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雷語話丹青
-
2 # 中書協會員譚雲協
對於白蕉很多人都陌生,但是隻要看看他的生平事蹟和他的書法作品,你就會承認他是現代中國的大書法家。
他一生坎坷,生於1907年,在解放前,他就和當時的詩書畫大家徐悲鴻,於佑任等宻切來往。解放後他為上海和新中國的文化事業作出貢獻。可惜的是1957年他被錯劃右派,60年代被平反,文革中含恨去世。但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墨跡,還有他為學生上課時的講課資料,這都是他他的學生根據回憶整理的。
現在大家看看白蕉先生的書法作品吧!白蕉先生取法二王,他的作品為人稱道,有人曾說過白蕉的書法可以作為取法學習的法帖。
-
3 # 吳政偉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白蕉先生是近現代書法史的帖學大家,也是帖學復興的代表性人物。和天津吳玉如先生(歐陽中石先生的老師)並稱北玉如,南白蕉。
白蕉先生的書學路子很正,初習歐、虞,稍後學鍾,後專攻二王。最終形成風神灑脫、意趣高遠的藝術風格。
白蕉先生名氣不大原因是其狷介不羈的性格和其中後期淒涼的命運。1957年因一篇《我道其東》被打成“右派”,1961年“右派”摘帽不久又在文革時期,被誣為“反動學術權威”受到批鬥。無休止的勞改和折磨,摧垮了先生身體,不幸於1961年病逝。
-
4 # 燕趙
【白蕉-排名進不了民國書家之前十位】
書家白蕉在眾多民國書法名家中,大多數人都認為白蕉是寫字最像書聖王羲之之書法家,但在民國書法家的排名中,白蕉卻幾乎排不進前十位。
正如清代詩人趙翼之一首詩做了很好的註解,他寫道:“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古人說書書聖王羲之,又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在各自領域都有頂天立地的成就,令後人難以超越。但是如果一味地照抄照搬模仿此種風格之作品,其後代之藝術就很難再進一歩了。可以想象的到,白蕉學習照搬模仿書聖王羲之書法,自然其作品影響力就會大大的下降了。
明代一代書法大家董其昌雲:“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此話筆者理解為,所謂晉韻、唐法、宋意、元態,書法之歷史發展各有各的特色。
-
5 # 永書101
白蕉不但書畫造詣極高,而且白蕉的書畫理論也上升到了很高的境界。對於許多中國書法史上似是而非,糾纏不清的問題,白蕉都有自己獨特的、形象的、準確的詮釋。比如論執筆之法,白蕉說"怎樣去執筆,這問題又正和怎樣去用筷子一樣,簡單而平凡。"說道怎樣去選帖,白蕉認為"選帖這一件事真好比婚姻一樣,是件終身大事,選擇對方應該自己拿主意。"
民國雖是戰亂不斷,民不聊生,但藝術就像是一顆參天古榕,紮根磐石之隙,仍能茁壯成長,湧現出了一大批書畫名家,白蕉就是這個年代的佼佼者之一。
武無第二,文無第一!儘管白蕉先生書法高古絕代,甚至可以說獨步天下,也只是在自成一家的前提下。白蕉先生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民國書法第一,再說了,白蕉先生的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新中國。
隨文附上白蕉先生書畫作品幾幅,大家有目共睹,共同學習,順祝各位安康、進步!
-
6 # 知止善忘
白蕉,能篆刻,精書法,亦擅長畫蘭,能詩文。是二十世紀中國 書法帖學方面的傑出代表。他的書法藝術深入晉唐,自出機杼,氣息清新,韻味淳厚。諸體之中尤以行草尺牘見稱,每於興至,信手揮灑,天機自動,不見端倪。沙孟海先生譽其為:“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
-
7 # 臨書堂老逸
首先這種第一第二的提法頗不妥,藝術評判因標準,角度,高度不同而結果千差萬別,甚至南轅北轍。民國略矯清末尊碑抑帖之風,此時大家輩出,書風甚劇,學貫中西,書參五體者眾,如沈寢叟、康南海、於右仼等等,古人論書有雄秀並舉之說,白蕉在韻上有過人之處,雄強方面則萬萬不如。
-
8 # 單衣雜談
我同意,我非常欣賞白蕉的書法。說第一有點太絕對,文無第一。但是算第一流書法,一點問題沒有。。。看到後面有很多他的書法作品,我收藏了這個問題。。。
-
9 # 山水吧景觀製作321
為什麼白蕉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味道?有些時候,技法只是一個方面,要想寫出自己的風采,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身。是當之無愧的民國書法第一人
-
10 # 海上貝勒爺
文無第一。說第一,那是個人心中的第一,不是所有人的第一。不要代替所有人做論斷。有些人道聽途說,然後照搬妄言某家高低。有人貪圖名氣,眼中只認名家,不論好壞。兩者都是沒有主見的觀點。藝術就像馬未都談買古董一樣。先問自己,喜歡嗎。喜歡就值了。
回覆列表
作為傑出的畫家,白蕉書法的用墨,成功地借鑑了繪畫的成分,尤善運用漬法和淡墨,燥潤相間、濃淡相雜,敢於運用漬法,任其滲化,故作品水氣淋漓,一片化機。
書法上對於淡墨的運用,世人多讚譽林散之先生,以之為林老獨造之境,實際上白蕉的《蘭題雜存卷》,墨法的創造絲毫不讓於林老,1956年的《自書詩卷》,更儼然在林老之上。白蕉書畫,建國前很有影響。1940年代,他多次在上海舉辦個人書畫展,名噪一時。有人認為他寫的王字為當今第一。
其實,老話說的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第一第二都是見仁見智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