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玄坤文史
-
2 # 蒼茫大地顧煒斌
唾面自乾的典故出自婁師德。
婁師德,是武則天時的宰相,曾舉薦狄仁傑為相。狄仁傑的能力地球人都知道,他不僅善於斷案,而且政治上也極有智慧,他輕輕一句話就鐵定了李顯的太子地位。武則天對百年後李姓兒子、武姓侄子誰繼大統,遲疑不決。後狄公一句:我只看到兒子把父母的神位放在家中,沒看到侄子把姑姑牌位放在家中。點醒武則天,他還推薦了張柬之等人才,為李氏重坐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狄仁傑和婁師德一同為相,狄公對婁公態度冷淡,婁公不以為意。一次武則天問狄仁傑:閣老,你看婁公執政能力如何?狄仁傑不以為然地笑了;武則天又問:你可知誰人舉薦了你?當狄公得知真相,十分慚愧,婁公安之若素。
-
3 # 冰河行者
成語唾面自乾,意思是指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要擦乾淨,而是讓它自己幹。這是一個用來諷刺過度容忍的成語。成語出自劉殐的《隋唐嘉話》。指的是唐代婁師德的一個故事。
當時婁師德為武則天超的宰相,他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別前,婁師德對弟弟說到:“吾備位宰相,汝復為州牧,榮寵過盛,人所疾也,將何以全先人髮膚?”他弟弟回答:“自今雖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為兄憂。”而婁師德回答:“此所以為吾憂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幹,當笑而受之。”
大致意思是婁師德對將任代州刺史的弟弟說在外做官一定要事事忍讓,弟弟回答就算別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臉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不會給哥哥帶來麻煩的。婁師德則回答道,這樣還不行,擦掉了唾沫就算是違背了別人的意願,你應該讓唾沫留在臉上,讓他自己幹才能不得罪人。
-
4 # 滾動的天空RS
唾面自乾
意思是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口水,不去擦掉,而是讓它自己幹掉。形容受了侮辱,極度容忍,不去反抗。
出處:《新唐書·婁師德傳》:“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自幹耳。’
典故這個典故出自《新唐書•婁師德傳》。婁師德在刑武則天時做過宰相,他的處世哲學就是妨忍耐。婁師德身長八尺,嘴方,嘴脣很寬大。他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觸犯了他,他就謙虛退讓以求得別人的原諒,不在臉上露出憤怒的顏色,他曾與李昭德一起走路,婁師德長得很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氣地說:“被鄉巴佬拖累!”婁師德笑著說:“我不做鄉巴佬,又有誰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辭行,他教導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說:“有人把痰吐在我臉上,我自己把它擦乾就是了。”婁師德說:“還不行,你自己把它弄乾淨,是想躲避別人的怒氣,應該讓它自己幹了。”才算能忍耐。後來用唾面自乾來形容受了汙辱,不作反抗,盡力忍受。
做好自己在如今社會想要做到唾面自乾已經很難,但我們也應該儘量做到堅持自己的本心,人活著是為自己活著,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就會活的太累,自己首先是個人,人有做人的底線,當我們在道德底線,做人原則的約束下不出賣自己的良心,不讓善良受到踐踏,不讓良心受到譴責,為自己身邊的善事鼓掌,那我們就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活的也會輕鬆一點。
-
5 # 淺陽如畫
生活中,人們勸導人的時候常常喜歡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因為忍字頭上一把刀,不忍這把“刀”就有可能掉下來傷到自己。
“唾面自乾”就是將一個“忍”字運用到了極致的成語,這個典故出自武則天時期官至宰相和將軍之位的婁師德,也有後人戲稱他為“忍學”鼻祖。
婁師德自幼聰慧,二十歲時便考取了進士被任命為江都(即現今江蘇揚州)縣尉。婁師德雖是文臣出身,但他也曾隨軍遠征吐蕃,取得過“八戰八捷”的戰績。因為戰功卓著,之後他便被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和河源軍司馬等職位。
在人才輩出的唐朝時期,婁師德曾先後兩次擔任宰相職位,可見皇帝對他的賞識和器重,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及其罕見的,後來他病逝於現在的甘肅靖遠,享年七十歲,應該屬於壽終正寢。
在這種風聲鶴唳的緊張氛圍下,婁師德的弟弟奉召任代州刺史,婁師德生怕弟弟因一言不慎而招來身死族滅之禍,所以在弟弟臨行前,他憂心忡忡地對弟弟說:“咱哥倆一個做宰相,一個任州牧,這樣的榮寵難免會遭人嫉妒,以後你該怎樣才能保全性命呢?”
婁師德卻搖搖頭說道:“這正是我擔心的地方,人家唾你,是惱怒於你!而你擦掉唾沫,就表示自己心懷不滿,這樣做就只會更加激怒他人!”
婁師德笑了笑,語重心長地說:“夫唾,不拭自幹,當笑而受之!”意思就是,別人唾你,不去管它,讓唾沫自己風乾,笑一笑接受就好。”
從婁師德一生的官場沉浮中,我們可以看見,他不但要求自己也要求家人,在做人方面始終都將低調進行到底。
記得齊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名言: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這也與婁師德的“唾面自乾”有異曲同工之妙,古今兩位大家其實都在告訴世人:能容善忍的寬厚性格才是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品質。
-
6 # 瓷都公安
成語“唾面自乾”出自於唐朝武則天時期,講的是兩次拜相的婁師德在自己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時,婁師德對弟弟說:“我是宰相,你現在也外放坐牢代州的第一長官,家族的榮寵會遭到很多人的嫉妒,所以你現在在外要事事忍讓”。他弟弟說:“就算是別人往我臉上吐口水,我自己擦掉就好了”。婁師德說:“這樣還是不行,你擦掉表示你對人家不滿,你要讓口水在你臉上自然的幹,才能平息別人的怒火”。
-
7 # 歷史簡單說
“唾面自乾”這個成語,從表面的意思上是,有人朝臉上吐唾沫,不僅不生氣,也不把唾沫擦掉,而是讓唾沫自己幹掉,顯而易見,是極度容忍的意思,相近詞就是委曲求全。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行為簡直是不可思議,在怎麼能忍,也不能容忍成這樣吧,那我們來看看這個成語的典故是講誰的?又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來的。
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婁師德,唐朝人,被武則天封為宰相,他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走前來找婁師德,看看有什麼可叮囑的。婁師德對他的弟弟說:我是宰相,而你成為代州刺史,我們一家受陛下的恩寵過盛。
很多人會在陛下面前詆譭我的,所以,你在外的時候,一定要處處小心,處處容忍呀。他的弟弟說:好的,我聽你的,如果有人吐唾沫到我的臉上,我不會生氣的,我會自己擦掉的。
婁師德說:這樣還不過的,如果你自己擦掉,那說明你心裡還是有生氣的,你想讓別人不生氣,那就得讓唾沫自己幹掉。至於,婁師德的弟弟,在出任代州刺史的時候,是不是真能做到這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我們可以知道,婁師德是一個萬事小心,不和別人有矛盾的人,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另外一個故事。
狄仁傑,相信大家都知道,狄仁傑擔任宰相就是婁師德推薦的,可是狄仁傑不知道,反而排擠婁師德,將婁師德外放了。武則天就問狄仁傑:你覺得婁師德賢嗎?狄仁傑說:他還是比較恪守職責的,至於賢明與否,我就不清楚了。
狄仁傑聽後十分的慚愧,他十分感嘆的說:婁公實在是個有德之人,他對我這麼寬容,我確完全不知道,我差他太遠了。
從這兩個故事,雖然我們很難做到“唾面自乾”,但是讓我們對別人多寬容一些,多理解一些,這樣就能少了不必要的矛盾與衝突。
-
8 # 南街村夫
既然是問答,那就先簡單解釋一下典故由來:婁師德是武則天時期的宰相,他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行之前,婁師德說,我已經身居宰相高位,你也將擔任刺史,家族顯赫,難免找人妒忌。你說說如何才能更好地保全家族呢?其弟說道,今後哪怕有人向我臉上吐口水,我也不生氣,擦掉就是了,絕不讓兄長擔心。婁師德說,這正是我擔心有的。別人吐你一臉口水,是心有不滿,你擦掉了,反而進一步刺激別人的怒火。最好的辦法就是笑著接受,任由臉上的唾沫自然風乾。這就是唾面自乾的由來。
在風雲變幻的武則天時代,很多宰相都難逃武則天的毒手,包括裴炎、李昭德等都被斬首,李唐宗室也幾乎屠戮一空。婁師德能夠以七十歲高齡善終,的確很不容易,而這與婁師德的一貫低調作風密切相關。
婁師德曾經向武則天推薦狄仁傑,但狄仁傑不知道,狄仁傑拜相之後經常排擠他。有一次武則天問,你覺得婁師德賢明嗎?知人善任嗎?狄仁傑說,我和他共過事,似乎沒有發現他有什麼知人之處。武則天說,婁師德推薦你,看來的確是有知人之明啊。這令狄仁傑慚愧不已,不住地讚歎婁師德的品質。
婁師德長得比較肥胖,走路慢,一同上朝的李昭德得等他好幾次,婁師德才能趕上來。李昭德有點生氣得說道,你這個鄉巴佬!婁師德則笑著說,我婁師德不是鄉巴佬,誰是呢?
婁師德推薦人才,又被排擠,被同事嘲諷,都絲毫沒有一句怨言,不解釋也不張揚,這不就是唾面自乾的一種體現嗎?
除了對朝中官員如此,對待下屬特是如此。
有一年,婁師德到陝西出差,工作人員準備了一盤羊肉。當時,武則天下令禁止宰殺牲畜,於是,婁師德說,皇帝頒佈過禁屠令,羊肉從何而來!工作人員立刻解釋說,這是豺狼咬死的。婁師德點點頭,這隻豺狼還挺懂事。過了一會兒,又上來一條魚。工作人員說,這也是豺狼咬死的。婁師德笑罵著說,蠢材,這一定是水獺咬死的。
有一次,婁師德在靈州驛館用餐後將要離開,其手下官員說,我們連一杯水都沒有喝上,驛館都沒有人管。婁師德把驛館的負責人訓誡了一頓,要用板子打這個人來懲戒他的工作失職。這人立刻跪倒求饒。婁師德說,我一個朝廷命官打你這個小小的驛館頭目,傳出去對我影響也不好。告訴你的上級,恐怕你性命不保。算了,饒恕你了。這人嚇的倉皇而去。婁師德轉身對手下的官員說,我也提你出氣了。
婁師德的厲害之處就在於這裡,哪怕身居高位,也不會以權勢來對待下層工作人員,而且還為下層工作人員的失誤找藉口。我們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其實就是婁師德這樣的表現。因此,婁師德說出唾面自乾之類的話,絕非是裝出來的,而是在認知上早就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才會在實踐的過程中順其自然吧。
---------------------------------------
不獵奇,不跟風,覺得不錯,就加個關注吧。
回覆列表
這就是唾面自乾的典故,說實話在現實中,我們不應該這樣委屈求全,但是為人處事還是該多一分包容,多一些理解,當然忍無可忍則無須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