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er86

    元朝末年的元軍,大體分為兩部分。

    一是元廷掌握的官軍,二是元朝地方官員自行組建的團練武裝。

    1357年,北方紅巾軍發動“龍鳳北伐”。

    雖然這場北伐,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元廷掌握的官軍在戰爭期間,也被紅巾軍打殘。

    後來,由於官軍已不成體系,所以一直到元朝滅亡前,支撐起元廷的武裝力量,都是擁護元朝的團練武裝。

    元末朝廷要靠團練維持統治的情況,就類似於後來的晚清政府。

    晚清時期,清廷掌握的八旗、綠營,根本沒有戰鬥力。如果沒有團練性質的湘軍、淮軍的支援,清廷不可能撐到辛亥革命才滅亡。

    而相比於晚清政府,元末的元廷政府,可謂是命中該絕,神仙來了也救不活。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就在擁元武裝重創北方紅巾軍,正準備對江南的陳友諒、朱元璋、張士誠給予致命一擊時,擁元武裝的旗幟性人物察罕帖木兒陰溝裡翻船,被紅巾軍降將刺殺了。

    而察罕死後,擁元武裝迅速分裂。分成了兩大派系。

    一是以孛羅帖木兒為首,割據河北、山西北部的“帝黨”。

    這一派人擁護元順帝。

    二是以察罕養子王保保為首,割據河南、山西南部的“後黨”。

    這一派人擁護元順帝的皇后完者忽都和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

    這兩派勢力決裂後,為了爭權奪利,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混戰,打得一地雞毛。都沒功夫關心南方的陳友諒、朱元璋、張士誠。

    這是什麼概念?

    大致就相當於太平天國未滅,僧格林沁和李鴻章先打起來了。而且還打紅了眼,均無暇關心太平軍的情況。

    陳友諒那邊,見元廷暫時不會南下,便派人聯絡張士誠,企圖夾擊朱元璋。

    南京方面得知訊息後,人心惶惶,朱元璋為穩定人心,召集眾將開會,商量對策。

    在會議上,很多人認為陳友諒擁兵百萬,氣勢洶洶,很難打。而張士誠的實力稍遜,相對容易打。於是,大部分人的意見便是先攻打張士誠,回頭再迎戰陳友諒。

    在這種情況下,要是換一般人,此時肯定是迎合多數人的意見,先揍張士誠,挑柿子撿軟的捏。但朱元璋在此時,卻體現出了他的天才戰略眼光。

    他與劉伯溫的意見相同,在做決策時,力排眾議地說道:張士誠的特點是器小,陳友諒的特點是志驕。器小者無遠見,志驕者好生事。如果我們進攻陳友諒,張士誠必是坐視不理,不會趁機來打我們。而如果我們進攻張士誠,陳友諒很可能趁虛而入。到時候我們兩線作戰,情況會很危險!

    基於此,朱元璋便確定了先打陳友諒,再揍張士誠的戰略。

    事後發展,果然如朱元璋和劉伯溫預料。

    當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時,張士誠坐山觀虎鬥,一直按兵不動。朱元璋得以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大環境,滅了陳友諒。

    1365年,朱元璋在吞併陳友諒的地盤後,王保保和孛羅帖木兒的混戰也隨之結束。

    結果是孛羅帖木兒被元順帝派人刺殺,王保保為代表的“後黨”獲勝。

    但是,孛羅帖木兒之死,並沒有給元朝的內戰畫上句號。

    不久後,元順帝主動向王保保示好,封他為左丞相、河南王,命他進駐河南,排程天下兵馬肅清江淮的紅巾軍。

    然而,在王保保看來,自從元朝官軍被北方紅巾軍打殘後,元順帝根本就沒有號令天下的實力。如果自己傻乎乎南下,對朱元璋開戰,必然會因為二虎相鬥,元氣大傷,被其他擁元武裝,如割據關中的李思齊、張良弼等人摘了桃子。

    而到了那時候,元順帝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所以,王保保帶兵南下後,便抗旨不遵,在河南虛晃一槍,然後轉過頭,就直奔關中的李思齊、張良弼而去。企圖以元順帝賜予自己排程天下兵馬的權力,先收編關中的擁元武裝,然後再坐觀其變。

    不過,李思齊、張良弼等人都是老狐狸。王保保那點心思,他們怎麼可能看不出?

    而且,他們都是實力派,怎麼可能僅因為元順帝賜予王保保排程天下兵馬的權力,就把自己手中的軍權交出呢?

    所以,關中軍閥很快就擰成了一股繩,聯手對抗王保保,掀起了元朝的新一輪內戰。

    在這場內戰中,王保保與李思齊、張良弼等軍閥相持一年多,前後大小近百餘戰,又極大地消耗了擁元武裝的實力。(王保保就是擴廓帖木耳)

    而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朱元璋集中全力對張士誠開戰,並揍得張士誠節節敗退。

    1367年八月,見張士誠已被朱元璋揍得只剩一口氣,如果再不南征江南,恐怕將難以遏制朱元璋的擴張。

    於是,元順帝急忙下詔,令王保保結束與關中軍閥的內戰,並馬上南下肅清江淮。

    可是,由於元順帝在詔書中,剝奪了王保保排程天下兵馬的權力。後來又接連剝奪了王保保的太傅、左丞相等官職,這讓王保保很不滿。

    因而,王保保便再次違抗聖旨,帶兵跑到了山西,割據一方,做了土皇帝。

    元順帝那邊,聽說了王保保的舉動後,氣得要死,便下旨讓各路元軍一起剿滅王保保。

    注意時間點,元順帝和王保保撕破臉,導致後者割據山西是1367年底。

    而朱元璋派發布討元檄文,派徐達、常遇春北伐大都,也是1367年底。

    可以說,朱元璋北伐能成功,首先就與元朝的長期內戰有分不開的關係。

    如果當時元朝鐵板一塊,明朝初年的北伐肯定不可能像歷史上那麼成功。

    當然,元廷的內訌,只是朱元璋北伐能成功的客觀原因。

    這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真正起決定性的原因,還是明朝統治集團的綜合素質以及明軍的戰鬥力,都要遠優於元朝統治集團和元軍。

    憑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可以看領導人的綜合素質。

    當年陳友諒與張士誠夾攻朱元璋時,朱元璋透過剖析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性格弱點,就精準預判到了張士誠絕對不會對陳友諒施以援手。後來,他又精準預判到了王保保絕對不會救元順帝。

    而與朱元璋截然相反的是元順帝,他在得罪了王保保的情況下,居然把抗擊明軍的希望寄託在了王保保身上。這不是搞笑嗎?

    值得一提的是,明軍北伐是在冬天。而中國歷史上的北伐,大多是選在春夏之季。比如歷史上的桓溫北伐,雍熙北伐,太平天國北伐,國民政府北伐等。

    關於為什麼要選冬天這個對南方人十分不友好的時間點北伐,朱元璋與眾人也有爭論。

    朱元璋認為,臘月寒冬去北伐,確實是有違常識之舉。但問題是,如果所有人都認為明軍要到開春了才能北伐,那元廷那邊也肯定是這麼認為的。在這種情況下,明軍趁機北上,是不是可以打元廷一個措手不及呢?

    另外,當下元廷內部矛盾重重,這正是難得一遇的機遇。如果再拖上半年,萬一元順帝與王保保和解,萬一元順帝完成了內部整合呢?這都是說不好的事。

    一旦這些變數成為現實,明軍北伐的難度必然會加大,到時候會死更多的人。

    後來,朱元璋說服了大部分人,北伐時間就定在冬天。

    但是,定下了時間後,朱元璋和常遇春等人在北伐戰略路線上又產生了分歧。

    常遇春認為,既然元廷內訌,那明軍就應該集中主力,直插元大都,擒賊先擒王。只要拿下大都,各地元軍必定膽寒,到時候只需要分兵掃蕩,其他城池可以不戰而下,天下可定矣。

    從紙面上看來,常遇春的觀點似乎是個不錯的方案。

    畢竟擒賊先擒王是兵法要訣,如果明軍能拿下大都,活捉元順帝,令元朝群龍無首,各地的元軍自然也會不攻自破。明軍可以省去攻堅各城的麻煩。

    但是,常遇春的這個方案被朱元璋否決了。

    在朱元璋看來,直取大都太冒險。

    憑什麼說冒險呢?

    實際上,如果我們看後來的太平軍北伐,就能發現太平軍與常遇春的思路是一樣的。都是企圖直接攻打北京。結果雖然前期勢如破竹,但隨著清軍調兵遣將,拼命阻截,太平軍馬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遇。

    如此冒險之舉,等同於送人頭,朱元璋當然不可能同意。

    朱元璋認為,明軍應該先取山東,然後轉向西面,攻打河洛。待拿下了河南,控制潼關天險後,再渡過黃河,攻打元大都。

    關於為什麼要這麼打,朱元璋解釋道:元大都建都百年,城守必固。懸師深入,肯定不可能輕易拿下。如果我們不幸頓兵于堅城之下,糧餉不繼,而各路元軍援兵又四集,到時候我們進不得戰,退無所據,必然會陷入被動之中。

    與其如此冒險,我們不如穩紮穩打。利用擁元軍閥與元順帝的矛盾,擺出要打擁元軍閥的架勢,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然後出其不意拐向大都。這樣一來,擁元諸將沒了盼頭,勢窮望絕。之後的戰役打起來,就相對容易許多。

    後來,朱元璋作為最高決策者,再次說服了大部分人。

    而明軍的北伐也如朱元璋預想的那樣,僅用三個月便平定山東。隨後向西直逼河南。

    在拿下河南的過程中,河南元軍雖然拼死抵抗,但因為孤立無援,王保保和李思齊等軍閥均不援救,明軍亦是輕取河南。

    拿下河南後,馮勝統帥一軍佔領潼關,監視關中的李思齊、張良弼等人。明軍主力則準備渡過黃河。

    1368年七月,朱元璋親臨汴梁,坐鎮河南指揮大軍北上大都。

    同月,徐達在臨清大會諸將,開始正式進軍大都。

    而與之同時,元軍因為連吃敗仗,上下均無鬥志,根本無力阻滯明軍。

    1368年七月,元順帝見明軍對大都的三面包圍已成既定事實。此時只有北方是活路。

    而如果自己堅守在大都,即使能阻擋明軍一時,也無力反攻。

    所以,他便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帶著老婆孩子逃出大都,想著先逃回上都,再組織兵力圖謀反攻才是理智選擇。

    但元順帝沒料到,他逃離大都後,元朝的人心直接就散了。他在人心渙散情況下,怎麼可能組織反擊?

    元順帝逃離大都幾天後,徐達、常遇春率軍進入大都城,結束了遊牧民族在北京近420年的統治史。

    看看,這就是高水平領導人的素質。預判了敵人的預判,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再說明軍的戰鬥力。

    截止到拿下元大都,明軍始終沒有遇到元軍的強力抵抗。可以說,明軍一直沒有經受過真正的考驗。

    如果明朝的北伐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可以不承認明軍的戰鬥力強於元軍。

    但歷史上的明朝北伐,並不是以明軍攻克大都而結束。

    徐達拿下大都後,很快就劍指太原,親率數萬騎兵與王保保在太原城下遭遇。

    中原王朝,從北宋開始,就未能組建大規模騎兵。可以說,徐達與王保保在太原城下的遭遇戰,是四百多年來,中原騎兵與遊牧民族騎兵的第一次騎兵大對決。

    而這場對決,明軍在硬碰硬的較量中,不僅不落下風,反而靠著夜襲元營,一戰殲滅了近十萬蒙古騎兵,打得王保保僅率十八騎逃往河套。

    聽說王保保戰敗,張良弼、李思齊等關中軍閥根本不敢與明朝為敵,紛紛開門投降。

    就這樣,明軍僅用一年時間,便輕鬆收復了除四川、雲南、隴西以外的中原漢地,完成了宋朝人三百年都未能達到的夙願。

    不過,這些仍然只是“開胃菜”。因為真正的硬仗、惡仗,還在後面。

    1370年正月,明軍在休整大半年後,兵分兩路出塞,掃蕩元軍。

    經過一年激戰,元朝在近塞地區的殘餘勢力遭到明軍沉重的打擊,被迫遠遁漠北。

    所以說,朱元璋的北伐能成功,元廷內亂只是一部分原因,明朝實力強力元朝,則是關鍵因素。

    大體來看,中國古代的北伐,有一些是存在成功可能性的。

    如東晉的劉裕北伐,與朱元璋北伐很像,不僅氣吞山河,而且穩紮穩紮,極有可能提前結束亂世局面。

    但奈何,因為種種原因,最終不了了之。

    朱元璋作為後人,他在經濟中心南移的大時代下,杜絕了一切可能導致北伐失利的因素,取得了古代王朝的第一次成功北伐。

    或許,這就是命中註定的事吧。一個優秀的帝國皇帝,領導著一個新興王朝,對一個腐朽不堪的沒落王朝,進行了致命一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薯早餐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