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531950352275

    在《禮記 ·儒行》篇裡一共提了十六種儒行。這十六種儒行也是在魯哀公和孔子的問答裡提出來的。哀公曰“敢問儒行”。就是問孔子什麼是儒行?孔子說,這個一句話說不完。哀公命席,就是請先生坐。孔子就說了這十六句話,最後做了總結。

    這十六句話我們不能夠全念,他論述的形式都是開頭說“儒有什麼,儒有什麼”,這句話說完了最後說“其什麼什麼有如此者”,比如說“其自立有如此者”。

    我就給大家念第一段,說“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就是說這條是講儒的自立。自立是什麼?就是還沒有做官,還沒有進入仕途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就是強學,學習非常努力,以等待有機會別人問他的時候,他的學問就可以回答君王的問題。涵養自己的品德,在實踐中能表現出自己的德行來,這樣別人會舉薦你說品德這麼好。這個是儒行的第一點。

    下面我就不詳細唸了,我們分成了幾組。第一組有五條,這五條我剛才講了,第一條是講“強學力行”。就是說,儒行有這麼多特點,第一條就是要強學力行。這個就是儒者還沒有從政,沒有走入仕途的時候,他是一個獨立的學者的時候,他學行的狀態,是這樣的儒。

    第二條是講“容貌敬慎”。剛才我們講聖人之容,人民就要學其容。就是你的容貌舉止,怎麼樣走路,怎麼樣說話,敬慎是表示一種狀態的,就是很慎重,不是很放肆。“敬”是表示一種狀態,不是要特定的尊敬誰,和“慎”的意思是相通的。

    敬慎表示總是很端正,好像總是處在一個個需要表現你敬畏的場合裡面一樣。那麼這條是講什麼呢?是講儒平時的生活的動作容貌形態。

    第三是講“居處修身、言行中正”。這個居處就是表示他現在還沒有做官,他只是平時生活裡面,沒有工作。在平居的時候很注意修身,言行是 很中正的。這個也是講儒士還沒有從政時候的行為狀態。

    第四是說儒“不寶財祿”。這個寶是一個動詞,對於財和祿看得不是很重要,或者是看得不寶貴。這個表示了儒士對富貴利祿的態度。其實也是他對出仕的態度。因為有些人走入仕途就是為了要升官發財,但是儒者不是這樣,財祿不重要,從政是要奉獻社會等等。這個可以說是對財富和出仕的態度。

    第五是“見利思義,行動果敢”。表示說始終是把理想和道義放第一位, 即使在任何的壓力下,都可以堅持操守,不隨波逐流。第五條就是講儒的這個特點。以上是第一組。

    以下是第二組,中間的一組。

    第六條是講儒“剛毅有節”。其中有一段話,說“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你可以親近他,劫就是打劫,但是你想劫持他、想強迫他不可以。“可近而不可迫也”,迫就是強迫的意思。“可殺而不可辱也”,這就是士可殺不可辱。“其居處不淫、飲食不辱、其剛毅有如此者”。

    所以我們說第六條講它的剛毅有節。就是說儒士立身處世是重視自己的尊嚴,尊嚴不受侵犯,在任何壓力下都能堅持。

    第七是“仁義忠信”。也是說一個儒士有堅定的道德信念,即使在暴政之下也不會改變,就是說在處在暴政下儒士的仁義忠信的信念不會改變。

    第八是講“安貧守道”。這個我們大家都知道,即使沒有人用你,你沒有官做,你生活沒有來源,非常貧窮,但是你能夠守護你的價值理想,不隨波逐流。

    第九是“窮則持志”。窮就是政治上失意了,治上不得志。這個時候仍然可以持守你的志向,自己原來的志向不會改變,不會因為不得意的時候就妥協了我本來的理想。

    第十是“裕有禮”。裕不是說我們兜裡錢多,是指處物的一種寬裕的胸懷,我們待人接物一方面很有禮貌,一方面很寬裕、寬容。這是中間的一組。

    最後的一組講了很多的立身處世和做官的行為,比如說第十一,叫“舉賢援能”。

    “儒有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就是我推薦人不是因為他是我的親戚我就故意不推薦他,以得我的清名。只要他對國家確實是重要的人才,是親戚也會推薦。我親屬之外的人,我舉薦的話,不因為他跟我有怨恨,有過節。“不望其報”就是完全為了對國家有功,他是賢人,我就推薦他,我也不希望有什麼回報。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其舉賢援能有如此者”。儒是這樣的,有利於國家,不求富貴,舉賢援能。這就是說他是完全為了國家的利益所奉行的薦人的舉措。

    第十二叫做“以善為則”。就是對於同事的態度,是與人為善。

    第十三是“獨立中庸”。因為他最後的結論是“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 可是這個特立獨行不是我們今天所瞭解的和大家都不一樣,他又是非常中庸的。這是表示這一個儒者、儒士立身行事可以掌握中道,就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第十四也很有意思,就是講“傲毅清廉”。這個“廉”不僅僅是廉潔,廉也是一種特別的傾向。毅是剛毅,那廉是很有原則性。這條是說,這樣的儒是“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他不做官,不侍奉各級君主。

    “慎敬而尚寬、強毅以與人,博學以知服”,表示這樣的人有一種很強毅的性格,但是他又很慎重,很博學。這樣人的就是一種比較清高的狀態。就是有一種儒士,在政治上是很清高的。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

    第十五是講“交友有義”。就是表示儒者的交友之道很注重情義。

    第十六和孟子的思想是一樣的,儒是“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屈”的一種大丈夫的人格。

    這三組就是《儒行》篇裡面講的什麼是儒行,什麼是儒,儒的行為如何表現。這三組十六條,統括了儒者沒有出仕的時候和出仕的時候,還有不仕的狀態下,各個方面、各個情況下的德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孩子已十三歲了,沒有感恩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