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老康8231438453149


    1、唐滅東突厥之戰

    唐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在唐與突厥的戰爭中,唐王朝為消除北方威脅而攻滅東突厥頡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戰。

    頡利可汗率萬餘人慾逃過磧口,遭李績軍堵截,其大酋長皆率眾投降。頡利逃往靈州(治今寧夏靈武西南)西北的沙缽羅部落,欲投奔吐谷渾,被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俘獲送往長安。

    此戰過後,突厥對中原的襲擾得到了遏制,還對周圍的其他少數民族政權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唐朝此後極少收到來自其他民族的襲擾。

    而且突厥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削弱,從而保障了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給後來的開元盛世創造了安定的環境;同時增廣了唐的北方統治面積,為後來的北庭都護府的建立提供了條件,也為後來的殲滅西突厥創造了機會。

    2、唐擊吐谷渾之戰

    唐擊吐谷渾之戰是發生在唐太宗貞觀九年的一次唐朝對外戰爭。由於吐谷渾王慕容伏允拒絕朝貢,唐太宗派軍隊征討。

    唐軍老將李靖高齡掛帥出征,在猛將侯君集、李道宗等人的配合下,唐軍大破吐谷渾,吐谷渾全國投降於唐朝,伏允自縊而死。此役為唐軍在西北各部族樹立了威信,也向西擴大了唐朝疆域的實際控制範圍。

    3、唐滅薛延陀之戰

    唐滅薛延陀之戰,是唐太宗時期滅亡漠北薛延陀的戰爭。貞觀前期,唐朝曾與薛延陀結盟,對付強大的東突厥汗國,630年擊滅東突厥。東突厥失敗後,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東突厥的故土。

    薛延陀臣服於唐,暗中在擴大自己的力量。639年,唐太宗試圖恢復東突厥,擁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與新恢復的東突厥進行多次戰爭,以防止唐朝的抗衡。

    為了避免薛延陀打敗東突厥,唐將李勣在641年戰勝薛延陀。但是644年,趁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的機會,薛延陀部隊發起新一輪攻勢,擊敗東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中原。

    隨後,高句麗尋求薛延陀的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與唐朝直接戰鬥。645年,夷男死後,他的兒子多彌可汗拔灼開始和唐朝大軍作戰。

    646年,唐軍反擊並打敗拔灼後,薛延陀的附庸回紇出兵,將他殺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軍投降,薛延陀滅亡。

    4、唐滅西突厥之戰

    顯慶二年閏正月二十一日,唐以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總管,率燕然都護任雅相、副都護蕭嗣業,發唐兵與回紇兵萬餘人,從北道討伐西突厥沙缽羅可汗。

    又命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彌射和左屯衛大將軍阿史那步真為流沙安撫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餘眾。十二月,蘇定方率軍在金山(今阿爾泰山)北,擊破處木昆部,其俟斤懶獨祿等率萬餘帳歸降,蘇定方徵調其千名騎兵從軍。

    唐朝採納右領軍郎將薛仁貴建議,爭取泥孰部(弩失畢五俟斤之一)共襲沙缽羅。蘇定方率唐及回紇兵萬餘人至曳咥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西,沙缽羅率十姓兵10萬將其包圍。

    蘇定方命步兵持矛環據南原,自率騎兵列陣於北原。沙缽羅軍三衝南原未逞,蘇定方率騎兵乘勢反擊,大敗沙缽羅軍,追擊30裡,斬獲數萬人。

    次日,唐軍繼續前進,胡祿屋等五弩失畢舉部歸降,沙缽羅與處木昆屈律啜數百騎西遁。五咄陸部聞沙缽羅兵敗,也歸附阿史那步真率領的南路唐軍。

    蘇定方於是命令蕭嗣業與回紇婆閏率騎兵向邪羅斯川(曳咥河南)進發,追擊沙缽羅,蘇定方與任雅相率新附之眾繼後。時遇大雪,深約二尺,諸將建議待天晴後再進軍。

    蘇定方說服部眾,利用沙缽羅以為唐軍必然休兵的僥倖心理,踏雪晝夜兼程地繼續追擊。進至雙河(今新疆伊寧北),南北兩路唐軍會師,又長驅200裡,直抵金牙山(今中亞塔什干東北)沙缽羅牙帳。

    沙缽羅及其將士正準備外出打獵,蘇定方乘其無備,突然發起攻擊,斬俘數萬人。沙缽羅與其子咥運、婿閻啜等逃往石國西北之蘇咄城。

    蘇定方乃息兵,令西突厥各部落返回居所,修通道路,設定驛站,掩埋屍骨,慰問疾苦,劃定疆界,恢復生產。並將沙缽羅擄掠的牲畜、財物等,全部歸還原主。

    蘇定方命蕭嗣業率兵繼續追擊,自引大軍凱旋。沙缽羅逃到石國,被石華人誘捕,送交蕭嗣業。十一日,唐在西突厥故地設定漾池、昆陵二都護府,以阿吏那步真、阿史那彌射為都護,分統其十姓各部。

    此戰,蘇定方對西突厥實行分化和重點打擊相結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及時反擊,窮追猛打,連續作戰,終獲大勝。

    5、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西突厥阿史那步真可汗去世後,各部落多有散失,酋長阿史那都支、李遮匐,收集餘眾,附於吐蕃。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攻陷西域18州,唐天山南路之地盡為吐蕃所佔。

    二年四月,唐廷令都支為左驍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安集所屬部眾。調露元年,都支及其別帥李遮匐聯合吐蕃,進兵

    安西(都護府治所碎葉鎮,今俄羅斯托克馬克),威脅唐在西域的統治。六月,唐廷商議發兵討伐事,裴行儉提出智取之策。

    唐廷遂命裴行儉為安撫大食(今阿拉伯)使,以護送波斯王子回國繼位為名,領兵西進,欲在途經西突厥境地時,見機行事,擒獲都支等人,以安定西突厥各部。

    七月,行儉等進至西州(治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召集當地豪傑子弟千餘人跟隨;揚言天熱,需待秋涼再西行,使都支等人不加戒備。

    隨後,又以打獵為名,徐召四鎮(龜茲、毗沙、焉耆、疏勒四都督府,均在今新疆境)諸部落子弟近萬人,數日後,令其倍道西進。

    行至距都支部落10餘里,先派使者向都支問安,繼派使者促其相見。都支與李遮匐原本相約於秋中抗拒唐使,不料唐軍速至,被迫率兒侄首領等500餘騎出迎,行儉遂盡俘都支等人。

    然後,傳其契箭,悉召諸部酋長前來聽命,一併執送碎葉城。同時派出輕裝精銳騎兵,晝夜兼程,進襲李遮匐。

    途中恰遇李遮匐使者,即令其返回勸諭其主子,並講明都支被擒等情況。李遮匐計穹,被迫投降。於是裴行儉遣波斯王子,自行還國,留副使王方翼於安西,加築碎葉城。親自押俘都支與李遮匐返回長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朋友的祝福語?