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搖曳盛開

    原文:


    聖人作《易》,立象以盡意。意,先天,書之本也;象,後天,書之用也。


    與天為徒,與古為徒,皆學書者所有事也。天,當觀於其章;古,當觀於其變。


    周篆委備,如《石鼓》是也。秦篆簡直,如《嶧山》、《琅邪臺》等碑是也。其辨可譬之麻冕與純焉。


    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皆為小篆。而高、敬之書,迄無所存,然安知不即雜於世所傳之小篆中耶?衛恆《?書勢》稱李斯篆,並言:“漢?建初中,扶風?曹喜少異於斯,而亦稱善。”是喜固偉然足自立者。後世乃傳有喜所書之《大風歌》,書體甚非古雅,不問而知為偽物矣。


    玉筯之名,僅可加於小篆,舒元輿謂“秦丞相斯變倉頡籀文為玉筯篆”是也。顧論其別,則頡籀不可為玉筯;論其通,則分、真、行、草,亦未嘗無玉筯之意存焉。


    譯文:


    聖人作《易),取法萬物形象以充分表達心意。心意,先於天時而行事,書法的主體呢;形象,後於天時而行事,書法的施行呢。


    與天時充當門徒,與古人充當門徒,皆學書整個的事呢。天時,應當察看於其采色;古人,應當察看於其變化。


    大篆詳盡完備,如《石鼓》就是。小篆簡樸質直,如《峰山》、《琅邪臺》等碑就是。其區別可以比喻於麻布帽與纏束。


    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都是小篆。而高、敬的書法終於無所存留,但怎知不就夾雜在世上所流傳的小篆中呀?衛恆的《書勢》稱揚李斯的篆書,並說“漢建初年間、扶風曹喜稍不同於李斯,而也稱善”,因此曹喜本來一卓異超群足以依靠自己力量有所建樹的。後世乃傳有曹喜所書寫的《大風歌》,書體很不古樸雅緻,不問而知是偽物了。


    玉箸的名稱僅可施加於小篆,舒元輿說:“秦水相李斯變通古文和大篆成玉箸篆”就是呢。論其區別,則古文、大篆不可以成玉箸;論其相同,則分、真、行、草書,也並非沒有玉箸的筆意存在吧。


    原文:


    玉筯在前,懸針在後。自有懸針,而波、磔、鉤、挑由是起矣。懸針作於曹喜,然籀文卻已豫透其法。


    孫過庭《?書譜》雲:“篆尚婉而通。”餘謂此須婉而愈勁,通而愈節,乃可。不然,恐涉於描字也。


    篆書要如龍騰鳳翥,觀昌黎歌《石鼓》可知。或但取整齊而無變化,則槧人優為之矣。篆之所尚,莫過於筋,然筋患其弛,亦患其急。欲去兩病,?筆自有訣也。


    譯文:


    玉筋在前,懸針在後。自有懸針,而波、磔、鉤、挑由此開始了。懸針作於曹喜,但描文卻已預先透露其法。


    孫過庭的《書譜》說:.“篆書重視婉轉而圓通。”我以為此必須婉轉而愈遒勁,圓通而愈堅節,才可以。不然,恐怕人於描成的字了。


    篆書要如龍騰鳳翥般健勁飛舉迴旋多姿,觀看昌黎歌唱的《石鼓》可知。有人只取整齊而無變化,則刻字工人綽有餘力的呢。篆書之所重視,莫過於筋脈相連有勢,但筋脈相連有勢擔心運筆鬆弛,也擔心運筆急躁。想要去掉兩種毛病,越筆自有訣竅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蘭亭序的作者是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