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31491271447671

    1943年,心理學家W.S.McCulloch和數理邏輯學家W.Pitts建立了神經網路和數學模型,稱為MP模型。

    他們透過MP模型提出了神經元的形式化數學描述和網路結構方法,證明了單個神經元能執行邏輯功能,從而開創了人工神經網路研究的時代。

    1949年,心理學家提出了突觸聯絡強度可變的設想。

    60年代,人工神經網路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更完善的神經網路模型被提出,其中包括感知器和自適應線性元件等。

    M.Minsky等仔細分析了以感知器為代表的神經網路系統的功能及侷限後,於1969年出版了《Perceptron》一書,指出感知器不能解決高階謂詞問題。

    他們的論點極大地影響了神經網路的研究,加之當時序列計算機和人工智慧所取得的成就,掩蓋了發展新型計算機和人工智慧新途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使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處於低潮。

    在此期間,一些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者仍然致力於這一研究,提出了適應諧振理論(ART網)、自組織對映、認知機網路,同時進行了神經網路數學理論的研究。

    以上研究為神經網路的研究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1982年,美國加州工學院物理學家J.J.Hopfield提出了Hopfield神經網格模型,引入了“計算能量”概念,給出了網路穩定性判斷。

    1984年,他又提出了連續時間Hopfield神經網路模型,為神經計算機的研究做了開拓性的工作,開創了神經網路用於聯想記憶和最佳化計算的新途徑,有力地推動了神經網路的研究,1985年,又有學者提出了波耳茲曼模型,在學習中採用統計熱力學模擬退火技術,保證整個系統趨於全域性穩定點。

    1986年進行認知微觀結構地研究,提出了並行分佈處理的理論。

    1986年,Rumelhart, Hinton, Williams發展了BP演算法。

    Rumelhart和McClelland出版了《Parallel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cognition》。

    迄今,BP演算法已被用於解決大量實際問題。

    1988年,Linsker對感知機網路提出了新的自組織理論,並在Shanon資訊理論的基礎上形成了最大互資訊理論,從而點燃了基於NN的資訊應用理論的光芒。

    1988年,Broomhead和Lowe用徑向基函式(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提出分層網路的設計方法,從而將NN的設計與數值分析和線性適應濾波相掛鉤。

    90年代初,Vapnik等提出了支援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和VC(Vapnik-Chervonenkis)維數的概念。

    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受到了各個發達國家的重視,美國國會透過決議將1990年1月5日開始的十年定為“腦的十年”,國際研究組織號召它的成員國將“腦的十年”變為全球行為。

    在日本的“真實世界計算(RWC)”專案中,人工智慧的研究成了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抖音上很多寶媽喜歡各種搔首弄姿玩自拍卻沒時間訓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