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嘻胖胖
-
2 # 紫葉巖
一年級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可以和家長溝通交流一下,孩子課堂上不聽講時,都在幹啥?這樣的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絕對有許多類似的問題出現。 教師可以要求家長:孩子在家做作業時一定要專注、認真,不得邊做作業邊玩。並且,家長一定要和老師要求一致。這樣,孩子會慢慢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
3 # 沫呆
我家小孩一年級,我一般都是主動跟老師溝通孩子得課堂情況,包括聽課情況~互動情況等!一般老師不會主動找家長說這些事!一年級剛開學的時候,我一直觀察仔做作業情況都非常不錯,也經常私下跟仔溝通上課情況,每次考試成績也非常穩定,但是這些都是虛假的表象。有次因為孩子學校有點事情,碰到了班主任,班主任才說起來我仔有一個多月上課一直走神!之後自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聽課情況才稍微好點!一直到一年級第二學期,這種情況明顯轉變很多!這種情況還是需要家長隨時跟老師保持溝通吧!本來老師事情也多,再一個個找家長溝通,確實費時費力!
-
4 # 熱愛生活的鑫鑫
我覺得可以和家長直接溝通,但是最好避開孩子,都是為了孩子好,和家長好好溝通,找到原因,改正了就好。
但是有的家長無理取鬧,埋怨老師沒能力的,嫌棄老師教不好的,不好好溝通,也實在是沒辦法。
-
5 # 逸風小學快速作文
不專心要分析原因,注意力太差?基礎太差?多動症?注意力太差,就要訓練注意力:夾黃豆,抄寫速度訓練,做注意力集中的題目……基礎太差,那就補習,趕上進度了,就水到渠成。多動症?檢查微量元素確定,再吃藥治療。也有可能第四種情況,叫感統失調,就是感覺不協調,可以購買平衡球,坐球訓練感統。
-
6 # lucky134624
孩子上課不專心,老師應該及時和家長溝通。
1.老師要尊重家長,坦誠相待。老師只有尊重家長,才能讓家長接受老師的建議共同教育孩子。老師對家長說話要心平氣和不要居高臨下、諷刺挖苦家長。並且對家長要坦誠,要實事求是地反映孩子的情況,說話不要極端,不能有侮辱孩子、貶低孩子語言。
2.老師要換位思考,站在家長的立場。老師提出的建議家長就容易接受,主動與老師配合教育孩子。
3.老師與家長交流時,要把為孩子好,讓孩子專心聽講為出發點,從而獲得家長的理解支援。
-
7 # 賴頌強講孩子叛逆厭學
孩子上課不認真,成績差,家長先找下原因,分析看看。總不能盲目去解決吧?從孩子自身、家庭教育、學校師生、外部這四個方面去系統分析,千萬不要認為只是孩子的問題,這個太片面了,如果這樣的話,很可能家長會讓問題越來越糟糕。
建議家長調整居家佈置,改善孩子的衣食住行,從源頭上調整孩子的注意力問題。
另外,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也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教會孩子如何認真聽課,不僅要仔細聽老師講解的知識點,還要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更要辨別其他同學的回答是否正確,及時糾正錯誤的回答或者進行適當的補充;
另一方面要督促孩子回家後儘快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尤其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把當天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掉,還要引導孩子自己整理書包,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所有學習用品和學習資料,並適當預習即將學習的新課內容,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8 # 賴頌強講孩子抑鬱休學
學校老師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少不了和家長進行溝通,尤其對中小學時期孩子的關注度更高。
但與學生家長打交道是一門藝術,常常會讓許多老師,特別是新入職的老師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老師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這樣的溝通方式才會是有效的。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與家長溝通交流的小技巧。
一、適當的態度,和精準性的語言措辭。
家長大多對教師的認知是:很專業、有計劃、易溝通,所以面對父母,老師不僅要注重計劃、組織,更要注重禮儀。
當學生犯錯誤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直接用“懶惰”、“不禮貌”、“自我控制差”等字眼來評價或貶低學生。
以引導孩子進步成長為溝通的起點,就不會產生不良的態度和不當的言語,下面我們舉個例子來解釋說明。
在您任教課堂上,一個孩子上課調皮、態度不認真,屢次教育不無效,你找到該生家長進行溝通:
方法二:您好,最近您的孩子最近經常在課堂上和別人說笑,這可能會影響他的課堂效率和課後作業的質量,可能會使別人對孩子有意見,影響他與其他同學的關係,對他以後的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我們都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因此我建議,我們應該和孩子分開來討論這個問題,希望孩子能夠有所提高。
上面的第二種方法顯然是基於學生的成長,也能讓家長更容易接受。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下面兩種交流方式,你覺得哪個更有效?
方式一:您的孩子近來很浮躁,上課的狀態和作業的完成情況都不好。需要家長更多的教育監督。
方式二:您的孩子最近在課堂上經常和同學說小話,作業做得不好,例如今天上課,孩子四處張望,注意力不集中,小孩若有心結,我們作為老師和家長最好合力盡快解開。
上述第一種方法只是籠統地提出問題,而第二種方法則有具體例項支援,如此一來父母在與孩子交談時也有據可依,否則,孩子就很容易產生“有意針對自己”、“貶低自己”的錯覺。
三、與家長口徑一致,不要有意迴避學生。
與家長接觸時,教師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迴避學生,而是在學生面前分析其優缺點,避免讓學生誤以為“老師和家長在背後說壞話”,方法得當時,學生可以感受到老師對家長的訪談,其實是在衡量自己的成長,而非對自己的懲罰。
另外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教師要多與家長溝通,口徑一致,達成教育共識,學生才更容易信任老師和家長。
四、雙方要分清邊界
家長和老師都要明白,家校之間需要合作,更需要界限。家長需要成長,老師需要適當放手,家長有家長的責任,老師有老師的角色,邊界一定要分清。
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去解決知識上的困難;鼓勵孩子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障礙;告訴家長一些幫助孩子認真完成作業的方法。
但若父母和孩子之間有矛盾,家長怎麼說孩子也不聽。作為老師,我們可以替家長想一些辦法,但如果家長已經從老師這裡獲取了方法卻不應用,我們就應該讓家長自己多去領悟和成長。
都說老師和家長是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雙槳,如果雙槳步調不一致,受傷害的一定是孩子。
回覆列表
教育是需要學校和家長一起配合努力的事,但是每個家庭不一樣,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一樣吧,卡家長願不願意配合老師的工作了,可以正常溝通看家長那邊的態度,另一方面是找出孩子不認真聽講單位原因,如果是年紀小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太久,那就可以和家長一起想辦法專門做一些提高注意力時間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