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44067842808
-
2 # 達州錢哥
macOS是一套由蘋果開發的運行於Macintosh系列電腦上的作業系統。macOS是首個在商用領域成功的圖形使用者介面作業系統。
macOS是基於XNU混合核心的圖形化作業系統,一般情況下在普通PC上無法安裝的作業系統。網上也有在PC上執行的macOS(Hackintosh)。
macOS是一套由蘋果開發的運行於Macintosh系列電腦上的作業系統。macOS是首個在商用領域成功的圖形使用者介面作業系統。
macOS是基於XNU混合核心的圖形化作業系統,一般情況下在普通PC上無法安裝的作業系統。網上也有在PC上執行的macOS(Hackintosh)。
太多可以講的了
1,全域性選單欄,當之無愧的第一位
從 Macintosh 誕生起就一直繼承下來的神作設計,個人覺得其與 windows 工作列一樣是兩個作業系統最具代表性的設計的最應該互相借鑑的設計(望向 Gnome2)。
好處太多:
選單是純文字的層級結構,利於檢索,比如 mac 的 cmd + ?選單可以方便的搜尋應用的功能。
選單基本就是一個應用程式的所有功能的集合,非常方便應用程式功能與系統整合,(比如一個夢幻的設想:讓 Siri 透過選單學習應用程式的功能,實現自動化操作等)
選單的 GUI 介面是由系統提供的,可以方便的進行外觀的改動從而提高系統與應用的整體感(排版,佈局,顏色,字型,字型渲染等等等)比起 Windows 放羊一樣的由應用程式自己繪製選單帶來的字型模糊,外觀不一致高下立判。
由於快捷鍵是與選單共存的,等於規範開發者為應用提供一個統一的快捷鍵清單,同時為使用者自定義快捷鍵提供了可能。
不常用功能合併到選單欄,利於應用視窗變得簡潔,區分高階使用者與輕度使用者。
讓無視窗應用程式成為可能(windows選擇了系統托盤圖示來達成類似的功能)
肯定很多人會噴全域性選單導致選擇選單的時候要先啟用視窗再點選單點2下很麻煩,然而
全域性選單和視窗 GUI 自帶選單根本不衝突
(Office 和 Chrome 都是好的例子)windows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類似的偉大設計 — Charmsbar,統一的搜尋、分享與設定介面,然而最終它被投死了
2,捲軸處理
在 macOS 的世界裡面,捲軸覆蓋在檢視的上面,在 windows 的世界裡面,捲軸與檢視平行並存,會擠壓檢視的空間。另外就是 macOS 裡面幾乎所有介面如果出現橫向滾動,都可以用 Shift + 滑鼠滾輪觸發,但是 win 裡面沒有這樣的操作,要不買一個支援左右撥動的滑鼠,要麼乖乖的用滑鼠拖捲軸吧。
等於說如果我有老年痴呆症,需要一個 100 px 寬的捲軸。現在有一個 300px 寬的視窗。
在 mac 的世界裡面,檢視永遠都是固定的 300 px 寬,在 windows 的世界裡面,如果視窗的內容變化突然需要滾動,檢視寬度會從 300 px 突然變成 200 px(而且可以預見的,毫無情懷的程式設計師會給你一個突然“跳一下”或者“閃一下”的 UI 讓你小鹿亂撞)。變幻莫測的寬度變化對於介面排版來講,簡直就是災難,更別說這個捲軸的顏色 一般是不透明的 + 會有突兀的顏色……
非常有趣的事情又來了:windows 8 的 Modern 應用幾乎全部都是重疊式捲軸,然後它被投死了…… win10 的 UWP 剛推出的時候全部是老的擠壓的設計,後面良心發現又搞了 Scroll viewer controls 稍微有點 Modern 應用的樣子,然而直到現在 Edge 這個標杆級的 UWP 應用還是在用著老掉牙的傳統捲軸樣式
3,視窗邊框的處理
windows 的視窗邊框都很多是“內邊框”,在做最大化處理的時候才會向外擴充套件把邊框擠掉,邊框屬於視窗內容的一部分。macOS 採用的是“外邊框”而且是半透明的,邊框不屬於視窗內容的範疇。會比windows 的邊框顯得更加乾淨利落。而且在使用第三方視窗對齊外掛時效果非常好近乎原生的感覺,不會像windows那樣出現“靠貼模式”和最大化模式不一致的感覺
4,留白處理
macOS 大多數時候都注意到文字內容和檢視邊界之間做留白處理,看起來會自然舒服很多。
5,對於邏輯的執著 —— 檔案資源管理器
我不是很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整天掛在口邊“Explorer 完爆 Finder”。Windows 資源管理器左邊的那個“目錄樹”的有很多虛擬目錄,組織邏輯極其矛盾,像傳送門空間扭曲一樣,沒有計算機基礎的人有時候會很難理解為什麼是這樣。
6,“顯示桌面”的小細節
macOS 的顯示桌面和 windows 的不太一樣,他與 mission control 是整個任務管理系統的一部分,mac 的“顯示桌面”是一個狀態,具體表現就是螢幕的四周會有一圈遮罩,同時當前螢幕(蘋果管這玩意叫一個“Space”)上顯示的視窗都會“躲”到這個區域露出最地下的桌面。然後你就可以開啟桌面上的任何東西,這時候再使用一次“顯示桌面”(可以是觸發角可以是快捷鍵),你原來的工作狀態會恢復,然後你在顯示桌面開啟的那些視窗會放在最上面。
windows 的顯示桌面就是每點一次“顯示桌面”按鈕就機械的把當前的所有視窗都隱藏起來,我至今沒法理解“顯示桌面”和“最小化所有視窗”有什麼區別(一個有動畫一個沒有?#更新於20190107,最小化所有視窗 win+d 之後再按 win + shift + d 看來可以恢復最小化的視窗,跟 OSX 的設計非常像,然後這樣來看,右下角按鈕是顯示桌面而不是最小化所有視窗的設計就顯得更加傻了#),他的邏輯更像 iOS 點下 home 鍵回到主螢幕的感覺,點一下回到桌面,在
什麼都沒有做的前提下
再點一下恢復到剛才的工作,但是如果你回到桌面打開了新的東西,剛才開啟的視窗就全沒了,你要去工作列一個個點回來。另外 windows 7 開始的回到桌面那個按鈕有個懸浮就可以預覽桌面的 Aero Peak 功能,我的理解是 win7 時代用來快速檢視桌面小掛件使用的,然後 win8 和 win10 砍掉了桌面小掛件卻依然保留著 Aero Peak 就讓人感覺很費解了。應該是留著用來欣賞漂亮桌面用的吧?7,輸入登入密碼的的小細節
macOS 在輸入登入密碼如果輸入錯誤,除了搖晃輸入框提示輸入錯誤之外會馬上全選密碼框方便你重新輸入。但是 windows 登入時一旦輸錯密碼的話會莫名其妙的轉很久的菊花,也許這個涉及到安全性問題防止撞密碼之類,但是很多時候在焦急用電腦導致輸錯密碼的情境下這個菊花轉的絕對讓人覺得很噁心。
另外 win10 在使用觸控式螢幕時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試過不小心點到那個“我忘記了密碼/PIN”,從不小心點錯到可以進行操作撤銷返回到輸入密碼介面什麼不能做起碼要等1分鐘(遇到這個問題的機器是 Surface Pro 3,應該有足夠的資格吐槽這個問題是軟體問題不是硬體太渣),大概在微軟的眼裡“富有生產力的人的時間都是不值錢的”
8,視窗位置與大小的小細節
macOS 對視窗位置和大小的記憶是基於資料夾/檔案的,而且 macOS 會記錄檔案或者資料夾的來源資訊。舉個例子:你桌面有10個資料夾,全選開啟之後,這10個資料夾開啟的視窗都會按照你上次開啟它的位置,大小排列。你一個個關閉的時候,他的縮放動畫都是縮放到你開啟的那個資料夾的位置上去的。大部分的應用開啟檔案也有同樣的行為,A檔案上一次開啟時如果是放在了螢幕的右邊,下一次再開啟這個A檔案時他的視窗一定是在上一次開啟它的位置上,即使你最後一次使用這個應用是打開了B檔案而且關閉時的位置跟A不一樣。
windows 這邊的話根據我的觀察只能記錄應用程式最後一次關閉時的視窗大小以及最大化最小化狀態,比如你最後一個資源管理器視窗是在最大化的狀態下關閉的,那麼之後你重新開啟的任何資源管理器視窗都會以最大化的狀態開啟。(另外有個很有趣的事情,AeroSnap 的視窗從表現上來看一直是一個臨時的狀態,Snap出來的視窗大小的位置是不被記錄的,不是很理解微軟這樣做的邏輯)
9,關於 Finder 的一大堆小細節
好不好,自己感受。
A:在多選多個目錄/檔案之後在物件上觸發上下文選單會有一個“用所選專案新建資料夾”
B:同樣的,多選目錄/檔案之後上下文選單的“給多個專案重新命名”
C:檔案可以標記打 Tag
D:原生多標籤頁
E:預設狀態下你幾乎找不到各種系統資料夾的入口,等於建造了一個天然的遮蔽柵欄,把普通使用者和系統管理員分開(我實在不能理解對於非 IT 管理員使用者,系統預設給他展示 C:\windows C:\ProgramFiles 這些目錄除了增加不必要的認知障礙和疑惑之外還有什麼特別意義?)
F:Finder 的刪除檔案是 cmd + del 組合鍵(macOS 的鍵盤 del 就是 backspace),沒有任何誤操作的可能,所以不需要刪除確認對話方塊。 Win 8 還是 10 開始把“無對話方塊確認刪除”這個特性也抄了過來而且還設定成了系統預設,但是操作上還是原來的只需按一個 delete 鍵,存在不小心碰到 delete 把檔案刪掉但是完全不知情的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