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精彩自在圖圖說
-
2 # 放棄的回憶
清朝取代明朝既不是歷史的進步,也不是歷史的倒退,而是歷史的重演。
要看一個王朝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主要是看文明的先程序度。而文明的先程序度的判斷標準,就是看開發地理環境的能力是否增加。
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類社會透過改造利用地理環境得到自身所需的物質資料。
人類社會在利用改造地理環境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生產經驗和社會財富,繼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的活動領域不斷增加,能夠開發的地理環境也不斷增加。
對比漢唐宋等王朝,我們可以發現,疆域內的土地在不斷進行開發,比如,曾經荒涼的南方地區,逐漸變成了富饒的地區,而且成為了古代中國的經濟重心。
改朝換代或許會損耗人口,減緩地理環境的開發速度。但是,當王朝穩定了統治,人口得到恢復後,都會對外擴張,擴大版圖,增加地理環境。唐朝比起漢朝,版圖變得更大,實際掌控的州縣也更多。
然而,秦漢、隋唐、元明,他們都是在一個時代階段穩定下來後,王朝對外擴張的王朝。可是元朝後期,海外擴張失敗,便沒有像秦隋兩朝一樣,即便國家覆滅,也要堅持對外擴張,沒有將對外征戰計程車兵召回,而元朝海外攻打倭國、安南、爪哇等國失敗後,便明令不再對外征戰。
到了明朝,甚至沒有完全繼承元朝的版圖。到了永樂大帝年間,人口已經恢復,但是對外擴張在持續了一段時間,遭到失敗後,也沒有繼續下去。清朝只是將明朝控制力很強的藩國廢藩置省而已,也沒有進行海外大陸擴張。元明清三朝都在搞海禁,甚至達到了閉關鎖國的程度。
總的來說,這三個朝代沒有任何進步,明朝是元朝翻版,清朝則是明朝的翻版,國家疆域沒有擴大,國民不斷在戰爭中人口銳減,再恢復,再銳減,陷入了內部的惡性迴圈。
版圖沒有擴大,地理環境沒有增加,怎麼可能積累生產經驗和社會財富?怎麼可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歷經元明清三朝,中華文明徹底衰弱。而西歐文明透過大航海發現了美洲大陸、澳洲大陸,透過對兩個大陸的開發,生產經驗和社會財富迅速累積,社會生產力不斷髮展,文明不斷進步。最終社會生產力在量變中演變為質變,蒸汽機出現。西歐文明開創了工業化的文明,隨後不斷對外擴張,增加地理環境,滿足生產力進步對開發地理環境的需要。
最後,從明朝末年開始,西方人就東侵了。到了清朝,更是捱打了。以往,元朝西征時,西遷的蒙古部落遭到西方的追殺,狼狽逃竄歸國,尋求祖國的庇護。
可是,當中華文明衰弱,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民族不僅不能西進,反而要被趕回來,甚至祖國都沒有能力庇護他們。
中華文明衰弱,即便躲到家裡來,還是免不了捱打。
-
3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該看到歷史的車輪一直都是在滾滾向前的。歷史前進的規律,從來都是以先進取代落後,以朝氣蓬勃取代暮氣昏昏的。
因此即使那些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再不甘心情願退出歷史舞臺,也是無法扭轉歷史前進的趨勢的,這是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從古代時期的歷代王朝的興衰史來看,那些被滅亡了的王朝在開始之時,也是充滿了朝氣的,是代表了歷史進步的。然而當其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逐漸地王朝中的各種既得利益集團,都無一例外的攫取了絕對的政治、經濟利益。
從而導致了弊政開始越來越多的累積起來,以致於置國、民的利益於不顧,乃至嚴重損害到國家和臣民的利益。最後積重難返,直到最後走向了反動的道路!而到了這個時期各種累積已久的危機和隱患,便都將尋機暴發出來,從而導致了王朝的內亂與衰亡。
而有些王朝能夠產生出所謂中興之主,能夠部分地消除某些嚴重危機,從而起到了延緩王朝覆滅的時間。但是畢竟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各類深層次隱患依然存在,所以古代國祚長一些的王朝大都有:興起——衰落——中興——再衰落——滅亡的規律。
古代王朝如此,明朝被清朝取代亦如此。而最後,清朝被民國取代,還是如此。當然清亡以後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社會便終結了!
如果一定要說清朝取代明朝是歷史的進步,還是退步。那就不妨將其分為功、過兩點來看。
功:清朝開疆拓土,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版圖來看,清朝的功績是不容否定的——起碼它所建立的王朝控制的領土,要比明朝能夠實控的領土大得多。
過:在清朝後期所處的時代裡,整個文明世界已經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歐洲正在崛起的加速期。各種外來的先進發展成果,已經在衝擊著大清的國門。然而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封建專制權益,而採取了因循守舊、抗拒進步,消極對待社會發展潮流的政策,嚴重干擾了中國的正常發展與進步——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倒退吧?
回覆列表
看一個朝代進步的標準就是在與前朝的對比中是否有新貢獻,是否推動社會進步。
清朝取代明朝是歷史的進步還是退步,可以從幾個方面看出:
第一,從經濟來看,清朝的閉關鎖國策讓中國社會繼續停留在小農經濟上,也就是傳統的封建經濟。明朝中後期在江南地區已經率先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並且在明朝末期資本制已經初具規模。但是隨著明朝滅亡清朝開始擁有對江南省份的統治權,尤其是全面閉關導致生產方式愈發落後徹底錯過工業革命的末班車。
第二,從文化來看,明朝各級官紳雖然腐敗,但是對文人階級卻是優寵有加。文人在終明一朝享有至高榮譽及特權。當然過度的重文輕武也是導致明朝滅亡,文人誤國的禍根。到了清朝大興文字獄,各種歷史文獻資料遭到空前劫難。這已經不是倒退的問題了,可以說清朝對中國歷史文明的傳承災難要負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三,軍事,滿清以騎射起家,在當時剛剛興起的熱兵器時期,滿清鐵騎的戰力雖強,但也明白自己是蛇大明是象。所以當皇太極在瀋陽稱帝也是為了與明朝分庭抗禮。只是後來撿了大便宜,入關偷雞成功問鼎天下。這裡面漢族降軍才是滿清一統華夏的主力。所以滿清在統治時期,對漢軍隊非常忌憚,更對火器心存戒心。奈何壓得住國內的百姓,卻終究沒能逃過外國列強的鐵炮。
最後,再說政體,明朝的內閣制正是現在君主立憲制的模範,也是封建時代的究極進化。到了清朝,搞出個軍機處。這玩意兒則完全反過來,讓皇權得到空前鞏固。
總之,當時統治層狹隘的統治意識和閉關鎖國政策;國內矛盾叢生與外國列強侵略等內憂外患無法調節;思想落後、生產力低下導致惡性迴圈的天災人禍頻頻。
所以從整個方面來看,滿清統治是中國封建歷史的一大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