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舊夢VrJP
-
2 # 高談淺論
可以看出兩大原因,首先是懂得任用人才。
李斯為了勸諫秦王嬴政收回驅逐客卿出境的命令(即逐客令),在其中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是各個秦王在位時期,都有客卿為秦國統一做出了巨大推動。如秦孝公時期的商鞅,是衛華人;秦惠文王時期破掉合縱的張儀,是魏華人;秦昭襄王時期提出遠交近攻戰略的范雎,是魏華人;秦莊襄王時期的呂不韋是衛華人等。
第二是逐客卿對秦統一天下極為不利。
客卿們離開秦國,就會到別國去施展才幹,秦國這樣就是在強大對手而弱小自己。秦國統一天下的難度就會加大。
這個書到達秦王嬴政手裡後,嬴政立刻就把逐客令收回,六國客卿們重新得到重用。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秦國統一天下,是離不開對每個秦王對人才的重用的。
最後是秦王嬴政知錯就改,善於納諫。
秦王嬴政下達了逐客令,但是面對李斯的勸諫,他立刻明白了錯誤,然後就迅速地收回了命令。其實這不是秦王嬴政第一次了,之前的頓弱以死勸諫其不能驅逐生母趙姬,滅楚時其主動認錯請王翦出山等,都體現了嬴政的過人之處,可見身為英明君王的重要一點,就是知錯就改,善於納諫。
-
3 # 九世之仇尤可復
秦王朝的強大始於,歷代秦王都能聚天下英才於秦,並能一代強於一代,同時讓這些英才人盡其才,而且直到秦二世之前每代秦王均可稱英明神武,所以奮六世之餘烈終成統一之大業。
《諫逐客書》是秦朝大臣、文學家李斯上給秦王嬴政的奏議。此文先敘述秦國自秦穆公以來皆以客致強的歷史,說明秦國若無客助則未必強大的道理;然後列舉各種女樂珠玉雖非秦地所產卻被喜愛的事實作比,說明秦王不應重物而輕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終圍繞“大一統”的目標,從秦王統一天下的高度立論,正反論證,利害並舉,說明用客卿強國的重要性。全文理足詞勝,雄辯滔滔,打動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復了李斯的官職。
書中,他舉出大量例項,說明秦國的強盛有賴於客卿的功勞。有虞的百里奚、宋的蹇叔、晉的丕豹、公孫枝,戎的由余五人對秦穆公的貢獻;有商鞅變法在孝公時的成就;有張儀的計策對惠王的幫助;有範睢對昭王成帝業的決定之舉,內容詳實,說理透闢。
之後,他又用了大量類比、比喻來說明逐客的不當。
他說,秦國宮殿中的寶物,如崑山玉、隨和寶石、太阿劍、千里馬等,哪一樣是秦自己出產的?如果一定只用秦中國產的東西,那大家的首飾、器皿都從哪裡來?甚至後宮的美女從哪裡來?就連大王每日所聽的音樂,不也有很多都是外國的民歌嗎?在篇末,他指出,秦若想強盛,必須博採他國之長,包括寶物、美女,更要包括人才。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不產於秦的東西,有很多都是寶物;不產於秦的人才,也有很多對秦王忠心耿耿)其中,“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已成為被人千古傳誦的名聯佳句。
李斯這封辭采豐富、說服力強的信到了秦王案頭,秦王讀後,立即心悅誠服,下令收回逐客令。
從此各華人才都能在秦施展才華,使秦的事業生機勃勃。
尤其是李斯,更是被秦王大加賞識,他也不負眾望,在秦王統一中國的事業中起過重大作用,後來還做了秦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