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舍我幾誰
-
2 # memorio
魯迅說過這方面多了那方面就少。從進化的角度來說,這個是成立的。你說的有的人靠說吃飯有的人靠做吃飯。每個人的特點不一樣。
-
3 # 秦浚川
口才與能力不一定成正比,口才好屬於能力的一種表現,但不代表全部能力。在高校曾接觸過上百名老師,有的己是院士但講課缺乏邏輯語言好似英文直譯,這種人是茶壺裡有貨倒不出來,口才太差。也有的人埋頭苦幹科研成果顯著成為院士後選人,口才也不錯在教學上評為優秀教師,深受學生歡迎。當然也有一些人做實驗很好動手能力很強,是實驗室不可缺少的高階工程師,但口才和教學能力較差。社會生活中小品相聲演員口才都不錯,但德藝雙馨的不多。因此口才與能力都強的情況即能說能幹的只是一小部分。不存在正比相關的關係。
-
4 # 橘子貓喵喵喵
是的,但是這個正比
是有相對性的,也就是說口才好的人,就有能力。但是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口才好。
曾經有個同學,能力是全班倒數的,但是口才好,能說,而且弄說到點子上,而不是誇誇其談。於是乎,這個沒有能力的同學應聘到了國內某大公司,憑藉口才,在公司內如魚得水,同時他也不斷學習周圍人群的能力,因為大公司肯定有才能的人比中小公司要多,所以他接觸的人才多,利用好的口才和對方打好關係,現在的他,已經是才華滿溢的人了。
他利用他的口才,彌補了他才華的不足,後期又利用口才,使得自己的才華得以提升。
所以我認為,有口才的人,是不缺才華的
-
5 # 青山不掩
能力有多方面的表現,口才就是語言表達能力,當然屬於能力的範圍。
一般人的語言口才,交流資訊,融合情感,即使口舌笨拙,無礙大局。
政治軍事領域中的口才,事關生死,不可小覷。
①劉備草堂坐定,諸葛亮縱論天下:梟雄曹操霸道,東吳根基牢靠,若佔荊州宜州天府,則三足鼎立;時機到來,則天下可定。
古代閉塞,勤勞有心,方可洞察形勢;深謀遠慮,方可謀定三國,諸葛亮大手筆佈局百年,口才,不過是表達的工具。
②蔡瑁執掌荊州軍權,只等重病的劉表歸西,其二姐蔡夫人即廢長立幼。長子劉琦有如熱鍋上的螞蟻,諸葛亮寄住荊州,決難插手主人家務。劉琦抽梯問計,諸葛亮低聲迴應:何不屯兵江夏?
困在荊州,早晚必死。屯兵江夏,與荊州互為呼應,寬慰其父劉表之心;暗示讓位,減輕蔡氏敵意,遠離禍水,保全性命。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諸葛亮輕聲輕語一句話,說的荊州軍政大事,和劉琦商量,替劉表出主意,排兵佈陣以防曹操南下,不露聲色,解除了劉琦倒懸之患,真是話中有話,一舉兩得,也避免落人口實。
孫權優柔寡斷之時,文臣謀士畏敵如虎,眾口一詞,投降自保。諸葛亮舌戰群儒,氣勢如虹,駁倒眾位酸腐文人;
諸葛亮渲染劉備,貶低東吳,激發孫權勇氣,細數曹操劉備東吳優劣,孫權知曉兵力對比,終於下定決心;
周瑜有心殺敵,但忌憚曹操奸詐,蔡瑁善於水戰,天時不利,後勤不足,故而深藏不露。諸葛亮洞察入微,出言化解,草船借箭補充軍備,借東風助力火燒赤壁。
若東吳投降,劉備必然走投無路。諸葛亮一葉渡江,面對的是東吳整個的領導集團,巧舌如簧,瓦解消除悲觀情緒,鼓動抗戰勇氣,終於建立聯盟,奪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展現的口才,禦敵於千里之外,居功至偉。
可見,口才好的,可結生死同盟,化解世代冤仇;口才好的,適宜桌上談判,適宜外交聯絡,有其他能力無可比擬的優勢。
但能力的表現多種多樣,口才不能代表全部能力,能力更非口才一種,各種能力有不同的適應範圍,雞鳴狗盜,各呈一時之能,如何一較高下?口才也不是能力的標誌,口才好壞,與其他能力無關,談不上口才與能力成比例,無論正比例,反比例,聞所未聞,更不必久陷其中了。
回覆列表
基本上是正比的,有能力想得到做得到才能說得出,做人不能信口開河,講實事求是,有證有據。當然,信不信是聽者的事與說者無關,不要刻意去在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