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user5540326024658
-
2 # 使用者7156179679377
《魯濱遜漂流記》中的的荒島是在南美附近的無人荒島。
即南太平洋上的智利魯賓遜·克魯索島。小島原本是海盜們在太平洋上長途奔襲中的避難之地。蘇格蘭水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1704年被驅趕至此。後來,他長達4年多獨守空島的生活成了丹尼爾·笛福名著《魯賓遜漂流記》的靈感源泉,小島日後也因此得名,成為旅遊勝地。
-
3 # 使用者4367946710604
1,要衛生,並有淡水
2,要能遮住太陽的暴曬
3,要能防禦野人、猛獸
4,要靠海,以便獲救
-
4 # 千面女孩666
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出生於一箇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一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在島上生活了28年2個月零19天后,最終得以返回故鄉。
-
5 # 四道風4074
《魯濱遜漂流記》的社會環境:笛福生活的時代,正是英國資本主義開始大規模發展的年代。
1702年,他發表《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諷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並被判處枷示三次。出獄後,從事編輯報刊,還寫了不少政治、經濟方面的小冊子,因言論關係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是以亞歷山大·賽爾柯克在荒島上的真實經歷為原型的。
據當時英國雜誌報導:1704年4月,賽爾柯克在海上叛變,被船長遺棄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費爾南德斯群島中的一個叫馬薩捷爾的小島上。4年零4個月後被Nautilus發現而獲救。那時,賽爾柯克已忘記了人的語言,完全變成了一個野人。笛福受這件事的啟發,構思了魯濱遜的故事。但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笛福從自己對時代的觀感和感受出發,以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和18世紀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魯濱遜這一形象。
-
6 # 960304123
離我不到一英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山,高高聳立於北面的山丘之上,看來那是一座山脈。
我附近有一顆枝葉繁茂的大樹,看上去有點像縱樹,但有刺。這是一片平坦的草原,也就是西部殖民者所說的熱帶或亞熱帶那種稀疏的草原。
草原上有兩三條小溪,水流清澈,小溪盡頭有不少樹木。這片小樹林現在已經栽了二十年了,由於這裡樹木比英國長的快,現在已經成了一片小樹林,而且十分茂密。
回覆列表
因為我身上通通被打溼,沒有衣服換,同時也沒有任何充飢止渴的東西,我看不出任何出路,除了活活餓死或被野獸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