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的保險人生abc

    謝邀!喜歡,就關注下~

    確實,在前些年,谷歌推出了一款概念智慧手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想要配置模組,比如電池容量、攝像頭、儲存空間甚至處理器,然後可以自行更換它們,谷歌把它稱之為模組化智慧手機。

    在2013年的時候,谷歌旗下的Motorola的 ATAP(先進科技與計劃)部門也拿出了模組化手機的雛形Project Ara。在預想中,把智慧手機「分割」成多個模組,這些模組是可以獨立的,使用者根據需求購買對應的模組,然後組成自己想要的智慧手機,如果有功能損壞了,換上對應的模組也可以實現維修。

    然而在2016年9月2日,谷歌宣佈暫停Project Ara專案,至此谷歌不再力推的模組化手機。在此期間,LG也曾推出一款模組化智慧手機LG G5,它實現了Project Ara專案部分功能,可以更換電池,隨後的LG也沒有再推出其它模組化智慧手機。

    相應的缺點

    吉普毫不誇張地說,Project Ara專案給我們帶來了新得思路、新的設計,如果實現了模組化智慧手機的量產,那麼智慧手機不再是同一牌子、同一機型的同樣外觀,是可以做到個性化,也能減少資源地浪費,也不會出現一處地方損害,整機無法使用的地步。

    為什麼Project Ara專案會停止了呢?其實網上已經有很多人、媒體做了一通分析,包括了統一性、機身厚度、空間利用率、散熱等問題,都是要模組化智慧手機要考慮的點。而且相比模組化智慧手機,現有的智慧手機在這些方面都在不斷提升,至少要比模組化智慧手機要好很多。

    模組化智慧手機在機身厚度、空間利用率上就差上不少,因為要考慮到模組的通用性,各類模組組合起來,會使得模組化智慧手機不會很纖薄,至少現在的技術是實現不了又薄又能模組化。還有一點必須模組化智慧手機要克服,因為是多種硬體組合,可能來自不同廠的設計,逼得系統、APP服務商要有很強的適應、相容性,要避免軟體、硬體之間的衝突等問題,以谷歌自己的能力,很難推動市場的改變。

    這些問題都導致了模組化智慧手機只存在概念中。但在吉普看來,模組化智慧手機確實一個非常有前景地設計思路,困擾模組化智慧手機實現量產的問題,只是因為現有技術並不支援,就如同無線充電技術一樣,1830年理論已經被提出了,而實現呢?到了2007年才實現。

  • 2 # 歐界生活

    模組化手機創意空前,但卻草草收場,為何?估計看了這個心裡會有些許答案。

    縱觀當下,手機市場早已成熟,為人熟知的大品牌也穩定了一年三機、一年四機的旗艦穩定釋出頻率。

    模組化手機顧名思義是將功能拆分成細分板塊重新組裝成機,但DIY拼裝樂趣的同時也帶來了笨重零散易壞等不可控的缺點,雖然部分損壞可以單配更換。單線資料傳輸從技術上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與其說更喜歡DIY機器,不如說喜歡成型成氣候的有所專攻的手機,而懶得自己去研究挖掘。從時間成本和學習成本來說,成型的機體更方便使用。部分喜歡組裝的消費者,有可能並看不上這樣簡單的拼裝品。目前來看,商品偏理想化,雖然谷歌放棄了,但還是有其他的廠商繼續嘗試著,即便在是消費者不太買賬的情況下。

  • 3 # 水哥愛搞機

    模組化手機?我覺得這就是笑話,典型的吃飽了沒事幹的偽創新,說實話這樣的創新很難想象是谷歌這樣的大公司做出來的,大家都在追求輕量化的整合化,谷歌倒是好模組手機一出直接把歷史倒退了十年,是什麼樣的人才會無聊到手機都模組化呢?

    手機和電腦是有本質化的區別的,電腦是一個殘損率特別低的東西,而且當單個模組的升級就能帶來很不錯的體驗,其它地方不升級的情況下換個固態硬碟的話,那你的電腦就會重獲新生了,而手機更換單個硬體的話遠沒有這樣的效果!

    最關鍵的是手機行業更新換代非常快,兩年不換手機就跟不上潮流了無論是外觀還是效能,而電腦隨隨便便用個五六年不是問題,換個固態硬碟又可以用個三四年~

    模組化手機是不符合發展邏輯的,做出來頂多是小部分發燒友的玩物,就比如摩托羅拉顯得額外的模組擴充套件,售價9999,這又有幾個人真正的會買呢?增加趣味性是可以的,但是你想成為大眾的產物那基本不可能!

    模組化手機讓我看不到任何的創新元素在裡面,科技的發展都是化繁為簡,這倒好模組手機一出來就化簡為繁了,明明一臺輕薄的一體化手機就能做的非常好,何需要拆成零件自己組裝?

  • 4 # 快科技問答

    首先得承認,模組化手機是個很天才的思路,初衷也很好,既能讓使用者升級自己最需要的部分,也有利於環保避免浪費,但可惜實用性不佳,最終黯淡收場。

    這樣可以實現非常個性的手機,比如你需要很強的處理器但不喜歡拍照,再比如你需要超大儲存但對處理器不敏感,再比如你就喜歡自拍而不用後置攝像頭,都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對應模組。

    而某個模組有了更強的升級版本,也可以直接買來換上,而不用更換整個手機。

    但這種設計也存在致命缺陷:

    1、美觀性不足。因為需要兼顧不同模組,更注重實用性,缺乏一體化,很難做漂亮,因此只適合極客,普通大眾根本看不上。

    2、不耐摔。因為是模組化組合,很難緊密,一摔就很容易粉身碎骨,甚至一碰就散架。

    3、升級之路不通。要想實現模組定製、升級,就需要各路廠商推出不同模組,比如高通給各種處理器,索尼給各種攝像頭,這顯然需要整個行業大動干戈,誰都領導不起來,就算有,不同模組的相容性也是個極大的問題。

    4、不符合產品趨勢。手機整合度越來越高,元器件越來越複雜,手機整體設計需要廠商通盤考慮、綜合設計,模組化顯然是背道而馳。

    5、手機更新換代太快。手機隨時都在換代提升,很多人一兩年就會換一部手機,價格也很豐富,還折騰啥模組?

  • 5 # 瘋狂的小白biu

    當初模組化手機還真是一個大新聞。

    谷歌提出類似於電腦主機一般的手機設計-硬體可更換的理念。就像電腦一樣,想換那塊硬體換哪塊,比如覺得螢幕差可以更換高解析度的螢幕,揚聲器不好聽可以更換揚聲器模組,攝像頭也可以更換為更清晰的攝像頭。

    我個人認為這個理念還是比較環保的,就比如我現在用的是三星 s7edge,老機子了,效能上已經無法和現在主流的手機比擬,如果我要換就需要拋棄這臺手機再購買另一臺手機,但是這臺手機的螢幕揚聲器以及攝像頭基本都還滿足我現在的使用,因為效能而要拋棄這些還能繼續用而且用得還不錯的硬體,著實有些可惜,所以如果有谷歌模組化這麼一款手機我就可以僅僅更換CPU這塊,其他的還能繼續使用,這樣我既節約了錢還避免了硬體上的浪費,一舉兩得。

    但是這麼一來就嚴重影響到了廠家的利潤。一家手機廠商從產手機變為產零件,利潤變化絕對天差地別,就跟買電腦一樣,相同效能品牌整機和組裝機比較,品牌整機價格明顯會貴上一些,貴上的那一部分就是商家的盈利部分之一。上面還說到,我手機效能壞了只要更換一塊CPU就又可以滿血復活了,這樣也嚴重影響到到了商家的銷量。畢竟賣一臺手機可以拿到整臺手機裡所有零件帶來的利潤而不是像模組化手機一樣一個零件的利潤。所以很多廠商很不願意做。

    這種手機註定做不好看。這個講顏值的時代真的一款手機漂亮與否很大程度上關乎這這臺手機的銷量。

    從整體性上來講,真的太差了。模組化也註定了不耐摔也不支援防水。

    蘋果不會響應谷歌的號召,兩家可是死對頭。而且模組化也不是蘋果的理念,會發現蘋果的產品整體性都非常強,從高達10w的iMac到售價最低的iPod,基本上都是一體化,因此蘋果的很多產品也被外媒評委最難修的產品之一,因為集合程度太高了,普通維修工人在沒有儀器的幫助下很難進行維修。蘋果在手機方面的號召力可謂是無比強大。

    而且如果蘋果做手機,安卓做零件,那麼其實可以看做在手機領域其實就只有谷歌和蘋果在爭鋒,因為不管是三星還是華為等等都只是一個配件廠罷了。心高氣傲的三星還有華為等等等等手機廠商可不願意谷歌的附庸。

    專業性太強了。買個模組還要去看一下這塊模組的資料,諸如什麼lpddr3,usf2.1,imx380.......活生生把使用者變成手機專家,而且這樣對消費者而言要花費較多時間,學習成本太高,不符合人機工程學的中儘量縮短使用者學習成本的理念。這麼麻煩還不如買一下隔壁的蘋果,不管什麼配置,流暢就夠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像谷歌眼鏡一樣,模組化手機也是數碼發展的中被淘汰的理念之一,可是科技的發展註定少不了淘汰和發展,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應該支援那些為不斷為科技發展提供新鮮理念的人,或許這些理念看起來很蠢,可是我們的發展哪一次不是蠢過來的?

    在我看來模組化手機還是非常有未來的,只是目前的科技限制了它的發展,在未來以環保節約為核心的年代,這種模組化手機或許就會有一線發展的希望。

  • 6 # 毛琳Michael

    2、設計缺陷,很容易散架

    模組化手機因為需要模組化組合,所以很難結合到一起,手感也不太好,而且很容易摔成幾塊,和之前諾基亞的後蓋一樣,一摔成三瓣。

    4、逆潮流的設計

    手機在2009年蘋果釋出後就成了一體機,不能更換後蓋等等,而且手機的原件越來越差異化,美觀化,所以模組化手機是和現在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你願意用模組化手機嗎?

  • 7 # 太平洋電腦網

    不符合廠商利益

    因為模組化不符合廠商的利益,只有谷歌一個在推,也難以推廣成功。

    大家都使用安卓系統,是因為能夠降低APP生態開發的難度,大家能夠共享一個生態,對抗強大的iOS系統。所以,大家都很樂意去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統。而且安卓系統到目前為止並不收費(有新聞說谷歌的安卓系統準備要收費了)

    如果變成模組化之後,那就以為手機廠商變成零部件的廠商。以前我們想要體驗這個功能,只能用某一款的手機。但是做成模組化之後,你想要體驗這個功能,只要買這個功能就好了。

    對於小品牌來說,這是非常好的,因為它們能夠提供一些特色的零部件,賺一些錢。但是對於大廠商來說,它們最核心的功能只能當作一個零部件賣?這樣會大大縮減他們的利潤。他們肯定不幹!所以,廠商才不推廣!

    模組化並不理想

    再說,模組化的手機要不就是太醜,要不就是不防水,不符合未來的趨勢。而且很多時候需要為了模組化而妥協的的,這樣影響到一些手機的功能實施。

    例如,如果你的想你的手機拍照牛逼。那麼你需要更大更好的硬體,可以是模組化之後,留給相機的位置就一定了,那麼就會嚴重影響到你想拍照牛逼的需求了。

  • 8 # Noble66

    目前按照廠商實力做模組化手機不是問題,但是有兩大因素導致廠商不願意去做,首先就是利益,一臺整機的利潤多還是一個手機CPU利潤高?廠商更願意選擇前者,畢竟無商不奸,所以願意做模組化的幾乎不可能,第二就是外觀,以前有人體驗過Google的模組化手機,第一印象就是厚,現在追求輕薄的手機時代,還有多少人想帶一個特別厚的手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斯拉維護售後保養費用?怎樣家裡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