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鍋子哥掃芒
-
2 # 夏雨風
我認為《出師表》是一種積極進取的宣言書,是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我們的民族丶我們的軍人丶我們的子孫後代,應當予以效仿和發揚光大。
至於說是一種封建愚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蜀漢丞相效忠蜀漢何有之過?
況且諸葛為人睿智丶神機妙算,何謂愚忠?相反,在地小人少之三國,蜀漢能五伐中原,化被動為主動,以進攻代防守,正是諸葛效忠祖國欲統一天下之大志,與日月齊輝,並山河共美!
因此,傳頌千年的《出師表》應當有一席之地。
至於《止戰疏》,雖沒《出師表》有名,如有必要要上架,就上架,也不應取而代之。
我們民族要和平,不贊成戰爭。但人類的願望總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在世界並不太平丶暗流洶湧之秋,帝國主義丶霸權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我們要高度警惕,《止戰非易》,《出師待發》!
-
3 # 王祖蔭1
我認為可以刪。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傳世名句外,此文思想文筆平平。不要神化諸葛亮,魯迅就說過,《三國演義》把諸葛亮寫得近於妖。諸葛亮不自量力去″北伐″,搞得蜀地民窮財盡,很弱智。
-
4 # 減水書生
2007年4月,陝西省西安市委黨校歷史學教授胡覺照的《 關於用<止戰疏>代替<出師表>的建議信》,建議:中學語文課本撤銷《出師表》,用華歆的《止戰疏》代之。
胡教授給出的理由是:《出師表》作為初三語文的必修課文,宣揚一種“愚忠”,不利於辨識能力不完全的中學生形成“止戰生息”等正確的軍事觀。
就這個問題而言,還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一個方面是民間共識;另一個方面是《出師表》到底是不是愚忠;再一個方面是《止戰疏》到底有沒有正確的軍事觀。
01.華歆的民間共識太差諸葛亮大家都瞭解、《出師表》大家也都學過。華歆何許人和《止戰疏》是怎麼回事,就需要解釋一下了。
正史《三國志》到底是怎麼寫諸葛亮的,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大家認識的諸葛亮可能都來自於《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民間的共識,已經蓋過了史書共識。所以,諸葛亮就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臣定位。
華歆這個人在正史中的評價也不低,但是在民間的評價中就真心不怎麼樣了。管寧割席斷交,而斷交的物件就是華歆。
《三國演義》更是把華歆給塑造成了一個趨炎附勢、助紂為虐的小人。京劇《白逼宮》、《受禪臺》和湘劇《華歆逼宮》,都出現了華歆這個人。曹操率兵進攻緝捕伏皇后,華歆則是強悍爪牙一枚,“壞戶發壁,牽後出”。
姑且認可中學生辨識能力不完全,那麼他們會怎樣認識華歆這個人。民間共識中,諸葛亮就是忠臣君子而華歆就是奸詐小人。你讓一群辨識能力不完全的中學生學習這個“小人”的文章,豈不是會有更大的問題。
02.《止戰疏》就有正確的軍事觀嗎太和四年,也就是公元230年內,魏明帝詔令大司馬曹真、大將軍司馬懿出兵伐蜀。於是,宰相華歆上《止戰疏》。止戰疏不長,核心意思就一個,即:
使中國無飢寒之患,百姓無離土之心,則天下幸甚,二賊之釁,可坐而待也。
這個觀點不可謂不正確,因為正確與否的評價標準是道德而不是軍事。但道德評價往往都是在說廢話,誰不知道該做好人、誰不知道要少動干戈、誰不知道所謂的“止戰生息”。“止戰生息”,簡單說就是少打仗、多攢錢。但是,軍事觀和戰略觀方面,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如果找反證,拿諸葛亮的《後出師表》就足夠了。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劉繇和王朗“今歲不戰,明年不徵”的結果,就是“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所以,華歆的《止戰疏》權可作為道德論,而不能作為什麼正確的軍事觀。
公元230年7月,司馬懿溯漢江而上、曹真取道斜谷,目標是會師漢中。但是,八月份的時候,諸葛亮就屯兵成固(今陝西城固西北)、李嚴則舉兵兩萬開赴漢中,蜀漢政權嚴陣以待。而此時又來了一場大雨,持續了三十多天,大水沖毀了入蜀的棧道。這時候曹魏再要打仗,就只能是自尋死路。不用諸葛亮出手,大雨和秦嶺就能整死曹魏大軍。然後,華歆上了《止戰疏》。這明顯就是眼看打不過但又沒臺階,然後找了個道德藉口。
宜弘一代之治,紹三王之跡。雖有二賊負險延命,苟聖化日躋,遠人懷德,將襁負而至。
所以,華歆《止戰疏》就是再給曹魏退兵找臺階,這裡面根本就沒有正確的軍事觀。如果曹真和司馬懿出兵順利、殺入漢中,華歆估計會說王師就該南定成都、消滅蜀吳二賊。
03.諸葛亮的《出師表》真得就是愚忠嗎《出師表》只是言情,《後出師表》才是言戰。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實施北伐、為什麼一定要搞戰爭,在《後出師表》中詮釋的最詳細。而《出師表》主要是一種老臣忠心和真情流露。諸葛亮臨表涕零,千年後的我們讀起來也感同身受。
因為劉備曾經“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所以諸葛亮就要對劉備委質為臣、誓死效忠。於是,這就是諸葛亮的愚忠。
但是,委質為臣得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向誰委質是可以選的,選了之後才能為臣。諸葛亮當時可以選劉備、也可以選曹操、還可以選孫權。但他為什麼選擇劉備呢?史書的記載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三國演義》和民間共識,蓋過了史書。因此,諸葛亮之所以向劉備委質為臣,理由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共同的志向,即:攘除奸凶,興復漢室。
對劉備個人的忠,可能叫愚忠。但在名分未定的三國時代,這其實也是一種義。比如龐德寧死不降而被關羽殺掉,那麼我們該怎樣評價龐德?龐德對曹操愚忠,還是龐德對曹操有義?下調一個維度,從忠下降到義,可能更恰當,這時候馬革裹屍的龐德也才更有意義。
三國在當時可能名分未定,在史書可能正朔也傳到了曹魏。但是在民間,三國的正統就在蜀漢。所以,諸葛亮的忠既是對劉備,也是對漢朝。國破山河在的形勢下,諸葛亮的行為則是一種家國情懷的大忠。
04.歷史意義是一種主觀共識以上論述是諸葛亮的真實所想嗎?是諸葛亮在認清當時格局後所要追尋的人生意義嗎?不一定,但也一定。
諸葛亮當時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初衷,這就是不一定。但這個不一定一點兒也不重要,因為歷史的意義是後人的共識。於是,諸葛亮的行為所呈現的歷史意義,卻是一定的,那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家國情懷。諸葛亮以及《出師表》的評價,應該上升一個維度,定位在家國情懷的層面。
你說龐德就下調一個維度,說是義而不是愚忠;你說諸葛亮就上調一個維度,說是家國情懷而不是愚忠。怎麼說都是你有理?就不顧歷史的真實嗎?歷史的真實是一回事,但歷史意義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歷史需要解讀。
歷史人物的所思所想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是怎樣認識他們、我們賦予了他們怎樣的意義。而這種認識和賦予都是一種主觀的評價,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主體間的共識,也就是歷史的意義。
因此,既然諸葛亮的歷史意義已經確定為一種主觀共識了,那麼就沒必要也不應該把他認為是一種愚忠。所以,《後出師表》因著諸葛亮的人設,也就沒有了“愚忠”的成分。
-
5 # 偉大的範巴斯滕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偉大,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發明家等!中國歷史上忠臣和智者的永恆代言人物!是最受人熟悉的歷史人物!影響力超越一切歷史名臣和幾乎全部君主!
諸葛亮忠君體國,是歷史名臣中治國理政的標杆!
陳壽作為曹魏政權衍生的晉朝學者,又因自己的祖上受到街亭失守備受牽連等政治和私人原由,所以在自己的歷史名作三國志中以一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來刻意貶低諸葛亮的軍事謀略,成為個別後世包括當今一些學者,蓄意壓低諸葛亮軍事水準的唯一證據!顯然歷朝歷代君主,歷史學家等對這類謠言並不買賬!陳壽本人另一個著名作品正是諸葛亮集啊!
歷朝歷代到當今,在朝野和民間都公認諸葛亮是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啊!諸葛孔明就是忠臣和大智慧大作為的標誌!到今天一個人有作為和智慧都被冠以當今諸葛亮的稱號!怎能讓某些蓄意炒作的人改變諸葛亮的歷史地位和軍事謀略?
軍事謀略看,諸葛亮被蜀漢封為武鄉侯,忠武侯俗稱諸葛武侯!又被晉朝稱為武鄉王!唐太宗李世民將諸葛亮同姜子牙,張良等一同列為武廟十人!都是為了表彰諸葛亮在軍事層面高人一等的能力!中國歷史上最著名最令人熟悉的軍事戰略名家中,論能力和地位還有影響看諸葛亮遠比管仲,樂毅強!同姜子牙和張良相比都更有威望!
-
6 # 謙謙君子和而不同
對於歷史,教育應該擺正位置。討論諸葛亮的留下的出師表移不移除教科書.首先的把三國那段歷史對錯做個定位。至少那個時代正統的還是漢朝,曹操保住了漢朝正統的基本,雖然他有過錯總體是心向大漢。至於西蜀.東吳他們代表的是什麼?東漢末年黃巾之亂至漢帝真正禪位.各路諸侯真正做了些什麼?無非都是圖天下奪天下而已!特別是西蜀口號喊得響噹噹,都做了些什麼事?不過割地自封而已!漢朝的代表只有曹操.真正扶大廈於將傾的只有曹操!按現在的話說曹操屬於政府武裝,其它的西蜀東吳等不尊不奉政府屬於反政府武裝勢力!現在再說一個反政府武裝勢力的丞相忠的是誰?其實不就是一個反政府割據勢力的大管家而已.忠的是反政府武裝頭領而已!反而代表政府擁護政府的成了反派了?解讀這段歷史最大的敗筆!忠這個字簡直被侮辱了!至於移不移除.當文學可以不移除,如果以真的歷史正義該移除。
-
7 # 九天驕陽
民族歷史與文化就是一個民族的魂。如果有變化,那人類未來,可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許與當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有關吧!
-
8 # 水一白聊歷史
哪個教授說的要刪除《出師表》?胡說的!
此事發生公元2007年,當時時年65歲的西安市委黨校教授胡覺照先生上書教育部,建議將《出師表》從中學課本上撤掉,理由是諸葛亮發動戰爭是愚忠,沒有考慮百姓的利益,後來還有諸葛亮北伐是想當皇帝、《隆中對》是在分裂華夏等言論。
當然,最後結果如何,大家也都看到了。
中國有文字的歷史已經兩千多年了,歷史在不同的時代被打扮成不同的樣子,現如今這個年代,歷史更是可以被演繹成各種各樣的版本,一部流傳至今的《出師表》真的有那麼大的威力,可以讓人學到愚忠?讀了《隆中對》就學會分裂祖國了?
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回想一下我們讀書時所學到的古文,我們當時所思所想的都有什麼?無外乎這個課文到底要不要背誦,是三百字的?還是五百字的?韓愈的《師說》好背還是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好背,有幾個人想當時的歷史背景呢?
真正讓我們歷史愛好者去讀古文的,是因為我們單純地對歷史、文化的興趣,而不是課本上的那簡簡單單幾篇文章。
當初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年幼時至愛讀《史記》,後來還寫了一篇類似於外公《報任安書》的《報孫會宗書》,最後因謀反而死,我們會不會覺得就是因為他讀了《史記》而導致謀反,我們應該將《史記》列為禁書呢?
當一個教授不再從文化、歷史角度來看待著作,而是從“異角度”來分析的時候,他便已經不再具備教書育人的本能了,更不配稱之為教授了。
-
9 # 張鐵軍158
三國裡,司馬懿是真小人,諸葛亮是偽君子。
諸葛亮在中國的文化歷史中堪稱影響深刻,大致應該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開始,“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而這“小說家言”卻忽悠了太多的人。
清代乾隆年間,有一侍衛被擢拔為荊州將軍,親朋好友皆大歡喜前來祝賀,唯此人不樂反哭,眾人奇怪,問原因,此人答道:荊州這地方,連關公關爺爺尚且守不住,現在派我去,明明是害我呀!這則文字載錄於《竹葉亭雜記》中的趣聞,正好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三國演義》對後人精神世界影響之深刻,都已經讓這位老兄拎不清文學與現實了。
擺在今人面前的現實,尤其是教育者的現實,就是讀史。而且要認真讀,讀明白,以避免道聽途說,誤人子弟。毛澤東主席還說過“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此言不謬矣。
1.“隆中對”就是一個錯誤,是一個美麗的謊言,這是誤劉備的開始!
最簡單的規律是“目標決定結果”,取荊州而不先取漢中是戰略上的短視,漢中為曹操後發先至,只是因為諸葛亮算計不到這一重中之重的“棋眼”。“三分天下”是各方諸多錯誤的結局,但並非沒有改變的機會。
若戰略上審時度勢,應該把根據地選在漢中而非荊州。此處距新野不遠,統治者張魯行“五斗米教”,剝奪平民財產統歸教產並取消貨幣,生病靠唸咒而不吃藥,簡直就是邪教,其部戰鬥力也弱。劉備率軍攻佔當屬不難。落腳後南可取四川,北可收隴西。另外,在諸葛亮剛出茅廬時,曹操便以主力南下爭荊州,這勢必同孫權火併,正好利於劉備,可惜這一機遇未被抓住。《隆中對》12年後,劉備才攻取漢中,曹軍卻在七八年前已佔關中、西涼。若是劉備能先行控制西北,就能建立起強大騎兵,統一天下的目標便有可能實現。可嘆諸葛亮計不出此。
2.諸葛亮建議荊州、益州兩路並進,兵分為二是餿主意,患兵家大忌。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 攻之、倍則分之”。三國中,劉備最弱,而用兵貴專,十指攥成拳方有利於出擊。建議關羽守荊州更是短見,而從要爭權出位的角度則是用心險惡,害死關羽對諸葛亮的未來作為掃清了障礙。
關羽好大喜功,剛愎自用,戰略短視(這一點比諸葛亮還不如),以諸葛亮的才智還是看得出來的,關羽守荊州必死無疑.荊州對吳魏兩家是必爭之地,夾在中間必遭兩家算計。
公元219年,劉備率主力擊敗曹操奪取了漢中,關羽也進攻襄陽,企圖呼應。結果軍力很弱的關羽隨即遭到曹操、孫權兩軍的夾擊,敗走麥城。而此時劉備的主力正在漢中,與荊州千里之遙,無法及時馳援,關羽身死地失。諸葛亮所設想的兩路北伐,恰恰造成了首尾不能相顧的局面。
(至此,劉備四大軍區,滅掉其一。)
3..進讒言,害死劉封
孟達勸劉封降魏,劉封不從,而回歸成都,可見劉封忠誠。而諸葛亮“慮劉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除之。於是賜封死,是使自裁”(《後漢書》)
為此李贄說過過公道話:劉封雖不出救,其罪正與糜芳同科,俱是情有可原者也。若傅士仁,孟達,則反國之賊也,罪不容誅矣。凡讀史者,定須原情定罪,方不冤枉了人也。
4.劉備義氣伐吳在戰略與戰術上是雙重的失敗。
第一,留諸葛亮保障後方,接應糧草。“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國志 諸葛亮傳》。
第二,可是,這次失敗恰恰在於沒有“足食足兵”,諸葛亮沒有盡到責任。“夫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廟算不勝,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劉備在關羽被殺兩年後(221-222)發動夷陵之戰,這期間,劉備應當有機會做好基本的物資準備,但結果是不充分的,從而導致戰略戰術雙重的失敗。
顯然,夷陵之戰上策應該是水路進軍,可以速戰速決,又可因糧於敵。而最終戰線和時間拉長,根本原因是沒做好預案,最終因糧草不濟而敗,而非結營不當。
這說明,諸葛亮沒有幫助劉備做好戰略戰術的謀劃,也沒做好後勤保障,究其原因,有能力問題,也有態度問題。
毛澤東讀盧弼《三國志集解》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的批語說:“土石為之,亦不能久,糧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
5.白帝託孤(223年)——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
劉備將死其言也哀:“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實為看穿諸葛包藏禍心而無奈的吶喊,寄僥倖於諸葛良心發現。同時責成李嚴、諸葛亮輔佐少主,李嚴統領內外軍事(“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見《三國志·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目的是制衡諸葛亮以昭然若揭,而結果大相徑庭,唯一的答案就是“政變”!。。
6.七擒孟獲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而用心險惡(225年南征)。
孟獲僅僅是一個蟊賊,殺雞焉用牛刀,而為什麼諸葛亮要親力親為?是為了營造國難當頭還得我諸葛亮拯救國家的氛圍,造成掌控軍權的既成事實。
事實上,南方三郡的叛亂並不難平定。三郡(建寧郡、越雋郡、牂牁郡)叛亂首領之間並無緊密配合,相反,他們各自為政,互相勾心鬥角。諸葛亮大軍還在路上,越雋郡叛亂首領高定就已經把建寧郡的叛亂首領雍闓幹掉了(和諸葛亮的離間計無關)。諸葛亮在王連的勸諫之下“停留者久之”也說明這些動亂並非燃眉之急。南征之役並未嚴重到需要“元首”親征的程度,蜀漢集團內部並不是沒有優秀將領可以代勞,庲降都督李恢就是其中之一。建寧郡的叛亂正是在李恢的獨立指揮下平定的。“南土平定,(李)恢軍功居多,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從如此隆崇的嘉獎來看,南征之役,李恢確實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劉備生前,蜀漢集團存在著四大軍區:荊州軍區的關羽軍團;漢中軍區的魏延軍團;永安—江州軍區的李嚴軍團;京畿軍區的劉備直屬軍團。後來關羽軍團徹底覆敗,只剩下三大軍團。李嚴直轄永安—江州軍團的同時,擁有著對其他諸軍團的節制權。
諸葛亮南征平叛所率部隊,主要來自京畿軍團——李嚴在諸葛亮南征期間不聞不問,永安—江州軍團諸葛亮自然無法號令;漢中魏延軍團身處前線也不可能抽得開身。南征的意義也正在於:諸葛亮從此將京畿軍團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
(至此,劉備四大軍區之一,被諸葛亮掌控)
7.自領益州牧(224年),已然篡國!
自領益州牧意義重大!蜀國原本僅有兩州:荊州和益州而已,關羽一死,荊州已失,從此僅剩下益州。諸葛亮自領益州牧,意味著諸葛亮成了蜀國第一軍政首長(請注意啊,前任益州牧是劉備),從此,劉禪、李嚴、魏延諸輩皆為陪襯。。
8.六出祁山實為必敗之旅(227年北伐,作《出師表》)。
六出祁山不僅僅是犯兵家大忌的勞師襲遠,春秋秦國偷襲鄭國勞師襲遠而兵敗,認真讀書的人都知道。北伐在無勝算的基礎上,一意孤行,而最終耗盡蜀國的資源儲備和民力民心,而其最重要的目的是為諸葛亮黨同伐異、篡黨奪權創造藉口,同時轉嫁階級、民族、政權中的一切矛盾。
還有重要的一點,北伐之時,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具備。此時,司馬懿已經構築一條完善的防禦系統,這一點就遠遠高於諸葛亮的。而憑藉不靠譜兒的孟達而起兵伐魏,即可掂量諸葛亮的分量。再看人家司馬懿幹嘛呢,見微知著,千里奔襲(是在人家自己的地盤兒上啊)、先斬後奏,扼殺孟達於搖籃中(228年)。諸葛亮算計不到這一點,是缺心眼兒,因為兵法的基本原則就是不僥倖用兵,是以己之不可勝,待敵之可勝。
9.架空魏延這個最後的元老
蜀漢建興六年的首次北伐,目的是為了攻取曹魏涼州或者涼州的一部分,為蜀漢集團尋求一塊出川的跳板。但除了這一戰略目的之外,諸葛亮其實還達成了另一重要目的,那就是:藉此控制接管了漢中軍區的魏延軍團。
魏延出身荊州,但與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士大夫關係不深。早年魏延是劉備的部曲將(家將),可以歸入劉備直屬元老行列。劉備之所以選擇魏延鎮守漢中,其“家將”身份應當是考慮因素之一。諸葛亮調整蜀漢集團內部權力關係,自然也少不了對魏延及其漢中軍團的處理。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打著北伐統帥的旗號順理成章地進駐漢中,從此魏延徹底告別了鎮守漢中的“方面軍”統帥的身份,而蛻變成為諸葛亮麾下的一員偏將。此後,魏延頭上先後被冠以這些職務和爵號:(北伐軍)前部督;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爵位雖榮,但此後卻再也沒有機會鎮守方面,隨諸葛出征,為萬人率也不可得。這位劉備親信中最後的元老,就此被架空。諸葛亮去世後,魏延與楊儀爭權,其矛盾正是肇始於此時。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魏延請纓出子午谷襲取長安,是彌補“隆中對”的缺憾,同時開闢新的戰場,建立根據地,憑此可以獲得前漢韓信暗度陳倉之後逐鹿中原的態勢,劉邦建漢就走此一路兒,這也同樣是秦國一掃六合的基礎。諸葛棄之不用,可以歸結為:其一心智慧力所不能,其二忌憚軍權旁落,自己的實力被削弱。從暗算關羽、張飛開始,好不容易熬到今天,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耶?
(至此,劉備四大軍區之二,被諸葛亮掌控)
10. 暗算李嚴。
建興九年(231年),李嚴為祁山蜀軍催督運事。諸葛亮廢李嚴,假借了一個難於置信的口實。
據《李嚴傳》,李嚴之表現為:喻後主指,運糧不繼,呼亮軍還;又詰亮糧足何以還軍;並表上後主謂亮軍退蓋以誘敵。亮以嚴反覆如此,乃出嚴前後手筆為證,表徙嚴於梓潼為民。《李嚴傳》注引諸葛亮公文上尚書,謂嚴“橫造無端”;《季漢輔臣贊》據亮所言,亦謂嚴“造此異端”。但是這裡所說的李嚴舉動畢竟過於乖謬,不符常情,絲毫不像一個素來“以才幹稱”、“有能名”,被譽為“部分如流,趨舍周滯”。焉為“其見貴重如此”的人所當為?其間必然另有文章。
廢徙李嚴,其實是諸葛亮解決蜀漢集團內部客、主士大夫問題的關鍵,是當時的一件政治大事。陳壽所上《諸葛氏集》二十四篇十餘萬言,其中有《廢李平第十七》一篇,可見關於此事的文書資料是不少的。陳壽、常璩書中所載廢李嚴事,當是據《諸葛氏集》資料寫成。但是今存這些,看來都是諸葛亮之詞,沒有李嚴一面的資料,歷史真象究竟如何,已無從考定了。
讓李嚴押送糧草,因為遲到而削職為民。要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再遇上連陰雨,不遲到才怪。用押運糧草暗算人即高明,又簡單,又必然有十分的把握。還記得嗎?陳勝吳廣是怎麼揭竿而起的吧?因連雨天,深陷大澤鄉、遲到要面臨軍法處置。
(至此,劉備四大軍區之三,被諸葛亮掌控。除去荊州軍區的毀滅以外,蜀漢所有軍權全被諸葛亮掌控,篡軍完畢!)
11.剪除賢良。
廖立為劉備信任的人,官拜長沙太守,後遷為侍中。諸葛亮曾評價說“龐統、廖立,楚之良才也,當贊興世業者也”,但後來,諸葛亮憑藉蔣琬讒言而治廖立誹謗先主之罪,將其流放。
12.“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始作俑者即是諸葛亮。
如前已述關羽驕之、張飛縱之以酒、李嚴陷之以難(蜀道之難)、魏延奪之以權、廖立等陷之以
言,在此不表。從諸葛掌權,他就沒讓別人獨當一面過,即便是姜維,亦因此僅有熱忱而沒有經驗,後雖盡力而終不成功。劉禪是一個很忠厚的人,從劉備死後盡孝守靈可以看得出,而才智不濟,實在是教不嚴師之惰——他的老師就是諸葛孔明。孔明雖無戰略才幹,但只要用心,當個私塾先生還是可以勝任滴,為什麼不稱職?故意的!《出師表》所說的近君子、遠小人,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凡是不聽諸葛亮話的皆為小人!
13.粉飾是非,篡黨奪權。
《三國志》劉備託孤的遺言見上面的第5條,劉備託孤,是讓李嚴和諸葛亮共同輔少主,此間諸葛亮的任務僅有一半,而統內外軍事唯有李嚴,沒諸葛亮的事兒。而結局大相徑庭,唯一的解釋:“政變”!
14.《前出師表》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此話之意,在於“皇宮與相府,都得聽我的!”此時,諸葛亮自領益州已然牧篡國,架空劉禪。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實際上都是諸葛亮的爪牙),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事實上,虢奪劉禪的權利)。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的意思是,我安插的人,都是“君子”,你劉禪的親信都是“小人”)!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都是諸葛亮自我背書,劉備遺囑“李嚴統領內外軍事”沒諸葛亮的事!)
15.大奸似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聽起來很感人,而諸葛亮是對任何人都不放心的,所以事無鉅細必躬親之,最終累死在工作崗位上,如此結局於己於人都不利,也是對國家不負責任。而其動機與王莽一致,王莽亦如是也:從當國丈、任宰相,再到建立新朝伊始的銳意改革,不管成效如何,但畢竟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是名不正言不順而已。。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的的確確把劉備的革命事業當作了自己的事業,不遠千里從隆中來到四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必須澄清的是,諸葛亮越俎代庖、排斥異己、粉飾是非、窮兵黷武、耗盡資源民心,實為蜀國敗亡的根源。
-
10 # 魁哥說歷史
熟讀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是一個多麼聰明,忠心之人,為了匡扶漢室,強大蜀漢殫精竭慮,夙興夜寐。不過由於蜀漢國力相比於曹魏,差距實在是太大,諸葛亮最終也沒能完成心願,令人遺憾。不過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卻令眾人十分感動。
中學時期,我們都學過《出師表》一文,甚至還被要求背誦全文。《出師表》是諸葛亮北伐魏國前給後主劉禪上的一道奏摺,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後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不過有著名教授對此卻並不認同,認為應該將此文從書本中刪除,原因如下。
第一、著名教授認為人們對諸葛亮太過於神話。
胡覺照認為人們對諸葛亮的評價太過於情緒化,甚至於神話,做不到辯證、公正地看待歷史人物,他有必要幫助大家認清現實,把諸葛亮搬下神壇。
胡覺照認為《出師表》中,諸葛亮全篇都表達了他對劉備恩情的感激,甚至他北伐的理由也是為了完成劉備的夙願,全然沒有顧及戰爭對百姓的影響。而大家解讀這篇文章時,大多數是站在大臣和皇帝的角度來看的,很少有人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待,他有必要幫助大家重新認識一下。
第三、著名教授認為《出師表》宣揚愚忠思想,不利於青少年發展。
胡覺照認為《出師表》宣揚愚忠、好戰思想,而中學生在認知上發育並不完全,沒有很好的辨識能力,如果出師表看多了,很有可能把學生教育的愚忠、好戰!這樣的話,雖然青少年當時沒有表現出來,但肯定會潛移默化做出改變。
針對教授的這三個觀點,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的,但是在本文看來,這些建議卻有點過於譁眾取寵了。
當時劉備白手起家,經過艱苦奮鬥,雖然成功建立了蜀漢,然而他交給劉禪的卻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國家。漢中大勝之後,劉備集團的實力到達巔峰,似乎真有一爭天下的實力,然而隨之而來的襄樊之戰卻直接打斷的蜀漢的上升之路。荊州丟失,關羽敗亡,荊州軍團滅亡,這三件大事直接使得蜀漢集團實力大減。
原本劉備的計劃是積蓄實力,等天下生變時,再從漢中、荊州同時北伐曹魏,這樣興許有可能功成。現在關羽一敗,劉備的戰略計劃被打破,只能從漢中北伐,這將是很難成功的。也正因如此,劉備在登基稱帝后,要迫不及待的征伐東吳。
經過兩次大敗,蜀漢可戰之兵幾乎是損失殆盡,魏、吳兩國虎視眈眈,國內也是叛亂不斷,諸葛亮那句“此誠存亡之際”根本沒有胡說,完全是當時的真實寫照。換作其他人,蜀漢可能就亡了。是諸葛亮才智過人,憑藉一己之力,穩定外敵,安撫叛亂,為國內爭取了足夠的時間,最終拉起了一支可戰之兵,幫助蜀漢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歷朝歷代對諸葛亮的誇獎完全不是空穴來風的,他確實是一個能人!
其次,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雖然沒有說明對蜀漢百姓的關切,但是他北伐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百姓著想。
當時的蜀漢是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假如和平發展,魏國肯定發展得會更快,而蜀漢國內由於派系眾多,又會陷入內鬥,還不如北伐轉移矛盾,凝聚民心,這樣的話還可以打擊魏國,延緩魏國發展速度,延緩蜀漢滅亡時間。
最後,關於愚忠好戰思想,這完全就是站在上帝視角看問題了。
《出師表》本身是一篇極佳的文章,有助於學生對古文的學習,增加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且站在諸葛亮當時的角度,對蜀漢的忠心完全值得表揚。“愚忠”的說法,完全是站在上帝視角,認為蜀漢該亡,天下該歸於魏國。
然而在當時蜀漢看來,人家才是漢室的延續,人家是正統,忠心於蜀漢才是真正的忠,曹魏、東吳才是背叛漢室的叛逆,不能因為曹魏實力強,曹魏就一定是對的吧?教授的這個觀點就是典型的站在上帝視角來說話,把當時那一批仁人志士都給批判了,以他的意思,蜀漢是不是就該全體投降?
著名教授發表的這番言論,實際上並不妥當。《出師表》一文作為古代議論文的典範,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是值得大家學習研討的。說諸葛亮是“愚忠”,是因為他開了上帝視角,知道三家歸晉。然而實際上,站在當時社會的角度來看,諸葛亮確實是對蜀漢忠心耿耿,死而後已。這種忠心愛國的思想值得中學生學習牢記!
回覆列表
鍋子哥觀點:這是13年前的事情了。
2007年4月,著名公知胡覺照給國家教育部教材司寫了一封建議信,宣揚一種“愚忠”,不利於辨識能力不完全的中學生形成“止戰生息”等正確的軍事觀,要撤出中學教材。
13年過去了,《出師表》仍安安靜靜的躺在初中三年級學生的語文課本里,可見教育部並沒有採納胡覺照的意見,看來出師表的存在性還是有的。
胡覺照為啥主張刪掉《出師表》?13年前,《青年週末》採訪了胡教授,我梳理了一下,他的理由如下:
陸游對《出師表》提出了很高的評價。
我們學習出師表,不僅僅是因為諸葛亮的光環,更可以學習到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學習如何寫一篇好文章,對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大有裨益。
(1)超高的文學修養。
《出師表》全文只有624個字,傳世的成語卻不下10個,可見《出師表》的文學價值,如,妄自菲薄、陟罰臧否、作奸犯科、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等,這些成語無不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2)作者的情懷。
“知恩圖報”,在諸葛亮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文章中蘊含赤誠和堅守,時至今日仍是道德的楷模。
(3)拋開時代談古人是荒謬的。
就像在現在去質問古人為什麼不用空調製冷,而費勞力讓人運送冰塊、找人扇涼等等,時代是變化的,像這位胡教授怎麼就能判斷諸葛亮沒有民本思想?有什麼證據能夠說明呢?難道只是為了博出位,吸引別人的眼球嗎?
總之,這篇文章是流傳下來了,可見無論是在價值觀方面還是文學價值方面,《出師表》都是無可撼動的。當然,這裡也不是否定了專家學者對古人的批判性思維。自然,很多道理和事實都是通過研究和調查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但是像這樣不分青紅皁白的提出這樣的觀點,恐怕讓任何人都無法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