努力以肯定和支援。也只有這樣,中國產動畫方能有更大的可能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德經至今有幾千年的傳承,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核心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