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小水

    “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科學的施肥可以使馬鈴薯產量提升40%~60%。

    馬鈴薯又名土豆、洋芋,原產於南美洲,其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馬鈴薯在中國南北各地都有栽培,但是很多人在種植馬鈴薯時會出現薯塊小、結薯少的現象,這很可能是不科學的施肥方式造成的。那麼馬鈴薯怕什麼肥?如何施肥產量高?

    馬鈴薯怕什麼肥?

    一、馬鈴薯怕施未腐熟的農家肥

    馬鈴薯需肥量大,而農家肥不僅養分全面、肥效持久,而且還能疏鬆土壤,因此種植馬鈴薯農家肥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農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後才能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施入土壤後會繼續發酵產生熱量,容易引起植株燒根;其次,未腐熟的農家肥容易招惹地下害蟲,容易導致馬鈴薯長蟲眼;再次,未腐熟的農家肥養分呈有機態,作物的根系無法直接吸收,農家肥經發酵後養分得以分解釋放,更加有利於作物吸收。

    如何快速發酵農家肥?農家肥在自然堆積下需要2個月以上才能充分腐熟,如果想要農家肥快速發酵完成,那麼我們可以新增“em菌”或者其它有機肥發酵劑來一起發酵,可以讓農家肥10~15天充分腐熟完成。

    二、怕施用含有“氯”的化肥

    馬鈴薯是典型的忌“氯”作物,氯離子能促進碳水化合物水解,如果土壤中的氯離子濃度過高,就會抑制馬鈴薯塊根中澱粉的合成和運輸,會明顯的降低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

    因此在給馬鈴薯施化肥時,像氯化鉀、氯化銨、氯化鈣等含氯肥料就不要施用了。

    三、怕偏施氮肥

    馬鈴薯是一種特別怕旺長的植物,如果馬鈴薯的秧子長得過於旺盛,那麼地下的薯塊可就遭殃了,馬鈴薯就會出現只長莖葉而不長薯塊的現象。

    氮肥能促進莖葉的發育,因此在給馬鈴薯施肥時切記不要偏施氮肥,偏施氮肥很容易導致植株徒長。

    特別注意:馬鈴薯開花後地下塊莖開始膨大,因此在初花期如果我們發現馬鈴薯植株有旺長的趨勢或者已經發生旺長,那麼我們可以噴施“矮壯素”來控旺。

    馬鈴薯如何施肥產量高、個頭大?

    馬鈴薯在不同生長期對養分的需求量不同,播種後塊莖依靠自身的養分發芽(塊莖如果切得過小,那麼幼苗就會相對瘦弱;塊莖如果切得過大,那麼就會增加種植成本,單個切塊以30~50克為宜);馬鈴薯幼苗期需要適量的氮和鉀,氮能促進幼苗茁壯生長,磷能促進幼苗根系的發育;馬鈴薯開花後,地下塊莖開始膨大,植株對養分的需求量最大,此時植株需要大量的鉀。

    基肥:在種植馬鈴薯時,我們可以每畝施1000~20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40公斤複合肥做基肥,有條件的增施50公斤草木灰,馬鈴薯的增產效果會更加好。

    第一次追肥:當幼苗出齊10~15天后,我們可以結合中耕培土每畝追施10公斤尿素,以促進幼苗茁壯生長。

    第二次追肥:第二次追肥我們可以在馬鈴薯植株現蕾時進行,我們可以每畝追施25公斤高鉀複合肥或者20公斤硫酸鉀,以促進地下薯塊快速膨大。

    特別注意:種植馬鈴薯除了要進行土壤施肥外,我們還需注重葉面施肥,葉面施肥具有吸收快、作用強、用量省的特點,可以有效的防止植株出現脫肥的情況。葉面肥首選“磷酸二氫鉀+蕓薹素”,磷酸二氫鉀能促進有機物的合成和運輸、能防止植株早衰;而蕓薹素是高效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促根壯苗、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強植株抗逆性等功效,“磷酸二氫鉀+蕓薹素”混合噴施可以顯著增加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

    我們可以在馬鈴薯開花初期,每畝用“100克磷酸二氫鉀+10毫升0.01%蕓薹素”,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每隔7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能使馬鈴薯增產30%以上。

    總結,馬鈴薯怕施未腐熟的農家肥、怕施含“氯”的化肥、怕偏施氮肥、喜鉀肥,在給馬鈴薯施肥時除了要施足底肥外,我們還需進行多次追肥,這樣我們就能種出個大、產量高的馬鈴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家有幾百畝的流轉土地和各種農用機械,年輕人留在農村發展有前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