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米Sunny122636391
-
2 # 一心一意輪船kd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們中國民間的祭祖節,是中國傳統的三大“鬼節”之一,之所以說是鬼節,是因為這三個節日所關聯的,都是故去的親人。
因為在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的供品外,還有一件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的時候,人們會把冥衣和紙錢一起焚化給祖先,所以這個祭祖節又叫“寒衣節”。
十月初一開始,天氣漸漸寒冷,正需要新增冬天的衣服,本著“事死如事生”的信念,人們便要為故去的親人送去寒衣,以表示對親人的思念和關懷之情。
因為送寒衣的“送”其實是燒,因此這天又叫“燒衣節”;因為祭祀親人的虔誠標誌之一,就是哭,所以也叫“哭節”。
關於寒衣節送寒衣的節日習俗,有以下兩個傳說:
一、孟姜女哭長城
傳說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入侵,就向全國徵調壯丁去修築萬里長城。孟姜女的丈夫範喜良年輕力壯,也被抓去做了壯丁。
範喜良被抓走後,孟姜女的公婆思兒心切,積鬱成疾,不久便雙雙亡故。孟姜女孤苦伶仃,舉目無親,就決定去尋找丈夫。於是,她為丈夫親手縫製了一套棉衣,抱上棉衣,就一路向北方走去。
連走了幾個月後,孟姜女帶的乾糧吃完了,盤纏也用完了,她就沿街乞討,終於在農曆十月初一來到了長城腳下。可是眼前除了新修的長城,就是草中堆積的累累白骨,孟姜女心想,丈夫十有八九已經死了,於是癱坐在地,對著長城大哭起來。她的哭聲感天動地,竟然把長城震塌了一大段。塌下來的城牆中,露出成堆的白骨,她想這裡頭一定自己丈夫的屍首,於是便把那套棉衣襬在地上,焚燒了祭奠丈夫,並痛哭不已,最後淚盡而逝。
從此以後,孟姜女千里尋夫的故事就流傳開來,百姓深受感動,便在十月初一這天,焚化寒衣,代替孟姜女祭奠亡夫,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寒衣節。
二、慧娘“還陽”
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十月一,燒寒衣”起源於商人的促銷手段,這個商人就是東漢造紙術發明人蔡倫的大嫂。
傳說這位大嫂名叫慧娘,見蔡倫造紙有利可圖,就鼓動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學習。蔡莫是個急性子 ,功夫還沒學到家,就急著開了一家造紙店,結果因為造出的紙張質量太差,沒有人買。眼看著就要關門大吉了,慧娘靈機一動,想出一個點子。
在一個深夜裡,驚天動地的哭聲從蔡莫家裡傳出,鄰居們趕緊過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才知道是慧娘暴病身亡。只見正屋裡放著一口棺材,蔡莫一邊哭訴,一邊燒紙,燒著燒著,棺材裡突然傳出慧孃的聲音:“開門!快讓我出去!”眾人開啟棺材蓋,慧娘一下跳了出來。
慧娘搖頭晃腦地唱到:“陽間錢路通四海,紙在陰間是錢財,不是丈夫把錢燒,誰肯放我回家來!”她告訴大家,是因為丈夫燒了紙錢,買通了小鬼和閻王,才把她放回來了。
蔡莫聽後,馬上又抱了兩捆紙來燒,說是燒給陰間的爹孃,讓她們少受點苦。
夫妻倆合演了這出雙簧戲,讓鄰居們上了大當!大家紛紛掏錢買紙去燒。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的工夫,蔡莫家積壓的紙張就賣光了。因為慧娘“還陽”的那天是十月初一,所以後來人們便都在這天上墳燒紙,用來祭奠死者
-
3 # 烏毒先生
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老公就被抓去服謠役,修築萬里長城。
秋去冬來,孟姜女千里迢迢,歷盡艱辛,為丈夫送衣禦寒。誰知丈夫卻屈死在工地,還被埋在城牆之下。
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找到了丈夫屍體,用帶來的棉衣重新妝殮安葬。因此時值農曆的十月初一,被人們稱之為 送寒衣節。
-
4 # 山東韓飛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也就是寒衣節,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後來這一天逐漸被稱為寒衣節,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回覆列表
根據宋代文人《風土記》載,寒衣節是於先秦時期形成。此外,還存在另外一種說法,即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傳說江南松江府孟家之女,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去修築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為丈夫送去寒衣,當他到達長城腳下之時,丈夫已經去世,孟姜女鋪天蓋地的哭聲,將長城哭倒,丈夫的屍骨露出來。此外,孟姜女與秦始皇奮力抗爭,最後抱著丈夫的遺骨跳入了海中。因此長城內外將農曆10月初一這一天,稱為寒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